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6984U - 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6984U
CN215096984U CN202022893820.1U CN202022893820U CN215096984U CN 215096984 U CN215096984 U CN 215096984U CN 202022893820 U CN202022893820 U CN 202022893820U CN 215096984 U CN215096984 U CN 215096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plate
magnetic block
side plate
to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938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Yingmao Machinery Fitt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Yingmao Machinery Fitt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Yingmao Machinery Fitt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Yingmao Machinery Fitt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938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6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6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6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包括承载发动机的承载板、支架主体和减震装置;支架主体包括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减震部、第二减震部和第三减震部;第一减震装部包含多个第一减震单体,第一减震单体包括上板、下板和第一减震弹簧、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第二减震部包含多个第二减震单体;第二减震单体包括第三磁块、第四磁块和第二减震弹簧;第三减震部包含多个第三减震单体;第三减震单体包括连接块、滑块、连接臂和第三减震弹簧,底板上开设有滑槽;该结构新颖合理,通过第一减震部缓冲承载板纵向冲击力,通过第二减震部和第三减震部缓冲承载板横向冲击力,提高了减震支架的整体减震效果,同时增强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
背景技术
发动机减震支架的作用是为了降低发动机在运作时所产生的震动,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伴随着往复运动,存在震动,而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因此发动机减震设置是至关重要的;发动机震动过程中不仅纵向会产生冲击力,横向也会产生冲击力;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和车架之间仅仅靠单纯的一层橡胶体来实现减震的,无法全方位进行减震,减震效果差。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深入研究,遂得到本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支架,可对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全方位减震,提高整体的减震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包括承载发动机的承载板、支架主体和减震装置;所述支架主体包括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所述顶板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处于所述顶板与所述承载板之间的第一减震部、处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左侧板及右侧板之间的第二减震部和处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第三减震部;所述第一减震装部由若干个第一减震单体所组成,所述第一减震单体包括上板、下板和第一减震弹簧,所述上板下方和所述下板上方均分别设有供所述减震弹簧套设的上中空圆柱和下中空圆柱,所述上中空圆柱和下中空圆柱内分别设有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邻面的磁性相同;所述第二减震部由若干个第二减震单体所组成;所述第二减震单体包括第三磁块、第四磁块和第二减震弹簧,所述顶板两侧及左侧板和右侧板与所述顶板相邻一侧均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三磁块分别置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圆形凹槽内,所述第四磁块置于所述顶板的圆形凹槽内,所述第三磁块与第四磁块相邻面的磁性相同,所述第二减震弹簧一端置于所述顶板的圆形凹槽,另一端置于所述左侧板的圆形凹槽内且介于所述第三磁块和第四磁块之间;所述第三减震部由若干个第三减震单体所组成;所述第三减震单体包括连接块、滑块、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滑块的连接臂和第三减震弹簧,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顶板下方,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滑块滑动的滑槽,所述滑块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三减震弹簧横向置于所述滑槽内,一端与所述滑槽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减震单体数量为4个,分别处于所述顶板四个角;所述第二减震单体数量为4个,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顶板两侧;所述第三减震单体数量6个,沿着所述顶板两侧均匀分布在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数量为2块,所述滑块数量为2块,所述连接臂相互交错呈“X”型。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减震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结构新颖合理,发动机震动及产生纵向和横向的冲击力,第一减震装部受到纵向冲击力时,第一减震弹簧发生形,变简谐运动对纵向冲击力进行缓冲,间隙变小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靠近,排斥力增大进一步对纵向冲击力进行缓冲;顶板左右晃动,第二减震弹簧简谐运动,对横向冲击力进行缓冲,第二减震弹簧发生形变,间隙变小第三磁块和第四磁块相互靠近,排斥力增大进一步对横向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第三减震部也对横向冲击力进行缓冲,顶板左右移动,带动连接块、连接臂和滑块在滑槽中滑动,通过第三减震弹簧的间歇运动,对横向冲击力进一步缓冲,提升整体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减震单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减震单体和第三减震单体与支架主体配合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侧板与底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承载板
2-支架主体
21-顶板22-左侧板23-右侧板24-底板241-滑槽242-凹槽
3-减震装置
31-第一减震部32-第二减震部33-第三减震部
4-第一减震单体
41-上板411-上中空圆柱42-下板421-下中空圆柱43-第一减震弹簧
5-第一磁块
6-第二磁块
7-第二减震单体
71-第三磁块72-第四磁块73-第二减震弹簧
8-第三减震单体
81-连接块82-滑块83-连接臂84-第三减震弹簧
9-凸棱
10-减震橡胶垫
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包括承载发动机的承载板1、支架主体2和减震装置3;支架主体2包括顶板21、左侧板22、右侧板23、底板24,顶板21分别与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之间具有间距;减震装置3包括处于顶板21与承载板1之间的第一减震部31、处于顶板21和左侧板22及右侧板23之间的第二减震部32和处于顶板21与底板24之间的第三减震部33;第一减震装部31由若干个第一减震单体4所组成,第一减震单体4包括上板41、下板42和第一减震弹簧43,上板41下方和下板42上方均分别设有供第一减震弹簧43套设的上中空圆柱411和下中空圆柱421,上中空圆柱411和下中空圆柱421内分别设有第一磁块5和第二磁块6,第一磁块5与第二磁块6相邻面的磁性相同;第二减震部32由若干个第二减震单体7所组成;第二减震单体7包括第三磁块71、第四磁块72和第二减震弹簧73,顶板21两侧及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与顶板21相邻一侧均开设有圆形凹槽,第三磁块71分别置于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的圆形凹槽内,第四磁块72置于顶板21的圆形凹槽内,第三磁块71与第四磁块72相邻面的磁性相同,第二减震弹簧73一端置于顶板21的圆形凹槽,另一端置于左侧板22的圆形凹槽内且介于第三磁块71和第四磁块72之间;第三减震部33由若干个第三减震单体8所组成;第三减震单体8包括连接块81、滑块82、连接连接块81与滑块82的连接臂83和第三减震弹簧84,连接块81固定于顶板21下方,底板24上开设有供滑块82滑动的滑槽241,滑块82置于滑槽241内,第三减震弹簧84横向置于滑槽241内,一端与滑槽241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滑块28相连接。
工作原理:发动机置于承载板1上,开始运行会震动及产生纵向和横向的冲击力,第一减震单体4受到纵向冲击力时,第一减震弹簧43简谐运动,对纵向冲击力进行缓冲,第一减震弹簧43发生形变,间隙变小第一磁块5与第二磁块6相靠近,排斥力增大进一步对纵向冲击力进行缓冲;顶板21左右晃动,第二减震弹簧73简谐运动,对横向冲击力进行缓冲,第二减震弹簧73发生形变,间隙变小第三磁块71和第四磁块72相互靠近,排斥力增大进一步对横向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第三减震单体8也对横向冲击力进行缓冲,顶板21左右移动,带动连接块81、连接臂83和滑块82在滑槽241中滑动,通过第三减震弹簧84的间歇运动,对横向冲击力进一步缓冲,提升整体减震效果。
优选地,第一减震单体4数量为4个,分别处于顶板21四个角;第二减震单体7数量为4个,均匀分布设置在顶板21两侧;第三减震单体8数量6个,沿着顶板21两侧均匀分布在底板24与顶板21之间;第一减震单体4、第二减震单体7和第三减震单体8通过上述分布设置,使得整体减震支架受力均匀,提升减震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及减震效果。
优选地,连接块81数量为2块,滑块82数量为2块,连接臂83相互交错呈“X”型;连接臂83采用“X”型结构,结构稳定,维修方便,且能够有效的对顶板21进行支撑,当顶板21左右晃动时,“X”型连接臂83也跟随移动,受第三减震弹簧84拉扯,缓冲横向冲击力。
优选地,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与底板24活动连接;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上设有凸棱9,凸棱9上设有螺纹孔,底板24上设有供凸棱9匹配的凹槽242,且底板24上设有供沉头螺栓通过的通孔,沉头螺丝通过与凸棱9上的螺纹孔相配合,将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牢固固定于底板24两侧;该结构便于第二减震单体7的安装,先将第二减震弹簧73、第三磁块71和第四磁块72放置好后,在通过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与底板24锁紧,使得第二减震单体7牢牢固定于圆形凹槽内。
优选地,承载板1上设有凹槽11,凹槽11内设有减震橡胶垫10;该设计进一步提升减震效果的同时,也对也减小发动机和减震支架碰撞所产生的噪音。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发动机的承载板、支架主体和减震装置;所述支架主体包括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所述顶板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处于所述顶板与所述承载板之间的第一减震部、处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左侧板及右侧板之间的第二减震部和处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第三减震部;所述第一减震装部由若干个第一减震单体所组成,所述第一减震单体包括上板、下板和第一减震弹簧,所述上板下方和所述下板上方均分别设有供所述减震弹簧套设的上中空圆柱和下中空圆柱,所述上中空圆柱和下中空圆柱内分别设有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邻面的磁性相同;所述第二减震部由若干个第二减震单体所组成;所述第二减震单体包括第三磁块、第四磁块和第二减震弹簧,所述顶板两侧及左侧板和右侧板与所述顶板相邻一侧均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三磁块分别置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圆形凹槽内,所述第四磁块置于所述顶板的圆形凹槽内,所述第三磁块与第四磁块相邻面的磁性相同,所述第二减震弹簧一端置于所述顶板的圆形凹槽,另一端置于所述左侧板的圆形凹槽内且介于所述第三磁块和第四磁块之间;所述第三减震部由若干个第三减震单体所组成;所述第三减震单体包括连接块、滑块、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滑块的连接臂和第三减震弹簧,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顶板下方,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滑块滑动的滑槽,所述滑块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三减震弹簧横向置于所述滑槽内,一端与所述滑槽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减震单体数量为4个,分别处于所述顶板四个角;所述第二减震单体数量为4个,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顶板两侧;所述第三减震单体数量6个,沿着所述顶板两侧均匀分布在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数量为2块,所述滑块数量为2块,所述连接臂相互交错呈“X”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减震橡胶垫。
CN202022893820.1U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 Active CN215096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3820.1U CN215096984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3820.1U CN215096984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6984U true CN215096984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63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93820.1U Active CN215096984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69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1260A (zh) * 2021-12-16 2022-03-22 南京铭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切割打磨一体化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1260A (zh) * 2021-12-16 2022-03-22 南京铭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切割打磨一体化设备
CN114211260B (zh) * 2021-12-16 2023-06-20 上海建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切割打磨一体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96984U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磁力减震支架
CN210950467U (zh) 一种减震性能较好的计算机机箱底座
CN112357067A (zh) 一种无人机防震起落架
CN111895034A (zh) 一种附带阻尼的三维变刚度限位隔震装置
CN209651686U (zh) 一种电梯轿底减震装置
CN208090188U (zh) 一种用于远距离使用计算机的控制装置
CN110848313A (zh) 一种半圆形滑轨式准零刚度隔振器
CN210484508U (zh) 一种印刷辊筒生产过程的减震降噪系统
CN214874196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高承载力汽车支架
CN211648917U (zh) 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低压直流伺服驱动器
CN210852684U (zh) 一种新型防抖操纵室
CN211807878U (zh) 一种3d打印机的减震底座
CN209176553U (zh) 一种双层隔振座椅
CN220131656U (zh) 一种减震轿厢
CN214788784U (zh) 一种用于车载减震器的弹簧总成
CN220956587U (zh) 一种电磁加载的缓冲装置
CN218112364U (zh) 一种汽车车身对接件的固定结构
CN115149709B (zh) 一种发电机减震机座及其发电机
CN214827445U (zh) 一种固废上料仓补料震荡器
CN104827842A (zh) 悬架系统和车辆
CN220785433U (zh) 一种重卡换电电池箱的减振结构
CN214367478U (zh) 一种轻量化卡车底盘
CN209988021U (zh) 一种工程车辆重型枢轴式履带梁
CN216069531U (zh) 减震的便捷高强度汽车悬架总成
CN215041905U (zh) 一种车轮独立悬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