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18716U - 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18716U
CN215118716U CN202121000888.0U CN202121000888U CN215118716U CN 215118716 U CN215118716 U CN 215118716U CN 202121000888 U CN202121000888 U CN 202121000888U CN 215118716 U CN215118716 U CN 215118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utton
apron
movable contact
shell fra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008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加强
何春林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Hanj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Hanj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Hanj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Hanj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008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18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18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18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包括弹片、基座、按钮和盖板,所述弹片装在基座上,按钮装在盖板上并置于弹片上,基座内部设有三个沿宽度方向布置的触点,所述基座的前侧有两个用于输出通断信号的信号输出端子,所述基座的前侧壁上设有一对第一固定凸柱,所述盖板前侧的设有两个可以插接固定在PCB板上的凸出拆弯,可以更好的将基座固定在PCB板上,不容易脱落,显著地提高了轻触开关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触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
背景技术
轻触开关有接触电阻荷小、精确的操作力误差、规格多样化等方面的优势,在电子设备及白色家电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结构的轻触开关主要由基座、按钮以及盖板构成,盖板开设通孔,按钮与通孔配合,其内部结构是靠弹片受力弹动来实现通断的。一般的轻触开关属于组装式结构,按钮和盖板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基座通过端子焊接脚和凸柱固定在PCB板上,固定不牢靠,大力按压时容易容易发生脱落,影响其正常的使用,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增强在PCB板上的固定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包括弹片、基座、按钮和盖板,所述弹片装在基座上,按钮装在盖板上并置于弹片上,基座内部设有三个沿宽度方向布置的触点,所述基座的前侧有两个用于输出通断信号的信号输出端子,所述基座的前侧壁上设有一对第一固定凸柱,所述盖板前侧的设有两个可以插接固定在PCB板上的凸出拆弯。
为了进一步完善,三个所述触点中间的一个为动触点,动触点与弹片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动触点的两侧为静触点,静触点与弹片贴合接触,两个所述信号输出端子的内端分别连接动触点和静触点,通过按压按钮能够使弹片弹性形变,使得弹片的底面与动触点相接触,从而导通两个所述信号输出端子。
进一步完善,所述基座的前侧壁底部设有凸出支板,凸出支板上设有第二固定凸柱。
进一步完善,所述盖板上设有两个方形铆孔,两个方形铆孔与基座上的两个铆脚过盈配合,所述方形铆孔的一侧凸尖,所述铆脚的外侧设有与凸尖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完善,所述盖板的前部设有两个定位凹槽。
进一步完善,所述按钮底部设有凸缘,凸缘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层防尘垫圈。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座前侧壁上设有一对第一固定凸柱,所述盖板前侧的设有两个可以插接固定在PCB板上的凸出拆弯,可以更好的将基座固定在PCB板上,不容易脱落,显著地提高了轻触开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弹片,2、基座,3、按钮,4、盖板,5、信号输出端子,6、第一固定凸柱,7、凸出拆弯,8、凸出支板,9、第二固定凸柱,10、方形铆孔,11、铆脚,12、凸尖,13、凹槽,14、定位凹槽,15、凸缘,16、防尘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2:本实施例1中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包括弹片1、基座2、按钮3和盖板4,所述弹片1装在基座2上,按钮3装在盖板4上并置于弹片1上,基座2内部设有三个沿宽度方向布置的触点,所述基座2的前侧有两个用于输出通断信号的信号输出端子5,所述基座2的前侧壁上设有一对第一固定凸柱6,所述盖板4前侧的设有两个可以插接固定在PCB板上的凸出拆弯7,凸出拆弯7可以更好的将基座插接固定在PCB板上,不容易脱落,显著地提高了轻触开关的使用寿命。三个所述触点中间的一个为动触点,动触点与弹片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动触点的两侧为静触点,静触点与弹片1贴合接触,两个所述信号输出端子5的内端分别连接动触点和静触点,通过按压按钮3能够使弹片1弹性形变,使得弹片1的底面与动触点相接触,从而导通两个所述信号输出端子5。
如附图3-4所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基座2的前侧壁底部设有凸出支板8,扩大了基座2支撑底面,凸出支板8上设有第二固定凸柱9,可以对基座2的后部进行固定,分担按压了,提高对卡关的承载能力和抗破坏能力。所述盖板4上设有两个方形铆孔10,两个方形铆孔10与基座2上的两个铆脚11过盈配合,所述方形铆孔10的一侧凸尖12,所述铆脚11的外侧设有与凸尖12配合的凹槽13,可以使盖板4和基座2之间卡接的更加紧密,提高轻触开关的密封性,而且盖板4不容易震动而脱落。所述盖板4的前部设有两个定位凹槽14。所述按钮3底部设有凸缘15,凸缘15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层防尘垫圈16,可以堵住按钮与盖板之间的间隙,提高开关的防尘性能,提高开关的使用寿命。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Claims (6)

1.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包括弹片(1)、基座(2)、按钮(3)和盖板(4),其特征是:所述弹片(1)装在基座(2)上,按钮(3)装在盖板(4)上并置于弹片(1)上,基座(2)内部设有三个沿宽度方向布置的触点,所述基座(2)的前侧有两个用于输出通断信号的信号输出端子(5),所述基座(2)的前侧壁上设有一对第一固定凸柱(6),所述盖板(4)前侧的设有两个可以插接固定在PCB板上的凸出拆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其特征是:三个所述触点中间的一个为动触点,动触点与弹片(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动触点的两侧为静触点,静触点与弹片(1)贴合接触,两个所述信号输出端子(5)的内端分别连接动触点和静触点,通过按压按钮(3)能够使弹片(1)弹性形变,使得弹片(1)的底面与动触点相接触,从而导通两个所述信号输出端子(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其特征是:所述基座(2)的前侧壁底部设有凸出支板(8),凸出支板(8)上设有第二固定凸柱(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盖板(4)上设有两个方形铆孔(10),两个方形铆孔(10)与基座(2)上的两个铆脚(11)过盈配合,所述方形铆孔(10)的一侧凸尖(12),所述铆脚(11)的外侧设有与凸尖(12)配合的凹槽(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盖板(4)的前部设有两个定位凹槽(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其特征是:所述按钮(3)底部设有凸缘(15),凸缘(15)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层防尘垫圈(16)。
CN202121000888.0U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 Active CN215118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0888.0U CN215118716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0888.0U CN215118716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18716U true CN215118716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95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00888.0U Active CN215118716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18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1058B (zh) 连接器和具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CN101192735A (zh) 电连接器
JP2001210176A (ja)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およびそれを装着した電子機器、ならびにその装着方法
US20040203274A1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connecting electrically a flexible printed board to a circuit board
CN100481626C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15118716U (zh) 一种带侧方支架的侧按轻触开关
CN215118713U (zh) 一种侧按型贴胶轻触开关
JPH10321290A (ja) 表面実装コネクタ
CN210781624U (zh) 一种弧形产品
KR20100006877A (ko) 텍트 스위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2485196U (zh) 一种带侧按功能的编码器开关
CN202917359U (zh) 手机静音按键弹片
JP4058892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CN209785788U (zh) 一种防尘的电子烟用轻触开关
CN215118715U (zh) 一种前插后贴的侧按轻触开关
CN216902615U (zh) 一种防水轻触开关
CN205104408U (zh) 一种按键模块装配结构及移动终端
KR100780708B1 (ko) 백라이트 램프 고정 소켓
CN215118712U (zh) 一种超薄型轻触开关
CN221040900U (zh) 一种高寿命的轻触开关
CN220569571U (zh) 新型侧按开关
CN201004485Y (zh) 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
CN214672340U (zh) 一种小摆角开关
CN217641875U (zh) 一种Pogo Pin连接器
CN218160110U (zh) 一种滑动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