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2404U - 一种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2404U
CN215062404U CN202120741495.9U CN202120741495U CN215062404U CN 215062404 U CN215062404 U CN 215062404U CN 202120741495 U CN202120741495 U CN 202120741495U CN 215062404 U CN215062404 U CN 215062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heat exchanger
positioning
holes
vol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414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新贤
陈志伟
陈英强
黎优霞
魏剑
邢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07414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2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2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2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涉及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换热器、风道组件和风机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面板,所述面板可拆卸的封盖在所述底壳上,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道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风道组件包括蜗壳,所述蜗壳上形成有安装腔,所述风机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中。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将换热部件、风道组件和风机组件以一种易于拆卸的方式装配在壳体中,满足了用户对风道组件、换热器及风机进行清洗的需求,同时也便于进行售后维修,提高了拆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壁挂式空调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空调器风道与水道系统与底壳作为一个整体,而在空调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从进风口进入风道及水道的灰尘等杂物使得整个风道、水道系统容易污染,若不及时清洁将作为污染源在空调运行的过程中给环境带来危害,严重影响用户的健康。由于现有空调器底壳作为基础零件最先装配固定,再装配风机部件,再装换热器,而换热器与室外机具有连接管路,所以需要专业人员对空调器零件进行拆分后才能对风道进行清洗会对风机部件进行售后维修,及其不方便且拆装效率低。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对换热部件、风道组件和风机组件进行拆卸的空调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换热器、风道组件和风机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面板,所述面板可拆卸的封盖在所述底壳上,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道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风道组件包括蜗壳,所述蜗壳上形成有安装腔,所述风机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中。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底壳包括底面、由所述底面的两个长边向上分别延伸形成的两个侧面;所述换热器为折弯式换热器,所述折弯式换热器的折弯处与所述底面相接触;
所述底面的两宽边上与所述换热器的折弯处相对应的位置第一螺钉柱,所述折弯式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螺钉柱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螺钉孔,所述折弯换热器装配在所述底壳上时所述第一螺钉柱与所述第一螺钉孔配合后通过第一螺钉紧固。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底面的两宽边上分别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螺钉柱位于所述定位槽中,所述第一螺钉柱的周壁向所述定位槽的内壁延伸形成有多个加强肋;所述折弯式换热器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连接件,所述第一螺钉孔开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折弯换热器装配在所述底壳上时所述连接件限位于所述定位槽中。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底壳的两个侧面朝向所述壳体内部方向延伸分别形成有第一支撑边,所述换热器的长边搁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边上;每条所述第一支撑边上设有多个第二螺钉柱,所述第二螺钉柱沿所述第一支撑边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螺钉柱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螺钉孔,所述换热器的长边搁置在所述底壳上时所述第二螺钉柱与所述第二螺钉孔配合后通过第二螺钉紧固。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底壳的两个侧面朝向所述壳体内部方向延伸分别形成有第二支撑边,所述第二支撑边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边的上方,所述风道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边上;
每条所述第二支撑边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孔和多个第三螺钉柱,所述风道部件与所述多个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孔和所述多个第三螺钉柱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块和多个第三螺钉孔,所述风道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边上时,所述第一定位块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中,所述第三螺钉柱与所述第三螺钉孔配合后通过第三螺钉紧固。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孔和所述多个第三螺钉柱交错布置,所述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三螺钉柱之间的距离为A,其中80mm≤A≤120mm。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蜗壳包括蜗壳上盖和蜗壳底盖,所述蜗壳上盖与所述蜗壳底盖扣合形成风道;所述蜗壳上盖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孔和多个第四螺钉孔,所述蜗壳底盖上与所述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四螺钉孔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块和多个第四螺钉柱,所述蜗壳上盖与所述蜗壳底盖扣合时,所述第二定位块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中,所述第四螺钉柱与所述第四螺钉孔配合后通过第四螺钉紧固。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压板和与所述压板相连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插入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压板将所述安装腔的插入端封堵;
所述压板上设有多个第五螺钉孔和至少一个第三定位块/第三定位孔,所述多个第五螺钉孔沿所述压板圆周方向设置,所述蜗壳上盖与所述多个第五螺钉孔和所述第三定位块/第三定孔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第五螺钉柱和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块,所述压板将所述安装腔的插入端封堵时,所述第三定位块插入所述第三定位孔中,所述第五螺钉柱与所述第五螺钉孔配合后通过第五螺钉紧固。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面板的两长边上设有多个卡钩,所述底壳与所述卡钩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卡钩孔,所述面板封盖所述底壳时,所述卡钩装配到所述卡钩孔中与所述卡钩孔卡扣配合。
进一步可选地,相邻两个卡钩之间的距离为L,120mm≤L≤25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将换热部件、风道组件和风机组件以一种易于拆卸的方式装配在壳体中,满足了用户对风道组件、换热器及风机进行清洗的需求,同时也便于进行售后维修,提高了拆装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壳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与底壳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换热器与底壳装配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换热器与底壳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机组件和风道组件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道组件与底壳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道组件与底壳装配后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面板与底壳装配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接触”、“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如图1-8所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换热器、风道组件和风机组件;壳体包括底壳和面板,面板可拆卸的封盖在底壳上,换热器和风道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底壳上;风道组件包括蜗壳,蜗壳上形成有安装腔,风机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腔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空调器底壳、换热器、风道部件、风机部件和面板在整机中的安装位置和相互的装配结构进行设计,可解决空调器风道、风机和水道难拆装和难清洗问题。
进一步可选地,底壳包括底面、由底面的两个长边向上分别延伸形成的两个侧面;换热器为折弯式换热器,折弯式换热器的折弯处与底面相接触;底面的两宽边上与换热器的折弯处相对应的位置第一螺钉柱,折弯式换热器与第一螺钉柱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螺钉孔,折弯换热器装配在底壳上时第一螺钉柱与第一螺钉孔配合后通过第一螺钉紧固。
进一步可选地,底面的两宽边上分别设有定位槽,第一螺钉柱位于定位槽中,第一螺钉柱的周壁向定位槽的内壁延伸形成有多个加强肋;折弯式换热器与定位槽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连接件,第一螺钉孔开设于连接件上,折弯换热器装配在底壳上时连接件限位于定位槽中。
具体的,如图1-图4所示,空调器底壳1底面有定位槽2和定位槽3,沿整机长度方向直线布置,定位槽2和定位槽3中分别有第一螺钉柱4和第一螺钉柱5,分别与换热器6上的第一螺钉孔7和第一螺钉孔8配合,换热器6沿重力方向与底壳装配时,定位槽可以对换热器6上的连接件进行限位,防止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槽的形状可设置为方形或圆形,连接件的形状可设置为与定位槽相匹配。
本实施例通过在底壳底面的宽边上各有一个定位结构,定位结构设计在底壳宽度中间位置,沿整机长度方向直线布置,换热器通过连接件与定位结构预装定位可以限制左、右、前、后、下5个方向的自由度。定位结构上设计了定位槽,与换热器的连接件限位配合,定位槽中有第一螺钉柱,换热器沿着重力方向装配时,在第一螺钉作用下第一螺栓孔与第一螺钉柱进行紧固,满足自动化装配对精准定位的要求。
进一步可选地,底壳的两个侧面朝向壳体内部方向延伸分别形成有第一支撑边,换热器的长边搁置在第一支撑边上;每条第一支撑边上设有多个第二螺钉柱,第二螺钉柱沿第一支撑边长度方向设置,换热器与第二螺钉柱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螺钉孔,换热器的长边搁置在底壳上时第二螺钉柱与第二螺钉孔配合后通过第二螺钉紧固。
具体的,如图1-图4所示,底壳左右侧面上分别设计了第一支撑边9和支撑边10,其中第一支撑边9上设计了第二螺钉柱11-1和第二螺钉柱11,第一支撑边10上设计了第二螺钉柱12和第二螺钉柱13,第二螺钉柱都沿整机长度方向布置。换热器6沿重力方向与底壳装配时,第一支撑边对换热器6进行限位作用,同时对整个风道进行密封,换热器6左右两侧沿着整机长度方向分别设计了第二螺钉孔14、第二螺钉孔15、第二螺钉孔16和第二螺钉孔17,分别与第一支撑边上第二螺钉柱11-1、螺钉柱11、螺钉柱12和螺钉柱13配合。
为了保证风道密封性,在底壳左右设计了对称第一支撑边,第一支撑边上设计了第二螺钉柱,第一支撑边不仅可以增加换热器6装配时定位的精确性,还能对风道起密封作用,防止经过换热器6的气流溢出风道,影响整机性能。
进一步可选地,底壳的两个侧面朝向壳体内部方向延伸分别形成有第二支撑边,第二支撑边位于第一支撑边的上方,风道部件设置在第二支撑边上;每条第二支撑边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孔和多个第三螺钉柱,风道部件与多个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孔和多个第三螺钉柱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块和多个第三螺钉孔,风道部件设置在第二支撑边上时,第一定位块插入第一定位孔中,第三螺钉柱与第三螺钉孔配合后通过第三螺钉紧固。
具体的,如图5-图7所示,底壳左右侧面上设计了第二支撑面18和第二支撑面19,第二支撑面对风道部件起支撑作用,第二支撑面18上设计了第一定位块20、第一定位块21、第三螺钉柱22、第三螺钉柱23,第二支撑面19上设计第一定位块24、第一定位块25、第三螺钉柱26和第三螺钉柱27,其中第一定位块和第三螺钉柱都沿着整机长度方向设计。风道组件上设计了第一定位孔42、第一定位孔43、第一定位孔44、第一定位孔45、第三螺钉孔46、第三螺钉孔47、第三螺钉孔48、第三螺钉孔49,风道组件沿重力方向与底壳装配,其中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块配合,第三螺钉孔与底壳对应第三螺钉柱配合。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在底壳上设置多个第一定位孔,在风道组件上设置多个第一定位块。
底壳两侧面各设计了一个第二支撑边,第二支撑边沿整机长度方向对称设计,每个第二支撑边上设计了两个第一定位块,与风道组件上的第一定位孔配合,每个第二支撑边上沿整机长度方向设计了两个第三螺钉柱,第三螺钉柱和第一定位块交错布置,第三螺钉柱和定位块之间的距离为A,其中80mm≤A≤120mm,螺钉柱和定位块交错布置以及之间的设计距离可保证风道部件和底壳装配后装配处不产生间隙,同时减少了螺钉的使用数量,易于风道部件拆装清洗。
进一步可选地,蜗壳包括蜗壳上盖和蜗壳底盖,蜗壳上盖与蜗壳底盖扣合形成风道;蜗壳上盖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孔和多个第四螺钉孔,蜗壳底盖上与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孔和第四螺钉孔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块和多个第四螺钉柱,蜗壳上盖与蜗壳底盖扣合时,第二定位块插入第二定位孔中,第四螺钉柱与第四螺钉孔配合后通过第四螺钉紧固。
具体的,如图5-图7所示,风道部件主要由蜗壳上盖27-1和蜗壳底盖27-2组成,蜗壳底盖设计了第二定位块28、第二定位块29、第二定位块30、第二定位块31、第二定位块32、第二定位块33、第四螺钉柱34、第四螺钉柱35、第四螺钉柱36、第四螺钉柱37、第四螺钉柱38、第四螺钉柱39、第四螺钉柱40、第四螺钉柱41,其中蜗壳底盖27-2的第二定位块和蜗壳上盖27-1对应第二定位孔配合,蜗壳底盖27-2的第四螺钉柱和蜗壳上盖27-1对应第四螺钉孔配合。蜗壳上盖27-1和蜗壳底盖27-2装配形成风道。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在蜗壳上盖上设置多个第二定位块,以及在蜗壳底盖上设置多个第二定位孔。
进一步可选地,风机组件包括压板和与压板相连的离心风机,离心风机插入安装腔中,压板将安装腔的插入端封堵;压板上设有多个第五螺钉孔和至少一个第三定位块/第三定位孔,多个第五螺钉孔沿压板圆周方向设置,蜗壳上盖与多个第五螺钉孔和第三定位块/第三定孔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第五螺钉柱和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块,压板将安装腔的插入端封堵时,第三定位块插入第三定位孔中,第五螺钉柱与第五螺钉孔配合后通过第五螺钉紧固。
具体的,如图5所示,风机组件主要由压板50和离心风机51组成,其中压板上有5个第五螺钉孔52和一个第三定位孔53,风机组件沿着重力方向装配时,第五螺钉孔52和风道组件中蜗壳底盖27-2对应的第五螺钉柱54配合,第三定位孔53与蜗壳底盖27-2对应的第三定位块55配合。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在压板上设置多个第三定位孔,以及在蜗壳上盖上设置多个第三定位块。
风机组件在整机中进行了模块化设计,风机、电机预先装配在电机安装板上,装配时整个风机组件直接从上往下插入风道的安装腔中,电机安装板和蜗壳上盖上的第三定位柱、第五螺钉柱再完成定位和紧固,风机组件售后维修或清洗时,只需要拆开整机面板,即可从整机中取出风机组件完成维修或清洗。
进一步可选地,面板的两长边上设有多个卡钩,底壳与卡钩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卡钩孔,面板封盖底壳时,卡钩装配到卡钩孔中与卡钩孔卡扣配合。
图8为面板56装配示意图,面板两侧沿长度方向分别设计4个卡钩57,两个卡钩之间的距离为L,为保证面板和底壳配合处不产生间隙,120mm≤L≤
250mm,面板沿重力方向装配时,两侧卡勾与底壳对应方形孔58配合,卡钩装配到方形孔中后再从上往下移动到设计行程后即完成装配。
当需要对本实施例的空调器风机部件售后维修或清洗时,只需用拆开面板,然后从风道部件中取出风机部件即可完成拆卸,易于操作。当需要对本实施例的空调器风道进行清洗时,只需拆开面板,再拆开蜗壳盖即可对风道进行清洗,拆装效率高,易于操作。当需要对本实施例的空调器换热器进行清洗时,只需拆开面板,然后从底壳中取出风道部件即可对换热器进行清洗,拆装效率高,易于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换热器、风道组件和风机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面板,所述面板可拆卸的封盖在所述底壳上,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道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风道组件包括蜗壳,所述蜗壳上形成有安装腔,所述风机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底面、由所述底面的两个长边向上分别延伸形成的两个侧面;所述换热器为折弯式换热器,所述折弯式换热器的折弯处与所述底面相接触;
所述底面的两宽边上与所述换热器的折弯处相对应的位置第一螺钉柱,所述折弯式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螺钉柱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螺钉孔,所述折弯换热器装配在所述底壳上时所述第一螺钉柱与所述第一螺钉孔配合后通过第一螺钉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的两宽边上分别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螺钉柱位于所述定位槽中,所述第一螺钉柱的周壁向所述定位槽的内壁延伸形成有多个加强肋;所述折弯式换热器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连接件,所述第一螺钉孔开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折弯换热器装配在所述底壳上时所述连接件限位于所述定位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两个侧面朝向所述壳体内部方向延伸分别形成有第一支撑边,所述换热器的长边搁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边上;每条所述第一支撑边上设有多个第二螺钉柱,所述第二螺钉柱沿所述第一支撑边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螺钉柱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螺钉孔,所述换热器的长边搁置在所述底壳上时所述第二螺钉柱与所述第二螺钉孔配合后通过第二螺钉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两个侧面朝向所述壳体内部方向延伸分别形成有第二支撑边,所述第二支撑边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边的上方,所述风道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边上;
每条所述第二支撑边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孔和多个第三螺钉柱,所述风道部件与所述多个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孔和所述多个第三螺钉柱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块和多个第三螺钉孔,所述风道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边上时,所述第一定位块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中,所述第三螺钉柱与所述第三螺钉孔配合后通过第三螺钉紧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孔和所述多个第三螺钉柱交错布置,所述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三螺钉柱之间的距离为A,其中80mm≤A≤12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包括蜗壳上盖和蜗壳底盖,所述蜗壳上盖与所述蜗壳底盖扣合形成风道;所述蜗壳上盖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孔和多个第四螺钉孔,所述蜗壳底盖上与所述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四螺钉孔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块和多个第四螺钉柱,所述蜗壳上盖与所述蜗壳底盖扣合时,所述第二定位块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中,所述第四螺钉柱与所述第四螺钉孔配合后通过第四螺钉紧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压板和与所述压板相连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插入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压板将所述安装腔的插入端封堵;
所述压板上设有多个第五螺钉孔和至少一个第三定位块/第三定位孔,所述多个第五螺钉孔沿所述压板圆周方向设置,所述蜗壳上盖与所述多个第五螺钉孔和所述第三定位块/第三定孔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第五螺钉柱和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块,所述压板将所述安装腔的插入端封堵时,所述第三定位块插入所述第三定位孔中,所述第五螺钉柱与所述第五螺钉孔配合后通过第五螺钉紧固。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两长边上设有多个卡钩,所述底壳与所述卡钩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卡钩孔,所述面板封盖所述底壳时,所述卡钩装配到所述卡钩孔中与所述卡钩孔卡扣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卡钩之间的距离为L,120mm≤L≤250mm。
CN202120741495.9U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空调器 Active CN215062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1495.9U CN215062404U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1495.9U CN215062404U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2404U true CN215062404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47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1495.9U Active CN215062404U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2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5591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3162349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3062836B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11059627A (zh) 挂墙式空调柜机
CN215062404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6765593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H1030827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068068B (zh) 移动空调
CN20793623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2792244U (zh) 空调机室内机
CN220624200U (zh) 风管式空调机及空调器
CN217109771U (zh) 空调装置
CN103162350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9036920U (zh) 一种除湿机
CN110748976A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及空调室外送风组件
CN217357181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624361U (zh) 接水盘及空调室内机
CN21608007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7303007U (zh) 空调器的室外机组和空调器
CN209763239U (zh) 取暖器主机壳体及取暖器
CN108443968B (zh) 一种整体式蜗壳及空调器
CN217357186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822776U (zh) 挂墙式空调柜机
CN214038679U (zh) 风机盘管组件及空调机组
CN210035675U (zh) 取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