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7153U - 一种手动调角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动调角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7153U
CN215097153U CN202120778283.8U CN202120778283U CN215097153U CN 215097153 U CN215097153 U CN 215097153U CN 202120778283 U CN202120778283 U CN 202120778283U CN 215097153 U CN215097153 U CN 215097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tooth
driven
teeth
saw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782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寒洋
蔡吉
周林鸣
洪江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urecia Wuxi Seating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urecia Wuxi Seating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urecia Wuxi Seating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urecia Wuxi Seating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782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7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7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7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调角器,包括与外界动力源相连的中心轴、被中心轴带动的传动组件,在传动组件两侧包覆有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固定盘、与固定盘吻合的活动盘、箍紧在固定盘和活动盘接线位置的闭合环,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被中心轴带动的凸轮、被凸轮带动的面罩和齿块,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固定盘上的弹簧;所述凸轮的外圆表面设有环形阵列有若干拨动齿,拨动齿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面罩同轴套设在中心轴上,面罩上设有若干容纳槽,齿块在容纳槽中往复运动,在面罩、活动盘、固定盘和闭合环所组成的腔室内带动部件,实现座椅靠背的解锁、角度调节及锁止,也能够使靠背进入空行程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手动调角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手动调角器。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的调节通常用在主驾和副驾位置上,用来调节椅背的角度。用于调节前排座位座椅角度的调角器只需要能够承受一个人所施加的外力,因此通常纵向强度大小在2000Nm左右。现有的调角器中,有大部分采用了电动驱动的方式,但是电动调角器的传动结构中,容易在部件之间产生间隙,影响传动的可靠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手动调角器,具有更大的调角器纵向强度、消隙功能,从而适用于前排座位和后排座位的角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动调角器,包括与外界动力源相连的中心轴、被中心轴带动的传动组件,在传动组件两侧包覆有封闭组件,
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固定盘、与固定盘吻合的活动盘、箍紧在固定盘和活动盘接线位置的闭合环,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被中心轴带动的凸轮、被凸轮带动的面罩和齿块,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固定盘上的弹簧;
所述凸轮的外圆表面设有环形阵列有若干拨动齿,拨动齿的倾斜方向相同,
所述面罩同轴套设在中心轴上,面罩上设有若干容纳槽,固定盘上设有沉槽,齿块装在沉槽中,容纳槽以齿块为基准往复运动,
所述齿块朝向拨动齿的一侧对应设有从动齿,拨动齿和从动齿的接触面均为斜面,相邻两拨动齿之间设有用于容纳从动齿的斜槽,所述凸轮正反转过程中,拨动齿推动从动齿往复运动,
所述齿块背离凸轮一侧设有第一锯齿,活动盘的内壁对应设有第二锯齿,从动齿带动齿块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有啮合、分开两种状态,
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面罩上,另一端被中心轴或凸轮带动,
所述固定盘上环形阵列有定位块,定位块的两条直边分别与两侧齿块相贴。
所述中心轴包括中空设置的轴杆、同轴设置在轴杆外圆表面的限位圈,限位圈面向凸轮的一侧环形阵列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分为与限位圈相连的顶紧部、位于顶紧部背离限位圈一侧的推动部,所述顶紧部压在凸轮表面,推动部伸入凸轮内壁的第一凹槽中。
所述凸轮的内壁上环形阵列三处第一凹槽,分别对应中心轴上的三处推动部;所述凸轮外壁上的拨动齿环形阵列,每两个拨动齿对应一个第一凹槽的转动方向前后两侧;
每个拨动齿沿凸轮的转动方向折线形延伸,每个拨动齿包括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一阶梯与凸轮圆心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阶梯与凸轮圆心之间的间隙,第二阶梯位于第一阶梯的转动方向前方,所述第二阶梯与相邻拨动齿的第一阶梯之间下凹设置。
所述弹簧分为螺旋状的扭簧段、与扭簧段相连的直线形弹性线。
扭簧段固定在在固定盘上,弹性线伸向中心轴,延伸至中心轴的第一凸起的转动方向前方。
所述齿块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弹簧的数量。
所述定位块为扇形。
弹簧位于相邻两定位块之间。
所述齿块上的第一锯齿面向活动盘的一侧倒圆角设置,活动盘上的第二锯齿沿中心轴方向的前后两端面均倒圆角设置。
所述齿块面向面罩一侧设有第二凸起,面罩的容纳槽一侧引出有活动槽,活动槽呈切线方向指向面罩的圆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区别于常规的电动调角器和常规的手动调角器,通过面罩、固定盘、凸轮、齿块、弹簧、活动盘、中心轴和闭合环的配合使用,在面罩、活动盘、固定盘和闭合环所组成的腔室内带动部件,实现座椅靠背的解锁、角度调节及锁止,也能够使靠背进入空行程区域。
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角器内部结构中,齿块、弹簧、凸轮、面罩和活动盘之间在轴向方向上有重叠,使部件之间间隙更小,本实用新型在此基础上,消隙原理为:凸轮拨动齿与齿块从动齿的接触面都为斜面,拨动齿的斜面较高一侧与从动齿斜面的较低一侧相贴,当拨动齿向斜面较高一侧方向转动时,从动齿的斜面逐渐离开拨动齿的斜面,当拨动齿的倾斜部分脱离从动齿的斜面、落在相邻两拨动齿之间的凹陷位置时,从动齿失去了拨动齿的支撑,在齿块背后弹簧的作用下,齿块上的第二凸起沿着滑动槽运动,齿块向调角器圆心处靠近,齿块的第一锯齿就远离活动盘中的第二锯齿,同时,齿块的运动过程中,齿块的两侧的边是沿着扇形定位块的侧边运动的,齿块与扇形定位块之间相互夹紧,齿块在与凸轮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扇形定位块的夹紧作用能够使拨动齿、从动齿之间的间隙被顶紧从而消除,且齿块在拨动齿、从动齿和扇形定位块的作用下,运动路径为弧形,前进方向斜指向背离凸轮的转动方向。在上述运动方向的前提下,齿块和凸轮之间的间隙被一再顶紧缩小,从而达到消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部件之间相互钳紧的结构,辅以可靠的第一锯齿、第二锯齿形状、啮合关系,能够有效提高调角器的纵向强度,从常规的2000Nm增大至5000Nm甚至更高,以便适用于前座及受力要求更高的后排座位。
本实用新型的弹簧数量和齿块数量能够随意更改,弹簧数量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调节,弹簧数量越多,弹性力越大,调节时需要施加的外力越大,适配用户不同的调节手感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中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凸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凸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齿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齿块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固定盘和部分弹簧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凸轮和齿块的配合关系。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固定盘、部分弹簧和部分齿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齿块、弹簧与固定盘之间的相对位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心轴;2、固定盘;3、活动盘;4、闭合环;5、凸轮;6、面罩;7、齿块;8、弹簧;
101、第一凸起;102、轴杆;103、限位圈;104、顶紧部;105、推动部;
203、定位块;
301、第二锯齿;
501、第一凹槽;502、拨动齿;
601、容纳槽;602、滑动槽;
701、第二凸起;702、从动齿;703、第一锯齿;
801、扭簧段;802、弹性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手动调角器,包括与外界动力源相连的中心轴1、被中心轴1带动的传动组件,在传动组件两侧包覆有封闭组件,
封闭组件包括固定盘2、与固定盘2吻合的活动盘3、箍紧在固定盘2和活动盘3接线位置的闭合环4,
传动组件包括被中心轴1带动的凸轮5、被凸轮5带动的面罩6和齿块7,传动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固定盘2上的弹簧8;
凸轮5的外圆表面设有环形阵列有若干拨动齿502,拨动齿502的倾斜方向相同,
面罩6同轴套设在中心轴1上,面罩6上设有若干容纳槽601,固定盘2上设有沉槽,齿块7装在沉槽中,容纳槽601以齿块7为基准往复运动,
齿块7朝向拨动齿502的一侧对应设有从动齿702,拨动齿502和从动齿702的接触面均为斜面,相邻两拨动齿502之间设有用于容纳从动齿702的斜槽,凸轮5正反转过程中,拨动齿502推动从动齿702往复运动,
齿块7背离凸轮5一侧设有第一锯齿703,活动盘3的内壁对应设有第二锯齿301,从动齿702带动齿块7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锯齿703和第二锯齿301有啮合、分开两种状态,
弹簧8一端固定于面罩6上,另一端被中心轴1或凸轮5带动。
中心轴1包括中空设置的轴杆102、同轴设置在轴杆102外圆表面的限位圈103,限位圈103面向凸轮5的一侧环形阵列有第一凸起101,第一凸起101分为与限位圈103相连的顶紧部104、位于顶紧部104背离限位圈103一侧的推动部105,顶紧部104压在凸轮5表面,推动部105伸入凸轮5内壁的第一凹槽501中。
凸轮5的内壁上环形阵列三处第一凹槽501,分别对应中心轴1上的三处推动部105;凸轮5外壁上的拨动齿502环形阵列,每两个拨动齿502对应一个第一凹槽501的转动方向前后两侧;
每个拨动齿502沿凸轮5的转动方向折线形延伸,每个拨动齿502包括第一阶梯504、第二阶梯505,第一阶梯504与凸轮5圆心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阶梯505与凸轮5圆心之间的间隙,第二阶梯505位于第一阶梯504的转动方向前方,第二阶梯505与相邻拨动齿502的第一阶梯504之间下凹设置。
弹簧8分为螺旋状的扭簧段801、与扭簧段801相连的直线形弹性线802。
扭簧段801固定在在固定盘2上,弹性线802伸向中心轴1,延伸至中心轴1的第一凸起101的转动方向前方。
齿块7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弹簧8的数量。
固定盘2上环形阵列有定位块203,定位块203为扇形,定位块203的两条直边分别与两侧齿块7相贴。
弹簧8位于相邻两定位块203之间。
齿块7上的第一锯齿703面向活动盘3的一侧倒圆角设置,活动盘3上的第二锯齿301沿中心轴1方向的前后两端面均倒圆角设置。
所述齿块7面向面罩一侧设有第二凸起701,面罩6的容纳槽601一侧引出有活动槽602,活动槽602呈切线方向指向面罩6的圆心。
第一锯齿703、第二锯齿301均为直齿。
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调角器包括外壳和内部传动结构,外壳由固定盘2、活动盘3、面罩6和闭合环4组成,固定盘2、活动盘3、面罩6组成一个中空腔室,闭合环4安装在此腔室的圆周位置,与其他零件之间焊接固定,中间形成空腔。
焊接固定是最后一步,实际的安装顺序为:准备固定盘2,在固定盘2中间空中穿设中心轴1,再在固定盘2上安装弹簧8。为了便于限位弹簧8,在固定盘2上环形阵列沉槽,每个沉槽的中间凸起设置一个半圆形的块体,正好能够嵌在弹簧8的扭簧段801部分的中间;这个半圆形块体与沉槽之间形成了弧形部分,即用于限位弹簧8的曲槽。弹簧8安装完成后,扭簧段801被限位,固定不动,弹性线802部分则伸到中心轴1处,与中心轴1的第一凸起101相接触,且位于第一凸起101的转动方向前方,当中心轴1转动时,就推动弹性线802,使弹性线802与扭簧段801之间发生弹性形变,使弹簧8压缩。
再把凸轮5套到中心轴1上,凸轮5中间孔的内壁环形阵列有第一凹槽501,第一凹槽501对应第一凸起101,第一凸起101的顶紧部104顶紧凸轮5面向固定盘2的一面,第一凸起101的推动部105嵌入第一凹槽501中。
在凸轮5安装结束的基础上,安装齿块7。需注意的是,弹簧8、齿块7均没有定数,可以根据客户意愿选择数量。因为齿块7的作用是与活动盘3锯齿啮合,理论上,只要有锯齿,就可以实现啮合限位的目的;啮合齿数越多,啮合限位越可靠。弹簧8数量越多,转动中心轴1所需的力越大。
齿块7安装时,压在弹簧8上,正好落入固定盘2的沉槽中,相邻两个沉槽之间设有扇形的定位块203,夹在齿块7两侧。
在齿块7安装完成的基础上,安装面罩6,面罩6套设在中心轴1上,齿块7上的第二凸起701正好落在面罩6的容纳槽601中。
安装活动盘3,活动盘3的第二锯齿301与齿块7的第一锯齿703相啮合。
在活动盘3和固定盘2之间安装定位环,定位环套在固定盘2上,定位环、活动盘3的接触缝隙处焊接固定,将传动结构限位在腔室内。
作为优化的方式,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拨动齿502设置为折线形阶梯结构,每个拨动齿502分为直径不等的两个阶梯;
本实施例中的从动齿702设置为位于第二凸起701两侧的两个齿状块,分别对应拨动齿502的两个阶梯。其中,两个齿状块中较小的一个对应拨动齿502直径较小的阶梯,两个齿状块中较大的一个对应拨动齿502直径较大的阶梯。
传动过程如下:中心轴1转动,带动凸轮5转动,凸轮5转动过程中,带动齿块7转动,齿块7带动弹簧8弹性压缩形变,当齿块7的第一锯齿703与活动盘3的第二锯齿301之间脱开时,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此时摆动椅背,调节到适当位置后,撤去外力,弹簧8的弹性线802拨动中心轴1反转,带动凸轮5反转,齿块7随之复位,与活动盘3锯齿啮合,实现限位。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10)

1.一种手动调角器,包括与外界动力源相连的中心轴(1)、被中心轴(1)带动的传动组件,在传动组件两侧包覆有封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固定盘(2)、与固定盘(2)吻合的活动盘(3)、箍紧在固定盘(2)和活动盘(3)接线位置的闭合环(4),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被中心轴(1)带动的凸轮(5)、被凸轮(5)带动的面罩(6)和齿块(7),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固定盘(2)上的弹簧(8);
所述凸轮(5)的外圆表面设有环形阵列有若干拨动齿(502),拨动齿(502)的倾斜方向相同,
所述面罩(6)同轴套设在中心轴(1)上,面罩(6)上设有若干容纳槽(601),固定盘上设有沉槽,齿块(7)装在沉槽中,容纳槽(601)以齿块(7)为基准,往复运动,
所述齿块(7)朝向拨动齿(502)的一侧对应设有从动齿(702),拨动齿(502)和从动齿(702)的接触面均为斜面,相邻两拨动齿(502)之间设有用于容纳从动齿(702)的斜槽,所述凸轮(5)正反转过程中,拨动齿(502)推动从动齿(702)往复运动,
所述齿块(7)背离凸轮(5)一侧设有第一锯齿(703),活动盘(3)的内壁对应设有第二锯齿(301),从动齿(702)带动齿块(7)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锯齿(703)和第二锯齿(301)有啮合、分开两种状态,
所述弹簧(8)一端固定于面罩(6)上,另一端被中心轴(1)或凸轮(5)带动,
所述固定盘(2)上环形阵列有定位块(203),定位块(203)的两条直边分别与两侧齿块(7)相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1)包括中空设置的轴杆(102)、同轴设置在轴杆(102)外圆表面的限位圈(103),限位圈(103)面向凸轮(5)的一侧环形阵列有第一凸起(101),第一凸起(101)分为与限位圈(103)相连的顶紧部(104)、位于顶紧部(104)背离限位圈(103)一侧的推动部(105),所述顶紧部(104)压在凸轮(5)表面,推动部(105)伸入凸轮(5)内壁的第一凹槽(501)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动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5)的内壁上环形阵列三处第一凹槽(501),分别对应中心轴(1)上的三处推动部(105);所述凸轮(5)外壁上的拨动齿(502)环形阵列,每两个拨动齿(502)对应一个第一凹槽(501)的转动方向前后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8)分为螺旋状的扭簧段(801)、与扭簧段(801)相连的直线形弹性线(80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动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扭簧段(801)固定在固定盘(2)上,弹性线(802)伸向中心轴(1),延伸至中心轴(1)的第一凸起(101)的转动方向前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动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块(7)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弹簧(8)的数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203)为扇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动调角器,其特征在于:弹簧(8)位于相邻两定位块(203)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块(7)上的第一锯齿(703)面向活动盘(3)的一侧倒圆角设置,活动盘(3)上的第二锯齿(301)沿中心轴(1)方向的前后两端面均倒圆角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块(7)面向面罩一侧设有第二凸起(701),面罩(6)的容纳槽(601)一侧引出有活动槽(602),活动槽(602)呈切线方向指向面罩(6)的圆心。
CN202120778283.8U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手动调角器 Active CN215097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8283.8U CN215097153U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手动调角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8283.8U CN215097153U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手动调角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7153U true CN215097153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66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78283.8U Active CN215097153U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手动调角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71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14760A1 (de) 2022-06-13 2023-12-14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Kraftfahrzeugsitz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14760A1 (de) 2022-06-13 2023-12-14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Kraftfahrzeugsitz
EP4292873A1 (de) 2022-06-13 2023-12-20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Kraftfahrzeugsitz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97153U (zh) 一种手动调角器
US8590972B2 (en) Seat recliner and seat having the same
KR101313127B1 (ko) 차량 좌석용 피팅 시스템
RU2520182C2 (ru) При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ресл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13147533A (zh) 一种手动调角器及调节方法
US7195318B2 (en) Reclining device of vehicle seat
JP2008523845A (ja) 歯車式の座席角度の無段調節構造
JP2007521894A (ja) 車両座席用取り付け具
CN103082707A (zh) 座椅倾斜装置
KR20120127653A (ko) 차량 시트 피팅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JPH04269911A (ja) 車両シート用の連結フィッティング
CN209176550U (zh) 调角器以及调角器的复合棘轮
CN212555918U (zh) 十字滑块式角度调节机构
CN212289568U (zh) 一种可实现同轴圆周运动输出的汽车座椅连续型调角器
JP7416655B2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WO2023221744A1 (zh) 一种小型连续型调角器
CN212313343U (zh) 用于汽车座椅的连续式调角器装置
CN113968180A (zh) 一种用于座椅扶手的阻尼结构
JP2525777Y2 (ja)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の組立構造
CN113619456B (zh) 一种可实现同轴输出的零齿差式汽车座椅连续型调角器
CN2776748Y (zh) 双片式座椅调角器
CN112026600B (zh) 角度调节机构
CN214274223U (zh) 一种车用简易凸轮转轴
CN216833325U (zh) 一种新型电动偏心调角器
CN217736217U (zh) 摩托车的动力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