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2637U - 一种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2637U
CN215062637U CN202023201087.9U CN202023201087U CN215062637U CN 215062637 U CN215062637 U CN 215062637U CN 202023201087 U CN202023201087 U CN 202023201087U CN 215062637 U CN215062637 U CN 215062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box
indoor
box body
new tr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010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梅
郑文青
王丽
孙振同
龚向前
原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her Ventilation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her Ventil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her Ventilation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her Ventil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010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2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2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2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室内送风口、室外新风口和室内回风口,箱体内设置有风机和过滤网,箱体对应室外新风口处设置有新风风阀,箱体对应室内回风口处设置有回风风阀,所述箱体内对应室内回风口处还设置有PM2.5传感器,PM2.5传感器位于回风风阀的外侧并连通室内,本实用新型配置PM2.5传感器,可以检测室内的PM2.5浓度,根据室内的PM2.5浓度选择新风风阀和回风风阀的启闭,而选择是外循环模式还是内循环模式,使室内的空气洁净。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风、除霾的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520741093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除霾新风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设有室内送风口,另一侧设有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新风口,所述箱体内部设有风机、过滤网、风阀、风阀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室内送风口所在一端,所述风阀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室内回风口和所述室外新风口所在一端,所述风机通过风机安装板固定,所述箱体具有顶部盖板,所述顶部盖板上设有滤网盖。
上述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内循环和混风作用,经过实践证明,可以有效控制PM2.5,在热交换过程中不会出现大的温度差,节能高效,双机可以调节室内压力和外界压力差;结构紧凑,拆装简易,便于安装与维护,运行时静音效果好。
但其无法获得当前室内的空气状况,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调整工作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置PM2.5传感器,可以检测室内的PM2.5浓度,根据室内的PM2.5浓度选择新风风阀和回风风阀的启闭,而选择是外循环模式还是内循环模式,使室内的空气洁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室内送风口、室外新风口和室内回风口,箱体内设置有风机和过滤网,箱体对应室外新风口处设置有新风风阀,箱体对应室内回风口处设置有回风风阀,所述箱体内对应室内回风口处还设置有PM2.5传感器,PM2.5传感器位于回风风阀的外侧并连通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为高效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侧面及底面对应过滤网处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过滤网的边缘嵌入定位凹槽内,箱体对应定位凹槽的顶部设置有可开启的滤网盖,箱体对应定位凹槽的上部为取放口。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侧面设置有弹性补偿组件,弹性补偿组件位于定位凹槽内,所述弹性补偿组件包括挤压板和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挤压板和箱体。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板倾斜布置,挤压板的底部至顶部逐渐向外侧倾斜,所述挤压板的顶端位于定位凹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侧面对应定位凹槽处设置有填充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盖一侧与箱体铰接,另一侧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自锁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盖与箱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回风口处设置PM2.5传感器,并且其连通室内,可以实时检测室内的PM2.5浓度,在PM2.5浓度较低时,选择关闭回风风阀,打开新风风阀,即实现外循环模式,向室内补充新鲜空气;当检测到室内的PM2.5浓度过高时,关闭新风风阀,打开回风风阀,实现内循环模式,利用过滤网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使室内的空气更加洁净,减少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箱体的剖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填充壳体;12、滤网盖;16、定位凹槽;2、室内送风口;3、室外新风口;31、新风风阀;4、室内回风口;41、回风风阀;42、PM2.5传感器;5、风机;6、过滤网;7、电气控制模块;8、弹性补偿组件;81、挤压板;82、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一种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置有室内送风口2、室外新风口3和室内回风口4,箱体1内设置有风机5和过滤网6,箱体1对应室外新风口3处设置有新风风阀31,箱体1对应室内回风口4处设置有回风风阀41,所述箱体1内对应室内回风口4处还设置有PM2.5传感器42,PM2.5传感器42位于回风风阀41的外侧并连通室内。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箱体1上具有电气控制模块7,如可以采用PLC,将新风风阀31、回风风阀41、风机5和PM2.5传感器42均连接PLC,通过PLC来控制风机5、新风风阀31和回风风阀41的启闭。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过滤网6为高效滤网,更进一步的采用复合高效滤网。
工作时,首先向室内补充新鲜空气,开启外循环模式,图1中a线路,此时风机5开启,新风风阀31打开,回风风阀41关闭,经过滤网6过滤的空气进入室内,增加室内的氧气浓度,在室外空气较为污浊而过滤网6无法有效完全过滤时,室内空气的PM2.5浓度将逐渐增加,而PM2.5传感器42将实时检测室内的PM2.5浓度,当高于设定值时,则开启内循环模式,图1中b线路,此时风机5开启,新风风阀31关闭,回风风阀41打开,室内的空气经过过滤网6不断的过滤,使PM2.5浓度降低并低于设定值后再重新开启外循环模式以补充新鲜空气。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箱体1的侧面及底面对应过滤网6处设置有定位凹槽16,所述过滤网6的边缘嵌入定位凹槽16内,箱体1对应定位凹槽16的顶部设置有可开启的滤网盖12,箱体1对应定位凹槽16的上部为取放口。
通过开启滤网盖12可以将过滤网6直接由箱体1的取放口处取出或安放,其中定位凹槽16能够限制过滤网6的位置,如图2所示,优选的是在箱体1内部的侧面及底面设置两排挡板,两排挡板之间形成定位凹槽16,此时过滤网6置于定位凹槽16内,不但能够限制过滤网6,而且可以避免空气由过滤网6与箱体1的边缘之间直接进入室内。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箱体1侧面设置有弹性补偿组件8,弹性补偿组件8位于定位凹槽16内,所述弹性补偿组件8包括挤压板81和压缩弹簧82,所述压缩弹簧82的两端分别连接挤压板81和箱体1。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补偿组件8设置一组即可。
在安装过滤网6时,过滤网6的一侧抵触挤压板81,然后再将整个过滤网6放入定位凹槽16内,挤压板81和压缩弹簧82共同作用将过滤网6的边缘与定位凹槽16的内侧贴紧,首先避免工作过程过滤网6振动产生噪音,而且可以防止过滤网6与定位凹槽16之间松垮而漏风。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挤压板81倾斜布置,挤压板81的底部至顶部逐渐向外侧倾斜,所述挤压板81的顶端位于定位凹槽16内部,如图1所示在挤压板81的顶部更加靠近定位凹槽16的内部情况下,安装过滤网6时,过滤网6的底部可以两侧同时放入定位凹槽16内,然后直接向下滑动至箱体1底部,安装更加快速。
为使得挤压板81的顶部也具有良好的挤压力度,优选的其顶端呈弧状向箱体1的边缘弯曲,此时即能够对过滤网6导向,又能够实现对过滤网6的有效固定。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箱体1的侧面对应定位凹槽16处设置有填充壳体11,如图2所示,优选的填充壳体11对应压缩弹簧82处设置圆孔,压缩弹簧82穿过对应一侧的填充壳体11的圆孔与箱体1连接,以保证压缩弹簧82的长度及压缩量,填充壳体11占用一部分的定位凹槽16内部空间,即使得能够容纳过滤网6的宽度减小,则可以略微减小过滤网6的宽度尺寸,相应的滤网盖12的设置更加容易,特别是在箱体1具有顶部盖板时,滤网盖12实际上设置于顶部盖板上,那么顶部盖板必须要具有供过滤网6通过的通槽,在过滤网6宽度减小后,通槽相应的尺寸减小,可以保证顶部盖板的强度及完整性。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滤网盖12一侧与箱体1铰接,另一侧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自锁开关,此种方式方便滤网盖12的开启与关闭,无需额外的专业工具即可轻松的打开关闭以更换过滤网6。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所述滤网盖12与箱体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室内送风口、室外新风口和室内回风口,箱体内设置有风机和过滤网,箱体对应室外新风口处设置有新风风阀,箱体对应室内回风口处设置有回风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对应室内回风口处还设置有PM2.5传感器,PM2.5传感器位于回风风阀的外侧并连通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为高效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面及底面对应过滤网处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过滤网的边缘嵌入定位凹槽内,箱体对应定位凹槽的顶部设置有可开启的滤网盖,箱体对应定位凹槽的上部为取放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侧面设置有弹性补偿组件,弹性补偿组件位于定位凹槽内,所述弹性补偿组件包括挤压板和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挤压板和箱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倾斜布置,挤压板的底部至顶部逐渐向外侧倾斜,所述挤压板的顶端位于定位凹槽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面对应定位凹槽处设置有填充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盖一侧与箱体铰接,另一侧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自锁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盖与箱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CN202023201087.9U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 Active CN215062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1087.9U CN215062637U (zh)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1087.9U CN215062637U (zh)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2637U true CN215062637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22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01087.9U Active CN215062637U (zh)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26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62637U (zh) 一种直流单向流新风净化系统
CN211126479U (zh) 一种防尘配电盒
CN21675006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电池高温监测处理装置
CN215260313U (zh) 一种适用于窗户的家用新风装置
CN213421357U (zh) 一种热交换芯体横向放置的全热交换器
CN214118288U (zh) 一种发电机组用柴油机的冷却装置
CN213093609U (zh) 一种面向电网韧性防灾大规模计算的电力调度机柜组件
CN210660514U (zh) 一种交直流两用空压机
CN207196801U (zh) 兼具室内净化功能的壁挂新风机
CN213520760U (zh) 一种设备配电控制箱的正压防尘散热装置
CN215377996U (zh) 一种电气柜常温除湿装置
CN216215070U (zh) 一种阻燃防潮型配电柜
CN213421356U (zh) 一种热交换芯体竖向放置的全热交换器
CN217769215U (zh) 智能通风箱式变电站
CN214013641U (zh) 一种节能节电高压变频配电柜
CN220338658U (zh) 一种全热除湿新风一体机
CN215676072U (zh) 一种多结构配合的空分设备
CN210861581U (zh) 一种暖通空调自动化控制设备
CN104949221B (zh) 落地式新风机
CN216600542U (zh) 一种防水防潮效果好的智能网络机柜
CN210035790U (zh) 一种逆流式新风换热器
CN212790209U (zh)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高效过滤器
CN215892657U (zh) 一种多功能型双向流新风系统
CN215648682U (zh) 一种具有降温效果的养牛棚
CN216114317U (zh) —种建筑用暖通节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