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7557U - 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7557U
CN215097557U CN202120566484.1U CN202120566484U CN215097557U CN 215097557 U CN215097557 U CN 215097557U CN 202120566484 U CN202120566484 U CN 202120566484U CN 215097557 U CN215097557 U CN 215097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pair
wind
plate
pneumatic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64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太红
李云霞
李旭英
赵祖兴
赵明
张春发
陈燕
刘文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iy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iy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iy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iy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664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7557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4982 priority patent/WO202219348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7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75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包括第一储风筒、第二储风筒、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第二风动操作阀和三个双向气缸;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设于枕梁上盖板的一侧,第二风动操作阀设于枕梁上盖板的另一侧;第一储风筒和第二储风筒分别设于端板的两侧;三个双向气缸分别设于枕梁上盖板上,且每个双向气缸与一个底门机械传动装置相连接。第一储风筒和第二储风筒分别设于端板的两侧,这种位置设置方式不占用操纵室中部的空间,仅占用操纵室两侧的空间,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储风筒的体积和位置占用操纵室较大空间而导致的检修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货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既有石砟漏斗车的操纵室的主要布置有三组风动操作阀2、储风筒1、三组双向气缸3和三组底门机械传动装置,每个风动操作阀控制一个双向气缸,每个双向气缸经一个底门机械传动装置带动石砟漏斗车的底门的开启和关闭,由于既有石砟漏斗车操纵室的空间小,因此三组风动操作阀、储风筒、三组双向气缸和三组底门机械传动装置的布置特别紧凑,现有技术中储风筒体积较大且设于操纵室的中间位置,往往占用操纵室内较大的空间,致使检修人员进入操纵室内部检修其他装置和配件时检修较为困难,影响检修效率。
因此,期待发明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储风筒的体积和位置占用操纵室较大空间而导致的检修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储风筒的体积和位置占用操纵室较大空间而导致的检修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所述风控装置设于石砟漏斗车的操纵室,所述操纵室包括枕梁上盖板和与所述枕梁上盖板相连接的端板,所述风控装置包括第一储风筒、第二储风筒、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第二风动操作阀和三个双向气缸;
所述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设于所述枕梁上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设于所述枕梁上盖板的另一侧,每个所述第一风动操作阀的开门输出口与一个所述双向气缸的开门输入口相连通,每个所述第一风动操作阀的关门输出口与一个所述双向气缸的关门输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的开门输出口与第三个所述双向气缸的开门输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的关门输出口与第三个所述双向气缸的关门输入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储风筒和所述第二储风筒分别设于所述端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储风筒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储风筒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储风筒的出风口与所述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和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的进风口相连通;
所述三个双向气缸分别设于所述枕梁上盖板上,且每个所述双向气缸内设有活塞和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双向气缸的端部并与一个底门机械传动装置相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风表;
所述风表设于所述枕梁上盖板上并与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并排设置。
可选地,所述风表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储风筒的出风口相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操作阀座、第一上盖、第二操作阀座和第二上盖;
所述第一上盖盖设于所述第一操作阀座以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所述第二上盖盖设于所述第二操作阀座以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二风动操作阀和所述风表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盖和所述第二上盖分别设有一对第一通孔和一对第二通孔;
每个所述第一风动操作阀的上部穿过一个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一上盖的上方;
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和所述风表的上部分别穿过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上盖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第一操作阀座和所述第二操作阀座分别包括一对侧板、后立板和前立板;
所述后立板设于所述一对侧板之间,且所述后立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每个所述侧板的一个侧边相连接,所述前立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每个所述侧板的另一侧边相连接;
所述侧板和所述前立板的高度相等,所述后立板的高度大于所述侧板和所述前立板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后立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立边,所述后立板通过一对立边与所述一对侧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后立板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后立板通过所述底板与所述石砟漏斗车的固定底座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动操作阀和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一风动操作阀手把和第二风动操作阀手把;
所述第一风动操作阀手把和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手把分别与所述第一风动操作阀的阀杆和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的阀杆相铆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动操作阀、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和所述风表的进风口分别设有第一截断塞门、第二截断塞门和第三截断塞门;
所述第一操作阀座的前立板上设有一对第三通孔,每个所述第三通孔的位置与一个所述第一截断塞门的位置相适应,所述第二操作阀座的前立板上设有一对第四通孔,所述一对第四通孔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二截断塞门和所述第三截断塞门的位置相适应。
可选地,所述第二上盖上还设有风表防盗罩,所述风表防盗罩盖设于所述风表的上部并与所述第二上盖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储风筒和第二储风筒分别设于端板的两侧,且第一储风筒的出风口和第二储风筒的进风口相连通,第二储风筒的出风口与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和第二风动操作阀的进风口相连通,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设于枕梁上盖板的一侧,第二风动操作阀设于枕梁上盖板的另一侧,每个第一风动操作阀和第二风动操作阀分别三个双向气缸相连通,每个双向气缸与一个底门机械传动装置相连接;第一储风筒和第二储风筒分别设于端板的两侧,这种位置设置方式不占用操纵室中部的空间,仅占用操纵室两侧的空间,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储风筒的体积和位置占用操纵室较大空间而导致的检修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的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的正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的第一风动操作法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的第二风动操作法阀和风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储风筒;2、风动操作阀;3、双向气缸;4、端板;5、枕梁上盖板;6、第一储风筒;7、第二储风筒;8、第一风动操作阀;9、第二风动操作阀;11、风表;12、第一操作阀座;13、第一上盖;14、第二操作阀座;15、第二上盖;16、第三通孔;17、第四通孔;18、第一风动操作阀手把;19、第一截断塞门;20、侧板;21、后立板;22、前立板;23、立边;24、底板;25、固定底座;26、风表防盗罩;27、第二风动操作阀手把;28、第二截断塞门;29、第三截断塞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风控装置设于石砟漏斗车的操纵室,操纵室包括枕梁上盖板和与枕梁上盖板相连接的端板,风控装置包括第一储风筒、第二储风筒、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第二风动操作阀和三个双向气缸;
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设于枕梁上盖板的一侧,第二风动操作阀设于枕梁上盖板的另一侧,每个第一风动操作阀的开门输出口与一个双向气缸的开门输入口相连通,每个第一风动操作阀的关门输出口与一个双向气缸的关门输入口相连通,第二风动操作阀的开门输出口与第三个双向气缸的开门输入口相连通,第二风动操作阀的关门输出口与第三个双向气缸的关门输入口相连通;
第一储风筒和第二储风筒分别设于端板的两侧,且第一储风筒的出风口和第二储风筒的进风口相连通,第二储风筒的出风口与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和第二风动操作阀的进风口相连通;
三个双向气缸分别设于枕梁上盖板上,且每个双向气缸内设有活塞和推杆,推杆的一端与活塞相连接,另一端穿过双向气缸的端部并与一个底门机械传动装置相连接。
具体地,第一储风筒和第二储风筒分别设于端板的两侧,且第一储风筒的出风口和第二储风筒的进风口相连通,第二储风筒的出风口与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和第二风动操作阀的进风口相连通,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设于枕梁上盖板的一侧,第二风动操作阀设于枕梁上盖板的另一侧,每个第一风动操作阀和第二风动操作阀分别三个双向气缸相连通,每个双向气缸与一个底门机械传动装置相连接;第一储风筒和第二储风筒分别设于端板的两侧,这种位置设置方式不占用操纵室中部的空间,仅占用操纵室两侧的空间,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储风筒的体积和位置占用操纵室较大空间而导致的检修效率低的问题。
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储风筒的容积为200升,高容积意味着大体积,现有技术中的储风筒往往具有较大的体积,而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储风筒和第二储风筒的容积优选为100升,第一储风筒和第二储风筒往往具有较小的体积,放置位置更为灵活多变。
在一个示例中,风控装置还包括风表;
风表设于枕梁上盖板上并与第二风动操作阀并排设置;
风表的进风口与第二储风筒的出风口相连通。
具体地,风表的设置可以实时显示出风控装置的风源压力,如果风源压力过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储风筒的出风量。
在一个示例中,风控装置还包括第一操作阀座、第一上盖、第二操作阀座和第二上盖;
第一上盖盖设于第一操作阀座以形成第一容纳腔,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设于第一容纳腔内;
第二上盖盖设于第二操作阀座以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二风动操作阀和风表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具体地,第一上盖盖设于第一操作阀座以形成第一容纳腔,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设于第一容纳腔内,第二上盖盖设于第二操作阀座以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二风动操作阀和风表设于第二容纳腔内,第一操作阀座、第一上盖、第二操作阀座和第二上盖的设置可有效防止第一风动操作阀、第二风动操作阀和风表被盗取。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上盖和第二上盖分别设有一对第一通孔和一对第二通孔;
每个第一风动操作阀的上部穿过一个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第一上盖的上方;
第二风动操作阀和风表的上部分别穿过一个第二通孔并延伸至第二上盖的上方。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操作阀座和第二操作阀座分别包括一对侧板、后立板和前立板;
后立板设于一对侧板之间,且后立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每个侧板的一个侧边相连接,前立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每个侧板的另一侧边相连接;
侧板和前立板的高度相等,后立板的高度大于侧板和前立板的高度。
在一个示例中,后立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立边,后立板通过一对立边与一对侧板可拆卸连接;
后立板的底部设有底板,后立板通过底板与石砟漏斗车的固定底座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后立板通过底板与石砟漏斗车的固定底座可拆卸连接,实现了第一操作阀和第二操作阀与石砟漏斗车的枕梁上盖板的可拆卸连接,当第一操作阀或第二操作阀需要拆卸时,先将第一操作阀和第二操作阀的接口管路拆除,再将第一操作阀、第二操作阀、第一操作阀座和第二操作阀座拆除。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风动操作阀和第二风动操作阀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一风动操作阀手把和第二风动操作阀手把;
第一风动操作阀手把和第二风动操作阀手把分别与第一风动操作阀的阀杆和第二风动操作阀的阀杆相铆接。
具体地,第一风动操作阀手把和第二风动操作阀手把分别与第一风动操作阀的阀杆和第二风动操作阀的阀杆相铆接,铆接的连接方式有效防止第一风动操作阀手把和第二风动操作阀手把被盗取,无特殊工具无法将第一风动操作阀手把和第二风动操作阀手把取下,具备防盗功能,在日常维修中,只要采用专用专用工具拆除铆钉即可取下第一风动操作阀手把和第二风动操作阀手把。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风动操作阀、第二风动操作阀和风表的进风口分别设有第一截断塞门、第二截断塞门和第三截断塞门;
第一操作阀座的前立板上设有一对第三通孔,每个第三通孔的位置与一个第一截断塞门的位置相适应,第二操作阀座的前立板上设有一对第四通孔,一对第四通孔的位置分别与第二截断塞门和第三截断塞门的位置相适应。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上盖上还设有风表防盗罩,风表防盗罩盖设于风表的上部并与第二上盖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风表防盗罩可有效保护风表,防止风表丢失,导致风控装置的风源压力无法被检测。
实施例
如图2-3所示,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风控装置设于石砟漏斗车的操纵室,操纵室包括枕梁上盖板5和与枕梁上盖板5相连接的端板4,风控装置包括第一储风筒6、第二储风筒7、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8、第二风动操作阀9和三个双向气缸3;
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8设于枕梁上盖板5的一侧,第二风动操作阀9设于枕梁上盖板5的另一侧,每个第一风动操作阀8的开门输出口与一个双向气缸3的开门输入口相连通,每个第一风动操作阀8的关门输出口与一个双向气缸3的关门输入口相连通,第二风动操作阀9的开门输出口与第三个双向气缸3的开门输入口相连通,第二风动操作阀9的关门输出口与第三个双向气缸3的关门输入口相连通;
第一储风筒6和第二储风筒7分别设于端板的两侧,且第一储风筒6的出风口和第二储风筒7的进风口相连通,第二储风筒7的出风口与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8和第二风动操作阀9的进风口相连通;
三个双向气缸3分别设于枕梁上盖板5上,且每个双向气缸3内设有活塞和推杆,推杆的一端与活塞相连接,另一端穿过双向气缸3的端部并与一个底门机械传动装置相连接。
如图2-5所示,风控装置还包括风表11;风表11设于枕梁上盖板5上并与第二风动操作阀9并排设置;风表11的进风口与第二储风筒7的出风口相连通。风控装置还包括第一操作阀座12、第一上盖13、第二操作阀座14和第二上盖15;第一上盖13盖设于第一操作阀座12以形成第一容纳腔,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8设于第一容纳腔内;第二上盖15盖设于第二操作阀座14以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二风动操作阀14和风表11设于第二容纳腔内。
其中,第一上盖13和第二上盖15分别设有一对第一通孔和一对第二通孔;每个第一风动操作阀8的上部穿过一个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第一上盖13的上方;第二风动操作阀9和风表11的上部分别穿过一个第二通孔并延伸至第二上盖15的上方。第一操作阀座12和第二操作阀座14分别包括一对侧板20、后立板21和前立板22;后立板21设于一对侧板20之间,且后立板21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每个侧板20的一个侧边相连接,前立板22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每个侧板20的另一侧边相连接;侧板20和前立板22的高度相等,后立板21的高度大于侧板20和前立板22的高度。后立板21的两侧分别设有立边23,后立板21通过一对立边23与一对侧板20可拆卸连接;后立板21的底部设有底板24,后立板21通过底板24与石砟漏斗车的固定底座25可拆卸连接。第一风动操作阀12和第二风动操作阀14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一风动操作阀手把18和第二风动操作阀手把27;第一风动操作阀手把18和第二风动操作阀手把27分别与第一风动操作阀8的阀杆和第二风动操作阀9的阀杆相铆接。第一风动操作阀8、第二风动操作阀9和风表11的进风口分别设有第一截断塞门19、第二截断塞门28和第三截断塞门29;第一操作阀座12的前立板22上设有一对第三通孔16,每个第三通孔16的位置与一个第一截断塞门19的位置相适应,第二操作阀座14的前立板22上设有一对第四通孔17,一对第四通孔17的位置分别与第二截断塞门28和第三截断塞门29的位置相适应。第二上盖15上还设有风表防盗罩26,风表防盗罩26盖设于风表11的上部并与第二上盖15可拆卸连接。
综上所述,第一储风筒和第二储风筒分别设于端板的两侧,且第一储风筒的出风口和第二储风筒的进风口相连通,第二储风筒的出风口与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和第二风动操作阀的进风口相连通,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设于枕梁上盖板的一侧,第二风动操作阀设于枕梁上盖板的另一侧,每个第一风动操作阀和第二风动操作阀分别三个双向气缸相连通,每个双向气缸与一个底门机械传动装置相连接;第一储风筒和第二储风筒分别设于端板的两侧,这种位置设置方式不占用操纵室中部的空间,仅占用操纵室两侧的空间,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储风筒的体积和位置占用操纵室较大空间而导致的检修效率低的问题。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所述风控装置设于石砟漏斗车的操纵室,所述操纵室包括枕梁上盖板和与所述枕梁上盖板相连接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控装置包括第一储风筒、第二储风筒、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第二风动操作阀和三个双向气缸;
所述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设于所述枕梁上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设于所述枕梁上盖板的另一侧,每个所述第一风动操作阀的开门输出口与一个所述双向气缸的开门输入口相连通,每个所述第一风动操作阀的关门输出口与一个所述双向气缸的关门输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的开门输出口与第三个所述双向气缸的开门输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的关门输出口与第三个所述双向气缸的关门输入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储风筒和所述第二储风筒分别设于所述端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储风筒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储风筒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储风筒的出风口与所述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和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的进风口相连通;
所述三个双向气缸分别设于所述枕梁上盖板上,且每个所述双向气缸内设有活塞和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双向气缸的端部并与一个底门机械传动装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表;
所述风表设于所述枕梁上盖板上并与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表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储风筒的出风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操作阀座、第一上盖、第二操作阀座和第二上盖;
所述第一上盖盖设于所述第一操作阀座以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一对第一风动操作阀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所述第二上盖盖设于所述第二操作阀座以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二风动操作阀和所述风表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盖和所述第二上盖分别设有一对第一通孔和一对第二通孔;
每个所述第一风动操作阀的上部穿过一个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一上盖的上方;
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和所述风表的上部分别穿过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上盖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阀座和所述第二操作阀座分别包括一对侧板、后立板和前立板;
所述后立板设于所述一对侧板之间,且所述后立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每个所述侧板的一个侧边相连接,所述前立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每个所述侧板的另一侧边相连接;
所述侧板和所述前立板的高度相等,所述后立板的高度大于所述侧板和所述前立板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立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立边,所述后立板通过一对立边与所述一对侧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后立板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后立板通过所述底板与所述石砟漏斗车的固定底座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动操作阀和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一风动操作阀手把和第二风动操作阀手把;
所述第一风动操作阀手把和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手把分别与所述第一风动操作阀的阀杆和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的阀杆相铆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动操作阀、所述第二风动操作阀和所述风表的进风口分别设有第一截断塞门、第二截断塞门和第三截断塞门;
所述第一操作阀座的前立板上设有一对第三通孔,每个所述第三通孔的位置与一个所述第一截断塞门的位置相适应,所述第二操作阀座的前立板上设有一对第四通孔,所述一对第四通孔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二截断塞门和所述第三截断塞门的位置相适应。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盖上还设有风表防盗罩,所述风表防盗罩盖设于所述风表的上部并与所述第二上盖可拆卸连接。
CN202120566484.1U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 Active CN215097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6484.1U CN215097557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
PCT/CN2021/104982 WO2022193486A1 (zh) 2021-03-19 2021-07-07 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6484.1U CN215097557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7557U true CN215097557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43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6484.1U Active CN215097557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75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49171B (zh) 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
CA2347558A1 (en) Compressed gas manifold
CN215097557U (zh) 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
CN206637045U (zh) 一种易操作且易组装的对夹式蝶阀
CN208204096U (zh) 一种高频动作气动阀
CN206958364U (zh) 一种内置泄压的电磁阀
CN205279466U (zh) 一种锅炉安全防爆装置
WO2022193486A1 (zh) 一种石砟漏斗车风控装置
CN103032579B (zh) 排气阀有压进排气量放大装置
CN202971117U (zh) 用于汽车空气压缩机内卸载荷系统的卸荷阀
CN201212572Y (zh) 用于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止回阀
CN202432052U (zh) 全天候t型自重式呼吸阀
CN102862202B (zh) 木材内部微爆破装置
CN213629171U (zh) 用于天然气运输的阀门
CN208647749U (zh) 一种厨余车箱体
CN201261203Y (zh) 锁闭式热充气双曲面贴皮机
CN108488146A (zh) 一种双向可控往复式气缸
CN205036665U (zh) 一种低噪声集成气动阀
CN220769159U (zh) 一种锁止机构
CN208734955U (zh) 一种小体积双级减压阀
CN204692646U (zh) 一种拉扣式真空无阻排污阀
CN209569378U (zh) 一种新型驼峰车辆减速器阀箱与阀密封结构
CN202195106U (zh) 管道安全阀
CN2287195Y (zh) 自卸车卸货门锁紧装置
CN2580210Y (zh)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联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