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6939U - 遮光帘 - Google Patents

遮光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6939U
CN215096939U CN202121338986.5U CN202121338986U CN215096939U CN 215096939 U CN215096939 U CN 215096939U CN 202121338986 U CN202121338986 U CN 202121338986U CN 215096939 U CN215096939 U CN 215096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k
shade
frame
support bar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389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祥权
李磊
陈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389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6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6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6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遮光帘,包括卷帘架、连接至卷帘架的帘布、以及设于帘布的支撑条,帘布包括与卷帘架连接的主体部和连接于主体部一侧的侧翼,支撑条至少部分设于侧翼上,且支撑条的延伸方向与卷帘架呈预设角度,侧翼包括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当侧翼处于收拢状态时,侧翼与主体部重叠,支撑条在垂直于主体部的方向上的投影位于主体部内,当侧翼处于展开状态时,侧翼及支撑条位于主体部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遮光帘,侧翼可以起到防止漏光的效果,而支撑条则可以起到支撑侧翼的效果,当侧翼呈展开状态时,支撑条可以防止侧翼下垂,从而保证侧翼的防漏光效果。

Description

遮光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遮光帘。
背景技术
汽车停放在室外时,阳光会透过车窗进入车内,从而使车内温度升高,影响用户使用。因此,人们通常都会在车窗的位置安装遮光帘,阻止阳光进入车内。同时为了防止光从遮光帘和车窗边缘之间的缝隙穿过,以达到更好的遮光效果,人们通常会在帘布的侧部设置侧翼,但侧翼是由布制成的,因此本身较为柔软,其顶端容易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往下垂,进而影响侧翼的防漏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漏光效果好的遮光帘。
一种遮光帘,包括卷帘架、连接至所述卷帘架的帘布、以及设于所述帘布的支撑条,所述帘布包括与所述卷帘架连接的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一侧的侧翼,所述支撑条至少部分设于所述侧翼上,且所述支撑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卷帘架呈预设角度,所述侧翼包括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当所述侧翼处于所述收拢状态时,所述侧翼与所述主体部重叠,所述支撑条在垂直于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主体部内,当所述侧翼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侧翼及所述支撑条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条设于所述侧翼靠近所述卷帘架的端部,所述支撑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侧翼的外侧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翼包括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间隔相对的第二侧边、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位于所述卷帘架与所述第四侧边之间,并从所述第二侧边朝向所述卷帘架倾斜延伸,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的连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条与所述卷帘架平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条具有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条在垂直于所述帘布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支撑条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翼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侧翼对称设于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侧,且每个所述侧翼上都设有一个所述支撑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帘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卷帘架一侧的拉杆和与所述拉杆滑动连接的滑杆,所述侧翼远离所述卷帘架和所述主体部的边角与所述滑杆连接,使得所述滑杆能带动所述侧翼相对所述主体部翻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杆设有相互连通的容置槽和避让槽,所述滑杆滑动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主体部穿过所述避让槽伸入所述容置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帘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滑杆滑动的滑块,所述拉杆上设有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滑槽,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并与所述滑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通过在主体部的侧部设置侧翼,扩大了帘布的遮光面积,避免因主体部面积小而使光从其侧部进入车内,防止漏光;同时还通过在侧翼上设置支撑条,当侧翼呈展开状态时,支撑条可以防止侧翼下垂,从而保证侧翼的防漏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遮光帘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帘布呈收拢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遮光帘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帘布呈展开状态;
图3为图2中所示帘布与支撑条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所示拉杆、滑杆以及端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示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遮光帘;10、卷帘架;20、帘布;30、固定装置;21、主体部;22、侧翼;221、第一侧边;222、第二侧边;223、第三侧边;224、第四侧边;40、支撑条;41、第一端;42、第二端;50、拉杆;51、容置槽;52、避让槽;60、滑杆;53、滑槽;70、滑块;80、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部、底部……)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遮光帘1,包括卷帘架10和连接于卷帘架10的帘布20和固定装置30,其中,固定装置30用于与外部设备例如车内的遮光板连接,以将遮光帘1安装在车内,帘布20则位于车窗的内侧,以遮挡阳光。
卷帘架10包括中空状的卷管和转动安装于卷管内部的转轴,固定装置30固定于卷管的外侧,帘布20的顶端伸入卷管的内部并与转轴连接。当遮光帘1不需要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转动转轴,将帘布20卷绕在转轴上,从而将帘布20收容在卷管的内部,减小了遮光帘1在不使用时的整体体积,减小其所占用的空间,方便收纳。
帘布20包括主体部21和侧翼22,主体部21的顶端与卷帘架10的转轴固定连接,侧翼22则连接于主体部21的一侧,并能相对主体部21进行翻转。
侧翼22包括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且侧翼22能通过翻转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侧翼22处于展开状态时,侧翼22位于主体部21的外侧,侧翼22从主体部21的一侧向外延伸即朝远离主体部21的方向延伸,扩大帘布20的遮光面积,避免因主体部21面积小而使光从其侧部进入车内,防止漏光;当帘布20处于收拢状态时,侧翼22与主体部21重叠,方便将帘布20收容在卷管的内部。
主体部21和侧翼22的可以是分体成型,也可以是一体成型,例如,主体部21和侧翼22可以通过线缝合在一起,也可以在二者之间压制出折痕,只要侧翼22能相对主体部21进行翻转即可。
所示实施例中,侧翼22为不规则的四边形,包括与主体部21连接的第一侧边221、与第一侧边221间隔相对也即远离主体部21的第二侧边、以及分别连接于第一侧边221与第二侧边222之间并相互间隔的第三侧边223和第四侧边224,第三侧边223相比第四侧边224更靠近卷帘架10,且第三侧边223从第二侧边222朝向卷帘架10方向倾斜延伸至第一侧边221。可以理解地,第二侧边222与第三侧边223可以是呈直线,也可以是呈弧形。
在其它实施例中,侧翼22也可以是三角形、矩形或者其它的多边形。
侧翼22设有两个,两个侧翼22的形状相同并对称设置在主体部21的相对两侧。
侧翼22上设有支撑条40,支撑条40至少部分位于侧翼22上。当侧翼22处于收拢状态时,支撑条40在垂直于帘布20的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主体部21的内侧;当侧翼22处于展开状态时,支撑条40位于主体部22的外侧并朝远离主体部22的方向延伸。侧翼20由布支撑,本身较为柔软,通过在侧翼22上设置支撑条40,支撑条40可以起到支撑侧翼20的效果,防止侧翼2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垂,保证侧翼22的防漏光效果。
所示实施例中,支撑条40为长条形并靠近卷帘架10设置,支撑条4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第一端41位于第一侧边221,第二端42位于第二侧边222与第三侧边223的连接处,也即,第一端41位于侧翼22的内侧边缘,第二端42位于侧翼22的外侧边缘。通过使支撑条40的第二端42位于第二侧边222和第三侧边223的连接处,从而使得支撑条40可以同时支撑第二侧边222和第三侧边223的效果。
支撑条40与卷帘架10间隔平行设置,即支撑条40的延伸方向与卷帘架10的延伸方向一致,从而方便将帘布20卷绕在卷帘架10的转轴上。
支撑条40在垂直于帘布20的方向上的尺寸即厚度小于支撑条40在垂直于支撑条40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即宽度,使支撑条40呈扁平状,从而更方便将帘布20卷绕在转轴上。
支撑条40具有一定的弹性,使支撑条40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因此,当支撑条40与卷帘架10之间存在一定角度时,支撑条40可以通过变形,卷绕在转轴的外侧,减小了精度要求,有利于降低遮光帘1的制造难度。具体地,支撑条40由软胶制成。
主体部21的底端固定有拉杆50,在使用遮光帘1时,用户可以捏住拉杆50将帘布20从卷管内拉出来,以方便用户操作。
拉杆50上设有容置槽51和与容置槽51连通的避让槽52,主体部21的底端穿过避让槽52伸入容置槽51内,并与拉杆50固定连接。
容置槽51内滑动安装有滑杆60,侧翼22远离卷帘架10和主体部21的边角及第二侧边222与第四侧边224的连接部位通过绳索与滑杆60连接。当滑杆60相对拉杆50滑动时,即可带动侧翼22相对主体部21进行翻转,从而使侧翼22在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在其它实施例中,滑杆60和拉杆50也可以是转动连接,同样也能使侧翼22相对主体部21进行翻转。
拉杆50的底部贯穿设有与容置槽51连通的滑槽53,滑槽53内滑动安装有滑块70,滑块70的部分位于拉杆50的外侧,部分穿过滑槽53后与滑杆60固定连接。滑块70在滑槽53内滑动时,会带动滑杆60相对拉杆50运动,最终带动侧翼22相对主体部21进行翻转。滑块70部分位于拉杆50的外侧,可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在其它实施例中,滑槽53和滑块70也可以是设置在拉杆50的侧部。
拉杆50的底面为一平面,滑块70靠近拉杆50的侧面也为平面,两个平面相互贴合。
滑槽53的端部与拉杆50相应的端部之间存在间距,也即,滑槽53位于拉杆50的中部,这样就能避免滑块70在滑动过程中从滑槽53内滑出。
所示实施例中,滑杆60和滑块70都设有两个,两个侧翼22分别与两个滑杆60连接,每个滑块70都与一个对应的滑杆60固定连接。
拉杆50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80,端盖80由塑料制成,拉杆50由金属制成,将端盖80设置在拉杆50的两端,可防止拉杆50的端部的尖角划伤用户。
本实用新型的遮光帘,通过在主体部的侧部设置侧翼,扩大了帘布的遮光面积,避免因主体部面积小而使光从其侧部进入车内,防止漏光;同时还通过在侧翼上设置支撑条,当侧翼呈展开状态时,支撑条可以防止侧翼下垂,从而保证侧翼的防漏光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遮光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卷帘架、连接至所述卷帘架的帘布、以及设于所述帘布的支撑条,所述帘布包括与所述卷帘架连接的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一侧的侧翼,所述支撑条至少部分设于所述侧翼上,且所述支撑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卷帘架呈预设角度,所述侧翼包括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当所述侧翼处于所述收拢状态时,所述侧翼与所述主体部重叠,所述支撑条在垂直于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主体部内,当所述侧翼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侧翼及所述支撑条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设于所述侧翼靠近所述卷帘架的端部,所述支撑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侧翼的外侧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光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包括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间隔相对的第二侧边、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位于所述卷帘架与所述第四侧边之间,并从所述第二侧边朝向所述卷帘架倾斜延伸,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与所述卷帘架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具有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在垂直于所述帘布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支撑条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侧翼对称设于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侧,且每个所述侧翼上都设有一个所述支撑条。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遮光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帘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卷帘架一侧的拉杆和与所述拉杆滑动连接的滑杆,所述侧翼远离所述卷帘架和所述主体部的边角与所述滑杆连接,使得所述滑杆能带动所述侧翼相对所述主体部翻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遮光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设有相互连通的容置槽和避让槽,所述滑杆滑动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主体部穿过所述避让槽伸入所述容置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光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帘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滑杆滑动的滑块,所述拉杆上设有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滑槽,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并与所述滑杆固定连接。
CN202121338986.5U 2021-06-16 2021-06-16 遮光帘 Active CN215096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8986.5U CN215096939U (zh) 2021-06-16 2021-06-16 遮光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8986.5U CN215096939U (zh) 2021-06-16 2021-06-16 遮光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6939U true CN215096939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06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38986.5U Active CN215096939U (zh) 2021-06-16 2021-06-16 遮光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6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60276B2 (en) Integrated multi-function window
CA2844518C (en) Double pleat cellular shade element
US9512672B2 (en)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with coordinated vane sets
US5860466A (en) Windshield shelter
JPH04345522A (ja) 遮蔽装置
US9739087B2 (en) Blind assembly
CN215096939U (zh) 遮光帘
KR101302689B1 (ko) 차양에 설치되는 보조차양
CN111703282A (zh) 一种用于汽车车厢的可伸缩遮阳装置
US20050211390A1 (en) Shad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CN210892104U (zh) 用于窗式空调器安装框架的拉帘以及具有其的安装组件
JP4369745B2 (ja) 巻取式シェード装置
US20090242151A1 (en) Whole-covered sunshade assembly
CN212400852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车厢的可伸缩遮阳装置
KR200420204Y1 (ko) 차창 햇빛가림장치
CN220842143U (zh) 一种车用遮阳帘
CN106274398B (zh) 一种汽车遮阳帘
US20170275942A1 (en) Cordless roman style shade
CN216610825U (zh) 一种电动遮阳组件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8179967B (zh) 窗式空调的窗帘结构
KR101488336B1 (ko) 롤 블라인드 샤프트 결합구조
TWM461554U (zh) 電動後窗遮陽簾
CN215169610U (zh) 一种一体式室外织物遮阳卷帘
CN210062629U (zh) 卷帘机构及车辆
KR100789338B1 (ko) 착탈식 루버를 가지는 블라인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