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24348U - 连接组件及雾化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组件及雾化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24348U
CN215124348U CN202023079661.8U CN202023079661U CN215124348U CN 215124348 U CN215124348 U CN 215124348U CN 202023079661 U CN202023079661 U CN 202023079661U CN 215124348 U CN215124348 U CN 215124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atomizing
electrode
cavity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796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阿平
魏益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796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24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24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24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组件及雾化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本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磁吸件;连接本体包括套接端和连接端,套接端用于将连接本体套接在雾化组件的端部,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源组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固定于连接本体的套接端;磁吸件固定于连接本体的套接端,用于实现与雾化组件的连接。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将连接组件套接于雾化组件,使得雾化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可以适配于标准连接结构的电源组件,提高了雾化组件的适配性。

Description

连接组件及雾化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及雾化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雾化组件和电源组件,雾化组件与电源组件之间通过插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目前,雾化组件与电源组件连接的端部的结构是固定的,因此雾化组件只能与固定的电源组件相适配,使得雾化组件的适配性较差,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及雾化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雾化组件适配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连接组件,用于电子雾化装置,包括:连接本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磁吸件,所述连接本体包括套接端和连接端,所述套接端用于将所述连接本体套接在雾化组件的端部,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源组件,所述连接端为标准连接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固定于所述连接本体的套接端;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于所述连接本体的套接端;所述磁吸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本体的套接端;所述磁吸件用于与所述雾化组件连接。
其中,所述套接端包括底壁和环形侧壁;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磁吸件固定于所述底壁。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安装部和导电部,所述导电部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固定于所述套接端上,所述导电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至少部分向所述套接端内部凸起。
其中,所述安装部为板状且包括第一侧边和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所述导电部为弯曲的条状,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导电部。
其中,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导电部一体成型;所述安装部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相对设置;一个所述导电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边靠近所述第三侧边的位置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侧边中间位置且形成第一弯折部;另一个所述导电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边靠近所述第四侧边的位置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侧边中间位置且形成第二弯折部。
其中,所述磁吸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磁吸件为环体,所述导电部的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所述磁吸件内壁围设形成的空间中。
其中,所述底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设置形成安装孔;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中,在所述第二电极与安装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绝缘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
其中,还包括:壳体、吸嘴部、雾化芯和密封管;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置腔和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容置腔通过进液孔连通;所述吸嘴部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覆盖所述进液孔,且具有雾化腔;所述密封管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位于所述吸嘴部与所述雾化芯之间;所述密封管的一端与所述吸嘴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雾化芯抵接;所述密封管将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吸嘴部连通;其中,按压所述吸嘴部时,所述吸嘴部相对于所述容置腔发生滑动,进而推动所述密封管和所述雾化芯相对于所述容置腔发生滑动,使所述密封管覆盖所述进液孔,并使所述雾化芯至少部分移动至所述容置腔外。
其中,所述吸嘴部包括吸嘴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连接端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容置腔容置所述吸嘴部的端部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起,用于对所述卡块限位;所述环形凸起上设置有开口,用于对所述卡块让位;所述开口与所述卡块配合设置;当所述卡块与所述开口对准,所述吸嘴部可以相对于所述容置腔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雾化芯的方向滑动。
其中,所述吸嘴端和所述连接端均为圆环;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端的外径,小于所述吸嘴端的外径。
其中,所述环形凸起远离所述雾化芯的表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吸嘴端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配合设置;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开口错位设置,且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卡块错位设置;当所述卡块与所述开口对准,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块对准,所述吸嘴部向靠近所述雾化芯的方向运动过程中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块卡合以对所述吸嘴部进行限位。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本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磁吸件。连接本体包括套接端和连接端,套接端用于将连接本体套接在雾化组件的端部,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源组件,连接端为标准连接结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绝缘件和磁吸件均固定于连接本体的套接端。通过设置连接组件,且将连接组件的连接端设置为标准连接结构,将连接组件套接于雾化组件,使得雾化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可以适配于标准连接结构的电源组件,不再限于与雾化组件的连接结构对应设置的电源组件,提高了雾化组件的适配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取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中吸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更换雾化芯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组件中连接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组件中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是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雾化组件1可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医疗雾化、电子雾化领域等。雾化组件1具体可用于雾化待雾化基质并产生气溶胶,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1可用于电子气溶胶化装置,用于雾化待雾化基质并产生气溶胶,以供使用者抽吸,以下实施例均以此为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1也可应用于喷发胶设备,以雾化用于头发定型的喷发胶;或者应用于治疗上下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用设备,以雾化医用药品。
雾化组件1包括壳体10、吸嘴部11、雾化芯12和密封管17。壳体10形成有容置腔13,雾化芯12和密封管17容置于容置腔13中,吸嘴部11的一部分容置于容置腔13中,另一部分设置于容置腔13外。吸嘴部11、雾化芯12和密封管17同轴设置且彼此连通,密封管17设置于吸嘴部11与雾化芯12之间;密封管17的一端与吸嘴部11抵接,另一端与雾化芯12抵接。
壳体10还形成有储液腔14,储液腔14环绕容置腔13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储液腔14与容置腔13之间至少部分腔壁共用;在共用的腔壁上设置有进液孔15,储液腔14与容置腔13通过进液孔15连通。储液腔14用于储存待雾化基质,储液腔14可以由铝、不锈钢等金属制成,也可以由塑料制成,只需能够存储待雾化基质,不与之反应使其变质即可;储液腔14形状和大小不限,可以根据需要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雾化芯12覆盖进液孔15,以使储液腔14中的待雾化基质通过进液孔15进入容置腔13中的待雾化基质均被雾化芯12雾化成气溶胶。雾化芯12为圆环,该圆环的中空部分形成雾化腔18;雾化芯12的发热件设置于其内壁上。由于雾化芯12覆盖进液孔15,储液腔14中的待雾化基质通过进液孔15进入雾化芯12的雾化腔18中,被发热件加热雾化。密封管17为圆环,将雾化腔18与吸嘴部11连通,雾化好的气溶胶被用户通过吸嘴部11吸食。
在本实施例中,吸嘴部11相对容置腔13可发生相对滑动。由于密封管17的一端与吸嘴部11抵接,另一端与雾化芯12抵接;吸嘴部11相对于容置腔13发生滑动,进而推动密封管17和雾化芯12相对于容置腔13发生滑动。按压吸嘴部11,吸嘴部11向靠近雾化芯12的方向发生滑动,使得密封管17相对于容置腔13也向靠近雾化芯12的方向发生滑动,进而推动雾化芯12相对于容置腔13向远离吸嘴部11的方向发生滑动,使得雾化芯12至少部分移动至容置腔13外,暴露于雾化组件1的端部,便于更换雾化芯12;此时,密封管17将进液孔15覆盖,以防止储液腔14中的待雾化基质进入容置腔13中(请参阅图2,是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取芯状态结构示意图)。密封管17的材质为硅胶、塑胶等。
具体地,容置腔13包括第一子容置腔131和第二子容置腔132;第一子容置腔131用于容置部分吸嘴部11,且吸嘴部11相对于第一子容置腔131可以旋转,即吸嘴部11相对于容置腔13可以旋转;第二子容置腔132用于容置密封管17和雾化芯12。第一子容置腔131在垂直于雾化组件1长度方向的截面尺寸、形状相同,第二子容置腔132在垂直于雾化组件1长度方向的截面尺寸、形状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子容置腔131和第二子容置腔132在垂直于雾化组件1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吸嘴部11、密封管17和雾化芯12均为圆环)。第一子容置腔131的内径大于第二子容置腔132的内径,即,容置腔13的腔壁上形成台阶结构。在第一子容置腔131靠近第二子容置腔132的端部的腔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133,即在容置腔13容置吸嘴部11的端部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起133,环形凸起133用于对吸嘴部11向靠近雾化芯12方向发生滑动的距离进行限位。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中吸嘴部的结构示意图。
吸嘴部11包括吸嘴端111和连接端112,吸嘴端111和连接端112均为圆环结构,吸嘴端111的外径大于连接端112的外径;即,吸嘴端111与连接端112之间形成台阶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环形凸起133的内径大于连接端112的外径,且小于吸嘴端111的外径,以实现环形凸起133对吸嘴部11向靠近雾化芯12方向的滑动进行限位;即,吸嘴部11向靠近雾化芯12方向可以滑动的距离是有限的。
连接端112容置于第一子容置腔131中,即连接端112容置于第容置腔13中。在连接端112上设置有卡块113,卡块113的延伸方向与连接端112的延伸方向相同。卡块113靠近吸嘴端111的一端与连接端112的端部平齐;其他实施方式中,卡块113靠近吸嘴端111的一端与连接端112靠近吸嘴端111的端部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在环形凸起133上设置有开口134,开口134的形状、尺寸与卡块113配合设置,以使卡块113可以插入环形凸起133上的开口134中相对于容置腔13发生滑动。即,环形凸起133还用于对卡块113限位,开口134用于对卡块113让位。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口134为至少设置于环形凸起133边缘的缺口。雾化组件1正常工作状态下(参见图1),吸嘴部11的连接端112靠近吸嘴端111的端部与环形凸起133靠近吸嘴部11的表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预设距离;卡块113的长度不大于预设距离,以使卡块113能够实现与开口134的对准并插入开口134中,优选卡块113的长度等于预设距离。可以理解的是,按压吸嘴部11,吸嘴部11上的卡块113与环形凸起133上的开口134对准后,才能使吸嘴部11向靠近雾化芯12的方向发生滑动。
进一步,在吸嘴部11的吸嘴端111上设置有限位槽114;在环形凸起133上设置有限位块135,限位块135向背离雾化芯12的方向延伸;限位块135的形状、尺寸与限位槽114配合设置,限位槽114的深度大于等于限位块135的高度,以实现限位块135能够卡合在限位槽114中。限位槽114的开口端所在平面距环形凸起133靠近吸嘴部11的表面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与预设距离相同,使得吸嘴部11向靠近雾化芯12方向运动受到环形凸起113限制后,环形凸起135上的限位块135卡合在吸嘴部11的限位槽114中。可以理解的是,卡块113与开口134对准的情况下,限位槽114与限位块135对准;通过旋转吸嘴部11实现卡块113与开口134对准,限位槽114与限位块135对准。可以理解的是,限位块135与开口134错位设置,且限位槽114与卡块113错位设置。
吸嘴部11上的卡块113的个数与环形凸起133上的开口134个数相同,吸嘴部11上的限位槽114的个数与环形凸起133上的限位块135个数相同。本实施例中,吸嘴部11上设置有两个卡块113,分别设置于吸嘴部11直径连线的两端;吸嘴部11上设置有一个限位槽114,设置于吸嘴部11直径连线的端部;限位槽114所在直径与卡块113所在直径垂直。容置腔13的环形凸起133上设置有两个开口134,分别设置于环形凸起133直径连线的两端,将环形凸起133分割成对称的两段圆弧;容置腔13的环形凸起133上设置有一个限位块135,设置于环形凸起133直径连线的端部;开口134所在直径与限位块135所在直径垂直。可以理解的是,卡块113与开口134的个数及其位置设置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限位块135与限位槽114的个数及其位置设置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吸嘴部11向靠近雾化芯12的方向滑动预设距离后,通过容置腔13腔壁上的限位块135卡合在吸嘴部11上的限位槽114中,实现对吸嘴部11的固定,使得在换雾化芯12过程中,密封管17总是覆盖进液孔1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在吸嘴部11上的设置限位槽114,不在容置腔13腔壁上的限位块135,只需在更换雾化芯12过程中,保持对吸嘴部11的按压状态,使得密封管17密封进液孔15,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请参阅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更换雾化芯的流程示意图。
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雾化组件1中的雾化芯12是有使用寿命的,当使用者需要更换雾化芯12时,一般需要旋转打开连接结构后取出雾化芯12或者直接拔出雾化芯12。虽然卸下方式简单,但儿童也能操作,易导致儿童可能有较大概率将雾化组件1打开,从而接触其中的待雾化基质,甚至造成误食的情况出现。
通过将吸嘴部11设置为可以相对于容置腔13旋转,吸嘴部11上设置卡块113,容置腔13腔壁上设置开口134,使得雾化组件1形成旋转按压换芯结构,便于更换雾化芯12,且提高雾化组件1的安全性能。
旋转吸嘴部11,使吸嘴部11上的凸块113与容置腔13腔壁上的开口134对准,按压吸嘴部11,使得吸嘴部11向靠近雾化芯12的方向相对于容置腔13发生滑动,进而推动雾化芯12向远离吸嘴部11的方向相对于容置腔13发生滑动,使得部分雾化芯12暴露于雾化组件1的端部,取出待更换的雾化芯12,放入新的雾化芯12,按压雾化芯12,推动雾化芯12向靠近吸嘴部11的方向相对于容置腔13发生滑动,进而推动密封管17与进液孔15错位,吸嘴部11恢复原位,同时雾化芯12覆盖进液孔15。
请参阅图6-9,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组件中连接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组件中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雾化组件1上与吸嘴部11相对的一端的为雾化组件1与电源组件实现电连接的连接结构,只有与其连接结构配合设置的电源组件才能实现连接;即,雾化组件1的适配单一。通过在雾化组件1的端部套设连接组件2,以提高雾化组件1的适配性。
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本体20、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磁吸件23。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和磁吸件23均固定于连接本体20上。其中,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之间设置有绝缘件24,绝缘件24固定于连接本体20。磁吸件23用于与雾化组件1端部的相应结构实现固定连接。
连接本体20包括套接端25和与套接端25相对的连接端26,套接端25用于实现连接组件2与雾化组件1的固定连接,连接端26用于实现连接组件2与电源组件的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雾化组件1与电源组件2的电连接。
套接端25包括底壁251和环形侧壁252,环形侧壁252套设于雾化组件1端部的外围,底壁251与雾化组件1的端部抵接。在环形侧壁252上设置有通孔2521,与雾化组件1的端部上的进气口对应设置,以保证外界大气与雾化组件1的雾化腔18连通。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和磁吸件23均固定于套接端25的底壁251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壁251为圆形,环形侧壁252为中空圆柱状。
第一电极21包括安装部211和导电部212。安装部211设置于套接端25的底壁251上,实现第一电极21固定于连接本体20上;即安装部211用于将第一电极21固定于套接端25上。导电部212与安装部211固定连接,导电部212相对于安装部211至少部分向套接端25内部凸起,凸起的方向与套接端25的环形侧壁252的延伸方向相同。
安装部211为板状,安装部211包括第一侧边2111和与第一侧边211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2112,第一侧边2111和第二侧边2112上均固定连接有导电部212,导电部212为弯曲的条状。本实施例中,导电部212与安装部211为一体成型的。安装部211还包括第三侧边2113和与第三侧边2113相对设置的第四侧边2114,第三侧边2113和第四侧边2114连接第一侧边2111和第二侧边2112,第三侧边2113和第四侧边2114为弧形,弧形的弯曲度与连接本体20的环形侧壁252的弯曲度匹配设置,例如圆弧。在第三侧边2113上设置有切口,切口向靠近第四侧边2114的方向延伸,且并未延伸至第四侧边2114,形成导电部212;将导电部212未与安装部211固定的端部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2122,第二弯折部2122的最高点为第一电极21与雾化组件1电极接触点。在第四侧边2114上设置有切口,切口向靠近第三侧边2113的方向延伸,且并未延伸至第三侧边2113,形成导电部212;将导电部212未与安装部211固定的端部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2121,第一弯折部2121的最高点为第一电极21与雾化组件1电极接触点。即,一个导电部212的一端与第一侧边2111靠近第三侧边2113的位置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一侧边2111中间位置且形成第一弯折部2121;另一个导电部212的一端与第二侧边2112靠近第四侧边2114的位置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二侧边2112中间位置且形成第二弯折部2122。
磁吸件23为环形,例如圆环形,磁吸件23设置于安装部211远离连接本体20的底壁251的一侧。导电部212的第一弯折部2121和第二弯折部2122位于磁吸件23内壁围设形成的空间中。磁吸件23的一端设置于安装部211的表面;磁吸件23的外壁与连接本体20的环形侧壁252之间存在间隙。在磁吸件23与连接本体20的环形侧壁252之间和磁吸件23内壁围设形成的空间中设置有填充件27,填充件27的高度与磁吸件23的高度相同;填充件27可由塑胶、硅胶等材质制成。
在连接本体20的底壁25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511,安装部211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第二通孔213,第一通孔2511与第二通孔213连通,即第一通孔2511与第二通孔213对应设置形成安装孔28。第二电极22设置于安装孔28中。在第二电极22与安装孔28的孔壁之间设置有绝缘件24,以避免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短路。绝缘件24可由塑胶、硅胶等材质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22为弹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极22也可为其他导电元件,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通过在第一电极21上设置两个导电部212,第二电极22设置于连接组件2的中心位置处,使得连接组件1上的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保持与雾化组件1上电极的稳定连接。
由于连接本体20的连接端26为标准连接结构(例如,510螺纹座),只需电源组件的连接端26为标准连接结构,连接组件2均能与其适配。通过将连接组件2套接于雾化组件1的端部,提高了雾化组件1的适配性,不再限于与固定结构的电源组件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雾化组件1可以包括连接组件2,用户可以直接购买套接有连接组件2的雾化组件1。用户也可以单独购买连接组件2,将其套接于雾化组件1的端部,提高现有雾化组件1的适配性。
本申请中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本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磁吸件。连接本体包括套接端和连接端,套接端用于将连接本体套接在雾化组件的端部,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源组件,连接端为标准连接结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绝缘件和磁吸件均固定于连接本体的套接端。通过设置连接组件,且将连接组件的连接端设置为标准连接结构,将连接组件套接于雾化组件,使得雾化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可以适配于标准连接结构的电源组件,不再限于与雾化组件的连接结构对应设置的电源组件,提高了雾化组件的适配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连接组件,用于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本体,包括套接端和连接端;所述套接端用于将所述连接本体套接在雾化组件的端部;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源组件;
第一电极,固定于所述连接本体的套接端;
第二电极,固定于所述连接本体的套接端;
磁吸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本体的套接端;所述磁吸件用于与所述雾化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端包括底壁和环形侧壁;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磁吸件固定于所述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安装部和导电部,所述导电部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固定于所述套接端上,所述导电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至少部分向所述套接端内部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板状且包括第一侧边和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所述导电部为弯曲的条状,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导电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导电部一体成型;所述安装部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相对设置;一个所述导电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边靠近所述第三侧边的位置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侧边中间位置且形成第一弯折部;另一个所述导电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边靠近所述第四侧边的位置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侧边中间位置且形成第二弯折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磁吸件为环体,所述导电部的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所述磁吸件内壁围设形成的空间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设置形成安装孔;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中,在所述第二电极与安装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绝缘件。
8.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形成有容置腔和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容置腔通过进液孔连通;
吸嘴部,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覆盖所述进液孔,且具有雾化腔;
密封管,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位于所述吸嘴部与所述雾化芯之间;所述密封管的一端与所述吸嘴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雾化芯抵接;所述密封管将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吸嘴部连通;
其中,按压所述吸嘴部时,所述吸嘴部相对于所述容置腔发生滑动,进而推动所述密封管和所述雾化芯相对于所述容置腔发生滑动,使所述密封管覆盖所述进液孔,并使所述雾化芯至少部分移动至所述容置腔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部包括吸嘴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连接端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容置腔容置所述吸嘴部的端部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起,用于对所述卡块限位;所述环形凸起上设置有开口,用于对所述卡块让位;所述开口与所述卡块配合设置;当所述卡块与所述开口对准,所述吸嘴部可以相对于所述容置腔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雾化芯的方向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端和所述连接端均为圆环;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端的外径,小于所述吸嘴端的外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远离所述雾化芯的表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吸嘴端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配合设置;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开口错位设置,且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卡块错位设置;当所述卡块与所述开口对准,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块对准,所述吸嘴部向靠近所述雾化芯的方向运动过程中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块卡合以对所述吸嘴部进行限位。
CN202023079661.8U 2020-12-17 2020-12-17 连接组件及雾化组件 Active CN215124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9661.8U CN215124348U (zh) 2020-12-17 2020-12-17 连接组件及雾化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9661.8U CN215124348U (zh) 2020-12-17 2020-12-17 连接组件及雾化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24348U true CN215124348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79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79661.8U Active CN215124348U (zh) 2020-12-17 2020-12-17 连接组件及雾化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243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8315A1 (zh) * 2022-01-23 2023-07-27 江门思摩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芯模块、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8315A1 (zh) * 2022-01-23 2023-07-27 江门思摩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芯模块、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92122A1 (en)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and atomizer thereof
CN212117077U (zh) 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5124348U (zh) 连接组件及雾化组件
EP4122335A1 (en) Electric heating non-combustion atomization device
EP3360430B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tomizer thereof
CN217446659U (zh) 电子雾化器及其雾化装置
CN215958367U (zh) 电极接触弹片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1065061U (zh) 电子烟
CN112790435A (zh) 雾化组件以及雾化装置
CN215958368U (zh) 端盖结构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6255476U (zh) 夹持结构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1861805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设备
CN214629855U (zh) 雾化组件、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126949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594173U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5347016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568368U (zh) 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4629817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2029305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0973713A (zh) 雾化器、气溶胶产生装置及雾化器与供电组件的适配方法
CN219613081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889264U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889265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523959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6147234U (zh) 雾化底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