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7639U - 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7639U
CN215067639U CN202121426897.6U CN202121426897U CN215067639U CN 215067639 U CN215067639 U CN 215067639U CN 202121426897 U CN202121426897 U CN 202121426897U CN 215067639 U CN215067639 U CN 215067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icade
lateral wall
plate
liquid crystal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268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立畅
吴钊剑
陈坤涌
何胜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T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T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T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T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268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7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7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7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所述背板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四周的挡墙和侧壁,其中,所述挡墙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侧壁与对应的挡墙平行设置,且所述侧壁的顶部与对应的挡墙的顶部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底板四周的支撑板围绕构建成用于承载光学材料的光学材料承载部,所述侧壁的底部间隔朝向所述挡墙折弯,形成若干用于安装前框的安装耳,每个安装耳上和/或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丝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挡墙对锁螺丝时产生的碎屑进行遮挡,避免螺丝碎屑等异物进入显示区域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成本低。

Description

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作为一种屏幕显示装置,因其具有机身薄、空间省、耗电少、辐射低以及画面柔和不伤眼等优点而本广泛使用于各种显示领域。
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外框,在安装时,通常是通过螺丝将背板、外框和液晶面板组装在一起,采用这种组装方式在组装时,锁螺丝工艺容易造成铁屑等异物到显示区域内,因此,目前通常采用胶带堵住螺丝孔,或者需要增加塑胶中框或五金中框堵住螺丝孔,这几种方式会增加很多额外生产工艺,过程繁琐,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配简单,成本低的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板,所述背板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四周的挡墙和侧壁,其中,所述挡墙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侧壁与对应的挡墙平行设置,且所述侧壁的顶部与对应的挡墙的顶部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底板四周的支撑板围绕构建成用于承载光学材料的光学材料承载部,所述侧壁的底部间隔朝向所述挡墙折弯,形成若干用于安装前框的安装耳,每个安装耳上和/或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丝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间隔向上翻折,形成用于固定所述光学材料的限位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底板、挡墙、侧壁和限位部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前框为铝合金前框,所述铝合金前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丝孔对应的第二螺丝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前框包括前框本体,所述前框本体靠近所述侧壁的一侧于下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所述第二螺丝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前框本体靠近所述侧壁的一侧于上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双面背胶缓冲胶带,用于固定液晶显示玻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背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背板。
本实用新型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背板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四周的挡墙和侧壁,其中,所述挡墙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侧壁与对应的挡墙平行设置,且所述侧壁的顶部与对应的挡墙的顶部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底板四周的支撑板围绕构建成用于承载光学材料的光学材料承载部,所述侧壁的底部间隔朝向所述挡墙折弯,形成若干用于安装前框的安装耳,每个安装耳上和/或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丝孔,可以通过挡墙对锁螺丝时产生的碎屑进行遮挡,避免螺丝碎屑等异物进入显示区域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板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背板较佳实施例在第一螺丝孔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背板较佳实施例不在第一螺丝孔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与光学膜片、液晶显示玻璃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与前框装配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背板中安装耳连接成一体设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底板1;挡墙2;侧壁3;支撑板4;前框5;安装耳6;第一螺丝孔7;显示区域8;光学材料9;限位部10;第二螺丝孔11;前框本体12;安装板13;固定板14;缓冲胶带15;液晶显示玻璃16。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考虑到目前在安装液晶显示装置时通常是通过螺丝将背板、外框和液晶面板组装在一起,采用这种组装方式在组装时,锁螺丝工艺容易造成铁屑等异物到显示区域内,因此,目前通常采用胶带堵住螺丝孔,或者需要增加塑胶中框或五金中框堵住螺丝孔,这几种方式会增加很多额外生产工艺,过程繁琐,生产成本高,由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板,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对背板进行折弯设计,形成底板、挡墙和侧壁,在侧壁底部间隔朝向所述挡墙折弯,形成若干用于安装液晶显示装置前框的安装耳,每个安装耳上和/或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丝孔,通过挡墙对锁螺丝时产生的碎屑进行遮挡,避免螺丝碎屑等异物进入显示区域内。
请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板,所述背板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背板较佳实施例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四周的挡墙2和侧壁3,其中,所述挡墙2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侧壁3与对应的挡墙2平行设置,且所述侧壁3的顶部与对应的挡墙2的顶部通过支撑板4连接,所述底板1四周的支撑板4围绕构建成用于承载光学材料9的光学材料承载部,所述侧壁3的底部间隔朝向所述挡墙2折弯,形成若干用于安装前框5的安装耳6,每个安装耳6上和/或所述侧壁3上开设有第一螺丝孔7。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所述若干安装耳6通过连接板连成一体设置(如图8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挡墙2、支撑板4、侧壁3可以一体成型设置。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底板1与所述侧壁3之间设置挡墙2,在所述侧壁3的底部间隔朝向所述挡墙2折弯,形成若干用于安装前框5的安装耳6,每个安装耳6上和/或所述侧壁3上开设第一螺丝孔7,可以通过挡墙2对锁螺丝时产生的碎屑进行遮挡,避免螺丝碎屑等异物进入显示区域8内。
另外,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底板1四周的支撑板4围绕构建成用于承载光学材料9的光学材料承载部,相较现有技术采用独立的中框类物料承载光学材料9,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间隔向上翻折,形成用于固定光学膜片9的限位部10。
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在所述限位部10开设有通孔,将所述光学膜片9穿设于所述通孔内,以对所述光纤膜片进行固定限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框5为铝合金前框5,所述铝合金前框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丝孔7对应的第二螺丝孔11。
具体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框5包括前框本体12,所述前框本体12靠近所述侧壁3的一侧于下端设置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上开设所述第二螺丝孔11,所述第二螺丝孔11和所述第一螺丝孔7的孔径相适配。在进行装配时,通过所述挡墙2可对锁螺丝时产生的碎屑进行遮挡,避免螺丝碎屑等异物进入显示区域8内。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框本体12靠近所述侧壁3的一侧于上端设置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上设置双面背胶缓冲胶带15,用于固定液晶显示玻璃16。
本实用新型背板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四周的挡墙和侧壁,其中,所述挡墙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侧壁与对应的挡墙平行设置,且所述侧壁的顶部与对应的挡墙的顶部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底板四周的所述支撑板围绕构建成用于承载光学材料的光学材料承载部,所述侧壁的底部间隔朝向所述挡墙折弯,形成若干用于安装前框的安装耳,每个安装耳上开设有第一螺丝孔,可以通过挡墙对锁螺丝时产生的碎屑进行遮挡,避免螺丝碎屑等异物进入显示区域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如上实施例所述的背板,所述背板的结构和作用原理上面已经详细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上实施例所述的背板,所述背板的结构和作用原理上面已经详细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四周的挡墙和侧壁,其中,所述挡墙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侧壁与对应的挡墙平行设置,且所述侧壁的顶部与对应的挡墙的顶部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底板四周的支撑板围绕构建成用于承载光学材料的光学材料承载部,所述侧壁的底部间隔朝向所述挡墙折弯,形成若干用于安装前框的安装耳,每个安装耳上和/或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丝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间隔向上翻折,形成用于固定所述光学材料的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挡墙、侧壁和限位部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为铝合金前框,所述铝合金前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丝孔对应的第二螺丝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包括前框本体,所述前框本体靠近所述侧壁的一侧于下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所述第二螺丝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本体靠近所述侧壁的一侧于上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双面背胶缓冲胶带,用于固定液晶显示玻璃。
7.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背板。
8.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背板。
CN202121426897.6U 2021-06-25 2021-06-25 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215067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6897.6U CN215067639U (zh) 2021-06-25 2021-06-25 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6897.6U CN215067639U (zh) 2021-06-25 2021-06-25 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7639U true CN215067639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28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26897.6U Active CN215067639U (zh) 2021-06-25 2021-06-25 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76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06392B2 (e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flat panel display
JP482926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マウンティングフレームの結合構造
US742610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6525790B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mounting structure
JP2012168257A (ja) 表示装置
CN215067639U (zh) 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3325631A (zh) 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1479090U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7006169B2 (en) Display frame structure mounting arrangement
CN112086019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7474364B2 (e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an inverter
JP2003337656A (ja) 電子機器のタッチパネル部構造
CN21748463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6697670U (zh) 交互平板以及双屏智能交互平板
CN218384390U (zh) 显示装置
CN210605534U (zh)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CN217406841U (zh) 一种mic组件固定结构及显示设备
CN113365011B (zh) 一种挂耳结构以及显示设备
CN220379394U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其支撑组件
CN209822180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0835526U (zh) 一种背板及背光模组
TW550527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nitor with a reduced thickness
KR101191449B1 (ko) 액정 표시 모듈
CN216696928U (zh) 显示装置
CN21863044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