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77493U - 连通件、蒸锅组件及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通件、蒸锅组件及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077493U CN215077493U CN202120446419.5U CN202120446419U CN215077493U CN 215077493 U CN215077493 U CN 215077493U CN 202120446419 U CN202120446419 U CN 202120446419U CN 215077493 U CN215077493 U CN 2150774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m
- pot body
- water
- nozzle assembly
- tr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通件、蒸锅组件及烹饪装置,该连通件包括阀座、阀芯和弹性体,阀座设有蒸汽通道以及分别与蒸汽通道连通的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蒸汽入口用于与烹饪装置的喷嘴组件以可分离的方式配合,蒸汽出口用于与烹饪装置的锅体的内部连通,蒸汽通道内设有限位圈,阀芯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蒸汽通道内,用于打开或关闭蒸汽通道,弹性体与阀芯配合,弹性体的弹力用于驱使阀芯抵靠在限位圈上。连通件用于烹饪装置时,连通件安装在锅体上,锅体以可分离的方式与蒸汽站配合,蒸汽站的喷嘴组件与连通件配合,蒸汽能够经喷嘴组件和连通组件进入到锅体的内部,由于设置了弹性体,避免了阀芯与阀座出现撞击而产生的噪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通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蒸锅组件。本实用新型另外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具有蒸汽功能的烹饪装置通常包括蒸汽站以及蒸锅,蒸汽站设有蒸汽发生组件及喷嘴组件,蒸锅设有连通件,蒸锅设置在蒸汽站上,喷嘴组件与连通件配合,使得蒸汽发生组件与锅体内部连通,蒸汽发生组件产生的蒸汽依次通过喷嘴组件和连通件进入到锅体内,以实现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蒸制烹饪。
现有技术中,连通件包括阀座和阀芯,阀座内设有蒸汽通道,阀芯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蒸汽通道内,阀芯利用自身重力使得蒸汽通道处于常闭状态,当蒸汽通入到蒸汽通道内时,蒸汽将阀芯顶起后经蒸汽通道进入到锅体内,但是由于蒸汽的压力不稳定,阀芯会出现往复运动而撞击阀座的情况,阀芯与阀座的撞击产生噪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如何避免阀芯与阀座的撞击,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连通件,所述连通件包括:
阀座,所述阀座设有蒸汽通道以及分别与所述蒸汽通道连通的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入口用于与烹饪装置的喷嘴组件以可分离的方式配合,所述蒸汽出口用于与烹饪装置的锅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蒸汽通道内设有限位圈;
阀芯,所述阀芯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蒸汽通道内,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蒸汽通道;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与所述阀芯配合,所述弹性体的弹力用于驱使所述阀芯抵靠在所述限位圈上,以关闭所述蒸汽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通件,当连通件用于烹饪装置时,连通件安装在烹饪装置的锅体上,锅体以可分离的方式与烹饪装置的蒸汽站配合,当锅体与蒸汽站配合时,蒸汽站的喷嘴组件与连通件配合,蒸汽站的蒸汽发生组件所产生的蒸汽能够经喷嘴组件和连通组件进入到锅体的内部,以实现对食物的蒸制烹饪。当蒸汽进入到蒸汽通道内部时,蒸汽作用下阀芯上,当蒸汽的压力大于弹性体的弹力时,蒸汽将阀芯顶起(阀芯与限位圈分离,弹性体发生弹性形变),蒸汽通道处于打开状态,蒸汽经蒸汽通道进入到锅体内,当蒸汽的压力出现波动时,阀芯会相对蒸汽通道移动,由于设置了弹性体,避免了阀芯与阀座出现撞击而产生的噪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通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件还包括止动座,所述止动座设置在所述蒸汽通道内且与所述蒸汽通道的内部以可拆卸的方式配合,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阀芯配合,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止动座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包括彼此连接的封堵部和导杆部,所述封堵部与所述弹性体的所述一端配合,所述止动座上设有穿设孔,所述导杆部以可移动的方式穿设于所述穿设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通道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止动座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配合,以将所述止动座固定在所述蒸汽通道内;
并且/或者所述弹性体为弹簧;
并且/或者所述连通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封堵部上,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封堵部与所述限位圈的结合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座包括:
底座部,所述蒸汽入口设于所述底座部的底部,所述底座部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蒸汽通道设于所述底座部,所述开口与所述蒸汽通道连通;
顶盖部,所述蒸汽出口设于所述顶盖部的侧壁上,所述顶盖部套装在所述开口的外侧且与所述底座部以可拆卸的方式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部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底座部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配合,以固定所述顶盖部和所述底座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出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蒸汽出口沿所述顶盖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蒸锅组件,所述蒸锅组件包括:
连通件,所述连通件为根据如上所述的连通件;
锅体,所述锅体的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阀座的底座部插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底座部的第一本体位于所述锅体的外侧,所述底座部的第二本体位于所述锅体的内部,所述阀座的顶盖部与所述第二本体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蒸锅组件,连通件安装在烹饪装置的锅体上,当蒸锅组件用于烹饪装置时,锅体以可分离的方式与烹饪装置的蒸汽站配合,当锅体与蒸汽站配合时,蒸汽站的喷嘴组件与连通件配合,蒸汽站的蒸汽发生组件所产生的蒸汽能够经喷嘴组件和连通组件进入到锅体的内部,以实现对食物的蒸制烹饪。当蒸汽进入到蒸汽通道内部时,蒸汽作用下阀芯上,当蒸汽的压力大于弹性体的弹力时,蒸汽将阀芯顶起(阀芯与限位圈分离,弹性体发生弹性形变),此时蒸汽通道处于打开状态,蒸汽经蒸汽通道进入到锅体内,当蒸汽的压力出现波动时,阀芯会相对蒸汽通道移动,由于设置了弹性体,避免了阀芯与阀座出现撞击而产生的噪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件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夹设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锅体的外表面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底座部与所述安装孔的结合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装置,所述烹饪装置包括:
蒸锅组件,所述蒸锅组件为根据如上所述的蒸锅组件;
蒸汽站,所述蒸汽站包括机体和折叠板,所述折叠板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机体包括蒸汽发生组件以及与所述蒸汽发生组件连通的喷嘴组件,所述喷嘴组件设于所述折叠板,所述锅体以可分离的方式定位在所述折叠板并且安装于所述折叠板,所述喷嘴组件与所述锅体配合,所述蒸汽发生组件通过所述喷嘴组件与所述锅体的内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装置,连通件安装在烹饪装置的锅体上,锅体以可分离的方式与烹饪装置的蒸汽站配合,当锅体与蒸汽站配合时,蒸汽站的喷嘴组件与连通件配合,蒸汽站的蒸汽发生组件所产生的蒸汽能够经喷嘴组件和连通组件进入到锅体的内部,以实现对食物的蒸制烹饪。当蒸汽进入到蒸汽通道内部时,蒸汽作用下阀芯上,当蒸汽的压力大于弹性体的弹力时,蒸汽将阀芯顶起(阀芯与限位圈分离,弹性体发生弹性形变),此时蒸汽通道处于打开状态,蒸汽经蒸汽通道进入到锅体内,当蒸汽的压力出现波动时,阀芯会相对蒸汽通道移动,由于设置了弹性体,避免了阀芯与阀座出现撞击而产生的噪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装置的机体的结构示意图(折叠板处于收起状态);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装置的机体的结构示意图(折叠板处于展开状态);
图5为图4中所示的机体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蒸锅组件的第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所示的蒸锅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所示的蒸锅组件的第二示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所示的蒸锅组件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所示的连通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4中所述机体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水盒未示出)。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烹饪装置;
10为蒸汽站;
11为机体;
111为喷嘴组件;
1111为喷嘴本体,1112为密封件;
112为连接轴;
113为壳体;
1131为收容槽,1132为第二定位部,11321为第一限位部;
114为蒸汽发生组件;
1141为水泵,1142为蒸汽发生器,1143为插接头;
115为控制组件;
116为水盒;
1161为第一定位部,1162为提手部,1163为第二限位部;
12为折叠板;
121为第一定位结构,122为防滑结构;
20为蒸锅组件;
21为锅体;
211为第二定位结构,2111为缺口,212为隆起结构,213为把手,214为安装孔,215为搭接结构;
22为顶盖,221为透明视窗,222为排气孔;
23为蒸盘,231为第二盘体,2311为通孔,232为搭边;
24为集水盘,241为第一盘体,2411为容纳槽,242为凸缘,243为凸起结构,244为过孔,245为凹槽;
25为连通件;
251为阀座;
2511为顶盖部,25111为第二内螺纹;
2512为底座部,25121为第二外螺纹,25122为第一内螺纹,25123为限位圈;
252为阀芯;
2521为封堵部,2522为导杆部;
253为弹性体;
254为止动座,2541为第一外螺纹,2542为穿设孔;
255为密封圈;
256为密封垫;
257为蒸汽通道;
258为蒸汽入口;
259为蒸汽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5以及图11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蒸汽站10,蒸汽站10包括机体11,机体11包括蒸汽发生组件114和壳体113,蒸汽发生组件114包括具有第一定位部1161的水盒116,水盒116用于为蒸汽发生组件114供水,壳体113上设有第二定位部1132和安装位,第一定位部1161与第二定位部1132配合,以使水盒116以可拆卸的方式定位在安装位上并安装于安装位。
具体地,当蒸汽站10用于烹饪装置100时,蒸汽装置的蒸锅组件20与蒸汽站10配合,水盒116为蒸汽发生组件114供给水源,蒸汽发生组件114对水进行加热,从而形成蒸汽,蒸汽进入到锅体21内以实现对食物的蒸制烹饪。通过将水盒116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壳体113的安装位上,用户可在外部对水盒116内的水位进行观察,从而避免出现干烧的情况,进而保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定位部1161设置在水盒116上,第二定位部1132设置在壳体113上,当对水盒116进行安装时,将第一定位部1161与第二定位部1132配合,通过第二定位部1132对第一定位部1161的引导,当水盒116安装到位后,水盒116位于安装位的预设安装位置上,从而保证了水盒116的安装精度,使得水盒116有效为蒸汽发生组件114供水。
另外,由于水盒116与壳体113的安装位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当需要对水盒116进行清洗时,外力驱动水盒116相对壳体113运动,在第二定位部1132对第一定位部1161的引导下,水盒116逐渐与壳体113分离,与壳体113分离后的水盒116可进行单独清洗,提高了清洗水盒116的便捷性。
此外,通过将水盒116与壳体113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当需要对烹饪装置100进行收纳时,可将水盒116与壳体113分离,从而减小了烹饪装置100所占用的空间,进而提高了收纳的便捷性。
需要指出的是,安装位设置在壳体113上,第二定位部1132靠近安装位(或者构成安装位的一部分),当水盒116在第二定位部1132与第一定位部1161的配合下,进行定位安装时,能够使得机体11的整体结构紧凑,减少了蒸汽站10所占用的体积。
另外,将水盒116设置为透明材料件,用户可透过水盒116看到水盒116内的液面,从而提高了用户对水盒116内剩余水量观察的便捷性,避免出现干烧等不安全的情况。
此外,当水盒116安装在安装位上时,水盒116的外表面与壳体113的外形相适配,并且水盒116与壳体113的结合位置无断差结构,从而提高了机体11的外观协调性。
进一步理解的是,如图11所示,第二定位部1132设置在壳体113的外表面上,并且第二定位部1132沿水盒116的安装方向延伸。具体地,通过将第二定位部1132设置为沿水盒116的安装方向延伸,使得水盒116的安装过程中以及水盒116安装到位后,第一定位部1161和第二定位部1132始终处于配合的状态,利用第二定位部1132对第一定位部1161的导向作用,从而保证了水盒116能够准确安装到安装位上,进而保证了水盒116的安装精度,以保证水盒116能够有效为蒸汽发生组件114的其它部件供水。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和图11所示,第二定位部1132沿竖直方向设置,水盒116的安装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即壳体113的安装位位于下部,水盒116位于上部,当对水盒116进行安装时,将第一定位部1161与第二定位部1132配合,水盒116自上而下沿第二定位部1132运动,直至水盒116抵靠在安装位上;当需要将水盒116与壳体113分离时,外力握持水盒116反向上提水盒116,直至第一定位部1161与第二定位部1132分离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第二定位部1132沿水平方向设置,水盒116的安装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水盒116位于安装位的一侧(左侧或右侧),当对水盒116进行安装时,将第一定位部1161与第二定位部1132配合,水盒116沿第二定位部1132向靠近安装位的方向运动,直至水盒116抵靠在安装位上;当需要将水盒116与壳体113分离时,外力握持水盒116反向拉动水盒116,直至第一定位部1161与第二定位部1132分离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11所示,第二定位部1132为形成在壳体113的外表面上的凸包,第一定位部1161为形成在水盒116上的卡接槽,卡接槽与凸包相适配。具体地,凸包形成在壳体113的外表面上,并且凸包沿水盒116的安装方向延伸,为第一定位部1161的卡接槽的形状与凸包的形状相适配,当需要将水盒116进行安装时,卡接槽的开口对准凸包的位置,水盒116靠近安装位时,凸包经卡接槽的开口进入到卡接槽内,随着水盒116的不断靠近安装位,凸包进入到卡接槽内的本体越来越多,当水盒116抵靠在安装位上时,凸包完全进入到卡接槽内,并且凸包与卡接槽的内壁相抵靠。利用凸包和卡接槽的配合,不仅实现了水盒116安装过程中的导向,同时也对水盒116进行了定位安装,进一步提高了水盒116安装的精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包沿竖直方向延伸,凸包沿水平向的截面为半圆形、三角形、梯形或者半圆形和矩形的组合图形,卡接槽沿水平向的截面的形状与凸包在该截面的形状相适配,利用凸包与卡接槽的配合,实现了对水盒116在水平向上的限位,同时利用安装位对水盒116的支撑,实现了对水盒116在竖直向上的限位,通过对水盒116进行水平向以及竖直向上的限位,进一步保证了水盒116的安装强度及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水盒116能够有效供水,使得蒸汽站10能够为烹饪装置100源源不断地供给蒸汽。
需要理解的是,卡接槽与凸包的凹凸配合,节省了安装的空间,提高了结构的节凑性。
需要指出的是,凸包形成在壳体113的第一侧面上,卡接槽形成在水盒116的第二侧面上,当水盒116安装到位后,凸包设置在卡接槽内,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贴合,凸包以及卡接槽被隐藏在内部,从而提高了机体11外观的协调性。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11所示,凸包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部11321,水盒116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163,水盒116设置在安装位,第一限位部11321与第二限位部1163配合。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水盒116自上而下进行安装,安装位位于水盒116的底部,凸包沿竖直方向延伸。在对水盒116进行安装时,将水盒116设置在安装位的上方且将卡接槽与凸包对应设置,水盒116不断靠近安装位,凸包进入到卡接槽内,利用凸包对卡接槽的导向,当水盒116抵靠在安装位上时,凸包完全进入到卡接槽内,同时第二限位部1163与第一限位部11321配合。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11321和第二限位部1163,进一步提高水盒116的安装精度及稳定性,使得水盒116能够有效为蒸汽发生组件114供水。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和图11所示,第一限位部11321为第一凹陷状结构,第二限位部1163为凸起状结构,凸起状结构设置在第一凹陷状结构内。具体地,当水盒116安装到位后,为卡接槽的第一定位部1161与为凸包的第二定位部1132相配合,同时为凸起状结构的第二限位部1163卡入为第一凹陷状结构的第一限位部11321内,通过凹凸配合,实现水盒116的定位安装,整体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进一步保证了水盒116的安装精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第一限位部11321为第一凸块,第二限位部1163为第一凹坑,水盒116设置在安装位,第一凸块设置在第一凹坑内。具体地,当水盒116安装到位后,为卡接槽的第一定位部1161与为凸包的第二定位部1132相配合,同时为第一凸块的第一限位部11321卡入为第一凹坑的第二限位部1163内,同样通过凹凸配合,实现水盒116的定位安装,简化了整体结构,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蒸汽发生组件114还包括插接头1143,插接头1143设置在安装位,水盒116上设有插接部,水盒116设置在安装位,插接部与插接头1143插设配合。具体地,插接头1143设置在安装位上,当水盒116进行安装时,将水盒116设置在安装位的上方且将卡接槽与凸包对应设置,水盒116不断靠近安装位,凸包进入到卡接槽内,利用凸包对卡接槽的导向,当水盒116抵靠在安装位上时,凸包完全进入到卡接槽内,第二限位部1163与第一限位部11321配合,水盒116的插接部插设在插接头1143内,水盒116内的水经插接部以插接头1143进行输出。设置插接部和插接头1143一方面实现了水盒116与外界的导通,另一方面实现对水盒116的进一步限位,使得水盒116的安装精度及稳定性进一步地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插接部为单向阀结构,水盒116未安装时,插接部处于常闭状态,当插接部插入到插接头1143内,插接头1143对插接部进行抵压,为单向阀结构的插接部打开,以使水盒116内的水进行供给。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水盒116设有端盖,当需要对水盒116进行注水时,将端盖与水盒116分离,当注水完毕后,再将端盖封闭水盒116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插接头1143与水盒116为可拆式结构,当需要对水盒116进行注水时,将插接头1143卸下,当注水完毕后,再将插接头1143安装在水盒116上即可。
进一步地,水盒116上设有提手部1162,提手部1162供用户取放水盒116。具体地,通过在水盒116上设置提手部1162,从而提高了用户取放水盒116的便捷性,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和图11所示,提手部1162为形成在水盒116上的第二凹陷状结构。具体地,在水盒116上形成第二凹陷状结构,并且将第二凹陷状结构作为提手部1162,从而简化了水盒116的结构,便于加工制造,同时提手部1162与水盒116一体成型,整体强度高,避免出现提手部1162断裂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提手部1162为连接在水盒116上的环状件。具体地,环状件通过粘接、铆接或者螺钉连接的方式设置在水盒116上,用户通过操控环状件实现对水盒116的拆装,环状件的提手部1162与水盒116为分体式结构,可单独进行制造,从而降低了水盒116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5以及图11所示,蒸汽站10还包括折叠板12,折叠板12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机体11上,蒸汽发生组件114还包括水泵1141、蒸汽发生器1142和喷嘴组件111,蒸汽发生器1142和水泵1141均设置在壳体内,蒸汽发生器1142通过水泵1141与水盒116连通,喷嘴组件111设于折叠板12,喷嘴组件111与蒸汽发生器1142连通。具体地,水泵1141和蒸汽发生器1142设置在壳体113内,并且水泵1141与为凸包的第二定位部1132对应设置,水盒116在安装位上安装到位后,第一定位部1161与第二定位部1132相配合,第一限位部11321与第二限位部1163配合,插接部插设于插接头1143内,水盒116通过插接部和插接头1143与水泵1141的入口连通,水泵1141的出口与蒸汽发生器1142的入口连通,蒸汽发生器1142与喷嘴组件111连通,在水泵1141的作用下,水盒116内的水进入到蒸汽发生器1142内,蒸汽发生器1142对水进行加热,以形成蒸汽,蒸汽经喷嘴组件111喷出供给。通过将折叠板12收起,减小了蒸汽站10所占用的空间,以便于对蒸汽站10的收纳。
需要理解的是,水泵1141与凸包对应设置,凸包不仅为水盒116提供了导向作用,还为水泵1141提供的安装空间,利用一个结构实现了多个功能,使得蒸汽站10的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减少了所占用的空间。
本实施方式还提出了一种烹饪装置100,如图1至图5以及图11所示,烹饪装置100包括蒸汽站10和蒸锅组件20,蒸汽站10为根据如上的蒸汽站10,蒸锅组件20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蒸汽站10的折叠板12上,并且蒸汽站10的喷嘴组件111与蒸锅组件20的内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装置100,蒸汽装置的蒸锅组件20与蒸汽站10配合,水盒116为蒸汽发生组件114供给水源,蒸汽发生组件114对水进行加热,从而形成蒸汽,蒸汽进入到锅体21内以实现对食物的蒸制烹饪。通过将水盒116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壳体的安装位上,用户可在外部对水盒116内的水位进行观察,从而避免出现干烧的情况,进而保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蒸锅组件20,蒸锅组件20包括锅体21、蒸盘23和集水盘24,锅体21的底部设有安装孔214,锅体21能够与烹饪装置100的蒸汽站10以可分离的方式配合,蒸汽站10的蒸汽能够经安装孔214进入到锅体21内,蒸盘23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锅体21内且用于置放食物,集水盘24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锅体21内,集水盘24设置在蒸盘23的下方。
具体地,当蒸锅组件20用于烹饪装置100时,锅体21设置在蒸汽站10上,蒸汽站10通过安装孔214与锅体21内部连通,蒸盘23和集水盘24均设置在锅体21内,蒸盘23位于集水盘24的上方,当对食物进行蒸制时,将食物放置在蒸盘23上,蒸汽站10将蒸汽通入到锅体21内,蒸制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冷凝水或冷凝水与油脂的混合物)落到集水盘24中,从而实现对废水的收集,进而避免废水回流的情况发生,保证了食物的烹饪效果。
需要理解的是,当进行蒸制烹饪时,食物被放置在蒸盘23上,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汇集至蒸盘23的下方,通过将集水盘24设置在蒸盘23的下方,从而有效实现了对废水进行收集,避免废水回流以及废水四溢的情况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当蒸锅组件20用于烹饪装置100时,锅体21与烹饪装置100的蒸汽站10以可分离的方式配合,通过将两者设置为可分离的结构,从而便于对烹饪装置100的拆分,以减少烹饪装置100收纳时所占用的空间,从而提高了用户收纳烹饪装置100的便捷性。
另外,蒸盘23和集水盘24分别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锅体21内,便于将蒸盘23及集水盘24取出,提高对蒸盘23、集水盘24及锅体21清洗的便捷性,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此外,蒸锅组件20还包括把手213,把手2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把手213分别设置在锅体21外部的相对两侧,用户可通过操控把手213实现对锅体21的取放,使得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得到了提高。
进一步理解的是,如图2和图7所示,集水盘24包括第一盘体241和凸缘242,第一盘体241设有具有开口端的容纳槽2411,开口端朝向蒸盘23,凸缘242形成在第一盘体241的外侧壁上且沿第一盘体241的周向设置,凸缘242与锅体21的内壁配合,以将固定集水盘24。具体地,凸缘242形成在第一盘体241的外表面且沿第一盘体241的周向设置,当需要将集水盘24与锅体21配合时,将集水盘24放置在锅体21内部,凸缘242与锅体21的内壁配合,以实现集水盘24的固定,此时第一盘体241的容纳槽2411的开口端朝向蒸盘23。当对食物进行蒸制烹饪时,将食物放置在集水盘24上方的蒸盘23上,蒸汽对食物进行蒸制,在蒸制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经开口端进入到容纳槽2411内,以实现废水的收集。
需要理解的是,具有开口端的容纳槽2411设置在第一盘体241上,容纳槽2411具有一定的高度,利用容纳槽2411的侧壁对废水进行限位,以避免废水溢出的情况发生,同时容纳槽2411的开口端的形状与蒸盘23的形状一致,并且开口端的尺寸大于蒸盘23的尺寸,集水盘24设置在蒸盘23的下方,能够有效保证对废水的收集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凸缘242环设第一盘体241的一周,当凸缘242与锅体21的内壁配合时,能够提高集水盘24的稳定性,使得集水盘24对废水的收集效果得到了进一步地保证。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一些示例中,凸缘242与第一盘体241为一体式结构,两者一体成型进行加工制造,例如当集水盘24为塑料件时,两者通过一次注塑成型进行制造,当集水盘24为金属件时,两者通过冲压加工的方式进行制造。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凸缘242与第一盘体241为分体式结构,两者单独进行加工制造,制造完成后,通过粘接、焊接、铆接或者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单独加工制造的制造成本低。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7所示,锅体21的内壁上设有搭接结构215,凸缘242抵靠在搭接结构215上。具体地,搭边232结构设置在锅体21的内壁上,当集水盘24与锅体21进行组装时,将集水盘24设置在锅体21内,使得集水盘24的凸缘242抵靠在搭边232结构上即可,通过凸缘242与搭边232结构配合的方式,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同时便于集水盘24的拆装,有效提高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需要理解的是,当集水盘24通过凸缘242与搭边232结构的配合设置在锅体21内部时,集水盘24的第一盘体241与锅体21的内底面间隔设置,从而便于对集水盘24的取放,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搭边232结构凸出设置在锅体21的内壁上(例如凸起或凸块等),集水盘24的凸缘242抵靠在搭边232结构上,以实现对集水盘24的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搭边232结构为形成在锅体21开口的扩口结构(环设锅体21的一周),即锅体21的开口外扩形成类似台阶状结构,凸缘242搭接在扩口结构上,进一步提高了对集水盘24的支撑强度,使得集水盘24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7所示,第一盘体241上向蒸盘23的一侧形成有凸起结构243,凸起结构243上开设有过孔244,过孔244供蒸汽通过。具体地,安装孔214设置在锅体21的底部,蒸汽经安装孔214进入到锅体21内,并且经过孔244穿过集水盘24,通过在第一盘体241设置凸起结构243,当废水落入第一盘体241后,废水沿凸起结构243向第一盘体241的边缘分散,进一步避免了废水经过孔244回流,保证了蒸汽有效进入锅体21内部,进而提高了烹饪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凸起结构243形成第一盘体241的容纳槽2411的内底面上且位于容纳槽2411的中间位置,同时凸起结构243沿容纳槽2411的高度方向设置,过孔244位于凸起结构243的顶部,当蒸汽经过孔244进入到集水盘24的上方时,能够在蒸盘23处均匀分散,从而使得食物受热均匀,进而提高了对食物的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7所示,蒸锅组件20还包括连通件25,连通件25设于安装孔214,锅体21与蒸汽站10配合,蒸汽站10的喷嘴组件111与连通件25配合。具体地,当需要对食物进行蒸制时,将锅体21与烹饪装置100的蒸汽站10配合,蒸汽站10的喷嘴组件111通过连通件25与锅体21的内部连通,再将食物放置在蒸盘23上(集水盘24事先放置在锅体21内部且位于蒸盘23的下方),蒸汽站10的蒸汽依次经喷嘴组件111和连通件25进入到蒸锅内,以实现对食物的蒸制,在食物蒸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被集水盘24所收集,从而在保证对食物蒸制的同时,有效实现了对废水的收集。
需要理解的是,将连通件25设置在安装孔214,并且利用连通件25与喷嘴组件111进行插拔配合,从而便于蒸锅组件20与蒸汽站10的快速组装或分离,使得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得到了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连通件25为单向阀结构,当锅体21与蒸汽站10进行组装时,喷嘴组件111与连通件25插接配合,喷嘴组件111与单向阀结构配合,蒸汽进入时将单向阀结构顶起后进入到锅体21内,通过将连通件25设置为单向阀结构,从而避免了废水经连通件25进入到喷嘴组件111而造成喷嘴组件111堵塞的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7所示,蒸盘23包括第二盘体231和搭边232,第二盘体231设有多个通孔2311,搭边232形成在第二盘体231上且沿第二盘体231的周向设置,搭边232抵靠在开口端。具体地,集水盘24设置在锅体21内,集水盘24的凸缘242与锅体21的搭边232结构进行配合,将蒸盘23的搭边232抵靠在第一盘体241的容纳槽2411的开口端上,使得第二盘体231间隔设置在第一盘体241的上方。当对食物进行蒸制时,蒸汽经连通件25进入到锅体21内,再通过第一盘体241上的通孔2311进入到第一盘体241与第二盘体231之间,最后经第二盘体231上的通孔2311到达第二盘体231的上方,通过将蒸盘23靠近集水盘24设置,一方面能够缩小蒸汽到达蒸盘23的距离,以减少蒸汽的能量损耗,另一方面当蒸盘23产生废水时,能够快速被集水盘24所收集;另外,利用搭边232与开口端的抵靠配合,便于蒸盘23的组装和拆卸,使得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如图7所示,多个通孔2311均不在第二盘体231上,从而提高了蒸汽的通过孔244,使得食物的加热均匀性得到了保证,进而提高了食物的烹饪品质。
另外,搭边232环设第二盘体231的一周,搭边232的形状与第一盘体241的容纳槽2411的开口端的形状一致,搭边232的尺寸大于开口端的尺寸,蒸盘23与集水盘24配合时,搭边232抵靠在第一盘体241的容纳槽2411的开口端上,以实现蒸盘23的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一些示例中,搭边232与第二盘体231为一体式结构,两者一体成型进行加工制造,例如当集水盘24为塑料件时,两者通过一次注塑成型进行制造,当集水盘24为金属件时,两者通过冲压加工的方式进行制造。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搭边232与第二盘体231为分体式结构,两者单独进行加工制造,制造完成后,通过粘接、焊接、铆接或者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单独加工制造的制造成本低。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7所示,第一盘体241的外侧壁形成有与容纳槽2411隔离的凹槽245,凹槽245与第一盘体241的顶部贯通,搭边232的部分本体与凹槽245与第一盘体241的顶部贯通的位置对应设置。具体地,在第一盘体241上设有与其顶部贯通的凹槽245,当蒸盘23与集水盘24配合后,蒸盘23的搭边232的部分结构位于凹槽245与第一盘体241的顶端的贯通位置,用户在对蒸盘23进行取放时,用户可从凹槽245位置对蒸盘23的搭边232进行取放,从而提高了用户对蒸盘23取放的便捷性。
需要理解的是,凹槽245形成避让结构,用户在对蒸盘23进行取放时,用户的手可以从凹槽245位置触及蒸盘23的搭边232,从而实现对蒸盘23的取放。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凹槽245的数量为两个,两凹槽245设置在第一盘体241的相对两侧。具体地,通过设置两个凹槽245,从而提高对蒸盘23取放的强度及稳定性,使得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7所示,蒸锅组件20还包括顶盖22,顶盖22以可分离的方式扣合在蒸盘23的外侧。具体地,顶盖22扣合在锅体21的开口位置且将蒸盘23及集水盘24封闭在锅体21内部,使得锅体21内部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蒸汽在锅体21内对食物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了对食物的烹饪速度,使得烹饪的效果得到了提升。
进一步地,顶盖22设有翻边,翻边抵靠在凸缘242上。具体地,当蒸锅组件20进行组装时,先将集水盘24设置在锅体21内,使得集水盘24的凸缘242抵靠在锅体21的搭边232结构(扩口台阶)上,再将蒸盘23方式在集水盘24的第一盘体241的上方,使得蒸盘23的搭边232抵靠在第一盘体241的容纳槽2411的开口端上,最后将顶盖22扣合在蒸盘23的上方,顶盖22的翻边抵靠在集水盘24的凸缘242上。通过在顶盖22上设置翻边,从而避免顶盖22的开口位置锋利而刮伤用户的情况发生,将翻边抵靠在集水盘24的凸缘242上,从而能够使得顶盖22上的废水能够经被凸缘242所述限制,进一步避免了废水四溢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顶盖22上设有透明视窗221和排气孔222,排气孔222与透明视窗221间隔设置。具体地,通过设置透明视窗221,从而便于用户对蒸锅内部进行观察,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有效地提升。设置排气孔222能够使得蒸锅内的多余蒸汽进行排出,保证了蒸锅内的压力和温度稳定,进一步保证了食物的烹饪效果。
本实施方式还提出了一种烹饪装置100,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烹饪装置100包括蒸锅组件20和蒸汽站10,蒸锅组件20为根据如上蒸锅组件20,蒸汽站10包括机体11和折叠板12,折叠板12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机体11上,机体11包括蒸汽发生组件114以及与蒸汽发生组件114连通的喷嘴组件111,喷嘴组件111设于折叠板12,锅体21以可分离的方式定位安装于折叠板12,喷嘴组件111与锅体21配合,蒸汽发生组件114通过喷嘴组件111与锅体21的内部连通。
具体地,锅体21设置在蒸汽站10上,蒸汽站10通过安装孔214与锅体21内部连通,蒸盘23和集水盘24均设置在锅体21内,蒸盘23位于集水盘24的上方,当对食物进行蒸制时,将食物放置在蒸盘23上,蒸汽站10将蒸汽通入到锅体21内,蒸制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落到集水盘24中,从而实现对废水的收集,进而避免废水回流的情况发生,保证了食物的烹饪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烹饪装置100,烹饪装置100包括蒸汽站10和蒸锅组件20,蒸汽站10包括机体11和折叠板12,折叠板12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机体11上,机体11包括蒸汽发生组件114以及与蒸汽发生组件114连通的喷嘴组件111,喷嘴组件111设于折叠板12,蒸锅组件20包括锅体21,锅体21以可分离的方式定位在折叠板12上并且安装于折叠板12,喷嘴组件111与锅体21配合,蒸汽发生组件114通过喷嘴组件111与锅体21的内部连通。
具体地,烹饪装置100包括蒸汽站10和蒸锅组件20,其中,蒸汽站10包括机体11、折叠板12和蒸汽发生组件114,折叠板12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机体11上,蒸锅组件20包括锅体21,锅体21用于对食物进行蒸制烹饪。当需要进行蒸制烹饪时,将锅体21定位安装在折叠板12上,并且蒸汽发生组件114通过喷嘴组件111与锅体21的内部连通,蒸汽发生组件114所产生的蒸汽经喷嘴组件111进入到锅体21内,以实现对食物的蒸制烹饪;当蒸制烹饪完成后,将锅体21与折叠板12分离,以实现将烹饪装置100的拆卸,并且折叠板12能够相对机体11转动以实现收起,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烹饪装置100收纳时所占用的空间,使得烹饪装置100收纳的便捷性得到了提高。
需要理解的是,折叠板12的一端与机体11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折叠板1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折叠板12能够相对机体11转动,从而实现打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的切换,当折叠板12处于打开状态时,折叠板12的一端与机体11连接,折叠板12另一端远离机体11设置,锅体21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折叠板12上并且与位于折叠板12上的喷嘴组件111连通,当需要对烹饪装置100进行收纳时,将锅体21与折叠板12分离,转动折叠板12,使得折叠板12靠近机体11设置,即实现折叠板12的收起,从而减少了收纳时所占用的空间,进而提高了收纳的便捷性。
需要指出的是,蒸汽发生组件114包括水盒116、水泵1141、蒸汽发生器1142等部件,其中水泵1141和蒸汽发生器1142均设置在机体11的壳体113内,水盒116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壳体113的安装位上,水盒116通过水泵1141和蒸汽发生器1142连通,蒸汽发生器1142与喷嘴组件111连通,在水泵1141的作用下,水盒116内的水进入到蒸汽发生器1142,经过蒸汽发生器1142加热后形成蒸汽,蒸汽经喷嘴组件111进入到蒸锅内以实现对食物的烹饪。
另外,烹饪装置100还包括用于控制烹饪装置100的控制组件115,控制组件115包括操控模块(例如为按键、旋钮和触控屏中的任一种)、显示模块(显示屏)和提醒模块(蜂鸣器或扬声器等),控制组件115设置在机体11的壳体113的顶部,从而便于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操控及观察,使得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得到了提升。
进一步理解的是,如图2至图7所示,折叠板12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121,锅体21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211,第二定位结构211与第一定位结构121配合,以使锅体21定位于折叠板12。具体地,锅体21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211,折叠板12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121,当锅体21与折叠板12配合时,锅体21设置在折叠板12上,第一定位结构121与第二定位结构211彼此配合,从而对锅体21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保证了锅体21在折叠板12上的安装精度,使得喷嘴组件111能够有效与锅体21连通,避免出现喷嘴组件111与锅体21的结合位置出现漏气的情况发生,以避免出现蒸汽烫伤用户的情况,使得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定位结构121与第二定位结构211进行配合,还能够避免锅体21相对折叠板12产生位置,从而保持了锅体21的位置,避免出现锅体21移动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至图7所示,第一定位结构121为形成在的折叠板12的顶部的凸台,第二定位结构211为形成在锅体21的底部的裙边,锅体21与折叠板12配合,裙边设于至少部分凸台的外侧。具体地,裙边设置在锅体21的底部,裙边与锅体21的外底面合围形成收容空间,当锅体21与折叠板12配合时,将锅体21的裙边套装在折叠板12的顶部的凸台上,使得至少部分凸台设置在收容空间内,利用收容空间与凸台的配合来实现锅体21与折叠板12的定位安装,凸台与裙边的配合方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同时定位效果佳,有效保证了锅体21与折叠板12的安装精度。
需要指出的是,喷嘴组件111设置在凸台上,当锅体21与折叠板12配合时,同步实现了喷嘴组件111与锅体21的连通,从而简化了用户的组装程序,无需再对喷嘴组件111与锅体21进行二次连接,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反之,当锅体21与折叠板12分离时,即可实现喷嘴组件111与锅体21的自动断开,同样也简化了拆卸程序,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样得到了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裙边可以与锅体21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与锅体21为分体式结构,当裙边与锅体21为一体式结构时,可通过一次成型(例如,塑料材质可通过一次注塑成型,金属材质可通过冲压等方式)进行加工制造,以提高制造的效率;当裙边与锅体21为分体式结构时,两者可单独进行加工制造,并通过粘接、铆接、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从而降低了制造的难度。
另外,凸台与折叠板12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当凸台与折叠板12为一体式结构时,可通过一次成型(例如,塑料材质可通过一次注塑成型,金属材质可通过冲压等方式)进行加工制造,以提高制造的效率;当凸台与折叠板12为分体式结构时,两者可单独进行加工制造,并通过粘接、铆接、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从而降低了制造的难度。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裙边设有缺口2111,部分凸台经缺口2111延伸至裙边的外侧且与机体11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具体地,裙边上设有缺口2111,该缺口2111的宽度略大于与凸台的宽度,当锅体21与折叠板12配合时,部分凸台位于裙边内,另一部分凸台经缺口2111延伸至裙边的外侧,利用裙边及其缺口2111对凸台的限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锅体21的安装精度。
需要指出的是,凸台形成在折叠板12的顶部呈矩形结构,裙边上的缺口2111也为矩形结构,当锅体21与折叠板12配合时,缺口2111横跨在凸台的外侧,并且缺口2111与凸台的外表面接触,利用缺口2111与凸台的配合来实现对锅体21的定位,同时也在水平向对锅体21进行了限位,进一步保证了锅体21的安装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第一定位结构121为定位槽,第二定位结构211为形成在锅体21的外底面上的定位柱,当锅体21与折叠板12配合时,定位柱插接在定位槽内,利用定位柱与定位槽的配合,来实现锅体21在折叠板12上的定位安装,使得锅体21的安装精度得到了提升。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机体11还包括壳体113和连接轴112,至少部分蒸汽发生组件114设置在壳体113内,折叠板12通过连接轴112与壳体113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具体地,蒸汽发生组件114的水泵1141及蒸汽发生器1142设置在壳体113内,蒸汽发生器1142的水盒116位于壳体113的外侧且与壳体113以可拆卸的方式配合,折叠板12的一端通过连接轴112与壳体113配合,使得折叠板12能够相对壳体113进行转动,通过折叠板12相对壳体113的转动来实现折叠板12的打开或收起,从而提高了用户操作过程中的便捷性。
需要指出的是,折叠板12通过连接轴112与壳体113的连接位置位于壳体113的侧壁上且靠近壳体113的底部位置,当折叠板12相对壳体113处于打开状态时,折叠板12与承托面(用于放置烹饪装置100的平面,例如桌面或者厨房台面等)相抵靠,从而增大了机体11与承托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机体11的稳定性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另外,在折叠板12上设有防滑结构122(防滑槽或者防滑垫等),当折叠板12与承托面相抵靠时,防滑结构122与承托面接触,利用防滑结构122增大了机体11与承托面之间的摩擦,使得机体11的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机体11的壳体113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转接孔,折叠板12的相对两侧设有转接凸起,当折叠板12与壳体113连接时,每一个转接孔内卡接有一个转接凸起,利用转接凸起与转接孔的配合来实现折叠板12的可转动安装,转接凸起和转接孔配合的结构简单,无需使用连接轴112,减少了部件数量,使得制造成本得到了降低。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5所示,壳体113上设有收容槽1131,折叠板12在收起状态下,凸台收容于收容槽1131且折叠板12与机体11的外表面平齐。具体地,收容槽1131通过壳体113内凹形成,收容槽1131的形状及尺寸与折叠板12的形状及尺寸相适配,当折叠板12需要打开时,折叠板12从收容槽1131内转动至与承托面相抵靠的状态,当需要将折叠板12收起时,折叠板12相对壳体113转动,直至折叠板12的凸起进入到收容槽1131内并且折叠板12与壳体113的外表面平齐即可。通过设置收容槽1131,实现了折叠板12的隐藏式收纳,进一步减小了机体11的体积,减少了收纳空间,进一步提高了用户收纳的便捷性。
需要理解的是,当折叠板12处于收起状态时,折叠板12将收容槽1131的位置进行填充,折叠板12构成了壳体113的一部分结构,从而使得壳体113的外观完整性得到了提高,进而使得机体11整体的美观性得到了提高。
另外,当折叠板12收起时,喷嘴组件111位于折叠板12的凸台上,凸台位于收容槽1131内,使得喷嘴组件111也被收容在收容槽1131内,从而避免了外部环境对喷嘴组件111产生不良的影响,降低了烹饪装置100的故障率。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喷嘴组件111包括设置在凸台上的喷嘴本体1111,蒸锅组件20还包括设于锅体21的底部的连通件25,锅体21与折叠板12配合,喷嘴本体1111与连通件25配合,以使蒸汽发生组件114与锅体21的内部连通。具体地,锅体21的底部设有安装孔214,连通件25设于安装孔214,锅体21与折叠板12配合,喷嘴本体1111与连通件25配合,当需要对食物进行蒸制时,蒸汽站10的蒸汽依次经喷嘴本体1111和连通件25进入到蒸锅内,以实现对食物的蒸制,通过设置连通件25,实现了喷嘴本体1111与锅体21的快速连接,同时,当锅体21与折叠板12分离时,能够快速解除喷嘴组件111与锅体21的连接,使得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得到了提高。
需要理解的是,将连通件25设置在安装孔214,并且连通件25与喷嘴本体1111通过插接配合,利用连通件25与喷嘴本体1111进行插拔配合,从而便于蒸锅组件20与蒸汽站10的快速组装或分离,使得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得到了提升。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喷嘴组件111还包括密封件1112,密封件1112设置在喷嘴本体1111与连通件25的结合位置。具体地,通过在喷嘴本体1111上设置密封件1112,当喷嘴本体1111与连通件25配合时,密封件1112设置在喷嘴本体1111与连通件25的结合位置,从而避免了结合位置出现漏气的情况,保证了用户使用的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密封件1112为硅胶圈,硅胶圈的密封效果佳,耐高温且使用寿命长,有效保证了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连通件25为单向阀。具体地,当锅体21与折叠板12进行组装时,喷嘴本体1111与连通件25插接配合,即喷嘴本体1111与单向阀配合,蒸汽进入时将单向阀顶起后进入到锅体21内,通过将连通件25设置为单向阀,从而避免了锅体21内的废水经连通件25进入到喷嘴本体1111内,而造成喷嘴本体1111堵塞的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7所示,锅体21的底部向远离喷嘴组件111的一侧形成有隆起结构212,连通件25位于隆起结构212的顶部。具体地,通过设置隆起结构212以及将连通件25设置在隆起结构212的顶部,当锅体21内出现废水(冷凝水或冷凝水与油脂的混合物)时,会被隆起结构212分散到锅体21内部的边缘,从而避免对连通件25以及喷嘴本体1111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堵塞等情况),有效保证了蒸汽供给的顺畅性,进而提升了对食物的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7所示,蒸锅组件20还包括顶盖22,顶盖22以可分离的方式与锅体21配合,用于打开或封闭锅体21的开口。具体地,顶盖22扣合在锅体21的开口位置,使得锅体21内部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蒸汽在锅体21内对食物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了对食物的烹饪速度,使得烹饪的效果得到了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8至图10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连通件25,连通件25包括阀座251、阀芯252和弹性体253,阀座251设有蒸汽通道257以及分别与蒸汽通道257连通的蒸汽入口258和蒸汽出口259,蒸汽入口258用于与烹饪装置100的喷嘴组件111以可分离的方式配合,蒸汽出口259用于与烹饪装置100的锅体21的内部连通,蒸汽通道257内设有限位圈25123,阀芯252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蒸汽通道257内,用于打开或关闭蒸汽通道257,弹性体253与阀芯252配合,弹性体253的弹力用于驱使阀芯252抵靠在限位圈25123上,以关闭蒸汽通道257。
具体地,当连通件25用于烹饪装置100时,连通件25安装在烹饪装置100的锅体21上,锅体21以可分离的方式与烹饪装置100的蒸汽站10配合,当锅体21与蒸汽站10配合时,蒸汽站10的喷嘴组件111与连通件25配合,蒸汽站10的蒸汽发生组件114所产生的蒸汽能够经喷嘴组件111和连通组件进入到锅体21的内部,以实现对食物的蒸制烹饪。当蒸汽进入到蒸汽通道257内部时,蒸汽作用下阀芯252上,当蒸汽的压力大于弹性体253的弹力时,蒸汽将阀芯252顶起(阀芯252与限位圈25123分离,弹性体253发生弹性形变),此时蒸汽通道257处于打开状态,蒸汽经蒸汽通道257进入到锅体21内,当蒸汽的压力出现波动时,阀芯252会相对蒸汽通道257移动,由于设置了弹性体253,避免了阀芯252与阀座251出现撞击而产生的噪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理解的是,连通件25自锅体21外侧向锅体21的内侧单向导通,当具有连通的锅体21与蒸汽站10配合时,蒸汽站10的喷嘴组件111插设在蒸汽通道257内,蒸汽站10的蒸汽经过喷嘴组件111进入到蒸汽通道257内,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将阀芯252顶起,使得阀芯252克服弹性体253的弹力与限位圈25123分离,即可实现蒸汽通道257的打卡,以便蒸汽进入到锅体21内,由于设置了弹性体253,避免了蒸汽压力升高而造成的阀芯252冲顶的情况(阀芯252冲顶会产生撞击声),减少了因此而产生的噪声,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另外,由于设置的弹性体253,避免了阀芯252产生的撞击,从而减少了阀芯252的磨损,保证了阀芯252对蒸汽通道257的密封性,延长了连通件25的使用寿命。
需要指出的是,蒸汽出口259和蒸汽入口258分别设置在阀芯252上,并且蒸汽入口258和蒸汽出口259分别与蒸汽通道257连通,当连通件25用于蒸锅组件20时,连通件25穿设于蒸锅组件20的锅体21的底部,蒸汽入口258位于锅体21的外侧,蒸汽出口259位于锅体21的内部,蒸汽经蒸汽入口258进入且经蒸汽通道257流动至蒸汽出口259,并且经蒸汽出口259进入到锅体21内。
另外,限位圈25123设置在蒸汽通道257内,限位圈25123设有气孔,当无蒸汽通过时,弹性体253的弹力使得阀芯252抵靠在限位圈25123上,从而将气孔封闭,此时蒸汽通道257处于被关闭的状态,当蒸汽压力大于弹性体253的弹力时,阀芯252与限位圈25123分离,气孔被打开,蒸汽通道257处于打开状态。
此外,限位圈25123形成于整体通道的内壁上,从而保证了限位圈25123与阀座251的连接强度,使得阀芯252对蒸汽通道257的关闭效果得到了保证。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0所示,连通件25还包括止动座254,止动座254设置在蒸汽通道257内且与蒸汽通道257的内部以可拆卸的方式配合,弹性体253的一端与阀芯252配合,弹性体253的另一端与止动座254配合。具体地,止动座254设置在蒸汽通道257内且与阀芯252沿蒸汽通道257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止动座254相对阀座251固定,阀芯252能够在蒸汽通道257内相对阀座251移动,弹性体253的两端分别与阀芯252和止动座254配合。当蒸汽经蒸汽入口258进入到蒸汽通道257内,蒸汽的压力作用在阀芯252上,蒸汽的压力大于弹性体253的弹力时,阀芯252与限位圈25123分离,使得蒸汽通道257被打开,蒸汽经蒸汽通道257到达蒸汽出口259,并且经蒸汽出口259排出,当蒸汽压力减小或者消失时,弹性体253恢复弹性形变,使得阀芯252再次抵靠在限位圈25123上,以关闭蒸汽通道257。通过止动座254与弹性体253的配合,从而为弹性体253提供了支撑限位,保证了阀芯252有效打开或者关闭蒸汽通道257。
需要指出的是,止动座254设置在蒸汽通道257内,当蒸汽通道257打开时,蒸汽可经过止动座254,从而保证了蒸汽有效到达蒸汽出口259而排出,使得蒸汽流动的顺畅性得到了保证。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0所示,阀芯252包括彼此连接的封堵部2521和导杆部2522,封堵部2521与弹性体253的一端配合,止动座254上设有穿设孔2542,导杆部2522以可移动的方式穿设于穿设孔2542。具体地,阀芯252设置在蒸汽通道257内,阀芯252的封堵部2521通过与限位圈25123的配合来实现打开或关闭蒸汽通道257,导杆部2522穿设在穿设孔2542内,弹性体253分别与封堵部2521和止动座254配合,当蒸汽经蒸汽入口258进入到蒸汽通道257内,蒸汽的压力作用在封堵部2521上,蒸汽的压力大于弹性体253的弹力时,封堵部2521被顶起且沿蒸汽通道257移动(封堵部2521与限位圈25123分离),从而带动导杆部2522相对穿设孔2542移动,使得蒸汽通道257被打开,蒸汽经穿设孔2542与导杆部2522之间的空间到达蒸汽出口259且排出,当蒸汽压力减小或者消失时,弹性体253恢复弹性形变,封堵部2521相对蒸汽通道257移动且与限位圈25123配合,而重新将蒸汽通道257关闭,导杆部2522同步相对穿设孔2542移动。通过导杆部2522与穿设孔2542的配合,从而保证了阀芯252移动的方向性得到了保证,避免阀芯252出现卡滞,进而保证了对蒸汽通道257打开或关闭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0所示,蒸汽通道257内设有第一内螺纹25122,止动座254设有第一外螺纹2541,第一外螺纹2541与第一内螺纹25122配合,以将止动座254固定在蒸汽通道257内。具体地,止动座254设置在蒸汽通道257内,并且通过第一外螺纹2541和第一内螺纹25122的配合实现了止动座254与蒸汽通道257的配合,螺纹连接的方式强度高,稳定性佳,避免了蒸汽高温对连接位置的影响,保证了止动座254为弹性体253提供良好的止动效果,使得阀芯252能够有效打开或关闭蒸汽通道257。
另外,止动座254与蒸汽通道257螺纹连接,便于拆装,有效提高了组装及维修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0所示,弹性体253为弹簧。具体地,为弹簧的弹性体253套装在导杆部2522的外侧,并且弹簧的一端抵靠在封堵部2521上,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止动座254上,弹簧的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够为阀芯252提供良好的弹力,从而提高了阀芯252对蒸汽通道257的封闭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其它示例中,弹性体253为弹性橡胶圈,弹性橡胶圈套装在导杆的外侧,并且弹性形橡胶圈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止动座254和封堵部2521相抵接,利用弹性橡胶圈的弹力实现阀芯252对蒸汽通道257的封堵,弹性橡胶圈的弹力性能稳定,有效降低了连通件25的故障率。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0所示,所述连通件25还包括密封圈255,所述密封圈255设置在所述封堵部2521上,所述密封圈255用于密封所述封堵部2521与所述限位圈25123的结合位置。具体地,当封堵部2521在弹性体253的作用下抵靠在限位圈25123上时,密封圈255被夹设在封堵部2521与限位圈25123的结合位置,通过设置密封圈255,从而提高了阀芯252对蒸汽通道257的封闭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密封圈255的可以为橡胶件或硅胶件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圈255为硅胶件,硅胶件耐高温性能佳,能够有效保证密封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0所示,阀座251包括底座部2512和顶盖部2511,蒸汽入口258设于底座部2512的底部,底座部2512的顶部设有开口,蒸汽通道257设于底座部2512,开口与蒸汽通道257连通,蒸汽出口259设于顶盖部2511的侧壁上,顶盖部2511套装在开口的外侧且与底座部2512以可拆卸的方式配合。具体地,当连通件25用于蒸锅组件20时,底座部2512穿过蒸锅组件20的锅体21,底座部2512的一部分本体位于锅体21的外部,底座部2512的另一部分本体位于锅体21内,顶盖部2511与位于锅体21内的底座部2512的本体进行连接配合,从而实现了连通件25与锅体21的装配,装配后的连通件25蒸汽入口258位于锅体21的外侧,蒸汽出口259位于锅体21的内侧。蒸汽经蒸汽入口258进入到蒸汽通道257,驱动阀芯252开启后再经由蒸汽出口259进入到锅体21内部,通过将底座部2512及顶盖部2511设置为可拆卸的方式,从而提高了拆装的便捷性,进而提高了组装及维修的效率。
需要理解的是,蒸汽出口259设置在顶盖部2511的侧壁上,当蒸汽经由蒸汽出口259进入到锅体21内部时,蒸汽自顶盖的侧壁向锅体21内喷出,从而避免了锅体21内产生的废水经由蒸汽出口259进入到连通件25内部,避免废水回流对连通件25产生不良的影响。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0所示,顶盖部2511设有第二内螺纹25111,底座部2512设有第二外螺纹25121,第二内螺纹25111与第二外螺纹25121配合,以固定顶盖部2511和底座部2512。具体地,当连通件25用于蒸锅组件20时,底座部2512穿设于蒸锅组件20的锅体21,第二外螺纹25121设置在底座部2512位于锅体21内部的本体上,再将顶盖部2511套装在底座部2512位于锅体21内的本体上,通过第二内螺纹25111与第二外螺纹25121的配合,从而实现了连通件25与锅体21的装配,螺纹连接的方式强度高,稳定性佳,避免了蒸汽高温对连接位置的影响,保证了连通件25与锅体21连接位置的强度,避免因连通件25松动而导致漏气的情况发生。
另外,顶盖部2511与底座部2512螺纹连接,便于拆装,有效提高了组装及维修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0所示,蒸汽出口259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蒸汽出口259沿顶盖部2511的周向间隔设置。具体地,通过设置多个蒸汽出口259,从而保证了蒸汽的排出量,进而保证了对食物的蒸制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蒸汽出口259沿顶盖部2511的周向等间隔设置,进一步保证了蒸汽进入的均匀性,使得食物的烹饪效果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本实施方式还提出了一种蒸锅组件20,如图8所示,蒸锅组件20包括连通件25和锅体21,连通件25为根据如上连通件25,锅体21的底部设有安装孔,阀座251的底座部2512插设于安装孔,底座部2512的第一本体位于锅体21的外侧,底座部2512的第二本体位于锅体21的内部,阀座251的顶盖部2511与第二本体配合。
具体地,连通件25安装在烹饪装置100的锅体21上,当蒸锅组件20用于烹饪装置100时,锅体21以可分离的方式与烹饪装置100的蒸汽站10配合,当锅体21与蒸汽站10配合时,蒸汽站10的喷嘴组件111与连通件25配合,蒸汽站10的蒸汽发生组件114所产生的蒸汽能够经喷嘴组件111和连通组件进入到锅体21的内部,以实现对食物的蒸制烹饪。当蒸汽进入到蒸汽通道257内部时,蒸汽作用下阀芯252上,当蒸汽的压力大于弹性体253的弹力时,蒸汽将阀芯252顶起(阀芯252与限位圈25123分离,弹性体253发生弹性形变),此时蒸汽通道257处于打开状态,蒸汽经蒸汽通道257进入到锅体21内,当蒸汽的压力出现波动时,阀芯252会相对蒸汽通道257移动,由于设置了弹性体253,避免了阀芯252与阀座251出现撞击而产生的噪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连通件25还包括密封垫256,密封垫256夹设在第一本体和锅体21的外表面之间,用于密封底座部2512与安装孔的结合位置。具体地,当连通件25与锅体21装配时,密封垫256套装在底座部2512上,底座部2512穿设于锅体21的安装孔,顶盖部2511套装在底座部2512位于锅体21内的本体上,通过第二内螺纹25111与第二外螺纹25121的配合,使得顶盖部2511与底座部2512固定,以实现连通件25固定在锅体21上,此时密封垫256背夹设在底座部2512与锅体21的外表面之间,利用密封垫256实现了对底座部2512与安装孔的结合位置的密封,进一步避免了漏气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方式另外提出了一种烹饪装置100,如图1、图8至图10所示,该烹饪装置100包括蒸锅组件20和蒸汽站10,蒸锅组件20为根据如上的蒸锅组件20,蒸汽站10包括机体11和折叠板12,折叠板12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机体11上,机体11包括蒸汽发生组件114以及与蒸汽发生组件114连通的喷嘴组件111,喷嘴组件111设于折叠板12,锅体21以可分离的方式定位在折叠板12并安装于折叠板12,喷嘴组件111与锅体21配合,蒸汽发生组件114通过喷嘴组件111与锅体21的内部连通。
具体地,连通件25安装在烹饪装置100的锅体21上,锅体21以可分离的方式与烹饪装置100的蒸汽站10配合,当锅体21与蒸汽站10配合时,蒸汽站10的喷嘴组件111与连通件25配合,蒸汽站10的蒸汽发生组件114所产生的蒸汽能够经喷嘴组件111和连通组件进入到锅体21的内部,以实现对食物的蒸制烹饪。当蒸汽进入到蒸汽通道257内部时,蒸汽作用下阀芯252上,当蒸汽的压力大于弹性体253的弹力时,蒸汽将阀芯252顶起(阀芯252与限位圈25123分离,弹性体253发生弹性形变),此时蒸汽通道257处于打开状态,蒸汽经蒸汽通道257进入到锅体21内,当蒸汽的压力出现波动时,阀芯252会相对蒸汽通道257移动,由于设置了弹性体253,避免了阀芯252与阀座251出现撞击而产生的噪音,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包括:
阀座,所述阀座设有蒸汽通道以及分别与所述蒸汽通道连通的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入口用于与烹饪装置的喷嘴组件以可分离的方式配合,所述蒸汽出口用于与所述烹饪装置的锅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蒸汽通道内设有限位圈;
阀芯,所述阀芯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蒸汽通道内,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蒸汽通道;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与所述阀芯配合,所述弹性体的弹力用于驱使所述阀芯抵靠在所述限位圈上,以关闭所述蒸汽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还包括止动座,所述止动座设置在所述蒸汽通道内且与所述蒸汽通道的内部以可拆卸的方式配合,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阀芯配合,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止动座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彼此连接的封堵部和导杆部,所述封堵部与所述弹性体的所述一端配合,所述止动座上设有穿设孔,所述导杆部以可移动的方式穿设于所述穿设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通道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止动座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配合,以将所述止动座固定在所述蒸汽通道内;
并且/或者所述弹性体为弹簧;
并且/或者所述连通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封堵部上,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封堵部与所述限位圈的结合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包括:
底座部,所述蒸汽入口设于所述底座部的底部,所述底座部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蒸汽通道设于所述底座部,所述开口与所述蒸汽通道连通;
顶盖部,所述蒸汽出口设于所述顶盖部的侧壁上,所述顶盖部套装在所述开口的外侧且与所述底座部以可拆卸的方式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部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底座部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配合,以固定所述顶盖部和所述底座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出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蒸汽出口沿所述顶盖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8.一种蒸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锅组件包括:
连通件,所述连通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连通件;
锅体,所述锅体的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阀座的底座部插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底座部的第一本体位于所述锅体的外侧,所述底座部的第二本体位于所述锅体的内部,所述阀座的顶盖部与所述第二本体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夹设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锅体的外表面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底座部与所述安装孔的结合位置。
10.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
蒸锅组件,所述蒸锅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蒸锅组件;
蒸汽站,所述蒸汽站包括机体和折叠板,所述折叠板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机体包括蒸汽发生组件以及与所述蒸汽发生组件连通的喷嘴组件,所述喷嘴组件设于所述折叠板,所述锅体以可分离的方式定位在所述折叠板并且安装于所述折叠板,所述喷嘴组件与所述锅体配合,所述蒸汽发生组件通过所述喷嘴组件与所述锅体的内部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46419.5U CN215077493U (zh) | 2021-03-01 | 2021-03-01 | 连通件、蒸锅组件及烹饪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46419.5U CN215077493U (zh) | 2021-03-01 | 2021-03-01 | 连通件、蒸锅组件及烹饪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077493U true CN215077493U (zh) | 2021-12-10 |
Family
ID=79336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446419.5U Active CN215077493U (zh) | 2021-03-01 | 2021-03-01 | 连通件、蒸锅组件及烹饪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077493U (zh) |
-
2021
- 2021-03-01 CN CN202120446419.5U patent/CN21507749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85458B (zh) | 一种带蒸箱的集成灶 | |
CN105902142A (zh) | 一种婴儿辅食机 | |
CN215077493U (zh) | 连通件、蒸锅组件及烹饪装置 | |
CN215077494U (zh) | 蒸汽站及烹饪装置 | |
CN215077492U (zh) | 烹饪装置 | |
CN215077491U (zh) | 蒸锅组件及烹饪装置 | |
JP5616321B2 (ja) | ガスコンロ | |
CN211066130U (zh) | 阀盖、阀座、蒸汽阀、盖体、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 |
US3355111A (en) | Dishwasher power unit housing and mounting means | |
CN106758034A (zh) | 衣物处理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的上盖组件 | |
CN212234116U (zh) |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 |
CN211511492U (zh) | 具有可升降的烘烤组件的烹饪器具 | |
CN215838437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微压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9353676U (zh) | 一种水箱组件及烤箱 | |
CN219126039U (zh) | 盖体和烹饪器具 | |
CN219126040U (zh) | 盖体和烹饪器具 | |
CN211432495U (zh) | 一种防滴水的食品加工机 | |
CN21807450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8978643U (zh) | 盖体和烹饪器具 | |
CN219331371U (zh) |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6822806U (zh) |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5305091U (zh) | 压力烹饪器具的内盖及压力烹饪器具 | |
CN215457360U (zh) | 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9126037U (zh) | 盖体和烹饪器具 | |
CN218074505U (zh) | 烹饪器具的锅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