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2875U - 一种导热炉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热炉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2875U
CN215062875U CN202120911105.8U CN202120911105U CN215062875U CN 215062875 U CN215062875 U CN 215062875U CN 202120911105 U CN202120911105 U CN 202120911105U CN 215062875 U CN215062875 U CN 215062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stirring
furnace
conduction oil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111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蕊
樊现虎
张坤
闫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ing Kangsheng Caih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ing Kangsheng Caih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ing Kangsheng Caih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ing Kangsheng Caih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111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2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2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2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加热技术领域,包括夹套式加热炉,在所述夹套式加热炉的环形套腔内螺旋缠绕设置有外导热油加热部件,在所述夹套式加热炉的中心加热料腔内设置有内导热油加热部件,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的进口端与所述外导热油加热部件的出口端连接配合,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的出口端通过保温外管路与所述外导热油加热部件的进口端相连接,在所述保温外管路上设置有动力部件和总电加热器,在所述夹套式加热炉的顶部封堵设置有上盖,在所述上盖上安装有搅拌动力部件。本导热炉组件能够实现从外部以及内部对需要加热的物料进行热传导加热,有效地提高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导热炉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形闭式循环式的导热炉加热结构,尤其是一种导热炉组件。
背景技术
加热炉应用遍及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热处理、表面处理、建材、电子、材料、轻工、日化、制药等诸多行业领域。广义的加热炉一般分为连续加热炉、室式加热炉、热处理炉等。
其中,在化工行业内进行物料加热时所使用的传统加热炉其一般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在炉膛内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火焰与烟气作为热源,来加热炉管中流动的介质,使其达到规定的工艺温度。
这种传统的加热炉需要依靠燃烧燃料来产生高温火焰,进而作为热源来实现对物料的加热,这种加热炉不仅会产生烟气、烟尘,而且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燃烧灰烬,整体环保性能相对较差。为此,今年来越来越多的车间和厂房在实现中小量的物料加热工序时已经逐渐淘汰了上述最为传统的燃料燃烧式加热炉。
同时,近年来市面上也出现了一种电加热方式的加热炉被广泛的应用在化工行业的方方面面,以下简称电加热炉,电加热炉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对介质进行加热,从而通过导热体将高温介质的热量传导实现对物料的加热的过程,其尤其适用于颗粒、流体等化工物料的加热处理。
上述的电加热炉的介质一般采用导热油等介质,由于介质可以重复利用且加热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垃圾,因此电加热炉广受化工行业人士的喜爱。但是,现有的电加热炉由于其结构和加热方式的不足使得其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第一,现有的电加热炉在进行物料的加热时热源利用率相对较低,能源浪费较为明显;第二,物料加热均匀性较差,物料件易出现较大加热温差,使得加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热炉组件,包括夹套式加热炉,在所述夹套式加热炉的环形套腔内螺旋缠绕设置有外导热油加热部件,在所述夹套式加热炉的中心加热料腔内设置有内导热油加热部件,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的进口端与所述外导热油加热部件的出口端连接配合,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的出口端通过保温外管路与所述外导热油加热部件的进口端相连接,在所述保温外管路上设置有动力部件和总电加热器,所述动力部件用于实现对所述外导热油加热部件内部的导热介质的循环驱动,在所述夹套式加热炉的顶部封堵设置有上盖,在所述上盖上安装有搅拌动力部件,所述搅拌动力部件的下端伸至所述中心加热料腔内用于实现对内部物料的均匀搅拌。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中心加热料腔内部的所述搅拌动力部件与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之间设置有防护部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夹套式加热炉包括炉底座,在所述炉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夹套炉体,所述夹套炉体的外围设置所述环形套腔,在所述夹套炉体的中心设置所述中心加热料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外导热油加热部件包括一自下而上螺旋缠绕固定在所述夹套炉体的中心加热料腔的外侧壁上的螺旋加热管,所述螺旋加热管内填充导热油作为导热介质,所述螺旋加热管的下端进口端水平向外穿出所述夹套炉体,所述螺旋加热管的上端出口端水平向外穿出所述夹套炉体后与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的进口端相连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包括过渡管路,所述的进口端与所述螺旋加热管的上端出口端相连接配合,所述过渡管路的弯折后从所述夹套炉体的左侧上段外侧壁伸至所述中心加热料腔内并在所述中心加热料腔内形成U型,所述过渡管路的出口端从所述中心加热料腔的右侧上段水平向外穿出所述夹套炉体,所述过渡管路的出口端连接至保温外管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总电加热器用于实现对所述保温外管路内部的导热油的加热。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动力部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动力输送泵,所述动力输送泵用于实现对导热油的循环输送。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夹套炉体外侧的所述过渡管路上安装有分电加热器,所述分电加热器用于实现对来自所述螺旋加热管的导热油进行再次加热。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防护部件包括两分别对称设置的所述中心加热料腔内的所述过渡管路两竖直段内侧的护板,两所述护板的外侧分别通过若干个连接杆与所述中心加热料腔的内侧壁固连。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搅拌动力部件包括一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方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电机壳通过电机架固定在所述上盖上,所述搅拌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一搅拌立轴的顶部相连,所述搅拌立轴的下端向下活动穿过所述上盖后并伸至所述中心加热料腔内,在所述中心加热料腔内的所述搅拌立轴的外侧壁上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一固定在所述搅拌立轴的外侧壁上的固定管,在所述固定管的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一S型搅拌刀具,所述S型搅拌刀具用于实现对所述中心加热料腔内的待加热物料的均匀搅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导热炉组件能够实现从外部以及内部对需要加热的物料进行热传导加热,有效地提高加热效率。
2、本组件采用内外加热为整体循环式的结构,能够有效地保证外导热油加热部件与内导热油加热部件可以形成一个闭环式的循环,保证管内介质流通的流畅性,同时采用总电加热器、内电加热器可以实现二级加热,保证加热效果和效率。
3、采用防护式的搅拌方式可以保证在加热的过程中实现对物料的充分搅拌,同时能够起到对内导热油加热部件的防护,使用效果好,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套式加热炉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形套腔;2、中心加热料腔;3、保温外管路;4、总电加热器;5、上盖;6、进料口;7、排料管;8、炉底座;9、夹套炉体;10、螺旋加热管;11、过渡管路;12、分电加热器;13、动力输送泵;14、护板;15、连接杆;16、搅拌电机;17、电机架;18、联轴器;19、搅拌立轴;20、固定管;21、S型搅拌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中所示,一种导热炉组件,包括夹套式加热炉,在所述夹套式加热炉的环形套腔1内螺旋缠绕设置有外导热油加热部件,在所述夹套式加热炉的中心加热料腔2内设置有内导热油加热部件,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的进口端与所述外导热油加热部件的出口端连接配合,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的出口端通过保温外管路3与所述外导热油加热部件的进口端相连接,在所述保温外管路3上设置有动力部件和总电加热器4,所述动力部件用于实现对所述外导热油加热部件内部的导热介质的循环驱动,在所述夹套式加热炉的顶部封堵设置有上盖5,在所述上盖5上安装有搅拌动力部件,所述搅拌动力部件的下端伸至所述中心加热料腔2内用于实现对内部物料的均匀搅拌,在上盖5上设置有进料口6,在所述夹套式加热炉的下部设置有带有阀门的排料管7。
外导热油加热部件、内导热油加热部件配合可以实现从中心加热料腔2的外部和内部共同实现加热,最终达到较好的加热效果,同时组件上设置的搅拌动力部件可以实现在加热的过程中进行搅拌,达到良好的均匀混料充分加热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中心加热料腔2内部的所述搅拌动力部件与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之间设置有防护部件。
防护部件的设置可以保证搅拌动力部件在进行搅拌工作时不会对内导热油加热部件造成碰撞损伤,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夹套式加热炉包括炉底座8,在所述炉底座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夹套炉体9,所述夹套炉体9的外围设置所述环形套腔1,在所述夹套炉体9的中心设置所述中心加热料腔2。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外导热油加热部件包括一自下而上螺旋缠绕固定在所述夹套炉体9的中心加热料腔2的外侧壁上的螺旋加热管10,所述螺旋加热管10内填充导热油作为导热介质,所述螺旋加热管10的下端进口端水平向外穿出所述夹套炉体9,所述螺旋加热管10的上端出口端水平向外穿出所述夹套炉体9后与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的进口端相连通。
外导热油加热部件在进行工作时,经过加热后的导热油进入螺旋加热管10,螺旋加热管10解热后可以传导至中心加热料腔2的外侧壁上,从而实现对中心加热料腔2内部的预热加热,导热油在动力输送泵13实现输送,导热油继续输送会进入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同时实现在中心加热料腔2内部对内部物料的在此加热,从而实现二次加热,提高加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包括过渡管路11,所述的进口端与所述螺旋加热管10的上端出口端相连接配合,所述过渡管路11的弯折后从所述夹套炉体9的左侧上段外侧壁伸至所述中心加热料腔2内并在所述中心加热料腔2内形成U型,所述过渡管路11的出口端从所述中心加热料腔2的右侧上段水平向外穿出所述夹套炉体9,所述过渡管路11的出口端连接至保温外管路3。
中心加热料腔2内的过渡管路11设置成U型可以有效地保证对中心加热料腔2内的内加热效果,同时可以很好地避开搅拌动力部件,保证在内加热的同时可以实现搅拌。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总电加热器4用于实现对所述保温外管路3内部的导热油的加热。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夹套炉体9外侧的所述过渡管路11上安装有分电加热器12,所述分电加热器12用于实现对来自所述螺旋加热管10的导热油进行再次加热。
总电加热器4、分电加热器12均采购现有的电加热产品,不存在技术创新。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动力部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动力输送泵13,所述动力输送泵13用于实现对导热油的循环输送。
动力输送泵13起到整体输送导热油,使其能够形成循环运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防护部件包括两分别对称设置的所述中心加热料腔2内的所述过渡管路11两竖直段内侧的护板14,两所述护板14的外侧分别通过若干个连接杆15与所述中心加热料腔2的内侧壁固连。
防护部件的两个护板14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搅拌动力部件包括一设置在所述上盖5上方的搅拌电机16,所述搅拌电机16的电机壳通过电机架17固定在所述上盖5上,所述搅拌电机16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18与一搅拌立轴19的顶部相连,所述搅拌立轴19的下端向下活动穿过所述上盖5后并伸至所述中心加热料腔2内,在所述中心加热料腔2内的所述搅拌立轴19的外侧壁上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一固定在所述搅拌立轴19的外侧壁上的固定管20,在所述固定管20的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一S型搅拌刀具21,所述S型搅拌刀具21用于实现对所述中心加热料腔2内的待加热物料的均匀搅拌。
搅拌动力部件工作时,搅拌电机16工作可以带动搅拌立轴19旋转,最终带动各个搅拌件上的S型搅拌刀具21旋转,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中心加热料腔2内的加热中的物料进行均匀搅拌,提高较热的均匀性。
具体工作原理:
本组件工作前先接通电源,通过进料口6向中心加热料腔2内注入待加热的流体物料,启动动力输送泵13可以实现带动导热油在管道内以一定的速度循环运动,于此同时启动总电加热器4、分电加热器12实现导热油加热,最终实现对内部物料的加热,可以根据具体加热和保温情况选择关闭分电加热器12;在加热的过程中通过启动搅拌动力部件可以实现对内部的物料的搅拌,从而实现均匀加热,加热完成后通过排料管7向外排料。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导热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套式加热炉,在所述夹套式加热炉的环形套腔内螺旋缠绕设置有外导热油加热部件,在所述夹套式加热炉的中心加热料腔内设置有内导热油加热部件,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的进口端与所述外导热油加热部件的出口端连接配合,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的出口端通过保温外管路与所述外导热油加热部件的进口端相连接,在所述保温外管路上设置有动力部件和总电加热器,在所述夹套式加热炉的顶部封堵设置有上盖,在所述上盖上安装有搅拌动力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炉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加热料腔内部的所述搅拌动力部件与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之间设置有防护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热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式加热炉包括炉底座,在所述炉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夹套炉体,所述夹套炉体的外围设置所述环形套腔,在所述夹套炉体的中心设置所述中心加热料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热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热油加热部件包括一自下而上螺旋缠绕固定在所述夹套炉体的中心加热料腔的外侧壁上的螺旋加热管,所述螺旋加热管内填充导热油作为导热介质,所述螺旋加热管的下端进口端水平向外穿出所述夹套炉体,所述螺旋加热管的上端出口端水平向外穿出所述夹套炉体后与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的进口端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热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热油加热部件包括过渡管路,所述的进口端与所述螺旋加热管的上端出口端相连接配合,所述过渡管路的弯折后从所述夹套炉体的左侧上段外侧壁伸至所述中心加热料腔内并在所述中心加热料腔内形成U型,所述过渡管路的出口端从所述中心加热料腔的右侧上段水平向外穿出所述夹套炉体,所述过渡管路的出口端连接至保温外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导热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电加热器用于实现对所述保温外管路内部的导热油的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导热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动力输送泵,所述动力输送泵用于实现对导热油的循环输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导热炉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套炉体外侧的所述过渡管路上安装有分电加热器,所述分电加热器用于实现对来自所述螺旋加热管的导热油进行再次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导热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件包括两分别对称设置的所述中心加热料腔内的所述过渡管路两竖直段内侧的护板,两所述护板的外侧分别通过若干个连接杆与所述中心加热料腔的内侧壁固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导热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动力部件包括一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方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电机壳通过电机架固定在所述上盖上,所述搅拌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一搅拌立轴的顶部相连,所述搅拌立轴的下端向下活动穿过所述上盖后并伸至所述中心加热料腔内,在所述中心加热料腔内的所述搅拌立轴的外侧壁上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一固定在所述搅拌立轴的外侧壁上的固定管,在所述固定管的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一S型搅拌刀具,所述S型搅拌刀具用于实现对所述中心加热料腔内的待加热物料的均匀搅拌。
CN202120911105.8U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导热炉组件 Active CN215062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1105.8U CN215062875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导热炉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1105.8U CN215062875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导热炉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2875U true CN215062875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07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11105.8U Active CN215062875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导热炉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2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65667B1 (ko) 촉매 또는 고온 옥시던트 없이 비화염 연소를 실현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7606959B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节能型热处理炉
CN203132338U (zh) 生物质能熔炼炉
CN211233352U (zh) 一种加热炉
CN215062875U (zh) 一种导热炉组件
CN201964765U (zh) 一种带余热回收系统的节能建筑瓷窑炉
CN209588373U (zh) 一种配有电池组的移动式燃油空气加热器
CN109695870A (zh) 一种内循环式的生物质锅炉及其方法
CN210267218U (zh) 一种浸没式纯氧燃烧器
CN208186845U (zh) 一种快速加热锅炉
CN207815727U (zh) 一种油热式采暖热水燃气壁挂炉
CN202938506U (zh) 导热油炉
CN102022912A (zh) 带余热回收系统的节能建筑瓷窑炉
CN206254398U (zh) 一种聚氨酯浇注机的加热装置
CN201935557U (zh) 蓄热式燃烧炉
CN215216701U (zh) 一种加热装置
CN206033550U (zh) 一种玻璃微珠加热炉
CN218034482U (zh) 一种增压式降温管路的工业炉
CN207080989U (zh) 一种澡堂用环保锅炉
CN103604216A (zh) 一种导热油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15062242U (zh) 一种新型植物燃油加热炉
CN216204310U (zh) 一种新型燃烧室
CN218295692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型高效能的蒸汽发生器
CN2586116Y (zh) 节能型微线漆包机烘炉
CN209952807U (zh)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辐射管式加热碳化分解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type of heat conduction furnace componen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

Pledgee: Shandong Yutai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JINING KANGSHENG CAIHONG BIO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90000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