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8083U - 折叠器及折叠车辆 - Google Patents

折叠器及折叠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8083U
CN215098083U CN202120404128.XU CN202120404128U CN215098083U CN 215098083 U CN215098083 U CN 215098083U CN 202120404128 U CN202120404128 U CN 202120404128U CN 215098083 U CN215098083 U CN 215098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connecting part
handle
connecting portion
f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041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优飞
林武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041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8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8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8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折叠器及折叠车辆,折叠器包括折叠座,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把手组件,包括有把手杆,把手杆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枢接连接;套筒,滑动套设于把手杆;把手杆扶正时,套筒朝折叠座滑动,套筒的两端分别套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在把手组件上套设有可轴向运动的套筒,使用时将把手组件立起,套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径向外侧,使得第二连接部无法在第一连接部上转动,从而实现预固定,避免把手组件倾倒而造成的砸伤消费者或者把手组件砸坏的问题,使用更加的安全;折叠时,滑动套筒将其脱离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径向外侧,即可实现对把手组件的折叠收纳。

Description

折叠器及折叠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折叠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折叠器及折叠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滑板车、平衡车或者单车等,为了方便携带,减少其空间占用,在把手组件的下部设置折叠连接结构,使把手组件可以相对于车架组件和前叉组件折叠。
然而,现有技术中将把手组件立起后,需手动锁紧折叠连接结构或手动压紧折叠连接结构,操作繁琐,且在锁紧折叠连接结构的过程中,如没人扶着把手组件,把手组件会倾倒,从而可能会砸伤消费者或者把手组件可能受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器,旨在解决在折叠器的使用过程中,如何使把手组件和套筒快速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折叠器,包括:
折叠座,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形成插腔;
把手组件,包括有把手杆,所述把手杆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枢接连接;以及
套筒,滑动套设于所述把手杆;所述把手杆相对所述折叠座转动至所述把手杆的轴向与所述折叠座的轴向共线设置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伸入所述插腔中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且所述套筒朝所述折叠座滑动,且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套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以限制所述把手杆相对所述折叠座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上间隔设有两第一枢接部,两所述第一枢接部之间形成安装腔,且两所述第一枢接部均贯穿形成第一枢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一第二枢接部,且所述第二枢接部上贯穿形成第二枢接孔,所述第二枢接部伸入所述安装腔中,且所述第二枢接孔与所述第一枢接孔相正对;所述第二枢接孔与所述第一枢接孔之间穿设有枢接轴,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枢接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枢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于所述折叠座的一端径向缩小而成,并形成台阶,把手组件扶正状态下,所述套筒朝所述折叠座滑动,且套筒的一端抵于所述台阶上限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套筒之间设置有紧固结构,用于将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把手杆和折叠座的连接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外螺纹以及位于所述套筒内的内螺纹,把手组件扶正状态下,旋转所述套筒,使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螺合连接,且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连接处设有放松机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卡块以及位于所述套筒内壁上的卡槽,把手组件扶正状态下,下压所述套筒,使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卡扣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斜面,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有第三斜面,把手组件扶正状态下,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下压所述套筒,使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压紧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座的上下表面贯穿有第一过线孔,且所述第一过线孔穿过第一连接部;所述把手组件的上下表面贯穿有第二过线孔,且所述第二过线孔穿过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过线孔与所述第一过线孔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组件还包括有握把,所述握把连接所述把手杆的另一端。
一种折叠车辆,包括,车架组件以及所述的底座和把手组件,所述车架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把手组件上套设有可轴向运动的套筒,使用时将把手组件立起,套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径向外侧,使得第二连接部无法在第一连接部上转动,从而实现预固定,避免把手组件倾倒而造成的砸伤消费者或者把手组件砸坏的问题,使用更加的安全;折叠时,滑动套筒将其脱离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径向外侧,即可实现对把手组件的折叠收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折叠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把手组件扶正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套筒套接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折叠座 11、第一连接部
12、第一枢接部 13、台阶
14、外螺纹 15、卡块
16、第一斜面 101、插腔
102、安装腔 103、第一枢接孔
104、第一过线孔 20、把手组件
21、把手杆 211、第二连接部
212、第二枢接部 213、第二斜面
22、握把 30、套筒
31、内螺纹 32、卡槽
33、第三斜面 40、枢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所述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所述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及图6,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器,包括:
折叠座10,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可一体式连接在折叠座10的一端或者可分体式的连接在折叠座10的一端,例如,第一连接部11采用卡扣的结构固定在折叠座10的一端上;且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一侧形成插腔101。
把手组件20,包括有把手杆21,所述把手杆21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部211,所述第二连接部2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枢接连接。同样的,第二连接部211也可一体式连接在把手杆21的一端或者可分体式的连接在把手杆21的一端。
套筒30,滑动套设于所述把手杆21,当然套筒30不仅限于在把手杆20上滑动,也可以设计成可以在折叠座10上滑动或者在把手杆21和折叠座10上均可滑动,在折叠座10上滑动和在把手杆21和折叠座10上均可滑动这两种结构,需人工将套筒移动到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1的径向外侧在对其套接固定。
所述把手杆21相对所述折叠座10转动至所述把手杆21的轴向与所述折叠座10的轴向共线设置时,即把手组件20扶正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部211伸入所述插腔101中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连接,即第二连接部211与第一连接部11是紧挨在一起的,两者相互接触,从而两者连接更加的牢固。
把手组件20扶正状态下,因套筒30与把手杆21位松配连接,套筒30朝所述折叠座10滑动,且所述套筒30的两端分别套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1,以限制所述把手杆21相对所述折叠座10转动,形成对折叠器的预固定,使得折叠器不能向折叠状态转换,从而避免把手组件20倾倒砸伤消费者。且套筒30将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1隐藏起来,从而使得这些构件从外侧几乎不可见,于是可通过套筒30提高整个折叠器的外观完整性。
可选地,套筒30为圆柱状,对应的,第二连接部211呈半圆状,第一连接部11对应也呈半圆状,把手组件20扶正状态下,第二连接部211和第一连接部11拼接呈一个圆状,便于套筒30的滑动。
需将把手组件20折叠在折叠座10上时,滑动套筒30将其脱离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1的径向外侧,即可实现对把手组件20的折叠收纳。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11上间隔设有两第一枢接部12,两所述第一枢接部12之间形成安装腔102,且两所述第一枢接部12均贯穿形成第一枢接孔103;所述第二连接部211上设有一第二枢接部212,且所述第二枢接部212上贯穿形成第二枢接孔201,所述第二枢接部212伸入所述安装腔102中,且所述第二枢接孔201与所述第一枢接孔103相正对;所述第二枢接孔201与所述第一枢接孔103之间穿设有枢接轴40,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211枢接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枢接部212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11上,例如,第二枢接部212可采用卡扣结构连接在第二连接部211上。可拆卸地连接结构便于组装和后续部件的更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于所述折叠座10的一端径向缩小而成,并形成台阶13,把手组20扶正状态下,所述套筒30朝所述折叠座10滑动,且套筒30的一端抵于所述台阶13上限位,此时,套筒30刚好位于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1的径向外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211与所述套筒30之间设置有紧固结构,用于将所述套筒30固定在所述把手杆21和折叠座10的连接处。紧固结构防止套筒30进一步滑动或者旋转,从而将套筒30稳固连接在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1的径向外侧。
可选地,所述紧固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的外螺纹14以及位于所述套筒30内的内螺纹31,把手组件20扶正状态下,旋转所述套筒30,使所述内螺纹31与所述外螺纹14螺锁连接,从而将套筒稳固连接在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1的径向外侧。当然,外螺纹14不局限于设在第一连接部11上,其也可以设在第二连接部211上。螺纹连接结构只是其中的一种紧固结构,使用其它的连接结构也可。且所述内螺纹31与所述外螺纹14连接处设有防松机制,例如,在外螺纹14上安装防松垫片或者在内螺纹31上设有橡胶圈。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斜面16,所述第二连接部211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斜面213;所述套筒30的内壁上设有第三斜面33;所述把手组件20扶正状态下,所述第二斜面213与所述第一斜面1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斜面213与第一斜面16形成一个圆环状,下压所述套筒30,使所述第三斜面16与所述第二斜面33、第一斜面16压紧连接,且第三斜面16可在第二斜面33和第一斜面16上转动。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211和套筒30采用斜面压紧的结构进行连接,再配合紧固结构,从而三者连接更加的稳固。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折叠座10的上下表面贯穿有第一过线孔104,且所述第一过线孔104穿过第一连接部11;所述把手组件20的上下表面贯穿有第二过线孔202,且所述第二过线孔202穿过第二连接部211,所述第二过线孔202与所述第一过线孔104连通。滑板车上的线穿过第一过线孔104和第二过线孔202,线隐藏在折叠器内,避免线外露造成线容易损坏的问题,且外表看上去更加的美观。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组件20还包括有握把22,所述握把22连接所述把手杆21的另一端。
如图7和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紧固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的卡块15以及位于所述套筒30内壁上的卡槽32,把手组件20扶正状态下,下压所述套筒30,使所述卡槽32与所述卡块15卡扣连接。下压套筒30时,除了卡槽32与所述卡块15卡扣连接外,第三斜面16与所述第二斜面33、第一斜面16也会压紧连接。
可选地,套筒30内壁上嵌入可变形的材质来提供卡槽32变形量,可变形的材质包括有可变形的塑胶塑料或者可变形的金属材料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折叠车辆,包括,车架组件以及所述的底座10和把手组件20,所述车架组件与所述底座10连接。
折叠车辆包括滑板车、平衡车、单车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折叠座(10),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11);且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一侧形成插腔(101);
把手组件(20),包括有把手杆(21),所述把手杆(21)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部(211),所述第二连接部(2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枢接连接;以及
套筒(30),滑动套设于所述把手杆(21);所述把手杆(21)相对所述折叠座(10)转动至所述把手杆(21)的轴向与所述折叠座(10)的轴向共线设置时,所述第二连接部(211)伸入所述插腔(101)中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连接,且所述套筒(30)朝所述折叠座(10)滑动,且所述套筒(30)的两端分别套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1),以限制所述把手杆(21)相对所述折叠座(1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间隔设有两第一枢接部(12),两所述第一枢接部(12)之间形成安装腔(102),且两所述第一枢接部(12)均贯穿形成第一枢接孔(103);所述第二连接部(211)上设有一第二枢接部(212),且所述第二枢接部(212)上贯穿形成第二枢接孔(201),所述第二枢接部(212)伸入所述安装腔(102)中,且所述第二枢接孔(201)与所述第一枢接孔(103)相正对;所述第二枢接孔(201)与所述第一枢接孔(103)之间穿设有枢接轴(40),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211)枢接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接部(212)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于所述折叠座(10)的一端径向缩小而成,并形成台阶(13),把手组件(20)扶正状态下,所述套筒(30)朝所述折叠座(10)滑动,且套筒(30)的一端抵于所述台阶(13)上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211)与所述套筒(30)之间设置有紧固结构,用于将所述套筒(30)固定在所述把手杆(21)和折叠座(10)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的外螺纹(14)以及位于所述套筒(30)内的内螺纹(31),把手组件(20)扶正状态下,旋转所述套筒(30),使所述内螺纹(31)与所述外螺纹(14)螺合连接,且所述内螺纹(31)与所述外螺纹(14)连接处设有防松机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的卡块(15)以及位于所述套筒(30)内壁上的卡槽(32),把手组件(20)扶正状态下,下压所述套筒(30),使所述卡槽(32)与所述卡块(15)卡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斜面(16),所述第二连接部(211)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斜面(213);所述套筒(30)的内壁上设有第三斜面(33);所述把手组件(20)扶正状态下,所述第二斜面(213)与所述第一斜面(1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下压所述套筒(30),使所述第三斜面(33)与所述第二斜面(213)、第一斜面(16)压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座(10)的上下表面贯穿有第一过线孔(104),且所述第一过线孔(104)穿过第一连接部(11);所述把手组件(20)的上下表面贯穿有第二过线孔(202),且所述第二过线孔(202)穿过第二连接部(211),所述第二过线孔(202)与所述第一过线孔(104)连通。
10.一种折叠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底座和把手组件(20),所述车架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
CN202120404128.XU 2021-02-24 2021-02-24 折叠器及折叠车辆 Active CN215098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4128.XU CN215098083U (zh) 2021-02-24 2021-02-24 折叠器及折叠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4128.XU CN215098083U (zh) 2021-02-24 2021-02-24 折叠器及折叠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8083U true CN215098083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35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04128.XU Active CN215098083U (zh) 2021-02-24 2021-02-24 折叠器及折叠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80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5895A (zh) * 2022-01-06 2022-04-12 恩比尔(厦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车把可调的轮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5895A (zh) * 2022-01-06 2022-04-12 恩比尔(厦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车把可调的轮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63385U (zh) 滑板车
CN215098083U (zh) 折叠器及折叠车辆
US20030094072A1 (en) Foldable pedal structure for a bicycle
CN219687537U (zh) 管件锁紧件及手把管安装高度和安装角度调节机构
CN205640134U (zh) 伸缩杆及可伸缩的自拍装置
KR200469992Y1 (ko) 나선형 연결구가 구비된 폴대
CN212797200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车把折叠结构
CN210194252U (zh) 晾衣架
CN208417154U (zh) 杆状体用紧固连接结构
CN210194254U (zh) 支撑架及晾衣架
CN112398256A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电机端盖支架
JP3118506U (ja) 棒状体結合ユニット
CN218844789U (zh) 一种直接拆装的免工具固定结构
CN204950184U (zh) 一种床脚连接结构
CN210156588U (zh) 一种可折叠式插销
CN208897225U (zh) 可调角度的水壶架以及安装座
US9247793B2 (en) Compact umbrella with can-shaped handle
CN210912742U (zh) 一种折叠定位锁紧把座
CN210882464U (zh) 一种折叠部件
CA2420753C (en) Collapsible display stand with supporting tension cables
CN211676043U (zh) 一种门上单杠
CN220665734U (zh) 一种用于晾衣杆的防雨装置
CN218489792U (zh) 一种自行车侧后支撑
KR200195694Y1 (ko) 절첩식 건조대의 프레임 및 걸이봉 조립구조
CN212763205U (zh) 一种扳手杆体及一种双向可拆卸螺母的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