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12897U - 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12897U
CN215112897U CN202023335970.7U CN202023335970U CN215112897U CN 215112897 U CN215112897 U CN 215112897U CN 202023335970 U CN202023335970 U CN 202023335970U CN 215112897 U CN215112897 U CN 215112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close
cooling box
hea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59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金峰
张雅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huan Guot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huan Guot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huan Guot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huan Guot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59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12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12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12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底板的上方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底部与两个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的后侧设有冷却箱,且冷却箱的顶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盖板,冷却箱的后壁安装有两个侧板,且两个侧板之间安装有风机,风机前侧出气口处套接有吹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箱、通气孔、风机、吹气管的设置,实现在装置本体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散热,便于其更好的工作,且在凸轮、电机、齿轮、固定板、齿块、L形杆和滑动块的配合下,使散热更加全面,有效的增强了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供热系统中多用水作为传送热量的中间媒介,以热水或蒸汽的形态,从热源携带热量,经过热网送至用户,实现供热。在供热过程中,会发生管网中水压不均的现象,对供热的有效性造成影响,为此需要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对其进行监测以保证有效供热。但是现有技术的水力监测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热量,散热效果差,不利于其工作,且不便于调节,使用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散热效果差和不便于调节等缺陷,提供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所述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具有散热效果好和便于调节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底部与两个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后侧设有冷却箱,且冷却箱的顶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冷却箱的后壁安装有两个侧板,且两个侧板之间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前侧出气口处套接有吹气管,且吹气管与冷却箱的后壁固定连接,并且吹气管与冷却箱内部相导通,所述冷却箱的前壁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靠近后侧处安装有两个竖板,且两个竖板之间通过轴承和转轴活动连接有两个凸轮,并且两个凸轮相互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所述凸轮顶部与冷却箱的底部相接触,位于右侧的所述竖板上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背板,且两个背板的后壁分别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靠近后侧处安装有两个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齿轮相啮合的齿块。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安装有L形杆,且两个L形杆上分别套设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内分别开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动孔,两个所述滑动块相靠近的一侧与冷却箱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粗杆,两个所述L形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且固定框的顶部开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通口,所述连接板的底部穿过通口,并延伸至固定框内,且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固定框的左右两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框的内腔底部安装有T形杆,且T形杆上套设有移动板,并且移动板内开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移动板的顶部与连接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直杆,所述T形杆上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移动板的底部和固定框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分别活动连接有滚轮,且两个滚轮分别与固定框的左右两侧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安装有第一矩形块,且底板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安装有第二矩形块,竖直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的前壁之间活动连接有V形连杆。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且两个螺纹杆上分别套设有活动板,并且两个活动板内分别开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开孔,两个所述螺纹杆上分别套设有固定螺母,且两个固定螺母分别与两个活动板相远离的一侧相接触,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两个活动板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其相匹配的固定管。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且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支撑腿为前后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冷却箱、通气孔、风机、吹气管的设置,实现在装置本体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散热,便于其更好的工作,且在凸轮、电机、齿轮、固定板、齿块、L形杆和滑动块的配合下,使散热更加全面,有效的增强了散热效果;
2、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电动伸缩杆、连接板、T形杆、弹簧、移动板和V形连杆的相互配合,实现高度调节,便于其使用,使使用效果更佳,而防护罩的设置,实现防护,且在固定杆、螺纹杆、活动板、固定管和固定螺母的配合下,实现防护罩的便捷安装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安装板的后视结构图;
图3为图2中冷却箱的俯视结构图;
图4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1、底板;2、安装板;3、装置本体;4、电动伸缩杆;5、冷却箱;6、盖板;7、通气孔;8、风机;9、吹气管;10、凸轮;11、竖板;12、电机;13、齿轮;14、固定板;15、齿块;16、L形杆;17、滑动块;18、固定框;19、连接板;20、T形杆;21、弹簧;22、移动板;23、V形连杆;24、防护罩;25、固定杆;26、螺纹杆;27、活动板;28、固定管;29、固定螺母;30、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底板1的上方设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的底部与两个电动伸缩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框18,安装板2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19,且固定框18的顶部开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通口,连接板19的底部穿过通口,并延伸至固定框18内,且连接板19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固定框18的左右两侧内壁活动连接,连接板19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分别活动连接有滚轮,且两个滚轮分别与固定框18的左右两侧内壁活动连接,固定框18的内腔底部安装有T形杆20,且T形杆20上套设有移动板22,并且移动板22内开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通孔,移动板22的顶部与连接板19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直杆,T形杆20上套设有弹簧21,且弹簧2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移动板22的底部和固定框18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板2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安装有第一矩形块,且底板1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安装有第二矩形块,竖直方向上的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的前壁之间活动连接有V形连杆23,安装板2的顶部安装有装置本体3,通过电动伸缩杆4、连接板19、T形杆20、弹簧21、移动板22和V形连杆23的相互配合,实现高度调节,便于其使用,使使用效果更佳,装置本体3的后侧设有冷却箱5,且冷却箱5的顶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盖板6,冷却箱5的后壁安装有两个侧板,且两个侧板之间安装有风机8,风机8前侧出气口处套接有吹气管9,且吹气管9与冷却箱5的后壁固定连接,并且吹气管9与冷却箱5内部相导通,冷却箱5的前壁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7,通过冷却箱5、通气孔7、风机8、吹气管9的设置,实现在装置本体3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散热,便于其更好的工作,安装板2的顶部靠近后侧处安装有两个竖板11,且两个竖板11之间通过轴承和转轴活动连接有两个凸轮10,并且两个凸轮10相互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凸轮10顶部与冷却箱5的底部相接触,位于右侧的竖板11上安装有电机12,且电机12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冷却箱5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背板,且两个背板的后壁分别活动连接有齿轮13,安装板2的顶部靠近后侧处安装有两个固定板14,且两个固定板14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齿轮13相啮合的齿块15,两个固定板14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安装有L形杆16,且两个L形杆16上分别套设有滑动块17,两个滑动块17内分别开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动孔,两个滑动块17相靠近的一侧与冷却箱5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粗杆,在凸轮10、电机12、齿轮13、固定板14、齿块15、L形杆16和滑动块17的配合下,使散热更加全面,有效的增强了散热效果,两个L形杆16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底板1的顶部设有防护罩24,防护罩24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6,且两个螺纹杆26上分别套设有活动板27,并且两个活动板27内分别开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开孔,两个螺纹杆26上分别套设有固定螺母29,且两个固定螺母29分别与两个活动板27相远离的一侧相接触,底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5,且两个活动板27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其相匹配的固定管28,防护罩24的设置,实现防护,且在固定杆25、螺纹杆26、活动板27、固定管28和固定螺母29的配合下,实现防护罩24的便捷安装与拆卸,底板1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30,且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支撑腿30为前后设置。
工作原理:在本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松掉螺栓打开盖板6将冷却剂添加冷却箱5内,然后拧上螺栓进行固定,启动电动伸缩杆4,使其带动安装板2在V形连杆23的辅助下向上运动,安装板2带动装置本体3向上运动实现高度调节,而连接板19通过滚轮的辅助随着安装板2在固定框18内向上运动,同时连接板19带动移动板22向上运动,而弹簧21通过弹性作用对其运动进行辅助,从而实现对装置本体3的高度调节进行辅助,在装置本体3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其温度升高,此时,启动风机8,使其通过将冷却箱5内的冷气经过通气孔7吹入到装置本体3上对其进行散热,与此同时,启动电机12,使其带动两个凸轮10进行转动,通过两个凸轮10在转动过程中与冷却箱5的接触来推动其在滑动块17和L形杆16的辅助下进行运动,且齿轮13随着冷却箱5的运动在齿块15的啮合下进行滚动,实现对其运动进行辅助,从而使散热更加全面,有效的增强了散热效果,使用结束后,罩上防护罩24,移动活动板27进行相向运动,使固定管28套住固定杆25,接着拧上固定螺母29进行限位固定,实现防护罩24的便捷安装,从而实现对装置本体3进行防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的底部与两个电动伸缩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的顶部安装有装置本体(3),所述装置本体(3)的后侧设有冷却箱(5),且冷却箱(5)的顶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盖板(6),所述冷却箱(5)的后壁安装有两个侧板,且两个侧板之间安装有风机(8),所述风机(8)前侧出气口处套接有吹气管(9),且吹气管(9)与冷却箱(5)的后壁固定连接,并且吹气管(9)与冷却箱(5)内部相导通,所述冷却箱(5)的前壁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7),所述安装板(2)的顶部靠近后侧处安装有两个竖板(11),且两个竖板(11)之间通过轴承和转轴活动连接有两个凸轮(10),并且两个凸轮(10)相互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所述凸轮(10)顶部与冷却箱(5)的底部相接触,位于右侧的所述竖板(11)上安装有电机(12),且电机(12)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5)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背板,且两个背板的后壁分别活动连接有齿轮(13),所述安装板(2)的顶部靠近后侧处安装有两个固定板(14),且两个固定板(14)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齿轮(13)相啮合的齿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4)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安装有L形杆(16),且两个L形杆(16)上分别套设有滑动块(17),两个所述滑动块(17)内分别开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动孔,两个所述滑动块(17)相靠近的一侧与冷却箱(5)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粗杆,两个所述L形杆(16)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框(18),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19),且固定框(18)的顶部开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通口,所述连接板(19)的底部穿过通口,并延伸至固定框(18)内,且连接板(19)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固定框(18)的左右两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框(18)的内腔底部安装有T形杆(20),且T形杆(20)上套设有移动板(22),并且移动板(22)内开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移动板(22)的顶部与连接板(19)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直杆,所述T形杆(20)上套设有弹簧(21),且弹簧(2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移动板(22)的底部和固定框(18)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9)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分别活动连接有滚轮,且两个滚轮分别与固定框(18)的左右两侧内壁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安装有第一矩形块,且底板(1)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安装有第二矩形块,竖直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的前壁之间活动连接有V形连杆(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防护罩(24),所述防护罩(24)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6),且两个螺纹杆(26)上分别套设有活动板(27),并且两个活动板(27)内分别开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开孔,两个所述螺纹杆(26)上分别套设有固定螺母(29),且两个固定螺母(29)分别与两个活动板(27)相远离的一侧相接触,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5),且两个活动板(27)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其相匹配的固定管(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30),且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支撑腿(30)为前后设置。
CN202023335970.7U 2020-12-31 2020-12-31 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 Active CN215112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5970.7U CN215112897U (zh) 2020-12-31 2020-12-31 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5970.7U CN215112897U (zh) 2020-12-31 2020-12-31 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12897U true CN215112897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22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5970.7U Active CN215112897U (zh) 2020-12-31 2020-12-31 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12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1147A (zh) 一种液压泵站用散热组件
CN215112897U (zh) 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监测装置
CN11260667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系统
CN210463403U (zh) 一种便于调节出风角度的家用水冷风扇
CN214250701U (zh) 一种高换热率空温式汽化器
CN214045568U (zh) 一种光伏阵列故障诊断监控箱
CN110678049B (zh) 一种电气设备散热装置
CN210950691U (zh) 一种电力监测巡视装置
CN218295926U (zh) 一种建筑工程采暖通风装置
CN220459793U (zh) 一种船舶灭火装置用分配箱
CN206913638U (zh) 一种空调用塑料轴流风叶注塑后梯度冷却系统
CN220905335U (zh) 飞机地面空调机组
CN215418994U (zh)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防护装置
CN21646065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管道用内壁清理装置
CN217075226U (zh) 一种农副产品配送用装配箱
CN22095917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箱壳体生产用冷却机
CN217317363U (zh) 一种光学仪器用功能玻璃研磨加工设备
CN220229345U (zh) 一种电暖器的热风发生装置
CN220601609U (zh) 一种电热水暖散热装置
CN214626924U (zh) —种热管式聚光光伏冷却集热装置
CN21604850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
CN217816037U (zh) 一种应用在街区高散热型互动装置
CN213978527U (zh) 一种沥青路面层间热连接加热装置
CN208567233U (zh) 一种城市管网井盖生产用热量回收装置
CN217503861U (zh)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冷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