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7581U - 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 - Google Patents

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7581U
CN215097581U CN202120780300.1U CN202120780300U CN215097581U CN 215097581 U CN215097581 U CN 215097581U CN 202120780300 U CN202120780300 U CN 202120780300U CN 215097581 U CN215097581 U CN 215097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luggage
main body
vehicle
luggage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803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芹凤
牟少弟
张玉萍
潘振
国东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803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7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7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7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该行李舱包括舱主体和承载所述舱主体的承重部,所述承重部设于所述舱主体的底端外侧,所述舱主体具有容纳行李的腔室和与所述腔室连通的朝向车内的开口,所述舱主体包括舱门,所述舱门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还包括用于遮盖所述承重部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舱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上集成有顶灯。该行李舱的结构设置可以将行李存放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避免行车过程发生掉落等意外事故,还集成有照明灯,可有效利用内部空间。

Description

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内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采用的行李架结构简单,只是单纯具有承载行李的功能,占用车内较多的空间,但是功能单一,而随着车辆的发展,对其内装结构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单纯承载行李的行李架以无法满足车辆发展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该行李舱的结构设置可以将行李存放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避免行车过程发生掉落等意外事故,还集成有照明灯,可节约内部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行李舱,包括舱主体和承载所述舱主体的承重部,所述承重部设于所述舱主体的底端外侧,所述舱主体具有容纳行李的腔室和与所述腔室连通的朝向车内的开口,所述舱主体包括舱门,所述舱门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还包括用于遮盖所述承重部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舱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上集成有顶灯。
该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舱将其设为相对密闭结构,通过舱门启闭行李舱,以便于行李的取放,行李置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可以避免行车过程中因车身晃动或者行李摆放不佳导致的掉落等意外事故,同时,通过设置盖板将承载舱主体的承重部遮盖,并在盖板上集成有顶灯,将乘客区的照明功能的灯具设置在行李舱上,可以节省空间,同时盖板的设置有利于车内装饰的美观性,能够提升乘客乘车的舒适体验。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所述舱主体包括背板和底板,所述背板呈折弯结构,以形成所述腔室的顶壁部和外侧壁部,所述外侧壁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用以承载所述行李;所述舱门与所述底板铰接以在打开所述开口的位置和关闭所述开口的位置之间切换。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所述舱主体还包括沿所述腔室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内侧框柱,所述内侧框柱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壁部之间,所述舱门位于两个所述内侧框柱之间。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所述舱门与所述内侧框柱之间设有气动撑杆,所述舱门在所述气动撑杆的作用下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气动撑杆具有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舱门在开启位和关闭位的相对位置。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所述舱主体还包括端部支撑杆,所述端部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背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和所述内侧框柱的连接处连接。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所述底板为透明板;所述底板的内、外两侧均设有装饰灯,和/或,所述底板具有装饰图案。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所述腔室内设有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摄像机具有人脸识别功能。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还设有用于照亮所述腔室的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安装在靠近所述腔室顶部内侧端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所述盖板上还集成有扬声器、wifi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报警器中的一者或几者或全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信息显示面板,所述信息显示面板用以显示座位号,和/或,网络信息,和/或,天气信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安装于车体内部的行李舱,所述行李舱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行李舱,所述舱主体通过安装座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盖板、所述舱主体和所述车体围合形成有容纳承重部的腔体。
由于上述行李舱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包括该行李舱的轨道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重复论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轨道车辆的行李舱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车体10,舱主体21,背板211,顶壁部2111,外侧壁部2112,底板212,舱门213,内侧框柱214,端部支撑杆215,气动撑杆216,承重部22,盖板23,顶灯24,装饰灯25,照明灯26,信息显示面板27,安装座28,摄像机2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便于理解和描述简洁,下文结合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一并说明,有益效果部分不再重复论述。
本文中涉及的方位词内、外均是以轨道车辆为基准,靠近轨道车辆的车内方向为内,相应地,相对远离车内方向的方位为外。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轨道车辆的行李舱的剖面示意图。
该实施例提供的行李舱设于轨道车辆的车体10的靠近车顶的位置,方便乘客放置行李。
该实施例中,行李舱包括舱主体21和承载舱主体21的承重部22,承重部22设于舱主体21的底端外侧,如图1所示,以行李舱的剖面视图看,承重部22位于舱主体21的外端斜下方,承重部22的下端与车体10连接,上端与舱主体21连接,以承受舱主体21的大部分重量。
舱主体21还通过安装座28与车体10连接,舱主体21和安装座28之间的具体配合结构可以参考现有设计。
通常,轨道车辆的车体10在靠近车顶的位置呈曲面形状,设于该位置的行李舱的舱主体21随车体10的形状设置,以尽量最大化地利用空间。
舱主体21具有容纳行李的腔室和与腔室连通的朝向车内的开口,舱主体21包括舱门213,舱门213用于开启或关闭开口;还包括用于遮盖承重部22的盖板23,盖板23与舱主体21可拆卸连接,盖板23上集成有顶灯24。
如图1所示,盖板23的下端与车体10连接,上端与舱主体21连接,这样,在盖板23、车体10和舱主体21之间形成腔体,以容纳承重部22,避免承重部23外露。盖板23与舱主体21设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打开盖板23,对前述腔体内部的相关部件进行检修。
如上,该行李舱为相对密闭结构,通过舱门213启闭行李舱,以便于行李的取放,行李置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可以避免行车过程中因车身晃动或者行李摆放不佳导致的掉落等意外事故,同时,通过设置盖板23将承载舱主体21的承重部22遮盖,并在盖板23上集成有顶灯24,将乘客区的照明功能的灯具设置在行李舱上,可以节省空间,同时盖板23的设置有利于车内装饰的美观性,能够提升乘客乘车的舒适体验。
具体的方案中,舱主体21包括形成行李舱的主体框架结构,以提高行李舱的结构强度,还包括背板211和底板212,其中,背板211呈折弯结构,以形成腔室的顶壁部2111和外侧壁部2112,外侧壁部2112与底板212连接,底板212用以承载行李;舱门213与底板212铰接以在打开开口的位置和关闭开口的位置之间切换。
如前所述,背板211的折弯形状可以与对应位置的车体10形状随型,当然,实际中也可根据应用需求来设置。
舱主体21的主体框架结构包括沿腔室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内侧框柱214,内侧框柱214连接于底板212和顶壁部2111之间,舱门213位于两个内侧框柱214之间,内侧框柱214的设置也有利于提高舱主体21的结构强度。
在此基础上,可以在舱门213与内侧框柱214之间设置有气动撑杆216,舱门213在气动撑杆216的作用下开启或关闭开口,气动撑杆216有限位结构,以限制舱门213在开启位和关闭位的相对位置。
当然,实际设置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来控制舱门213的启闭,并限制舱门213在开启位和关闭位的相对位置。
具体的方案中,舱主体21的主体框架还设有位于腔室端部的端部支撑杆215,端部支撑杆215的一端与背板211连接,另一端与底板212和内侧框柱214的连接处连接。如此设置,也有利于提高舱主体21的结构强度,且有利于划分腔室空间。
具体的方案中,舱主体21的底板212可以采用透明板,比如PC板(聚碳酸酯板),在底板212的内侧和外侧均设置有装饰灯25,一方面可以辅助车内照明,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乘客的舒适度。
装饰灯25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比如可以为沿车长方向延伸的带状结构。
底板212上可以设置装饰图案,与装饰灯25配合呈现装饰效果,进一步提升乘客体验。
该实施例中,在行李舱的腔室内还设有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机29,摄像机29具体可以安装在背板211上,或者其他方便在乘客放入行李时识别乘客的位置,
摄像机29给监控乘客行李提供的基础,随着轨道车辆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摄像机29可以与车辆的智能监控系统配合,以防止乘客取错行李。
为方便在夜间取放行李,该行李舱还设有用于照亮腔室的照明灯26,该照明灯26可以安装在靠近腔室顶部内侧端的区域,具体可以与舱主体21连接,也可以与该位置的车体10连接。
具体的方案中,盖板23上还集成有扬声器、wifi模块、温度传感器报警器中的一者或者几者或者全部;盖板23上设置有信息显示面板27,信息显示面板27用以显示座位号,和/或,网络信息,和/或,天气信息等。
如此,这些功能部件集成在盖板23上,集成度高,能够合理利用车内空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轨道车辆的行李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主体和承载所述舱主体的承重部,所述承重部设于所述舱主体的底端外侧,所述舱主体具有容纳行李的腔室和与所述腔室连通的朝向车内的开口,所述舱主体包括舱门,所述舱门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还包括用于遮盖所述承重部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舱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上集成有顶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主体包括背板和底板,所述背板呈折弯结构,以形成所述腔室的顶壁部和外侧壁部,所述外侧壁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用以承载所述行李;所述舱门与所述底板铰接以在打开所述开口的位置和关闭所述开口的位置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主体还包括沿所述腔室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内侧框柱,所述内侧框柱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壁部之间,所述舱门位于两个所述内侧框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与所述内侧框柱之间设有气动撑杆,所述舱门在所述气动撑杆的作用下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气动撑杆具有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舱门在开启位和关闭位的相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主体还包括端部支撑杆,所述端部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背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和所述内侧框柱的连接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透明板;所述底板的内、外两侧均设有装饰灯,和/或,所述底板具有装饰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设有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摄像机具有人脸识别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用于照亮所述腔室的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安装在靠近所述腔室顶部内侧端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行李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还集成有扬声器,和/或,wifi模块,和/或,温度传感器,和/或报警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信息显示面板,所述信息显示面板用以显示座位号,和/或,网络信息,和/或,天气信息。
10.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安装于车体内部的行李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舱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行李舱,所述舱主体通过安装座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盖板、所述舱主体和所述车体围合形成有容纳承重部的腔体。
CN202120780300.1U 2021-04-15 2021-04-15 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 Active CN215097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0300.1U CN215097581U (zh) 2021-04-15 2021-04-15 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0300.1U CN215097581U (zh) 2021-04-15 2021-04-15 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7581U true CN215097581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66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80300.1U Active CN215097581U (zh) 2021-04-15 2021-04-15 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75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38481A (en) Overhead console of a vehicle
CN215097581U (zh) 轨道车辆及其行李舱
CN205819207U (zh) 一种车体风挡安装结构
CN112814468A (zh) 一种碳纤维车顶帐篷
JPH0986273A (ja) 車室内照明装置
CN216101439U (zh) 一种快装式太空舱风道结构
JP2578136Y2 (ja) 車両用荷棚構造
CN217575015U (zh) 一种立式照明灯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6826378U (zh) 一种可拆卸的皮卡车厢用高盖
CN204915222U (zh) 电动车左、右车门
CN211765219U (zh) 用于车体的顶部安装结构及车体
CN204956322U (zh) 一种带迎宾器的汽车行李架
CN215042475U (zh) 一种客车行李架前端箱子
CN215883264U (zh) 一种带有可视睡仓功能的舱门
CN218198123U (zh)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后部上杂品箱
CN214303150U (zh) 一种碳纤维车顶帐篷
CN212395225U (zh) 一种救护车
CN212290057U (zh) 一种高强度矿用自卸车增压驾驶室结构及矿用自卸车
CN209365987U (zh) 一种车载直插式led显示屏多功能勘察车
CN212473048U (zh) 一种汽车用门饰板组件
CN213862048U (zh) 一种多功能加强型储物盒装置
CN218519594U (zh) 一种厢式特种车
CN214985128U (zh) 一种车用电子式顶棚及智能坐舱
CN210132967U (zh) 一种新能源客车用铝合金风道装置
CN212098715U (zh) 一种客车发光中顶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