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72006U - 一种电机散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散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72006U
CN215072006U CN202120831703.4U CN202120831703U CN215072006U CN 215072006 U CN215072006 U CN 215072006U CN 202120831703 U CN202120831703 U CN 202120831703U CN 215072006 U CN215072006 U CN 215072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mpeller
heat dissipation
motor body
outlet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317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万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Xingfeng Food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Xingfeng Foo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Xingfeng Food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Xingfeng Foo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317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72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72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72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散热组件,包括壳体和电机本体,壳体具有散热通道,壳体设置有进风腔和出风窗,进风腔和出风窗分别位于散热通道的两端;电机本体安装于壳体内,电机本体位于散热通道中,电机本体的转轴两端分别装设有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第一叶轮位于进风腔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加快电机本体周边的空气流动,增大壳体内部的风压,散热效果好,有效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散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内部温度会不断升高,现有电机的散热过程中,电机内部的风流动缓慢,散热能力差,散热效率低,严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散热组件,散热效果好,有效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机散热组件,包括:壳体,具有散热通道,所述壳体设置有进风腔和出风窗,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窗分别位于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电机本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本体位于所述散热通道中,所述电机本体的转轴两端分别装设有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位于所述进风腔内。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电机本体的转轴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电机本体工作时带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同时转动,能够加快电机本体周边的空气流动,增大壳体内部的风压,使壳体内部的热风从出风窗迅速排出到壳体外部,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防止壳体内部温度过高而影响电机本体的正常工作,有效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叶轮,另一端朝向所述出风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部沿所述电机本体的周向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部的导入方向和导出方向互成60°~120°的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部设置为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的内侧朝向所述电机本体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部设置为斜面结构,所述斜面结构背离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向所述电机本体的外侧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转动安装于所述定子内,所述第二叶轮的外径小于所述定子的内径,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叶轮位于所述定子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叶轮整体位于所述定子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窗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窗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板设置有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二导风部的一端朝向所述导风板的端部,另一端朝向所述出风窗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点解散热组件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导风部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风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出风窗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进风腔110;第一导风部120;弧面结构121;斜面结构122;通孔130;出风窗140;出风孔141;导风板142;过风空间1421;第二导风部1422;散热通道150;通风隔板160;第一轴承170;第二轴承180;后罩190;
电机本体200;定子210;转子220;转轴230;第一叶轮240;第二叶轮25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散热组件,包括壳体100和电机本体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具有散热通道150,壳体100设置有进风腔110和出风窗140,进风腔110和出风窗140分别位于散热通道150的两端,具体地,壳体100呈圆柱状结构,壳体100的一端连接有后罩190,后罩190设置为镂空结构,后罩190的围绕空间即形成进风腔110,进风腔110与壳体100内部连通,壳体100的另一端安装有出风窗140,一般而言,出风窗140安装于壳体100的侧壁,且出风窗140远离进风腔110。
电机本体200安装于壳体100内,且电机本体200位于散热通道150中,电机本体200的转轴230两端分别安装设有第一叶轮240和第二叶轮250,具体地,壳体100内靠近后罩190的一端设置有通风隔板160,通风隔板160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轴承170,壳体100背离后罩190的一端壁体上设置有第二轴承180,电机本体200的转轴230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轴承170和第二轴承180,电机与壳体100的内壁之间即形成散热通道150,第一叶轮240位于进风腔110内,以便从外部吸进冷风,第二叶轮250则位于壳体100内并靠近出风窗140,以便将壳体100内的热风排出,达到散热的目的。
通过在电机本体200的转轴230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叶轮240和第二叶轮250,电机本体200工作时带动第一叶轮240和第二叶轮250同时转动,能够加快电机本体200周边的空气流动,增大壳体100内部的风压,使壳体100内部的热风从出风窗140迅速排出到壳体100外部,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防止壳体100内部温度过高而影响电机本体200的正常工作,有效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导风部120,第一导风部120位于设有第二轴承180的内壁上,第一导风部120能够改变风向,一般而言,第一导风部120具有导入端和导出端,其中,导入端朝向第二叶轮250,导出端朝向出风窗140,从而能够将第二叶轮250处排出的热风引导至出风窗140,以便快速将热风排出至壳体100的外部,提高散热效率。
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风部120的导入方向和导出方向互成60°~120°的夹角,具体地,夹角为90°,一般而言,电机本体200的输出轴需连接其他机构,如搅拌机构(图中未示出)等,因此,出风窗140一般安装于壳体100的侧壁,即位于电机本体200的径向方向上,以将热风排出至壳体100外部,避免热风排出至其他机构,而位于第二叶轮250处的出风方向一般沿电机本体200的轴向方向,因此,第一导风部120的导入方向和导出方向互成90°能够准确地将第二叶轮250处排出的热风引导至出风窗140,以快速排出热风,提高散热效率。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出风窗140的设置位置,可以将第一导风部120的导入方向和导出方向设置为60°~120°中任一夹角。
参照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风部120设置为弧面结构121,弧面结构121的内侧朝向电机本体200的一侧,具体地,弧面结构121的截面边界为四分之一圆弧,圆弧的一端沿电机本体200的轴向方向朝向第二叶轮250,另一端沿电机本体200的径向方向朝向外侧,且弧面结构121沿电机本体200的周向布置,从而能够使由第二叶轮250处排出的热风向四周扩散,并将热风引导至出风窗140,以快速排出热风,提高散热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第一导风部120设置为斜面结构122,斜面结构122背离电机本体200的一端向电机本体200的外侧倾斜,具体地,斜面结构122与电机本体200的中轴线形成45°的夹角,且斜面结构122背离电机本体200的一端向电机本体200的外侧倾斜,斜面结构122沿电机本体200的周向布置,形成圆台状结构,其中,圆台的小端朝向第二叶轮250,从而,从第二叶轮250处排出的热风经斜面结构122的反射作用能够向四周扩散,并从出风窗140快速排出至壳体100外部,提高散热效率。
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本体200包括定子210和转子220,转子220转动安装于定子210内,一般而言,转子220的外壁与定子210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所处的位置为电机本体200产生热量的主要部位,第二叶轮250的外径小于定子210的内径,第二叶轮250安装于转轴230后,第二叶轮250部分位于定子210内,即第二叶轮250靠近转子220的一端部分容纳于定子210内,因此,第二叶轮250既能加快间隙中的空气流速,即针对产生热量的主要部位进行散热,也能将部分热风直接排出至出风窗140,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叶轮250整体容纳于定子210内,从而使第二叶轮250进一步增大间隙中的空气流速,进一步提高对产生热量的主要部位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电机本体200整体的散热效率。
参照图1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的侧壁设置有通孔130,出风窗140设置于通孔130的位置,出风窗140与壳体100为可拆卸连接,如通过螺钉固定于壳体100的外壁,以便拆卸更换或清洗出风窗140,避免出风窗140出现堵塞现象;同时,出风窗140设置多个出风孔141,出风孔141设置为长形孔,多个出风孔141阵列布置,便于加工,从而通过通孔130和出风孔141使壳体100内部与外部连通,以便出风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叶轮240和第二叶轮250均设置为离心叶轮,离心叶轮进一步增大壳体100内部的风压,以便壳体100内部的热风从出风窗140快速排出至壳体100外部,且离心叶轮的效率更高,节能省电。
参照图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出风窗140设置有导风板142,导风板142位于出风窗140的内侧,导风板142的一端连接于出风窗140,另一端沿电机本体200的轴向延伸,且沿靠近第二叶轮250的方向延伸,导风板142与出风窗140之间具有过风空间1421,从而使由第一叶轮240吸进的冷风能够由电机本体200的一端流动至另一端,再从出风窗140流出至壳体100的外部,防止冷风未对整个电机本体200进行散热即从出风窗140流出至外部,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导风板142与出风窗140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二导风部1422,第二导风部1422的导入端朝向导风板142的伸出端,导出端朝向出风窗140的外侧,第二导风部1422设置为弧面结构或斜面结构,能够将进入过风空间1421的热风导出至出风窗140的外侧,有效提高出风流畅度,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电机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散热通道,所述壳体设置有进风腔和出风窗,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窗分别位于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
电机本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本体位于所述散热通道中,所述电机本体的转轴两端分别装设有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位于所述进风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叶轮,另一端朝向所述出风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沿所述电机本体的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的导入方向和导出方向互成60°~120°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设置为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的内侧朝向所述电机本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设置为斜面结构,所述斜面结构背离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向所述电机本体的外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转动安装于所述定子内,所述第二叶轮的外径小于所述定子的内径,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叶轮位于所述定子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轮整体位于所述定子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窗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窗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设置有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二导风部的一端朝向所述导风板的端部,另一端朝向所述出风窗的外侧。
CN202120831703.4U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电机散热组件 Active CN215072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1703.4U CN215072006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电机散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1703.4U CN215072006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电机散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72006U true CN215072006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12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31703.4U Active CN215072006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电机散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72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3079U (ja) 新型の永久磁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システムを備えたスクロールケーシング遠心送風機
US20100080719A1 (en) Peripheral discharge tube axial fan
CN210290212U (zh) 风机和电器设备
US20210285686A1 (en) Air circulator
US20080247874A1 (en) Dual flow fan heat sink application
CN107453543B (zh) 带有改进的空气冷却的具有切向结构的电机
US10186936B2 (en) Electric machine with a baffle
CN215072006U (zh) 一种电机散热组件
CN112303008A (zh) 具有散热效果的风机结构及制冷设备
CN110500293B (zh) 离心式压缩机
CN218817104U (zh) 一种离心风机
US10376119B2 (en) Steam cleaner
CN205489978U (zh) 一种电机散热风叶结构
CN215077770U (zh) 一种食品搅拌机
CN210118279U (zh) 风叶、风机组件、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CN210201641U (zh) 电机散热结构
CN109236742B (zh) 蜗舌、风机和油烟机
CN208386341U (zh) 一种高速电动机
CN219754883U (zh) 充气泵散热壳体及充气泵
CN216742095U (zh) 一种新型鼓风机
CN214036243U (zh) 具有散热效果的风机结构及制冷设备
CN219492628U (zh) 一种干湿分离的大功率负压风机
CN215979787U (zh) 一种充气泵的散热系统
CN219299625U (zh) 一种低噪音高速风机
CN217720962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