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16427U - 一种测试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试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16427U
CN215116427U CN202120467700.7U CN202120467700U CN215116427U CN 215116427 U CN215116427 U CN 215116427U CN 202120467700 U CN202120467700 U CN 202120467700U CN 215116427 U CN215116427 U CN 215116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yringe needle
tubing
syringe
needle tu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677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盼红
张明海
申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Xind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Weinan Muw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Xind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Weinan Hi Tech Zone Wood 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Xind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Weinan Hi Tech Zone Wood K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Xind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677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16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16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16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试针,包括针管,针管为两端贯通的空腔结构,空腔结构内设有弹簧,针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分别与弹簧的两端接触连接,针管设置有第二针头的一端的端部沿周向均匀开设有4个槽,第二针头的中间部位与针管开设有槽的一端的端部内壁相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置第二针头的针管一端的端部沿周向均匀开设有4个槽,且为收口结构,使得受按压后第二针头可沿针管轴线方向向下压缩,四个槽受到向外的力时可向外张开,且在第二针头浮动过程中四个槽始终抱紧第二针头,改变了现有针管与针头接触不可靠的现状,大大提升了测试的可靠性,不会出现传输信号瞬断,确保测试效果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测试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电路测试设计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测试针。
背景技术
现有探针针管一般为直管结构,在下压测试时不能保证针头外壁与针管内壁有效接触,会出现传输信号瞬断,影响测试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针,解决了现有探针与针头接触不可靠,影响测试效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试针,包括针管,针管为两端贯通的空腔结构,空腔结构内设有弹簧,针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分别与弹簧的两端接触连接,针管设置有第二针头的一端的端部沿周向均匀开设有4个槽,第二针头的中间部位与针管开设有槽的一端的端部内壁相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针头与针管内壁过盈配合,且通过针管外侧打点固定。
进一步地,针管开设有槽的端部为收口结构。
进一步地,第二针头与针管通过针管外侧打点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测试针,通过在设置第二针头的针管一端的端部沿周向均匀开设有4个槽,且为收口结构,使得受按压后第二针头可沿针管轴线方向向下压缩,四个槽受到向外的力时可向外张开,且在第二针头浮动过程中四个槽始终抱紧第二针头,改变了现有针管与针头接触不可靠的现状,大大提升了测试的可靠性,不会出现传输信号瞬断,确保测试效果准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测试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测试针的分解图。
图中,1、针管,2、弹簧,3、第一针头,4、第二针头,5、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试针,解决了现有探针与针头接触不可靠,影响测试效果的问题,结构如图1和2所示,包括针管1,针管1为两端贯通的空腔结构,空腔结构内设有弹簧2,针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针头3和第二针头4,第一针头3和第二针头4分别与弹簧2的两端接触连接,针管1设置有第二针头4的一端的端部沿周向均匀开设有4个槽5,第二针头4的中间部位与针管1开设有槽5的一端的端部内壁相接触,确保在第二针头4浮动过程中针管1内壁始终抱紧第二针头4,避免出现传输信号瞬断,影响测试效果。
第一针头3与针管1内壁过盈配合,且通过针管1外侧打点固定,确保第一针头3与针管1之间的连接,防止脱落,影响测试效果。
针管1开设有槽5的一端端部为收口结构,当针管1开设有四个槽5的一端端部受到向外的力时可向外张开,确保第二针头4与针管1内壁始终接触,避免出现传输信号瞬断,影响测试效果。
第二针头4与针管1通过针管1外侧打点固定,确保第二针头4与针管1之间的连接,防止脱落,影响测试效果。
本实用新型测试针的原理如下:
针管的一端端部开设4个槽5,且为收口结构,第二针头4的中间部位与针管1开设有槽5的一端的端部内壁相接触,当第二针头4受力沿针管1的轴线方向向下压缩时,针管1开设有四个槽5的一端端部受到向外的力向外张开,四个槽5始终抱紧第二针头4,确保第二针头4与针管1内壁始终接触,不会出现传输信号瞬断,影响测试效果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设置第二针头4的针管1一端的端部沿周向均匀开设有4个槽5,且为收口结构,使得受按压后第二针头5可沿针管1轴线方向向下压缩,四个槽5受到向外的力时可向外张开,且在第二针头4浮动过程中四个槽5始终抱紧第二针头4,改变了现有针管与针头接触不可靠的现状,大大提升了测试的可靠性,不会出现传输信号瞬断,确保测试效果准确。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测试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所述针管为两端贯通的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内设有弹簧,所述针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所述第一针头和所述第二针头分别与所述弹簧的两端接触连接,所述针管设置有所述第二针头的一端的端部沿周向均匀开设有4个槽,所述第二针头的中间部位与所述针管开设有所述槽的一端的端部内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头与所述针管内壁过盈配合,且通过所述针管外侧打点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开设有所述槽的端部为收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测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针头与所述针管通过所述针管外侧打点固定。
CN202120467700.7U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测试针 Active CN215116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67700.7U CN215116427U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测试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67700.7U CN215116427U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测试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16427U true CN215116427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40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67700.7U Active CN215116427U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测试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164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16427U (zh) 一种测试针
CN115267277A (zh) 一种可以防止针轴旋转的双头双动测试探针
CN213210237U (zh) 一种针管一体式测试探针
CN113447681A (zh) 一种单头弹簧测试探针
CN215816513U (zh) 一种具有斜面式尾塞的弹簧针
CN205723376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内部取电采样结构
CN212303986U (zh) 高精度扭转型包圆端子
CN108023200A (zh) 一种微簧插孔电接触组件
CN210111105U (zh) 弹簧针连接器
CN218036993U (zh) 一种双头测试探针
CN210954122U (zh) 一种半导体测试探针
CN208890031U (zh) 伸缩式多功能接口装置
CN209486148U (zh) 一种接触锡点稳定探针
CN214750463U (zh) 一种小间隙高精度测试探针
CN210111106U (zh) 弹簧针连接器的接触端子
CN218331691U (zh) 一种防转动测试探针
CN217466994U (zh) 一种半圆引脚测试探针
CN211724588U (zh) 一种计数球具
CN220440719U (zh) 一种小型自适应双稳态射频测试头
CN213150704U (zh) 一种电磁式漏电断路器
CN210326378U (zh) 一种插入式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11320393U (zh) 一种电子烟用弹簧针
CN115047316A (zh) 一种可拆分细长探针
CN214750461U (zh) 一种弹片针
CN208259685U (zh) 一种痛觉神经反射检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710000 3D Printing Industrial Park, No. 70, west section of Chaoyang Street,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n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anxi Xind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Weinan Muw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0000 3D Printing Industrial Park, No. 70, west section of Chaoyang Street,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n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Xind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Weinan high tech Zone Muwa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