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5225U - 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5225U
CN215065225U CN202121524190.9U CN202121524190U CN215065225U CN 215065225 U CN215065225 U CN 215065225U CN 202121524190 U CN202121524190 U CN 202121524190U CN 215065225 U CN215065225 U CN 215065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gauge
driver
commutator
conveying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241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富成
王成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241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5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5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5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第一检测位和第二检测位,第一检测位内设有用于检测内孔的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位内设有用于检测内孔的第二检测组件,机架上还设有传送组件,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塞规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塞规升降的第一塞规驱动器;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塞规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塞规升降的第二塞规驱动器;传送组件包括传送板以及驱动传送板移动的传送驱动器,传送板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用于安放换向器的传送孔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采用第一塞规从上至下检测内孔,第二塞规从下至上检测内孔,这样自动检测换向器内孔的通畅,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一种旋转式电动机器,它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它主要包括一个用以产生磁场的电磁铁绕组或分布的定子绕组和一个旋转电枢或转子。电动机能提供的功率范围很大,从毫瓦级到千瓦级,例如机床、水泵,需要电动机带动;电力机车、电梯,需要电动机牵引;家庭生活中的电扇、冰箱、洗衣机,甚至各种电动机玩具都离不开电动机。
换向器(英文:commutator )俗称整流子,是直流永磁串激电动机上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当线圈通过电流后,会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通过吸引和排斥力转动,当它转到和磁铁平衡时,原来通着电的线较对应换向器上的触片就与电刷分离开,而电刷连接到符合产生推动力的那组线圈对应的触片上,这样不停的重复下去,直流电动机就转起来了。现有的换向器是在绝缘座外安装一圈铜片,相邻铜片之间保持间隔。现有换向器在组装完成后,都是采用人工对换向器的内孔的通畅进行检测,而人工手动检测,效率低,容易产生误差,也容易遗漏,造成良品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能自动检测换向器内孔的通畅,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第一检测位和第二检测位,第一检测位内设有用于检测内孔的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位内设有用于检测内孔的第二检测组件,机架上还设有用于传送成品的传送组件,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用于从上至下插入换向器内孔的第一塞规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塞规升降的第一塞规驱动器;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用于从下至上插入换向器内孔的第二塞规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塞规升降的第二塞规驱动器;传送组件包括传送板以及驱动传送板移动的传送驱动器,传送板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用于安放换向器的传送孔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塞规驱动器通过第一立架安装在机架上方,第一立架上还设有第一滑轨,第一塞规驱动器安装在第一滑板上,第一滑板与第一滑轨配合,第一塞规与第一滑板连接,第一塞规的塞规连接器设置在第一立架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塞规驱动器通过第二立架安装在机架下方,第二立架上还设有第二滑轨,第二塞规驱动器安装在第二滑板上,第二滑板与第二滑轨配合,第二塞规与第二滑板连接,第二塞规的塞规连接器设置在第二立架上。
优选地,所述传送驱动器包括横向传送驱动器和纵向驱动器,纵向驱动器与传送板连接,纵向驱动器设置在承载板上,承载板的下方连接有横向传送驱动器。
更优选地,所述传送板上的传送孔位呈弧形。
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剔除不良品的剔除工位,剔除工位内设有剔除组件,所述剔除组件包括推杆以及驱动推杆伸缩的剔除驱动器。
更优选地,所述剔除工位内还设有落料口,落料口的下方设有落料滑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采用第一塞规从上至下检测内孔,第二塞规从下至上检测内孔,这样自动检测换向器内孔的通畅,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中第一检测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中第二检测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中传送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中传送组件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中剔除组件的示意图;
图9,为换向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图1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8所示,该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包括机架10,机架上设有第一检测位101和第二检测位102,第一检测位内设有用于检测内孔的第一检测组件20,第二检测位内设有用于检测内孔的第二检测组件30,机架上还设有用于传送成品的传送组件40,第一检测组件20包括用于从上至下插入换向器内孔的第一塞规21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塞规升降的第一塞规驱动器22;第二检测组件30包括用于从下至上插入换向器内孔的第二塞规31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塞规升降的第二塞规驱动器32;传送组件40包括传送板41以及驱动传送板移动的传送驱动器42,传送板41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用于安放换向器的传送孔位411,这样传送驱动器42驱动传送板41将换向器100传送至第一检测工位101,第一塞规驱动器22驱动第一塞规21从上至下插入换向器的内孔中,从上至下检测内孔是否通顺,在检测完后,传送驱动器42驱动传送板41将换向器传送至第二检测工位102,第二塞规驱动器32驱动第二塞规31从下至上插入换向器的内孔中,从下至上检测内孔是否通顺。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塞规驱动器22通过第一立架23安装在机架10上方,第一立架23上还设有第一滑轨231,第一塞规驱动器22安装在第一滑板232上,第一滑板232与第一滑轨231配合,第一塞规21与第一滑板232连接,第一塞规21的塞规连接器211设置在第一立架23上,在第一塞规驱动器22带动第一滑板232沿第一滑轨231滑动时,带动第一塞规21沿第一滑轨231升降,第一塞规21从上至下插入换向器的内孔中。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塞规驱动器32通过第二立架33安装在机架10下方,第二立架33上还设有第二滑轨331,第二塞规驱动器32安装在第二滑板332上,第二滑板332与第二滑轨331配合,第二塞规31与第二滑板332连接,第二塞规31的塞规连接器设置在第二立架33上,在第二塞规驱动器32带动第二滑板332沿第二滑轨331滑动时,带动第二塞规31沿第二滑轨331升降,第二塞规31从下至上插入换向器的内孔中。第一塞规驱动器22和第二塞规驱动器32都为气缸。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传送驱动器42包括横向传送驱动器421和纵向驱动器422,纵向驱动器422与传送板41连接,纵向驱动器422设置在承载板43上,承载板43的下方连接有横向传送驱动器421,在进行传送换向器时,纵向驱动器422驱动传送板41靠近换向器,使得换向器处于传送板41的传送孔位411内,横向驱动器421驱动承载板43横向移动,使得承载板43上的传送板41横向移动,以将换向器在各工位依序传送。所述传送板上的传送孔位411呈弧形,与换向器大小相匹配。
如图8所示,所述机架10上还设有用于剔除不良品的剔除工位103,剔除工位103内设有剔除组件50,所述剔除组件50包括推杆51以及驱动推杆伸缩的剔除驱动器52,在第一检测组件20或第二检测组件30检测到换向器的内孔不通顺时,换向器被传送板41传送至剔除工位103时,剔除驱动器52驱动推杆51伸出,将不良的换向器推出。所述剔除工位103内还设有落料口1031,落料口1031的下方设有落料滑轨1032,在剔除驱动器52驱动推杆51伸出,被推出的不良换向器从落料口1031落入落料滑轨1032内。
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的具体检测过程为:1)外部上料机构将换向器100传送至机架10上,传送组件40内纵向驱动器422驱动传送板41靠近换向器,使得换向器处于传送板41的传送孔位411内,横向驱动器421驱动承载板43横向移动,使得承载板43上的传送板41横向移动至第一检测工位101,纵向驱动器422驱动传送板41远离换向器;2)第一塞规驱动器22带动第一滑板232沿第一滑轨231滑动时,带动第一塞规21沿第一滑轨231升降,第一塞规21从上至下插入换向器的内孔中,从上至下检测内孔是否通顺;3)第一塞规21从换向器内孔中上升移出,纵向驱动器422驱动传送板41靠近换向器,使得换向器处于传送板41的传送孔位411内,横向驱动器421驱动承载板43横向移动,使得承载板43上的传送板41横向移动至第二检测工位102,纵向驱动器422驱动传送板41远离换向器;4)第二塞规驱动器32带动第二滑板332沿第二滑轨331滑动,带动第二塞规31沿第二滑轨331升降,第二塞规31从下至上插入换向器的内孔中,从下至上检测内孔是否通顺;5)第二塞规31从换向器内孔中上升移出,纵向驱动器422驱动传送板41靠近换向器,使得换向器处于传送板41的传送孔位411内,横向驱动器421驱动承载板43横向移动,使得承载板43上的传送板41横向移动至剔除工位103;6)在检测出不良品时,剔除驱动器52驱动推杆51伸出,被推出的不良换向器从落料口1031落入落料滑轨1032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第一检测位和第二检测位,第一检测位内设有用于检测内孔的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位内设有用于检测内孔的第二检测组件,机架上还设有用于传送成品的传送组件,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用于从上至下插入换向器内孔的第一塞规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塞规升降的第一塞规驱动器;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用于从下至上插入换向器内孔的第二塞规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塞规升降的第二塞规驱动器;传送组件包括传送板以及驱动传送板移动的传送驱动器,传送板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用于安放换向器的传送孔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塞规驱动器通过第一立架安装在机架上方,第一立架上还设有第一滑轨,第一塞规驱动器安装在第一滑板上,第一滑板与第一滑轨配合,第一塞规与第一滑板连接,第一塞规的塞规连接器设置在第一立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塞规驱动器通过第二立架安装在机架下方,第二立架上还设有第二滑轨,第二塞规驱动器安装在第二滑板上,第二滑板与第二滑轨配合,第二塞规与第二滑板连接,第二塞规的塞规连接器设置在第二立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驱动器包括横向传送驱动器和纵向驱动器,纵向驱动器与传送板连接,纵向驱动器设置在承载板上,承载板的下方连接有横向传送驱动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板上的传送孔位呈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剔除不良品的剔除工位,剔除工位内设有剔除组件,所述剔除组件包括推杆以及驱动推杆伸缩的剔除驱动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剔除工位内还设有落料口,落料口的下方设有落料滑轨。
CN202121524190.9U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 Active CN215065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4190.9U CN215065225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4190.9U CN215065225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5225U true CN215065225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28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24190.9U Active CN215065225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52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2590B (zh) 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机
CN108405693B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冲压方法
CN104201838A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磁钢装配工装
CN109802528B (zh) 一种电动马达生产线
CN215065225U (zh) 一种换向器内孔通畅检测机构
CN207926390U (zh) 一种电机定子和转子自动装配的设备
CN106208565A (zh) 一种汽车马达转子自动装配线的输送线布置结构
CN209823613U (zh) 一种电机定子的浸漆装置
CN215064252U (zh) 一种换向器内孔直径检测机构
KR101311907B1 (ko) 모터코어의 적층 공급장치
CN112917153A (zh) 一种电机换向器的自动组装装置
CN215035924U (zh) 一种换向器外钩的校钩等分度机构
CN210201660U (zh) 一种换向器装配设备
CN205941797U (zh) 一种换向器用换向片的弯钩及耐高压的检验装置
CN215031319U (zh) 一种换向器的视觉检测机构
CN113390322A (zh) 一种换向器的自动检测装置
CN214379213U (zh) 一种电机换向器的铜片组装机构
CN111555566B (zh) 一种无人机用电机转子的生产工艺及其生产设备
CN210201661U (zh) 一种电机换向器组装机
CN210392832U (zh) 多工位输送装置及食品罐打码机
CN214518738U (zh) 一种电机换向器的自动组装装置
CN215070823U (zh) 一种加固环组装机构
CN215100574U (zh) 一种换向器的自动摆料机构
CN112350536B (zh) 一种用于扁线电机产线的转子插磁钢系统
CN112909693A (zh) 一种电机换向器的铜片组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