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54624U - 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4624U
CN215054624U CN202023319033.2U CN202023319033U CN215054624U CN 215054624 U CN215054624 U CN 215054624U CN 202023319033 U CN202023319033 U CN 202023319033U CN 215054624 U CN215054624 U CN 215054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aterproof
heat
parapet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190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现伟
戚顺航
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cai Yout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cai Yout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cai Yout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cai Yout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190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4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4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4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包括:防水保温屋面,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层、蒸汽通道层、防水隔汽层、屋面第一保温层、防水疏水层、屋面第二保温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垂直设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一侧的女儿墙,其靠近防水保温层屋面的一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第一粘结层、女儿墙第一保温层、自粘防水层、第二粘结层、女儿墙第二保温层,远离防水保温层屋面的一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第一岩棉条、第二岩棉条、增强玻纤网、大面玻纤网。该防水保温结构通过对女儿墙和屋面墙体的保温防水结构做特殊处理,使保温防水效果达到最佳,避免室内环境因内外环境的影响而造成屋内潮湿霉变等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居住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为了防止室内在长时间后被雨水等浸湿或者潮湿,需要对墙面做防水层,从而避免室内因雨水而导致霉变或漏水;为了避免室内环境吸收或散失热量,需要做保温层。传统的防水层一般设置在保温层上方或下方,而保温层多采用预制板材制作,由于现如今防水层的特性,年久后会出现防水效果不加,保温层进水,经过冻融循环后,会使保温板层失去强度,从而导致防水保温效果不佳,在室内水汽过多后会,室内会产生霉变等现象,进而使居住舒适度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其通过对女儿墙和屋面墙体的保温防水结构做特殊处理,使保温防水效果达到最佳,避免室内环境因内外环境的影响而造成屋内潮湿霉变等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居住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包括:
防水保温屋面,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层、蒸汽通道层、防水隔汽层、屋面第一保温层、防水疏水层、屋面第二保温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的一侧设有一排气管,该排气管依次插入第二防水层、第一防水层、屋面第二保温层、防水疏水层、屋面第一保温层、防水隔汽层、蒸汽通道层后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侧面相接触;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蒸汽通道层采用PTU带蒸汽通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制作而成,所述防水隔汽层采用SKB耐碱铝箔加强筋玻纤胎自粘性SBS改性沥青隔汽卷材制作而成,所述屋面第一保温层、屋面第二保温层为高密度石墨聚苯板,在保证抗压强度满足要求的同时,也兼顾保温效果,所述高密度石墨聚苯板的密度范围为25kg/m3~30kg/m3,所述第一防水层采用3厚PE面玻纤胎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制作而成,该3厚PE面玻纤胎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上表面为PE膜、下表面为自粘沥青隔离膜;所述第二防水层采用4厚板岩面玻纤加强聚酯胎APP/SBS双面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制作而成;
垂直设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一侧的女儿墙,其靠近防水保温层屋面的一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第一粘结层、女儿墙第一保温层、自粘防水层、第二粘结层、女儿墙第二保温层,远离防水保温层屋面的一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第一岩棉条、第二岩棉条、增强玻纤网、大面玻纤网,所述蒸汽通道层、防水隔汽层依次设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与屋面第一保温层之间后沿女儿墙墙体向上黏贴于女儿墙和第一粘结层之间。
特别的,所述屋面第一保温层远离钢筋混凝土结构层的一侧面为一斜面,该屋面第一保温层远离女儿墙的一侧高于靠近女儿墙的一侧,且所述女儿墙第一保温层端面与屋面第一保温层侧面相接触。
特别的,所述屋面第二保温层的一侧面均匀设有凹槽。
特别的,所述凹槽方向与屋面排水方向一致,凹槽宽50mm、深10mm、间隔50mm设置一道凹槽。
特别的,所述蒸汽通道层与女儿墙的黏贴高度为300mm,且该蒸汽通道层的下表面间断设有圆形冷自粘胶条,圆形冷自粘胶条总面积占蒸汽通道层下表面总面积的50%。
特别的,所述第二防水层和第一防水层端部错缝500mm平铺,所述第一防水层的长边搭接宽度≥100mm;短边搭接宽度≥100mm,所述第二防水层长边搭接宽度≥100mm,短边搭接宽度≥100mm,。
特别的,所述第一岩棉条使用点框法粘贴,第二岩棉条使用条粘法满粘于第一岩棉条上,增强玻纤网与大面玻纤网上下搭接宽度≥100mm。
特别的,所述第二保温层阴角位置设有一L型预制石墨聚苯板,该L 型预制石墨聚苯板一侧边设于防水疏水层与第一防水层之间,另一侧边设于第二粘结层远离女儿墙的一侧,且该L型预制石墨聚苯板阴角位置处做弧度处理。
特别的,还包括:插设于另一侧女儿墙墙体内的落水口,所述落水口与女儿墙墙体的接触位置由内至外依次通过预压密封带、建筑密封胶连接,所述落水口靠近女儿墙第二保温层的一侧向上延伸出一壁体,该壁体设于第一防水层与女儿墙第二保温层之间,所述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分别黏贴于落水口内壁。
特别的,所述屋面第一保温层靠近女儿墙第一保温层的一侧设有一宽度与落水口宽度一致且与凹槽连通的集水槽,该集水槽位于女儿墙第一保温层远离女儿墙的一侧,且该集水槽内插设一排水管,该排水管的另一端于屋面第二保温层伸出后向落水管出水口侧延伸出一排水口,所述屋面第二保温层靠近女儿墙的端部设为三层阶梯型,所述落水口端部搭落于最下端的阶梯上,且该落水口与屋面第二保温层之间的接触间隙通过聚氨酯发泡胶填充、端部与阶梯的端面采用防水密封胶填充,中间阶梯面采用附加防水层进行黏贴,所述附加防水层设于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与落水口内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和女儿墙处的保温和防水做特殊处理,使室内产生的水汽可以及时排出,避免墙体内因水汽过多而产生对建筑物造成损害或使防水隔汽膜起鼓、失效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对落水管处做防水处理,可以防止出现雨水倒灌、沿着缝隙渗入墙体等现象的发生;且其在搭建时,做重叠黏贴,防止出现缝隙,而出现渗漏,从而可以避免内部水汽导致防水保温层失效,从而提高了房屋的防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的节点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的落水节点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中第二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水保温屋面,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蒸汽通道层2、防水隔汽层3、屋面第一保温层4、防水疏水层5、屋面第二保温层6、第一防水层7、第二防水层8;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的一侧设有一排气管,该排气管依次插入第二防水层8、第一防水层7、屋面第二保温层6、防水疏水层5、屋面第一保温层4、防水隔汽层3、蒸汽通道层2后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侧面相接触;
垂直设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一侧的女儿墙墙体,其靠近防水保温层屋面的一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女儿墙15、第一粘结层14、女儿墙第一保温层13、自粘防水层12、第二粘结层11、女儿墙第二保温层10,远离防水保温层屋面的一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第一岩棉条16、第二岩棉条17、增强玻纤网18、大面玻纤网19,所述蒸汽通道层2、防水隔汽层3依次设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与屋面第一保温层4之间后沿女儿墙墙体向上黏贴于女儿墙15和第一粘结层14之间形成一L型。
特别的,所述屋面第一保温层4远离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的一侧面形成一坡面,该屋面第一保温层4远离女儿墙15的一侧高于靠近女儿墙15 的一侧,且所述女儿墙第一保温层13端面与屋面第一保温层4侧面相接触;如此设计,在铺贴完成女儿墙第一保温层13后可形成一排水坡,无需使用砂浆进行找坡处理,以保证干作业施工,节约了工时。
特别的,所述屋面第二保温层6的一侧面均匀设有凹槽28,该凹槽28 朝向第一保温层一侧;于本实用新型中,凹槽设置的方向为非固定位置,其朝向与排水坡方向一致,仅需放于防水疏水层上即可,之后可形成一定数量互相连通的排水槽,从而可以使墙面内的水分及时排出,防止室内因潮湿而出现霉变现象。
特别的,所述凹槽28方向与屋面排水方向一致,凹槽28宽50mm、深 10mm、间隔50mm设置一道凹槽28;如此设计,在确保屋面第二保温层保温效果的同时,防止凹槽过多而降低屋面第二保温层的强度。
特别的,所述蒸汽通道层2与女儿墙15的黏贴高度为300mm,且该蒸汽通道层2的下表面间断设有圆形冷自粘胶条,圆形冷自粘胶条总面积占蒸汽通道层2下表面总面积的50%;如此设计,可以通过圆形冷自粘胶条形成纵横交错的水汽通道,通过预设的排气管,及时有效地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因含水率高在受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及从室内透过屋面板进入防水层的水汽排出,避免内部水汽导致防水保温层失效,从而提高了房屋的防水效率。
特别的,所述第二防水层8和第一防水层7端部错缝500mm平铺,所述第一防水层7的长边搭接宽度≥100mm;短边搭接宽度≥100mm,所述第二防水层8长边搭接宽度≥100mm,短边搭接宽度≥100mm;如此设计,可以保证第二以保证第二防水层8、第一防水层7之间的有效重叠,避免搭接宽度过小而使受热后产生的水经过第二防水层8、第一防水层7间的缝隙渗入,而影响房屋的防水效果。
特别的,所述第一岩棉条16使用点框法粘贴,第二岩棉条17使用条粘法满粘于第一岩棉条16上,增强玻纤网18与大面玻纤网19上下搭接宽度≥100mm;如此设计,增强玻纤网水平方向可对接,将防火隔离带设置在女儿墙外墙外侧,可以保证屋面保温层均为同一种材料,有效避免不同板材在温度应力作用的收缩不一致导致的开裂,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效果和保温效果。
特别的,所述屋面第二保温层6与女儿墙第二保温层10相夹的阴角位置设有一L型预制石墨聚苯板,该L型预制石墨聚苯板一侧边设于防水疏水层5与第一防水层7之间,另一侧边设于第二粘结层11远离女儿墙15 的一侧,且该L型预制石墨聚苯板阴角位置处做弧度处理;如此设计,L型预制石墨聚苯板可以有效避免防水卷材粘贴时在阴角位置易开裂的问题,且L型预制石墨聚苯板为一个整体,不会出现因两种材料线性收缩系数不同而导致的开裂,且不会留有通缝,同时“L”形板材直接施工,无需增加细部处理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效率。
特别的,还包括:插设于另一侧女儿墙墙体内的落水管21,所述落水管21与女儿墙墙体的接触位置由内至外依次通过预压密封带26、建筑密封胶27连接,所述落水管21靠近女儿墙第二保温层10的一侧向上延伸出一壁体,该壁体设于第一防水层7与女儿墙第二保温层10之间,所述第一防水层7、第二防水层8分别黏贴于落水管21内壁;如此设计,可以提高落水管和女儿墙墙体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防止水沿着缝隙进入墙体,使墙体湿度过大,而造成室内潮湿霉变。
特别的,所述屋面第一保温层4靠近女儿墙第一保温层13的一侧设有一宽度与落水管21宽度一致且与凹槽连通的集水槽22,该集水槽22位于女儿墙第一保温层13远离女儿墙的一侧,其表面涂刷一层聚氨酯防水涂料,且该集水槽22内插设一排水管20,该排水管20的另一端于屋面第二保温层6伸出后向落水管21出水口侧延伸出一排水口,所述屋面第二保温层6 靠近女儿墙15的端部设为三层阶梯型,所述落水管21端部搭落于最下端的阶梯上,且该落水管21与屋面第二保温层6之间的接触间隙通过聚氨酯发泡胶23填充、端部与阶梯的端面采用防水密封胶24填充,中间阶梯面采用附加防水层25进行黏贴,所述附加防水层25设于第一防水层7、第二防水层8与落水管21内壁之间;如此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加落水管和墙体之间的防水密封性,同时由图可知,该落水管向下倾斜设置,可以避免出现雨水导管的现象,所述排水管上端端伸入落水管内,接口部位填充密实,做好防水处理,且所述排水管20由套管和毛细管组成,所述套管包裹于若干毛细管外侧,起保护作用;所述毛细管为内径等于或小于1毫米的细管,排水作用,其原理为毛细现象,是指液体在细管状物体内侧,由于内聚力与附着力的差异,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或下降的现象,并不会受大气压的限制,当液体和固体(管壁)之间的附着力大于液体本身内聚力时,就会产生毛细现象,即实现水克服重力作用上升,该排水管上端形成一向下倾斜的排水口,使其呈“7”字状,从而可以很好的避免雨水倒灌,造成墙体内湿度过大,而使室内潮湿霉变。
于本实用新型中,屋面第一保温层、屋面第二保温层与女儿墙第一保温层、女儿墙第二保温层为同一种材料,可以有效避免女儿墙与屋面交接阴角处使用两种保温板材时,因温度应力产生的收缩变形导致的开裂或裂缝,且所述女儿墙第一保温层、女儿墙第二保温层均采用满粘法施工,其与女儿墙间不留空腔,以防渗水;同时建筑物内的水汽是不可避免且不可完全排出的,日常生活、居住也会产生部分水汽,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有一定的透气性,因此设置一蒸汽通道层2和排气管9,如此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内出现水汽时,可以即使将水汽排出,避免水汽长期在对建筑物造成损害或使防水隔汽膜起鼓、失效。

Claims (10)

1.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水保温屋面,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蒸汽通道层(2)、防水隔汽层(3)、屋面第一保温层(4)、防水疏水层(5)、屋面第二保温层(6)、第一防水层(7)、第二防水层(8);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的一侧设有一排气管,该排气管依次插入第二防水层(8)、第一防水层(7)、屋面第二保温层(6)、防水疏水层(5)、屋面第一保温层(4)、防水隔汽层(3)、蒸汽通道层(2)后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侧面相接触;
垂直设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一侧的女儿墙体,其靠近防水保温层屋面的一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女儿墙(15)、第一粘结层(14)、女儿墙第一保温层(13)、自粘防水层(12)、第二粘结层(11)、女儿墙第二保温层(10),远离防水保温层屋面的一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第一岩棉条(16)、第二岩棉条(17)、增强玻纤网(18)、大面玻纤网(19),所述蒸汽通道层(2)、防水隔汽层(3)依次设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与屋面第一保温层(4)之间后沿女儿墙墙体向上黏贴于女儿墙(15)和第一粘结层(1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第一保温层(4)远离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的一侧面形成一坡面,该屋面第一保温层(4)远离女儿墙(15)的一侧高于靠近女儿墙(15)的一侧,且所述女儿墙第一保温层(13)端面与屋面第一保温层(4)侧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第二保温层(6)的一侧面均匀设有凹槽(28),该凹槽(28)朝向第一保温层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8)方向与屋面排水方向一致,凹槽(28)宽50mm、深10mm、间隔50mm设置一道凹槽(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通道层(2)与女儿墙(15)的黏贴高度为300mm,且该蒸汽通道层(2)的下表面间断设有圆形冷自粘胶条,圆形冷自粘胶条总面积占蒸汽通道层(2)下表面总面积的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层(8)和第一防水层(7)端部错缝500mm平铺,所述第一防水层(7)的长边搭接宽度≥100mm;短边搭接宽度≥100mm,所述第二防水层(8)长边搭接宽度≥100mm,短边搭接宽度≥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岩棉条(16)使用点框法粘贴,第二岩棉条(17)使用条粘法满粘于第一岩棉条(16)上,增强玻纤网(18)与大面玻纤网(19)上下搭接宽度≥1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第二保温层(6)与女儿墙第二保温层(10)相夹的阴角位置设有一L型预制石墨聚苯板,该L型预制石墨聚苯板一侧边设于防水疏水层(5)与第一防水层(7)之间,另一侧边设于第二粘结层(11)远离女儿墙(15)的一侧,且该L型预制石墨聚苯板阴角位置处做弧度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设于另一侧女儿墙墙体内的落水管(21),所述落水管(21)与女儿墙墙体的接触位置由内至外依次通过预压密封带(26)、建筑密封胶(27)连接,所述落水管(21)靠近女儿墙第二保温层(10)的一侧向上延伸出一壁体,该壁体设于第一防水层(7)与女儿墙第二保温层(10)之间,所述第一防水层(7)、第二防水层(8)分别黏贴于落水管(21)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第一保温层(4)靠近女儿墙第一保温层(13)的一侧设有一宽度与落水管(21)宽度一致且与凹槽连通的集水槽(22),该集水槽(22)位于女儿墙第一保温层(13)远离女儿墙的一侧,且该集水槽(22)内插设一排水管(20),该排水管(20)的另一端于屋面第二保温层(6)伸出后向落水管(21)出水口侧延伸出一排水口,所述屋面第二保温层(6)靠近女儿墙(15)的端部设为三层阶梯型,所述落水管(21)端部搭落于最下端的阶梯上,且该落水管(21)与屋面第二保温层(6)之间的接触间隙通过聚氨酯发泡胶(23)填充、端部与阶梯的端面采用防水密封胶(24)填充,中间阶梯面采用附加防水层(25)进行黏贴,所述附加防水层(25)设于第一防水层(7)、第二防水层(8)与落水管(21)内壁之间。
CN202023319033.2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Active CN215054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19033.2U CN215054624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19033.2U CN215054624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4624U true CN215054624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24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19033.2U Active CN215054624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4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9162B (zh) 被动式建筑平屋面保温防水系统及分区式干作业施工方法
CN110735499B (zh) 一种女儿墙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530718U (zh) 被动式穿墙套管的气密性结构
CN211114476U (zh) 一种点式屋面钢天沟系统
CN208363452U (zh) 一种双层排水保温屋面结构
CN104652494A (zh) 用龙骨或粘条安装塑料排水板的方法
CN102345352B (zh) 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建筑外墙多层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CN210713552U (zh) 混凝土板保护层倒置式的屋面结构
CN209958534U (zh) 一种低能耗节能建筑体系
WO2022073494A1 (zh) 一种板缝防漏结构、装配式屋面板和装配式屋面板系统
CN212772858U (zh) 一种保温波形瓦坡屋面与女儿墙连接处节点结构
CN215054624U (zh) 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CN201128995Y (zh) 直敷式eps无机复合板及其外墙外保温系统
CN212453367U (zh) 一种种植屋面高低变形缝处防根刺连接节点结构
CN212689251U (zh) 一种保温波形瓦坡屋面与山墙连接节点结构
CN212427815U (zh) 一种带过道的保温种植屋面连接节点结构
CN210685471U (zh) 开裂砖墙承载力恢复结构及建筑
CN210525982U (zh) 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耐腐蚀防水卷材
CN209369099U (zh) 一种stp超薄绝热板外墙保温构造
CN220565287U (zh) 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CN216865739U (zh) 屋面透气管外套管防水结构
CN215484127U (zh) 一种水泥彩瓦坡屋面内天沟泛水连接结构
CN212453379U (zh) 一种种植屋面端部外墙处防根刺连接节点结构
CN211341464U (zh) 加强型保温屋面防排水结构
CN212376059U (zh) 一种墙体防水隔火保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