CN215125145U - 风扇组件支架及头发护理器 - Google Patents

风扇组件支架及头发护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25145U
CN215125145U CN202120349631.XU CN202120349631U CN215125145U CN 215125145 U CN215125145 U CN 215125145U CN 202120349631 U CN202120349631 U CN 202120349631U CN 215125145 U CN215125145 U CN 215125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ssembly
handle
elastic tube
support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96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波
李蒙
崔跃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4963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25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25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25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风扇组件支架及头发护理器,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用于解决风扇组件工作时,振动力经风扇组件支架传递至手柄,导致手柄振动,影响用户握持手柄的技术问题。该风扇组件中的弹性管体具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使得弹性管体径向载荷下的泊松比为负值;由于弹性管体的泊松比为负值,提高了弹性管体对风扇组件振动力的吸收能力,减小了传递至手柄外壳的振动力,避免手柄外壳振动,便于用户握持。本公开实施例的风扇组件支架和头发护理器用于对头发进行处理。

Description

风扇组件支架及头发护理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风扇组件支架,以及安装有此风扇组件支架的头发护理器。
背景技术
头发护理器一般包括手柄、位于手柄一端的风筒以及位于手柄内的风扇组件,其中, 风扇组件通过风扇组件支架安装在手柄上。在风扇组件工作时,风扇组件会发生振动,振动力经风扇组件支架传递至手柄,导致手柄振动,影响用户握持手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扇组件支架及头发护理器,旨在解决风扇组件工作时,振动力经风扇组件支架传递至手柄,导致手柄振动,影响用户握持手柄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风扇组件支架,包括用于套设在风扇组件外且与手柄支架连接的弹性管体,所述弹性管体具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被配置为使所述弹性管体径向载荷下的泊松比为负值。
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位于弹性管体上的缓冲结构,使得弹性管体径向载荷下的泊松比为负值,进而提高了弹性管体对风扇组件径向振动力的吸收效果,减小了传递至手柄外壳的振动力,便于用户握持手柄外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管体的管壁中的多个缓冲孔,所述缓冲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弹性管体的中心线平行,多个所述缓冲孔沿所述弹性管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缓冲孔被配置为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孔之间的管壁受到径向压力时沿所述弹性管体的周向收缩。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缓冲孔来使弹性管体径向载荷下的泊松比为负值,简化了风扇组件支架的结构,便于风扇组件支架的制作。再者,缓冲孔可以降低弹性管体的质量,使得本实施例中的风扇组件支架与传统的风扇组件支架相比,重量降低,在某些实施例中,重量降低超过以上。
进一步,所述弹性管体为圆环形管体,多个所述缓冲孔沿所述圆环形管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均匀分布的缓冲孔可以提高弹性管体的受力均匀性,另外,均匀分布的多个缓冲孔便于加工。
进一步,所述缓冲孔为六棱柱孔,所述六棱柱孔的两个预设侧棱位于多个所述缓冲孔的中心线所在的虚拟圆形轨迹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六棱柱状的缓冲孔,进一步简化了弹性管体的结构,进一步减小风扇组件支架的制作难度。
进一步,所述六棱柱孔中与同一所述预设侧棱相交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π/2,π)。
进一步,多个所述缓冲孔分布在半径不等的多个同心圆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缓冲孔的数量,以进一步提高弹性管体对风扇组件振动力的吸收能力,以进一步减小传递至手柄外壳的振动力,便于用户握持。
进一步,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孔之间的管壁上设置有辅助孔,所述辅助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弹性管体的中心线平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在支撑肋上的辅助孔可以减小支撑肋的刚性,以在弹性管体受到径向力时,促进支撑肋变形,以提高对风扇组件产生的振动力的吸收能力,减小传递至手柄外壳的振动力,以便于用户握持。
进一步,所述辅助孔被配置为在所述弹性管体受到径向压力时沿所述弹性管体的周向收缩。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辅助孔靠近缓冲孔的孔壁设置的向辅助孔内凸出,可以在弹性管体受到径向压力时,弹性管体发生弹性形变,缓冲孔的孔壁向支撑肋移动的同时,辅助孔靠近缓冲的孔壁向辅助孔内移动,进一步促使支撑肋变形,进一步提高对风扇组件产生的振动力的吸收能力,减小传递至手柄外壳的振动力,以便于用户握持。
进一步,所述缓冲孔为盲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避免空气在缓冲孔内流动,进而阻止风扇组件出风端的空气经缓冲孔流向风扇组件的进风端,以提高风扇组件与手柄支架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所述缓冲孔设置在所述弹性管体的出风端。
进一步,所述弹性管体的出风端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用于抵顶在所述手柄支架的安装槽的第一槽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密封环,可以阻止出风端的空气沿弹性管体和安装槽之间流向进风端,进而提高了风扇组件支架与手柄支架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所述弹性管体的进风端设置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用于抵顶在所述手柄支架的安装槽的第二槽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二密封环,可以进一步阻止空气经弹性管体和手柄支架间流过,以进一步提高风扇组件支架与手柄支架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内径均小于所述弹性管体的内径,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用于沿轴向抵顶所述风扇组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可以实现风扇组件轴向的定位,以阻止风扇组件沿轴向相对于弹性管体移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内径大于所述风扇组件进风通道的直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避免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对流经进风通道的空气造成阻碍。
进一步,所述弹性管体的进风端还设置有第三密封环,所述第三密封环用于抵顶在所述手柄支架的安装槽的第二槽壁上,所述第三密封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外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风端具有与第二槽壁抵接的两个密封环,可以进一步提高弹性管体和安装槽之间的密封性;另外,设置第二密封环还可以提高弹性管体对轴向力的吸收能力,进一步减小传递至手柄外壳的振动力。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头发护理器,手柄、风扇组件、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风扇组件支架,所述手柄包括手柄支架,所述风扇组件通过所述风扇组件支架与所述手柄支架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与上述风扇组件支架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组件支架装配在头发护理器上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手柄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组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组件支架中缓冲孔的截面呈六边形的局部视图一;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组件支架中缓冲孔的截面呈圆形的局部视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组件支架中缓冲孔的截面呈椭圆形的局部视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组件支架中缓冲孔的截面呈矩形的局部视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组件支架中缓冲孔的截面呈六边形的局部视图二;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组件支架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中C-C向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E处的局部视图;
图14为图12中F处的局部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Figure BDA0002938279880000041
Figure BDA000293827988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头发护理器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例如:吹风机等吹风梳等。以吹风机为例,相关技术中,吹风机包括手柄、位于手柄一端的风筒以及位于手柄内的风扇组件,手柄可以呈柱状,以供用户握持;手柄包括与风筒连接的手柄支架、以及套设在手柄支架外的手柄外壳,风扇组件通过风扇组件支架与手柄支架连接,以将风扇组件固定在手柄上。具体地,风扇组件支架包括弹性套管,弹性套管卡设在手柄支架的安装槽内。工作时,风扇组件将手柄外部的空气输送至风筒内,空气由风筒喷出,以对头发进行烘干。
然而,上述风扇组件在工作时会发生振动,振动力经风扇组件支架、手柄支架传递至手柄外壳,导致手柄外壳振动,影响用户握持。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组件支架,该风扇组件支架包括弹性管体,弹性管体具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使得弹性管体径向载荷下的泊松比为负值,进而提高了弹性管体对风扇组件振动力的吸收能力,减小传递至手柄外壳的振动力,从而便于用户握持。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公开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公开实施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组件支架400包括弹性管体410,弹性管体410用于连接头发护理器的风扇组件500和手柄支架200,以将风扇组件500固定在手柄支架200上。其中,头发护理器可以包括吹风机等吹风梳,本实施例将以吹风机为例进行介绍。
吹风机包括手柄以及位于手柄一端的风筒100,手柄可以为呈柱状的空心结构,手柄的中心线与风筒100的中心线可以垂直设置,当然手柄的中心线与风筒100的中心线之间也可以具有其他的夹角。手柄包括与风筒100连接的手柄支架200、以及套设在手柄支架200外的手柄外壳300;其中,手柄支架200可以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手柄支架 200与风筒100连通。示例性的,手柄支架200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者卡接的方式与风筒 100连接,当然手柄支架200也可以与风筒100为一体结构。
手柄外壳300与手柄支架200之间可以通过卡接或者螺栓连接等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以便于将手柄外壳300由手柄支架200上拆卸下来,进而对手柄外壳300内的器件或部件进行维护。
风扇组件500可以设置在手柄支架200内,并且风扇组件500通过风扇组件支架400安装在手柄支架200上,风扇组件500在工作时可以将手柄外壳300外部的空气经手柄支架200输送至风筒100内,使得空气由风筒100吹出,以对头发进行吹风、烘干。
弹性管体410套设在风扇组件500外,并且弹性管体410与手柄支架200连接。示例性的,风扇组件500可以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主轴连接的风扇,弹性管体410可以套设在电机的外侧,以实现对风扇组件500的固定;电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带动风扇转动,进而驱动空气向风筒100流动。
上述电机可以为高速电机,以使得风扇具有较高的转速,进而提高由风筒100吹出的空气流速,提高吹风机的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外界的空气进入到手柄外壳300的内部,进而被风扇组件500 输送至风筒100,可以在手柄外壳300上设置进风窗口(未示出),进风窗口可以靠近手柄支架200背离风筒100的一端。进风窗口上可以覆盖保护网,以阻止外界的物体经进风窗口伸入到手柄外壳300内,同时也可以对流向风扇组件500的空气进行过滤。
继续参照图2-图4,手柄支架200的内壁上可以设置呈环形的安装槽210,弹性管体410卡设在安装槽210内,以实现弹性管体410与手柄支架200之间的连接,使得风扇组件500可以通过风扇组件支架400固定在手柄支架200上。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风扇组件支架400的拆卸和安装,手柄支架200可以包括支架管体以及窗板,支架管体一端与风筒100连接,支架管体侧壁上设置有安装窗口,窗板覆盖在安装窗口上,窗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安装窗口边缘的支架管体内壁设置有第二安装槽。在将窗板覆盖在安装窗口上时,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围成环形的安装槽210。
在装配时,可以先将弹性管体410套设在风扇组件500外,之后将窗板由支架管体上取下,并将弹性管体410由安装窗口放置在支架管体内,并卡设在第二安装槽内,再将窗板覆盖在支架管体上,以完成风扇组件500的安装。
进一步地,窗板与支架管体之间通过可拆的方式连接,以便于风扇组件500的拆卸和安装;例如:窗板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者卡接的方式与支架管体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管体410具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被配置为使弹性管体410的泊松比为负值。其中,泊松比为弹性管体410径向载荷下的泊松比。也就是说,弹性管体 410在受到径向压力时,弹性管体410沿着垂直于径向的方向收缩,以提高对径向力的吸收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对缓冲结构不作限制,只要能够使得弹性管体410径向载荷下的泊松比为负值即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组件支架400,弹性管体410套设在风扇组件500上,弹性管体410与手柄支架200连接,弹性管体410具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使得弹性管体410 径向载荷下的泊松比为负值;由于弹性管体410的泊松比为负值,提高了弹性管体410 对风扇组件500振动力的吸收能力,减小了传递至手柄外壳300的振动力,从而减小或消除手柄外壳300振动,便于用户握持。
此外,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风扇组件支架400的结构形式相对简单,加工难度低,相对于比传统的风扇组件支架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具有工程上的普及性。
如图4-图6所示,缓冲结构可以包括设置在弹性管体410的管壁上的多个缓冲孔420,多个缓冲孔420沿弹性管体410的周向间隔的设置,并且每一缓冲孔420的中心线与弹性管体410的中心线平行。相应的,相邻缓冲孔420之间管壁形成支撑肋430,由于多个缓冲孔420环绕弹性管体410的中心线间隔的设置,使得任意相邻两个弹性管体410之间形成一个支撑肋430。
多个缓冲孔420被配置为在相邻的两个缓冲420之间的管壁受到径向压力时沿弹性管体410的周向收缩。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使缓冲孔420的孔壁向支撑肋430内部凹陷,进而在弹性管体410受到径向压力(如图4中x方向的压力)时,缓冲孔420的孔壁向支撑肋430内移动,支撑肋430沿弹性管体410的周向(如图4中y方向)收缩,使得弹性管体410的泊松比为负值,以提高弹性管体410对径向压力的吸收能力。
继续参照图6,可以理解的是,支撑肋430的泊松比为:
Figure BDA0002938279880000071
式中:a为受力径向压力前支撑肋430沿x方向的长度,Δa为受力径向压力后支撑肋430沿x方向的变形量,b为受力径向压力前支撑肋430沿y方向的长度,Δb为受力径向压力后支撑肋430沿y方向的变形量。
通过设置缓冲孔420来使弹性管体410径向载荷下的泊松比为负值,简化了风扇组件支架400的结构,便于风扇组件支架400的制作。再者,缓冲孔420可以降低弹性管体410的质量,使得本实施例中的风扇组件支架400与传统的风扇组件支架相比,重量降低,在某些实施例中,重量降低超过20%以上。
上述弹性管体410可以为圆环形管体,多个缓冲孔420沿环形管体周向均匀分布。均匀分布的缓冲孔420可以提高弹性管体410的受力均匀性,另外,均匀分布的多个缓冲孔420便于加工。
继续参照图6,缓冲孔420垂直于其中心线的截面可以呈六边形,也就是说缓冲孔420为六棱柱孔;相应的,六棱柱孔的两个预设侧棱经过多个缓冲孔420的中心线所在的虚拟圆形柜柜机上。也就是说,六棱柱孔的两个预设侧棱(图6中缓冲孔420左侧和右侧的侧棱)朝向支撑肋430设置,进而使缓冲孔420的孔壁向支撑肋430内部凹陷。在弹性管体410受到径向的压力时,弹性管体410发生弹性形变,并且预设侧棱向支撑肋 430内移动,以使支撑肋430沿周向收缩,进而使得弹性管体410的泊松比为负值。
采用截面为六边形的缓冲孔420,进一步简化了弹性管体410的结构,进一步减小风扇组件支架400的制作难度。
缓冲孔420为六棱柱孔,其中预设侧棱相邻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可αα∈(π/2,π),例如120°、135°等,本实施例对预设侧棱相邻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不作限制。进一步地,缓冲孔420的截面呈六边形,预设侧棱对应的预设顶点相邻的两个侧边长度d 可以为8㎜-15㎜,如8mm、10㎜、11㎜、15mm等。
可替代的,如图7所示,缓冲孔420的截面形状也可以呈圆形,或者如图8所示缓冲孔420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等。值得说明的是,在缓冲孔420的截面形状呈椭圆形的实现方式中,椭圆形的长轴朝向该缓冲孔420两侧的支撑肋430设置,以在弹性管体410 受到径向压力时,弹性管体410发生弹性形变,使得长轴对应的端点向支撑肋430移动,支撑肋430沿周向发生收缩,进而使弹性管体410的泊松比为负值。当然,缓冲孔420 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如图9所示,缓冲孔420的截面也可以呈矩形,相应的缓冲孔420的第一棱边朝向缓冲孔420相邻的一个支撑肋430设置,缓冲孔420 与第一棱边相对的第二棱边朝向缓冲孔420相邻的另一支撑肋430设置,使得缓冲孔420 的孔壁向支撑肋430内凹陷,进而使弹性管体410的泊松比为负值。
如图10所示,上述弹性管体410的管壁上还设有辅助孔440,辅助孔440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缓冲孔420之间,也就是说辅助孔440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缓冲孔420之间的支撑肋430中,并且辅助孔440的中心线与弹性管体410的中心线平行。辅助孔440将支撑肋430分隔成第一肋板432和第二肋板433,第一肋板432位于辅助孔440和该支撑肋 430相邻的一个缓冲孔420之间,第二肋板433位于辅助孔440和该支撑肋430相邻的另一缓冲孔420之间。在缓冲孔430受到径向压力(如图10中x方向的压力)时,第一肋板432和第二肋板433均发生弹性变形,并且,由于缓冲孔420的孔壁向支撑肋430凹陷,使得第一肋板432和第二肋板433均朝向辅助孔440变形、缩进(如图10中y方向),使得位于两个缓冲孔420之间的支撑肋430的沿y方向收缩,从而弹性管体410的泊松比为负值。
设置在支撑肋430上的辅助孔440可以减小支撑肋430的刚性,以在弹性管体410受到径向压力时,促进支撑肋430变形,以提高对风扇组件500产生的振动力的吸收能力,减小传递至手柄外壳300的振动力,以便于用户握持,提高用户握持手感。
上述辅助孔440垂直于其中心线的截面形状可以呈圆形、矩形等规则形状,当然辅助孔440垂直于其中心线的截面也可以呈其他的不规则形状。
继续参照图10,辅助孔440被配置为在弹性管体410受到径向压力时,辅助孔440沿弹性管体410的周向收缩。可以理解的是,合理的设置上述辅助孔440的截面形状,可以使得辅助孔440靠近缓冲孔420的孔壁向辅助孔440内凸出。示例性的,辅助孔440 的截面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434、第二侧边435、连接第一侧边434一端和第二侧边435一端的第三侧边、以及连接第一侧边434另一端和第二侧边435另一端的第四侧边;其中,第三侧边靠近辅助孔440相邻的一个缓冲孔420设置,第四侧边靠近辅助孔440相邻的另一缓冲孔420设置。
为了使辅助孔440靠近缓冲孔420的侧壁向内凸出,第三侧边可以包括第一线段436 和第二线段437,第一线段436的一端与第一侧边434连接,第一线段436的另一端与第二线段437的一端连接,第二线段437的另一端与第二侧边435连接;第一线段436相对于第一侧边434倾斜设置,第二线段437相对于第二侧边435倾斜设置,使得第一线段436和第二线段437的交点向辅助孔440内凸出。相同的,第四侧边可以包括第三线段438和第四线段439,第三线段438的一端与第一侧边434连接,第三线段438的另一端与第四线段439的一端连接,第四线段439的另一端与第二侧边435连接;第三线段 438相对于第一侧边434倾斜设置,第四线段439相对于第二侧边435倾斜设置,使得第三线段438和第四线段439的交点向辅助孔440内凸出。
可替代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可以呈曲线状,并向辅助孔440内弯曲,也可以使辅助孔440靠近缓冲孔420的孔壁向内辅助孔440内凸出。
通过将辅助孔440靠近缓冲孔420的孔壁设置的向辅助孔440内凸出,可以在弹性管体410受到径向压力时,弹性管体410发生弹性形变,缓冲孔420的孔壁向支撑肋430 移动的同时,辅助孔440靠近缓冲孔420的孔壁向辅助孔440内移动,进一步促使支撑肋430变形,进一步提高对风扇组件500产生的振动力的吸收能力,减小传递至手柄外壳300的振动力,以便于用户握持。
继续参照图5-图10,缓冲孔420可以沿轴向贯穿弹性管体410。可替代的,位于弹性管体410上的缓冲孔420也可以为盲孔,如此设置,可以避免空气在缓冲孔420内流动,进而阻止风扇组件500出风端的空气经缓冲孔420流向风扇组件500的进风端,以提高风扇组件500与手柄支架200之间的密封性。其中,风扇组件500的进风端远离风筒100设置,进风端用于吸入外界的空气,风扇组件500的出风端靠近风筒100设置,出风端将由进风端吸入的空气输送至风筒100。
如图2和图4所示,缓冲孔420可以设置在弹性管体410的出风端,也就是说,缓冲孔420由弹性管体410的出风端向进风端延伸,并且缓冲孔420并不贯穿弹性管体410。可以替代的,缓冲孔420也可以设置在弹性管体410的进风端,也就是说,缓冲孔420 由弹性管体410的进风端向出风端延伸,且并缓冲孔420并不贯穿弹性管体410。
继续参照图10,在支撑肋430上设置有辅助孔440的实现方式中,辅助孔440也可以为盲孔,以避免空气在辅助孔440内流动,进而阻止风扇组件500出风端的空气经辅助孔440流向风扇组件500的进风端,以提高风扇组件500与手柄支架200之间的密封性。
可以理解的是,辅助孔440和缓冲孔420可以均设置在弹性管体410的出风端,也就是说,辅助孔440和缓冲孔420均位于弹性管体410的出风端,并向弹性管体410的进风端延伸设定距离,该设定距离的长度不超过弹性管体410的长度;当然辅助孔440 和缓冲孔420也可以均设置在弹性管体410的进风端,也就是说,辅助孔440和缓冲孔 420均位于弹性管体410的进风端,并向弹性管体410的出风端延伸设定距离,该设定距离的长度不超过弹性管体410的长度。可替代的,辅助孔440可以设置在弹性管体410 的进风端,相应的缓冲孔420设置在弹性管体410的出风端;或者辅助孔440设置在弹性管体410的出风端,相应的缓冲孔420设置在弹性管体410的进风端。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多个缓冲孔420可以分布在半径不等的多个同心圆上,如此设置,可以提高缓冲孔420的数量,以进一步提高弹性管体410对风扇组件500振动力的吸收能力,以进一步减小传递至手柄外壳300的振动力,便于用户握持。
可以理解的是,位于不同圆上的缓冲孔420可以位于同一过圆心的直线上,使得不同圆上相邻的两个缓冲孔420对应的圆心角相等。可替代的,不同圆上相邻的两个缓冲孔420对应的圆心角也可以不等,以使不同圆上相邻的缓冲孔420之间的距离相等。
可替代的,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管体410可以包括第一管体以及套设在第一管体外的第二管体,相应的缓冲结构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多个重复单元,每一重复单元包括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位于同于垂直与弹性管体中心线的平面内,并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间隔的设置,第一连杆的中部向第二连杆弯曲,第二连杆的中部向第一连杆弯曲。在弹性管体410收到径向压力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发生弹性变形,第一连杆的中部向第二连杆移动,第二两连杆的中部向第一连杆移动,以使得重复单元沿周向收缩,进而使得弹性管体的泊松比为负值。
继续参照图1-图5、图11-图1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组件支架400,弹性管体410的出风端设置有第一密封环450,第一密封环450向远离弹性管体410的一端凸出,且第一密封环450抵顶在手柄支架200的安装槽210的第一槽壁211上。其中,安装槽 210的第一侧壁为安装槽210靠近风筒100的侧壁。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密封环450可以与弹性管体410为一体式结构,当然,第一密封环450也可以与弹性管体410为分体式结构。
通过设置第一密封环450,可以阻止出风端的空气沿弹性管体410和安装槽210之间流向进风端,进而提高了风扇组件支架400与手柄支架200之间的密封性,提高风扇组件500的进气效率。
在缓冲孔420设置在弹性管体410出风端的实现方式中,缓冲孔420可以位于第一密封环450的外侧,以避免进风端的空气进入到缓冲孔420内。
继续参照1、图3以及图11-图13,上述弹性管体410上还设置有第二密封环460,第二密封环460位于弹性管体410的进风端,第二密封环460向外凸出,以抵顶在手柄支架200的安装槽210的第二槽壁212上。其中第二槽壁212为安装槽210远离风筒100 的侧壁。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密封环460可以与弹性管体410为一体式结构,当然,第二密封环460也可以与弹性管体410为分体式结构。
通过设置第二密封环460,可以进一步阻止空气经弹性管体410和手柄支架200间流过,以进一步提高风扇组件支架400与手柄支架200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风扇组件500的进气效率。
上述弹性管体410中,第一密封环450和第二密封环460的内径均小于弹性管体410的内径,使得第一密封环450和第二密封环460向弹性管体410的中心线凸出,第一密封环450和第二密封环460沿轴向抵顶风扇组件500;也就是说,第一密封环450抵顶风扇组件500的进风端,第二密封件抵顶风扇组件500的出风端。
如此设置,第一密封环450和第二密封环460可以实现风扇组件500轴向的定位,以阻止风扇组件500沿轴向相对于弹性管体410移动。
进一步地,弹性管体410可以与风扇组件500之间过盈配合,以提高弹性管体410与风扇组件之间的连接力。
可理解的是,在第一密封环450和第二密封环460的内径均小于弹性管体410的内径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密封环450和第二密封环460的内径均大于风扇组件500进风通道的直径。如此设置,可以避免第一密封环450和第二密封环460对流经进风通道的空气造成阻碍。
其中,进风通道为空气由进风端向出风端流动的通道。示例性的,在风扇组件500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传动连接的风扇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电机和风扇的外侧设置通风管,电机固定在通风管上,通风管围设成进风通道;在电机工作时,风扇在通风管内转动,进而驱动外界的空气进入到通风管的一端,并由通风管的另一端流出,以向风筒100 输送空气。
继续参照1、图3以及图11-图13,上述弹性管体410的进风端还可以设置有第三密封环470,第三密封环470也抵顶在安装槽210的第二槽壁212上,并且第三密封环470 的内径大于第二密封环460的外径;也就是说,第三密封环470位于第二密封环460的外侧,且与第二密封环460之间具有缝隙。如此设置,进风端具有与第二槽壁212抵接的两个密封环,可以进一步提高弹性管体410和安装槽210之间的密封性;另外,设置第二密封环460还可以提高弹性管体410对轴向力的吸收能力,进一步减小传递至手柄外壳300的振动力。
可以理解的是,在弹性管体410的进风端设置有第二密封环460和第三密封环470的同时,可以在弹性管体410的出风端设置第一密封环450;如此设置,可以提高风扇组件支架400与手柄支架200之间的配合精度,同时可以阻止来自出风端的空气经风扇组件支架400和手柄支架200之间向进风端流动,进而提高风扇组件支架400与手柄支架 200之间的密封性,提高风扇组件500的进气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1-图1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头发护理器,该头发护理器包括手柄、风扇组件500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风扇组件支架400,手柄包括手柄支架200,风扇组件 500通过风扇组件支架400与手柄支架200连接。其中,头发护理器可以为吹风机、吹风梳等,本实施例对头发护理器不作限制。
以头发护理器为吹风机为例,吹风机还包括手柄以及位于手柄一端的风筒100,手柄包括与风筒100连接的手柄支架200、以及套设在手柄支架200外的手柄外壳300;风扇组件500通过风扇组件支架400固定在手柄支架200上,工作时,风扇组件500将外界的空气输送至风筒100,使得空气由风筒100喷出,以实现对头发的烘干。
由于本实施例的头发护理器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一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其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6)

1.一种风扇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套设在风扇组件外且与手柄支架连接的弹性管体,所述弹性管体具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被配置为使所述弹性管体径向载荷下的泊松比为负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管体的管壁中的多个缓冲孔,所述缓冲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弹性管体的中心线平行,多个所述缓冲孔沿所述弹性管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缓冲孔被配置为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孔之间的管壁受到径向压力时沿所述弹性管体的周向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管体为圆环形管体,多个所述缓冲孔沿所述圆环形管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孔为六棱柱孔,所述六棱柱孔的两个预设侧棱位于多个所述缓冲孔的中心线所在的虚拟圆形轨迹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棱柱孔中与同一所述预设侧棱相交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π/2,π)。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风扇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缓冲孔分布在半径不等的多个同心圆上。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风扇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孔之间的管壁上设置有辅助孔,所述辅助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弹性管体的中心线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孔被配置为在所述弹性管体受到径向压力时沿所述弹性管体的周向收缩。
9.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风扇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孔为盲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孔设置在所述弹性管体的出风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风扇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管体的出风端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用于抵顶在所述手柄支架的安装槽的第一槽壁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扇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管体的进风端设置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用于抵顶在所述手柄支架的安装槽的第二槽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内径均小于所述弹性管体的内径,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用于沿轴向抵顶所述风扇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扇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内径均大于所述风扇组件进风通道的直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管体的进风端还设置有第三密封环,所述第三密封环用于抵顶在所述手柄支架的安装槽的第二槽壁上,所述第三密封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外径。
16.一种头发护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风扇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风扇组件支架,所述手柄包括手柄支架,所述风扇组件通过所述风扇组件支架与所述手柄支架连接。
CN202120349631.XU 2021-02-07 2021-02-07 风扇组件支架及头发护理器 Active CN215125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9631.XU CN215125145U (zh) 2021-02-07 2021-02-07 风扇组件支架及头发护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9631.XU CN215125145U (zh) 2021-02-07 2021-02-07 风扇组件支架及头发护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25145U true CN215125145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10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9631.XU Active CN215125145U (zh) 2021-02-07 2021-02-07 风扇组件支架及头发护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25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6691B (zh) 导风组件及轴流柜机
CN206917925U (zh) 贯流风轮和暖风机
CN111520365A (zh) 一种风罩及具有其的风机
CN215125145U (zh) 风扇组件支架及头发护理器
WO2022027663A1 (zh) 空气净化器
US20080134713A1 (en) Turbo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same
BR0315387B1 (pt)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assignment of telephone numbers after replacing a first portable object (sca) for a second portable object (scb), application server (as), and portable object (scb)
CN210068588U (zh) 一种轴流风机降噪导流装置
CN2526722Y (zh) 空调机
CN210965778U (zh) 一种电机外置的新型烤漆房机柜
CN105485052B (zh) 叶轮组件、风机和空调设备
CN216599255U (zh) 电机安装架、电机组件及干燥装置
CN206439556U (zh) 低噪音风道
CN210483989U (zh) 具有减震消音装置的医用压缩式双气泵
CN211573813U (zh) 一种一体式高速风机
CN210425164U (zh) 一种具有静音降噪油烟分离的烟机
CN216554612U (zh) 一种垂直式轴流风机的进风通道
CN109990357A (zh) 一种具有油烟分离器的烟机
CN208186657U (zh) 导风圈结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4320977B (zh) 一种风机装置及空调室外机
CN215171059U (zh) 一种便于出线的吹风机
WO2022261985A1 (zh) 电机安装架、电机组件及干燥装置
CN217928993U (zh) 新风模组及空调器
CN218599865U (zh) 风机及风管机
CN214782752U (zh)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进风口的降噪结构及衣物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