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86086U - 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86086U
CN215086086U CN202121288565.6U CN202121288565U CN215086086U CN 215086086 U CN215086086 U CN 215086086U CN 202121288565 U CN202121288565 U CN 202121288565U CN 215086086 U CN215086086 U CN 215086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rubber ring
centrifugal fan
fixed rubb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885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伟
张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chuang Lid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chuang Lid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chuang Lid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chuang Lid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885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86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86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86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包括外壳和气体检测模块,所述外壳内设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位于气体检测模块的左侧,所述气体检测模块的右侧设有电控模块,所述外壳的右侧安装有排放管道和回风管道。该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通过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气体检测模块和电控模块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相应检测数值将反馈到电控模块,电控模块根据所收集的臭气浓度进行区间比对,从而决定不同的运行模式,从而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在外壳的右侧回风管道,将部分气体分流排出室外,其余气体通过回风管道送回室内,从而减少冷气指派到室外,造成室内升温过高,进而影响垃圾发酵以及散发臭气的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味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100平米左右的小型餐厨垃圾中转站(处理站)的除臭措施,多采用强制排风、室内除臭液雾化喷淋覆盖、负压收集后活性炭吸附、电离除臭、UV光解分解或进行生物洗涤等臭气治理措施,但此类设施多用于处理量大于30吨以上的大型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因设备处理工艺复杂,故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投入、运营成本高,除此之外,还在部分室内房间如转运间、储藏间等空间进行封闭,并不配置制冷设备,延缓餐厨垃圾氧化发酵散发臭气,这类餐厨垃圾处理工艺设备,并不能满足小型餐厨垃圾转运处理场所的使用需求。
目前的异味治理设备存在以下的不足:
1.现有技术中的异味治理设备存在占地面积较大、能耗大且没有有效的冷气循环,制冷消耗较高、导致影响垃圾发酵并散发臭气的速度;
2.现有技术中异味治理设备的附属管道与设备的连接比较复杂,安装和拆卸的时候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异味治理设备存在占地面积较大、能耗大且没有有效的冷气循环,制冷消耗较高、导致影响垃圾发酵并散发臭气的速度;现有技术中异味治理设备的附属管道与设备的连接比较复杂,安装和拆卸的时候较为麻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包括外壳和气体检测模块,所述外壳内设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位于气体检测模块的左侧,所述气体检测模块的右侧设有电控模块,所述外壳的右侧安装有排放管道和回风管道,所述排放管道位于回风管道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左侧设有集气管道,所述集气管道套接在外壳上,所述集气管道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集气管道和外壳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固定胶圈,所述第一固定胶圈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所述第一固定胶圈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固定胶圈的两端贯穿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电控模块的右侧设有UV光解模块,所述UV光解模块的右侧设有负离子除臭模块,所述负离子除臭模块的右侧设有植物液配药系统,所述植物液配药系统的右侧设有高压微雾系统,所述高压微雾系统的右侧设有电动风阀,所述电动风阀的内部设有电动风叶。
优选的,所述排放管道套接在外壳上,所述排放管道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排放管道和外壳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固定胶圈,所述第二固定胶圈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所述第二固定胶圈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固定胶圈的两端贯穿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二螺母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回风管道套接在外壳上,所述回风管道上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排放管道和外壳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固定胶圈,所述第三固定胶圈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所述第三固定胶圈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三固定胶圈的两端贯穿设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三螺母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离心风机的下方设有离心风机座,所述离心风机座与离心风机固定连接,所述离心风机座上设有电机,所述离心风机内设有吸风口,所述离心风机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外壳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通过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气体检测模块和电控模块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通过设置回风管道避免导致垃圾发酵从而影响散发臭气的速度,通过在外壳的内部设置离心风机收集气体,在离心风机的右侧设置气体检测模块对收集的气体进行检测,相应检测数值将反馈到电控模块,电控模块根据所收集的臭气浓度进行区间比对,从而决定不同的运行模式、采用不同的工况,从而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在外壳的右侧设置排放管道和回风管道,将部分气体分流排出室外,其余气体通过回风管道送回室内,从而减少冷气指派到室外,造成室内升温过高,进而影响垃圾发酵以及散发臭气的速度;
(2)、该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通过设置在集气管道上的第一固定胶圈以及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实现便于安装和拆卸管道的目的,通过在集气管道上设置第一固定胶圈,在第一固定胶圈的两端安装第一螺杆,通过螺母将第一固定胶圈闭合从而将集气管道固定在外壳上,以同样的道理通过第二固定胶圈和第三固定胶圈将排放管道和回风管道固定在外壳上,便于使用者安装和拆卸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动风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壳-1、气体检测模块-2、UV光解模块-3、负离子除臭模块-4、植物液配药系统-5、高压微雾系统-6、电动风阀-7、离心风机-8、电机-9、出风口-10、吸风口-11、离心风机座-12、电动风叶-13、集气管道-14、第一固定胶圈-15、第一螺杆-16、第一螺母-17、第一密封圈-18、排放管道-19、第二密封圈-20、第二固定胶圈-21、第二螺杆-22、第二螺母-23、回风管道-24、第三密封圈-25、第三固定胶圈-26、第三螺杆-27、第三螺母-28、底座-29、电控模块-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包括外壳1和气体检测模块2,所述外壳1内设有离心风机8,用以收集气体,所述离心风机8位于气体检测模块2的左侧,气体检测模块2用以检测气体,所述气体检测模块2的右侧设有电控模块30,电控模块30根据所收集的臭气浓度进行区间比对,所述外壳1的右侧安装有排放管道19和回风管道24,所述排放管道19位于回风管道24的上方,将部分气体分流排出室外,其余气体通过回风管道24送回室内。
所述外壳1的左侧设有集气管道14,所述集气管道14套接在外壳1上,所述集气管道14上设有第一密封圈18,防止漏气,所述集气管道14和外壳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固定胶圈15,所述第一固定胶圈15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所述第一固定胶圈15呈对称分布,用以固定集气管道14,所述第一固定胶圈15的两端贯穿设有第一螺杆16,所述第一螺杆16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7,所述第一螺母1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螺母17对称分布,通过第一螺母17将第一固定胶圈15紧闭。
所述电控模块30的右侧设有UV光解模块3,所述UV光解模块3的右侧设有负离子除臭模块4,所述负离子除臭模块4的右侧设有植物液配药系统5,所述植物液配药系统5的右侧设有高压微雾系统6,气体经过各个模块的时候用不同的方式净化,所述高压微雾系统6的右侧设有电动风阀7,所述电动风阀7的内部设有电动风叶13,将部分气体分流排出室外,其余气体通过回风管道24送回室内。
所述排放管道19套接在外壳1上,所述排放管道19上设有第二密封圈20,防止漏气,所述排放管道19和外壳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固定胶圈21,所述第二固定胶圈21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所述第二固定胶圈21呈对称分布,用以固定排放管道19,所述第二固定胶圈21的两端贯穿设有第二螺杆22,所述第二螺杆22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23,所述第二螺母2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二螺母23对称分布,通过第二螺母23将第二固定胶圈21紧闭。
所述回风管道24套接在外壳1上,所述回风管道24上设有第三密封圈25,防止漏气,所述排放管道19和外壳1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固定胶圈26,所述第三固定胶圈26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所述第三固定胶圈26呈对称分布,用以固定回风管道24,所述第三固定胶圈26的两端贯穿设有第三螺杆27,所述第三螺杆27上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母28,所述第三螺母28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三螺母28对称分布,通过第三螺母28将第三固定胶圈26紧闭。
所述离心风机8的下方设有离心风机座12,所述离心风机座12与离心风机8固定连接,所述离心风机座12上设有电机9,所述离心风机8内设有吸风口11,用以将外面的空气吸入,所述离心风机8上设有出风口10,用以将吸入的气体排到外壳1内部,所述外壳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29。
工作原理:通过位于外壳1入口处的离心风机8将高浓度臭气进行收集,气体检测模块2位于离心风机8后,对所收集的臭气进行检测,相应检测数值将反馈到电控模块30,电控模块30根据所收集的臭气浓度进行区间比对,臭气浓度共分为三个区间,每个区间设置设备不同的运行工况,分别为节能模式、标准模式、高效模式,低浓度臭气对应节能模式,中浓度臭气对应标准模式,高浓度臭气对应高校模式,根据室内不同的臭气浓度,采用不同的工况,从而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收集好的臭气经过设备内部的UV光解模块3、负离子除臭模块4、植物配药系统以及高压微雾系统6,在相应模块中进行反应除臭,处理后的臭气通过电动风阀7,将部分气体通过排放管道19分流排出室外,其余气体通过回风管道24送回室内,这样的设计的目的是针对配置室内制冷设备的餐厨垃圾转运站,减少冷气指派室外,造成室内升温过高,进而影响垃圾发酵并散发臭气的速度,同时在集气管道14和外壳1的连接处设置第一固定胶圈15,在排放管道19上设置第二固定较圈,在回风管道24上设置第三固定胶圈26,通过固定较圈固定集气管道14、排放管道19以及回风管道24,使得附属管道与设备之间的连接较为简单,便于工作人员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外壳1、气体检测模块2、UV光解模块3、负离子除臭模块4、植物液配药系统5、高压微雾系统6、电动风阀7、离心风机8、电机9、出风口10、吸风口11、离心风机座12、电动风叶13、集气管道14、第一固定胶圈15、第一螺杆16、第一螺母17、第一密封圈18、排放管道19、第二密封圈20、第二固定胶圈21、第二螺杆22、第二螺母23、回风管道24、第三密封圈25、第三固定胶圈26、第三螺杆27、第三螺母28、底座29、电控模块3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异味治理设备存在占地面积较大、能耗大且没有有效的冷气循环,制冷消耗较高、导致影响垃圾发酵并散发臭气的速度;现有技术中异味治理设备的附属管道与设备的连接比较复杂,安装和拆卸的时候较为麻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通过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气体检测模块和电控模块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可以通过设置在集气管道上的第一固定胶圈以及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实现便于安装和拆卸管道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气体检测模块(2),所述外壳(1)内设有离心风机(8),所述离心风机(8)位于气体检测模块(2)的左侧,所述气体检测模块(2)的右侧设有电控模块(30),所述外壳(1)的右侧安装有排放管道(19)和回风管道(24),所述排放管道(19)位于回风管道(24)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侧设有集气管道(14),所述集气管道(14)套接在外壳(1)上,所述集气管道(14)上设有第一密封圈(18),所述集气管道(14)和外壳(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固定胶圈(15),所述第一固定胶圈(15)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所述第一固定胶圈(15)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固定胶圈(15)的两端贯穿设有第一螺杆(16),所述第一螺杆(16)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7),所述第一螺母(1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螺母(17)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模块(30)的右侧设有UV光解模块(3),所述UV光解模块(3)的右侧设有负离子除臭模块(4),所述负离子除臭模块(4)的右侧设有植物液配药系统(5),所述植物液配药系统(5)的右侧设有高压微雾系统(6),所述高压微雾系统(6)的右侧设有电动风阀(7),所述电动风阀(7)的内部设有电动风叶(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道(19)套接在外壳(1)上,所述排放管道(19)上设有第二密封圈(20),所述排放管道(19)和外壳(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固定胶圈(21),所述第二固定胶圈(21)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所述第二固定胶圈(21)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固定胶圈(21)的两端贯穿设有第二螺杆(22),所述第二螺杆(22)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23),所述第二螺母(2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二螺母(23)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管道(24)套接在外壳(1)上,所述回风管道(24)上设有第三密封圈(25),所述排放管道(19)和外壳(1)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固定胶圈(26),所述第三固定胶圈(26)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所述第三固定胶圈(26)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三固定胶圈(26)的两端贯穿设有第三螺杆(27),所述第三螺杆(27)上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母(28),所述第三螺母(28)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三螺母(28)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8)的下方设有离心风机座(12),所述离心风机座(12)与离心风机(8)固定连接,所述离心风机座(12)上设有电机(9),所述离心风机(8)内设有吸风口(11),所述离心风机(8)上设有出风口(10),所述外壳(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29)。
CN202121288565.6U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 Active CN215086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8565.6U CN215086086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8565.6U CN215086086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86086U true CN215086086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05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88565.6U Active CN215086086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86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7459A (zh) 一种针对五金生产车间的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CN103463966B (zh) Isb一体式高效生物除臭装置
CN108386312A (zh) 组合式室内换新风机和风力发电系统
CN215086086U (zh) 一种小型负压循环异味治理设备
CN208502943U (zh) 组合式室内换新风机和风力发电系统
CN208205261U (zh) 一种中央空调自动加湿系统
CN208742215U (zh) 一种废气活性炭吸脱附冷凝回收装置
CN109894001A (zh) 立式多层组合uv光解氧化循环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210645698U (zh) 一种汽车喷漆室过滤排放装置
CN205641094U (zh) 一种油烟处理净化器
CN204902070U (zh) 降温-杀菌一体式蒸发冷气机
CN211316280U (zh) 一种中央集成油烟处理排放系统
CN210614144U (zh) 一种汽车喷漆室
CN208419024U (zh) 一种多重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CN206404589U (zh) 一种采用光氧催化废气净化装置的酯化废气处理系统
CN211891535U (zh) 一种多条橡胶密炼生产线废气高效收集装置
CN218820790U (zh) 一种暖通工程用暖通空调加湿装置
CN214009457U (zh) 一种智能带有加湿功能的新风系统
CN212236720U (zh) 一种新型生物除臭装置
CN213492989U (zh) 一种高能光电环保型除臭设备
CN217431280U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除臭装置
CN109589768A (zh) 鱼粉废气的处理方法
CN109489144A (zh) 一种水雾空气净化系统
CN217584784U (zh) 一种空气净化除臭一体化装置
CN215138618U (zh) 一种水处理用通风除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