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8993U - 新风模组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新风模组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8993U
CN217928993U CN202221841109.4U CN202221841109U CN217928993U CN 217928993 U CN217928993 U CN 217928993U CN 202221841109 U CN202221841109 U CN 202221841109U CN 217928993 U CN217928993 U CN 217928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air outlet
sub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411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联瑜
吴俊鸿
余杰彬
李树云
彭光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Xiaomi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Xiaomi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Xiaomi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411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8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8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8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新风模组和空调器,所述新风模组,包括:进风壳体,所述进风壳体内形成有第一进风通道;出风蜗壳,与所述进风壳体连接,所述出风蜗壳内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连通;第一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内,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出风通道;第二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体上,所述第二风机组件与所述进风壳体形成第二进风通道;其中,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连通,用于对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进行气压补偿。

Description

新风模组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家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模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空调器已经成为了人们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电设备;但空调器使用时需要密闭室内环境,由于长时间不通风,会导致室内的空气质量较差;为了在空调器的使用过程中提升室内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多的空调器具备了新风净化功能。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内通常采用离心进风形式的新风模组,但新风模组的进风管的管径较小,为了满足新风模组所需的风量,进风管内气流的流动速度较高,高速气流在新风模组的进风壳体的气流分布不均匀,导致新风模组内的气流流动混乱,新风模组功率下降,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新风模组及空调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风模组,包括:
进风壳体,所述进风壳体内形成有第一进风通道;
出风蜗壳,与所述进风壳体连接,所述出风蜗壳内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连通;
第一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内,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出风通道;
第二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体上,所述第二风机组件与所述进风壳体形成第二进风通道;
其中,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连通,用于对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进行气压补偿。
可选地,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
第二风机;
进风管道,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侧连接;
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侧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连通;
所述进风管道、所述第二风机、所述出风管道和所述进风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进风通道。
可选地,所述进风壳体,包括:
第一子壳体,与所述出风蜗壳连接;
第二子壳体,与所述第一子壳体对接形成所述第一进风通道;
导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壳体,且位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的连通处;
所述出风管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导流圈和所述第二子壳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出风蜗壳形成有第二出风口;
所述出风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进风壳体连接,且所述出风管道的第二端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的所述第二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出风管道,包括:
弯折部;
第一子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弯折部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子管道,一端与所述弯折部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风壳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子管道的长度小于所述进风壳体与所述出风蜗壳的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高度差。
可选地,所述第二子壳体的外壁部分朝向所述第一子壳体的方向凹陷,形成凹陷部;其中,所述凹陷部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的所述第二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新风模组,包括:
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之间;
所述出风管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第二子壳体之间;
所述过滤组件,用于对经由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所述第二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出风通道的气流进行过滤。
可选地,所述导流圈,包括:
第一导流段,靠近于所述第二出风口;
第二导流段,所述第二导流段与所述第一导流段连接形成所述导流圈;
其中,所述第一导流段的轴心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导流段的轴心半径。
可选地,所述第二风机为轴流风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
空调室内机;
以及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配合使用的空调室外机;
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
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示的新风模组。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新风模组的进风壳体上设置第二风机组件,并使得第二风机组件与进风壳体形成的第二进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壳体内的第一进风通道连通;在新风模组的工作过程中,利用第二风机组件驱动外部环境的气流经由第二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内,以对第一进风通道进行风量补充,从而减少第一进风通道不同区域之间的风量差,降低进风壳体内多个不同区域之间的气压差,实现对第一进风通道内的负压区域的气压补偿,减少出风蜗壳内的气流回流至进风壳体内的情况;减少出风蜗壳和进风壳体之间气流流动混乱的情况,提升新风模组的功率;减轻噪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新风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模组的气流分布示意图一。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模组的气流分布示意图二。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出风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进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导流圈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0,新风模组;11,进风壳体;12出风蜗壳;13,第一风机组件;14,第二风机组件;15,过滤组件;11a,负压区域;12a,第二出风口;111,第一子壳体;112,第二子壳体;113,导流圈;141,进风管道;142,出风管道;112a,凹陷部;113a,第一导流段;113b,第二导流段;142a,弯折部;142b,第一子管道;142c,第二子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模组,如图1所示,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新风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所述新风模组10,包括:
进风壳体11,所述进风壳体11内形成有第一进风通道;
出风蜗壳12,与所述进风壳体11连接,所述出风蜗壳12内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连通;
第一风机组件13,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12内,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出风通道;
第二风机组件14,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体11上,所述第二风机组件14与所述进风壳体11形成第二进风通道;
其中,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连通,用于对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进行气压补偿。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组,包括:进风壳体和出风蜗壳,其中,所述进风壳体和所述出风蜗壳连接。
这里,所述进风壳体和所述出风蜗壳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例如,所述进风壳体和所述出风蜗壳之间的连接方式可包括:螺丝螺接或卡扣卡接等;从而便于对出风蜗壳或进风壳体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和维修。
所述进风壳体和所述出风蜗壳均可为塑料材质,通过一体注塑方式分别生产完成。
所述进风壳体内部形成有第一进风通道,并且所述进风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且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均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连通。
外部环境内的气流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流通至所述进风壳体的第一进风通道内,沿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在所述进风壳体内部流动,然后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所述进风壳体。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出风口可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体的侧壁上,且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可为环形进风通道;
可以理解的是,气流从所述进风壳体的第一进风口流入所述进风壳体的环形进风通道内,并沿所述环形进风通道进行环向流动;在气流的流动过程中,部分气流从进风壳体的第一出风口流出,并流向所述出风蜗壳。
所述出风蜗壳内部形成有供气流流通的出风通道,并且,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壳体的第一进风通道连通。
所述新风模组,包括:第一风机组件;所述第一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出风蜗壳上形成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可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朝向所述进风壳体的表面上,并与所述进风壳体的第一出风口连通,使得从所述进风壳体的第一出风口输出的气流通过所述第二进风口流通至所述出风蜗壳的出风通道内。
这里,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可为离心风机;需要说明的是,离心风机具有分流大、风压大和通风时间短等特征,有利于提高新风模组的换气效率。
所述出风蜗壳内的第一风机组件高速运转,使得出风蜗壳的出风通道内产生负压,从而驱动室外的气流通过所述进风壳体内的第一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出风蜗壳内的出风通道。
所述新风模组,还包括:第二风机组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体上,并且,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和所述进风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二进风通道。
其中,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壳体内的第一进风通道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进风壳体的第一进风口通常与进风管连接,由于进风管的管径较小,为满足新风模组所需的风量,进风管输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较快。在高速气流经由所述进风壳体流通至所述出风蜗壳的过程中,由于高速气流不足以在进风壳体内分散,导致高速气流在进风壳体部分区域集中,并吹向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二进风口,即进风壳体内部气流分布不均,进风壳体内多个不同区域可能存在气压不平衡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进风壳体内的气流分布较少的区域,可能会形成负压(即形成负压区域),从而使得出风蜗壳内的气流回流至进风壳体内的情况,导致出风蜗壳和进风壳体内的气流流动混乱;
另外,由于出风蜗壳的第二进风口与进风壳体的负压区域对应部分区域接收到的气流较少,而第二进风口的其他区域可能受到较大的气流冲击,导致出风蜗壳的有效进风面积减少,新风模组的功率急剧下降,并且还可能存在较大的湍流噪声,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经由所述第二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内。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进风壳体的第一进风通道内的气流分布不均,导致进风壳体存在气压不平衡的情况;本公开实施例利用第二风机组件,驱动外部环境的气流经由第二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内,以对第一进风通道进行风量补充,从而减少第一进风通道不同区域之间的风量差,降低进风壳体内多个不同区域之间的气压差,实现对第一进风通道内的负压区域的气压补偿,减少出风蜗壳内的气流回流至进风壳体内的情况;减少出风蜗壳和进风壳体之间气流流动混乱的情况,提升新风模组的功率;减轻噪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如图3所示,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风机组件14,包括:
第二风机;
进风管道141,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侧连接;
出风管道142,所述出风管道14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侧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连通;
所述进风管道141、所述第二风机、所述出风管道142和所述进风壳体11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进风通道。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第二风机(图中未示出)、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
所述进风管道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暴露于外部环境内,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侧连接;所述出风管道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侧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进风壳体的侧壁连接,且与所述进风壳体内的第一进风通道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进风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三进风口,所述出风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进风口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三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连通。
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均为中空管道,并且所述进风管道、所述第出风管道和所述进风壳体形成第二进风通道,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内,利用所述第二风机驱动外部环境的气流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口流通至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内,并经由所述出风管道和所述进风壳体的连接口(即第三进风口)流通至第一进风通道内,从而对第一进风通道进行风量补充,减少第一进风通道不同区域之间的风量差,降低进风壳体内多个不同区域之间的气压差,实现对第一进风通道内的负压区域进行气压补偿,减少出风蜗壳内的气流回流至进风壳体内的情况;减少出风蜗壳和进风壳体之间气流流动混乱的情况,提升新风模组的功率;减轻噪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进风壳体11,包括:
第一子壳体111,与所述出风蜗壳12连接;
第二子壳体112,与所述第一子壳体111对接形成所述第一进风通道;
导流圈113,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壳体111,且位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的连通处;
所述出风管道142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导流圈113和所述第二子壳体112之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
其中,所述第一子壳体与所述出风蜗壳连接;这里,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二进风口可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壳体与所述出风蜗壳的连接面上,用于供所述进风壳体内的气流流通至所述出风蜗壳内。
所述第二子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子壳体的一侧敞开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子壳体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子壳体对接,形成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这里,所述第一方向可为所述出风蜗壳的进风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子壳体与所述出风蜗壳之间可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壳体和所述第一子壳体之间可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进风壳体,还包括:导流圈;
所述导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壳体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的连通处,用于引导第一进风通道内的气流流通至所述出风蜗壳的出风通道内;即,所述导流圈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二进风口处。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进风壳体内的第二子壳体和所述导流圈之间的空间,为气流在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内的流动空间。为了对第一进风通道进行气压补偿,本公开实施例可将出风管道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导流圈和所述第二子壳体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经由所述第一进风口流通至所述进风壳体内的气流的流动速度较快,高速气流在进风壳体内环向流通时,高速气流不足以在进风壳体内分散均匀,使得进风壳体内一部分区域气流分布较多,另一部分区域气流分布较少,从而使得进风壳体内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气压不平衡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出风管道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导流圈和所述第二子壳体之间,使得第二风机抽取的外部气流,经由第二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导流圈和所述第二子壳体之间的空间内,从而对进风壳体内的第一进风通道进行风量补充,而减少第一进风通道不同区域之间的风量差,降低进风壳体内多个不同区域之间的气压差,以减少出风蜗壳内的气流回流至进风壳体内;减少出风蜗壳和进风壳体之间气流流动混乱的情况,提升新风模组的功率;减轻噪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出风蜗壳12形成有第二出风口12a;
所述出风管道142的第二端与所述进风壳体11连接,且所述出风管道142的第二端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12的所述第二出风口12a。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蜗壳上形成有第二出风口;
可以理解的是,气流通过所述进风壳体内的第一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出风蜗壳内的出风通道,并经由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实现新风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出风口一般设置在所述出风蜗壳的周向位置上,第二出风口的设置位置是根据出风蜗壳的具体形状、出风蜗壳内的第一风机组件相对于出风蜗壳的位置,以及第一风机组件的尺寸参数决定的。
一般而言只有一个最佳位置能够形成较佳的气流曲线,当具体参数确定后,在出风蜗壳周向的其他位置上设置开口用于出风时,其出风效果会劣于最佳位置对应的出风效果,并且,原则上距离最佳位置越远的位置对应的出风风量的衰减越大。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可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的周向位置上,且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的蜗舌。
所述出风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进风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这里,所述进风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三进风口,并且所述第三进风口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二出风口,从而使得出风管道的第二端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二出风口。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出风蜗壳内的第一风机组件的驱动下,外部气流经由所述第一进风口流入所述进风壳体内,并在所述进风壳体的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进行环向流动;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模组的气流分布示意图一,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模组的气流分布示意图二。如图4-5所示,进风壳体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二出风口的区域内气流分布较少,导致该区域可能会形成负压(即负压区域11a),使得该区域更容易出现气流回流情况。
为了对进风壳体的负压区域进行气压补偿,本公开实施例可将所述出风管道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体靠近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位置,从而利用第二风机驱动外部气流,经由所述第二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进风壳体的负压区域,从而对第一进风通道进行有效的风量补充,从而缩小进风壳体内不同区域之间的气压差,减少出风蜗壳内的气流回流至进风壳体内的情况;减少出风蜗壳和进风壳体之间气流流动混乱的情况,提升新风模组的功率;减轻噪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如图1、图6所示,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出风管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出风管道142,包括:
弯折部142a;
第一子管道142b,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弯折部142a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子管道142c,一端与所述弯折部142a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风壳体11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子管道142c的长度小于所述进风壳体11与所述出风蜗壳12的所述第二出风口12a之间的高度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道,包括:第一子管道、第二子管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子管道和所述第二子管道的弯折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子管道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子管道的延伸方向不平行。
所述第一子管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二风机的出风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弯折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子管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弯折部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风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这里,所述第一子管道和所述第二子管道均为中空管道,所述进风管道、所述第二风机、第一子管道、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子管道之间形成第二进风通道;并且,所述第二子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进风壳体的第三进风口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壳体内的第一进风通道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管道的长度小于所述进风壳体与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二出风口之间的高度差;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第二子管道设置于进风壳体和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二出风口之间,以增强第二风机组件的强度。
另外,为了减低出风蜗壳的第二出风口对第二风机组件的进风口的遮蔽,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设置弯折部,利用弯折部将延伸方向不平行的第一子管道和第二子管道连接,使得第二风机组件的进风管道的进风方向和第二风机组件的第二子管道的出风方向存在预设夹角,从而能够将进风管道的进风口暴露于外部环境内,有效抽取外部环境的气流,降低出风蜗壳的第二出风口对第二风机组件的进风效果的影响。
可选地,如图7所示,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进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子壳体112的外壁部分朝向所述第一子壳体111的方向凹陷,形成凹陷部112a;其中,所述凹陷部112a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12的所述第二出风口12a。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壳体远离所述出风蜗壳的外壁部分朝向所述第一子壳体的方向凹陷,形成凹陷部;并且所述凹陷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壳体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二出风口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的周向位置上,且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的蜗舌,故所述凹陷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壳体上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的蜗舌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出风蜗壳内的第一风机组件的驱动下,外部气流经由所述第一进风口流入所述进风壳体内,并在所述进风壳体的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进行环向流动;进风壳体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二出风口的区域内气流分布较少,该区域与进风壳体的其他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气压差,导致该区域可能会形成负压,使得该区域更容易出现气流回流情况。
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对进风壳体的负压区域进行气压补偿,本公开实施例可在第二子壳体上形成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位置与所述进风壳体的负压区域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第二子壳体的凹陷部朝向第一子壳体的方向凹陷,使得该位置可供气流流动的流动空间减小,在进风壳体内的气流分布不变的情况,通过减小负压区域的流动空间,使得负压区域的气压增大,从而缩小负压区域与进风壳体的其他区域之间的气压差,从而减少出风蜗壳内的气流回流至进风壳体内的情况;减少出风蜗壳和进风壳体之间气流流动混乱的情况,提升新风模组的功率;减轻噪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新风模组10,包括:
过滤组件15,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之间;
所述出风管道142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过滤组件15和所述第二子壳体112之间;
所述过滤组件15,用于对经由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所述第二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出风通道的气流进行过滤。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组,包括:过滤组件;
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之间;并且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进风壳体的第三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子壳体的第二进风口之间;即,所述出风管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第二子壳体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流通至所述出风通道的气流来自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为了实现对流通至所述出风通道的气流进行过滤;本公开实施例将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体的第三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子壳体的第二进风口之间,从而使得经由进风壳体的第一进风口流通至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内的气流,和经由第二风机组件所形成的第二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内的气流在流向所述出风蜗壳的过程中,会流经所述过滤组件,从而可利用一个过滤组件,对经由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出风通道的气流进行过滤。
可以理解的是,室外的空气存在一定的灰尘、尘螨、颗粒物等杂质,过滤组件能够将进风壳体传输的室外的空气进行过滤后,再传输至出风蜗壳内,并从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二出风口吹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新风气流的空气质量,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和用于固定所述过滤网的安装结构;
所述过滤网能够对室外的新鲜空气进行过滤、除尘或消毒等处理,从而提升进入到室内环境的空气的洁净度。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过滤网可为静电净化网、高效空气过滤器(High EfficiencyParticulate air Filter,HEPA网)、活性炭过滤网等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所述过滤网为可拆卸的结构,过滤网作为耗材,可根据用户的使用需要进行更换,以保证对室外空气的过滤效果。
所述安装结构可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壳体或所述第二子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子壳体和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二进风口之间。
这里,所述安装结构可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壳体或所述第二子壳体的内壁上的安装槽,用于供所述过滤网插入安装于所述第一子壳体或所述第二子壳体内,从而便于过滤网的安装和拆卸,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如图8所示,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导流圈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导流圈113,包括:
第一导流段113a,靠近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2a;
第二导流段113b,所述第二导流段113b与所述第一导流段113a连接形成所述导流圈113;
其中,所述第一导流段113a的轴心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导流段113b的轴心半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圈,包括:第一导流段和第二导流段,并且所述第一导流段和所述第二导流段连接形成所述导流圈。
这里,所述第一导流段和所述第二导流段均为圆弧状结构,并且,所述第一导流段的轴心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导流段的轴心半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进风壳体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二出风口的区域(即负压区域)内气流分布较少,使得出风蜗壳的第二进风口与所述负压区域对应的位置能够接收到的气流较少,甚至没有接收到气流,而第二进风口的其他位置接收到的气流较多,从而导致进风壳体的负压区域可能存在气流回流的情况。
为了减少所述进风壳体的负压区域的气流回流情况,本公开实施例可将导流圈拆分为第一导流段和第二导流段,并增大导流圈中与所述负压区域对应的位置(即第一导流段)的轴心半径,使得所述第一导流段的轴心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导流段的轴心半径,从而使得出风蜗壳的第二进风口中与所述第一导流段对应的区域的进风面积增大,进风需求增大,进而使得该位置的气流回流情况减少。
并且由于出风蜗壳的第二进风口中与所述第一导流段对应的区域的进风面积增大,该进风区域的进风量增多,使得出风蜗壳的第二进风口的不同区域的进风量之间的风量差减小,出风蜗壳的第二进风口实现不同区域均匀进风,从而有效提升新风模组的功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第二风机为轴流风机。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机可为轴流风机,并且所述轴流风机可固定设置于进风管道或出风管道内,用于从外部环境抽取气流,以对第一进风通道进行气压补偿。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轴流风机体积小,出风量大,从而能够有效的对第一进风通道进行风量补充,从而减少第一进风通道不同区域之间的风量差,降低进风壳体内多个不同区域之间的气压差,实现对第一进风通道内的负压区域的气压补偿。
在装配时,轴流风机可通过风机支架安装于所述进风管道或所述出风管道内;这里,所述风机支架可为槽形架,轴流风机固定于槽形底部,风机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进风管道或所述出风管道的内壁上,从而有效保证轴流风机工作时的稳定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
空调室内机;
以及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配合使用的空调室外机;
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
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新风模组。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空调室内机内安装新风模组,利用所述新风模组内的第一风机组件高速运转,使得新风模组的出风蜗壳内产生负压,从而驱动室外的气流通过所述新风模组的进风壳体内的第一进风通道流入所述出风蜗壳的出风通道内,并从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二出风口吹出新风,实现新风功能。
另外,由于经由所述进风壳体的第一进风口流通至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气流的流动速度较快,高速气流在从进风壳体流向出风蜗壳的过程中,不足以在进风壳体内分散均匀,导致进风壳体内部气流分布不均;进风壳体内的部分区域由于气流分布较少,可能会形成负压,从而导致出风蜗壳内的气流回流至进风壳体内,造成出风蜗壳和进风壳体内的气流流动混乱。
本公开实施例利用进风壳体上的第二风机组件,驱动外部环境的气流经由第二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内,以对第一进风通道进行风量补充,从而减少第一进风通道不同区域之间的风量差,降低进风壳体内多个不同区域之间的气压差,实现对第一进风通道内的负压区域进行气压补偿,减少出风蜗壳内的气流回流至进风壳体内的情况;减少出风蜗壳和进风壳体之间气流流动混乱的情况,提升新风模组的功率;减轻噪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新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组,包括:
进风壳体,所述进风壳体内形成有第一进风通道;
出风蜗壳,与所述进风壳体连接,所述出风蜗壳内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连通;
第一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内,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出风通道;
第二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体上,所述第二风机组件与所述进风壳体形成第二进风通道;
其中,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连通,用于对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进行气压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
第二风机;
进风管道,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侧连接;
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侧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连通;
所述进风管道、所述第二风机、所述出风管道和所述进风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进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壳体,包括:
第一子壳体,与所述出风蜗壳连接;
第二子壳体,与所述第一子壳体对接形成所述第一进风通道;
导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壳体,且位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的连通处;
所述出风管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导流圈和所述第二子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蜗壳形成有第二出风口;
所述出风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进风壳体连接,且所述出风管道的第二端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的所述第二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道,包括:
弯折部;
第一子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弯折部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子管道,一端与所述弯折部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风壳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子管道的长度小于所述进风壳体与所述出风蜗壳的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高度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壳体的外壁部分朝向所述第一子壳体的方向凹陷,形成凹陷部;其中,所述凹陷部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的所述第二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组,包括:
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之间;
所述出风管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第二子壳体之间;
所述过滤组件,用于对经由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所述第二进风通道流通至所述出风通道的气流进行过滤。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包括:
第一导流段,靠近于所述第二出风口;
第二导流段,所述第二导流段与所述第一导流段连接形成所述导流圈;
其中,所述第一导流段的轴心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导流段的轴心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为轴流风机。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室内机;
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配合使用的空调室外机;
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组。
CN202221841109.4U 2022-07-15 2022-07-15 新风模组及空调器 Active CN217928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1109.4U CN217928993U (zh) 2022-07-15 2022-07-15 新风模组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1109.4U CN217928993U (zh) 2022-07-15 2022-07-15 新风模组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8993U true CN217928993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8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41109.4U Active CN217928993U (zh) 2022-07-15 2022-07-15 新风模组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89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96042U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8662661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644895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31107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75117B (zh) 立式空调器
CN109882943A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08296070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9323333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928993U (zh) 新风模组及空调器
CN212511463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06592315U (zh) 无叶风扇
CN208936417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室内机
CN109323332B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29607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511458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929110U (zh) 新风模组及空调器
CN212618748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2901764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29607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41898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41898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901761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17715161U (zh) 进风组件、新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04786810U (zh) 换气装置及具有其的挂壁式空调器
CN21351412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