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72439U -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72439U
CN215072439U CN202120820291.4U CN202120820291U CN215072439U CN 215072439 U CN215072439 U CN 215072439U CN 202120820291 U CN202120820291 U CN 202120820291U CN 215072439 U CN215072439 U CN 215072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frame
fan
heat dissipation
heat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202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建伟
刘建威
徐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peng New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peng New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peng New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peng New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202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72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72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72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包括风扇、电力组件和散热壳,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壳的顶部,且所述风扇贯穿所述散热壳的顶面,所述电力组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壳的内部,所述散热壳包括固定架和散热组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风扇的下方,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块导热板和若干根散热管,两块所述导热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底部,若干根所述散热管均具有斜切和环形台,导热板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管的底部,使散热管上下两端产生热压差,从而使空气不断循环散热,在发热量较低时不需要使用风扇散热,解决了现有的运维器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
背景技术
IT运维管理是时下IT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随着IT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运行维护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各单位领导和信息服务部门普遍关注和不堪重负的问题,由于这是一个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而产生的新课题,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IT运维管理,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和应用技术还刚刚起步,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现实意义,IT运维时需要用到运维器,运维器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现有的运维器大多采用风机进行散热,而风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运维器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包括风扇、电力组件和散热壳,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壳的顶部,且所述风扇贯穿所述散热壳的顶面,并与所述散热壳固定连接,且所述风扇与所述电力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电力组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壳的内部,并与所述散热壳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壳包括固定架和散热组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风扇的下方,并与所述风扇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并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块导热板和若干根散热管,两块所述导热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底部,并均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且两块所述导热板均与所述电力组件贴合,若干根所述散热管分别竖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且若干根所述散热管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若干根所述散热管均具有斜切和环形台,所述环形台设置于所述散热管的内侧底端,所述斜切设置于所述环形台的内侧,且所述斜切设置于所述环形台的上下两端。
其中,所述固定架具有开口和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并贯穿所述固定架的底面,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侧面,并贯穿所述固定架,且所述开口分别与两块所述导热板契合。
其中,所述风扇包括安装座、若干块扇叶、电机和转轴,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散热壳的顶部,并与所述散热壳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内侧,且所述电机与所述电力组件电性连接,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电机的上方,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若干块所述扇叶均布在所述安装座的周侧,并均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若干块所述扇叶均包括辅叶和稳定块,所述辅叶设置于对应所述扇叶的远离所述转轴一端,所述稳定块设置于所述扇叶的底部,且所述稳定块与所述安装座配合。
其中,所述安装座具有导向槽和若干个通风口,所述导向槽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内侧底部,且所述导向槽与所述稳定块契合,若干个所述通风口均布在所述导向槽的周侧,并贯穿所述安装座的底面与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连通。
其中,所述辅叶具有折面和配重台,所述折面设置于所述辅叶的上下两端,所述配重台设置于所述辅叶的靠近所述转轴一侧,且所述配重台设置于所述扇叶的远离所述转轴一端顶面。
其中,所述电力组件包括电源和电路板,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一侧,并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远离所述电源一侧,且所述电源和所述电路板分别与相邻所述导热板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导热板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管的底部,使散热管上下两端产生热压差,从而使空气不断循环散热,在发热量较低的情况时不需要使用风扇散热,从而降低噪声,解决了现有的运维器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10-风扇、11-安装座、111-导向槽、112-通风口、12-转轴、13-扇叶、131- 辅叶、1311-折面、1312-配重台、132-稳定块、14-电机、20-散热壳、21-固定架、 211-进气孔、212-开口、22-散热组件、221-导热板、222-散热管、2221-斜切、 2222-环形台、30-电力组件、31-电源、32-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包括风扇10、电力组件30和散热壳20,所述风扇10设置于所述散热壳20的顶部,且所述风扇10贯穿所述散热壳20 的顶面,并与所述散热壳20固定连接,且所述风扇10与所述电力组件30电性连接,所述电力组件30设置于所述散热壳20的内部,并与所述散热壳20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壳20包括固定架21和散热组件22,所述固定架21设置于所述风扇10的下方,并与所述风扇10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组件22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1的两侧,并与所述固定架21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组件22包括两块导热板 221和若干根散热管222,两块所述导热板221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1的两侧底部,并均与所述固定架21固定连接,且两块所述导热板221均与所述电力组件30贴合,若干根所述散热管222分别竖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1的两侧,且若干根所述散热管222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导热板221固定连接,若干根所述散热管222均具有斜切2221和环形台2222,所述环形台2222设置于所述散热管222的内侧底端,所述斜切2221设置于所述环形台2222的内侧,且所述斜切2221设置于所述环形台2222的上下两端。
在本实施方案中,现有的运维器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大多来自于风力散热器的叶片旋转时,叶片的尖端产生的尖端涡旋,以及叶片在旋转时发生振动与外壳碰撞,将作为发热热量主要来源的所述电力组件30安装在所述固定架21 的底部,通过所述电力组件30自动控制所述风扇10的停止和启动,在所述电力组件发热量较小时,所述风扇10保持停止状态,由所述散热壳20对所述电力组件30进行散热冷却,当所述电力组件发热量增大后,所述风扇10启动,加强所述散热壳20的内部空气流动,辅助所述散热壳20对所述电力组件30进行散热冷却,所述电力组件30分别与两块所述导热板221接触,并通过所述导热板221将热量传递到所述散热管222的底部,使所述散热管222的上下两端产生热压差,将外界的冷空气从所述散热管222的底部吸入所述散热管222,在所述散热管222的底部受热后,将热量从所述散热管222的顶部排出,空气不断的循环从而实现对所述电力组件30的冷却散热,所述斜切2221设置于所述环形台2222的上下两端,使所述环形台2222的截面呈梯形,当空气沿所述斜切2221通过所述环形台2222进入所述散热管222时,位于所述环形台2222底部的空气流速增加,气压降低,外界其他位置的冷空气向所述环形台2222底部聚集,进一步增加散热的效率,解决了现有的运维器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21具有开口212和进气孔211,所述进气孔211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1的底部,并贯穿所述固定架21的底面,所述开口212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1的底部侧面,并贯穿所述固定架21,且所述开口212分别与两块所述导热板221契合。
在本实施方案中,两块所述导热板221设置于所述开口212的内侧,与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1底部的所述电力组件30贴合,散热时,所述风扇10启动,外界的空气通过所述进气孔211进入所述固定架21的内部与所述电力组件30 接触,从而对所述电力组件30进行冷却散热,之后从所述通风口112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10包括安装座11、若干块扇叶13、电机14和转轴12,所述安装座11设置于所述散热壳20的顶部,并与所述散热壳20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4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1的内侧,且所述电机14与所述电力组件30电性连接,所述转轴12设置于所述电机14的上方,并与所述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若干块所述扇叶13均布在所述安装座11的周侧,并均与所述转轴12固定连接,若干块所述扇叶13均包括辅叶131和稳定块132,所述辅叶131设置于对应所述扇叶13的远离所述转轴12一端,所述稳定块132设置于所述扇叶13 的底部,且所述稳定块132与所述安装座11配合。
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风扇10开启时,所述电机14驱动所述转轴1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扇叶13旋转,所述辅叶131在所述扇叶13旋转时,打散所述扇叶13产生的尖端涡旋,加快尖端涡旋的耗散速度,减少空气因所述扇叶13扰动而产生的振动,从而降低噪声,同时,所述稳定块132与所述安装座11配合,防止所述扇叶13在旋转时发生横向和纵向的偏移,避免所述扇叶13与所述安装座11发生碰撞,进一步降低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11具有导向槽111和若干个通风口112,所述导向槽111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1的内侧底部,且所述导向槽111与所述稳定块132 契合,若干个所述通风口112均布在所述导向槽111的周侧,并贯穿所述安装座 11的底面与所述固定架21的内部连通。
在本实施方案中,当所述扇叶13转动时,所述稳定块132在所述导向槽111 中滑动,防止所述扇叶13发生振动与所述安装座11碰撞,散热时,空气从所述散热壳20的底部进入所述散热壳20,与所述电力组件30接触进行冷却后,从若干个所述通风口112排出,完成一次风冷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辅叶131具有折面1311和配重台1312,所述折面1311设置于所述辅叶的上下两端,所述配重台1312设置于所述辅叶的靠近所述转轴一侧,且所述配重台1312设置于所述扇叶13的远离所述转轴12一端顶面。
在本实施方案中,当所述扇叶13转动时,气流会通过所述通风口112从所述扇叶13的下方,先后沿所述扇叶13的底面和所述折面1311流动耗散,避免了气流直接沿所述扇叶13的底面加速流向扇叶13的顶面形成涡旋,从而降低了由于涡旋产生的噪音,所述配重台1312的设置改变了所述扇叶13的质心位置,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随着所述扇叶13的旋转,所述扇叶13会出现应力钢化的现象,使得所述扇叶的刚度提高,降低所述扇叶13的振动幅度,进一步的减少由于所述扇叶13振动而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组件30包括电源31和电路板32,所述电源31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1的底部一侧,并与所述固定架21固定连接,所述电源31分别与所述电路板32和所述电机14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32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1 的底部远离所述电源31一侧,且所述电源31和所述电路板32分别与相邻所述导热板221贴合。
在本实施方案中,为运维终端供电的所述电源31以及运行维护时提供数据处理的所述电路板32在工作状态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也是运维终端的主要发热源,在通过空气循环冷却的同时,将所述电源31和所述电路板32分别与两块所述导热板221贴合,将热量通过所述导热板221传递到所述散热管222,辅助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运维终端的散热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电力组件和散热壳,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壳的顶部,且所述风扇贯穿所述散热壳的顶面,并与所述散热壳固定连接,且所述风扇与所述电力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电力组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壳的内部,并与所述散热壳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壳包括固定架和散热组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风扇的下方,并与所述风扇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并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块导热板和若干根散热管,两块所述导热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底部,并均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且两块所述导热板均与所述电力组件贴合,若干根所述散热管分别竖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且若干根所述散热管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若干根所述散热管均具有斜切和环形台,所述环形台设置于所述散热管的内侧底端,所述斜切设置于所述环形台的内侧,且所述斜切设置于所述环形台的上下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具有开口和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并贯穿所述固定架的底面,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侧面,并贯穿所述固定架,且所述开口分别与两块所述导热板契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安装座、若干块扇叶、电机和转轴,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散热壳的顶部,并与所述散热壳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内侧,且所述电机与所述电力组件电性连接,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电机的上方,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若干块所述扇叶均布在所述安装座的周侧,并均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若干块所述扇叶均包括辅叶和稳定块,所述辅叶设置于对应所述扇叶的远离所述转轴一端,所述稳定块设置于所述扇叶的底部,且所述稳定块与所述安装座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具有导向槽和若干个通风口,所述导向槽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内侧底部,且所述导向槽与所述稳定块契合,若干个所述通风口均布在所述导向槽的周侧,并贯穿所述安装座的底面与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叶具有折面和配重台,所述折面设置于所述辅叶的上下两端,所述配重台设置于所述辅叶的靠近所述转轴一侧,且所述配重台设置于所述扇叶的远离所述转轴一端顶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组件包括电源和电路板,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一侧,并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远离所述电源一侧,且所述电源和所述电路板分别与相邻所述导热板贴合。
CN202120820291.4U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 Active CN215072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0291.4U CN215072439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0291.4U CN215072439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72439U true CN215072439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11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20291.4U Active CN215072439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724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08791U (zh) 一种电机机壳及其应用的电机
CN216056619U (zh) 一种带有控制风扇的电机
CN214642211U (zh) 电主轴轴承座的隔热冷却机构
CN215072439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运维终端
CN213126938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变频器
CN210374720U (zh) 一种高效散热器
CN214122883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工控机
CN210270777U (zh) 计算机用降温系统及计算机
CN211209427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机
CN210627119U (zh) 用于单片机封闭控制模块的散热装置
CN214314874U (zh) 一种液冷电机
CN218733695U (zh) 一种润滑系统的驱动电机
CN210723004U (zh) 一种cpu散热结构
CN218958364U (zh) 一种具有散热通风系统的配电箱
CN213122881U (zh) 一种计算机用散热装置
CN217607646U (zh) 一种交流电动机轴承散热装置
CN21522288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整流模块
CN214755968U (zh)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的散热结构
CN210577012U (zh) 一种激光振荡模块摩擦焊水冷板
CN220773534U (zh) 一种新型防尘散热的服务器
CN214795867U (zh) Mcu芯片驱动电路高效散热结构
CN218514212U (zh) 一种具有自降温功能的电风扇电机外壳
CN212723904U (zh) 一种环绕式计算机cpu散热器
CN220817933U (zh) 风扇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CN221103142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的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