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5287U - 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5287U
CN220565287U CN202320996895.3U CN202320996895U CN220565287U CN 220565287 U CN220565287 U CN 220565287U CN 202320996895 U CN202320996895 U CN 202320996895U CN 220565287 U CN220565287 U CN 220565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side wall
layer
waterproof layer
heat preser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968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席新雅
杨悦
宋海波
韩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Oriental Rainbow Waterproof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Oriental Rainbow Waterproof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Oriental Rainbow Waterproof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Oriental Rainbow Waterproof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968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5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5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5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属于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包括侧墙、底板和顶板,所述侧墙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底板和顶板相连接,所述侧墙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水层、保温层、第二防水层和回填土层,所述保温层内部开设有多组竖直的疏水通道,所述保温层底端开设有排水槽,所述疏水通道与排水槽相连通,所述保温层内部设置有透汽膜。本实用新型中的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具有高防水性、高稳定性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地下室防水的不可逆性,人们越来越重视地下空间防水的技术,对于地下工程的建设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常用的地下室防水构造包括由内至外铺设的地下室侧墙、防水层、保温板以及回填土。
地下室侧墙的防水结构不同于底板和顶板的防水结构,立面防水还需要考虑防水材料的自重、保护层的粘结强度以及后期回填土的规范性,若防水材料选择不当,防水材料侧墙粘结效果不及平面,同时受自重及回填土的双重压力,容易出现滑移脱落的风险;保温板一般点粘或条粘于防水材料上,与防水材料之间的粘结强度有待提高。
因此,亟需一种防水性强,稳定性高的新型防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包括侧墙、底板和顶板,所述侧墙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底板和顶板相连接,所述侧墙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水层、保温层、第二防水层和回填土层,所述保温层内部开设有多组竖直的疏水通道,所述保温层底端开设有排水槽,所述疏水通道与排水槽相连通,所述保温层内部设置有透汽膜。
优选的,相邻两组所述疏水通道的间距为200-300mm,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大于3cm,所述疏水通道的宽度尺寸为保温层厚度尺寸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的顶部分别延长设置至顶板顶面,所述顶板顶面设置有水泥钉,所述水泥钉依次穿过第二防水层和第一防水层,所述水泥钉的钉帽部设置有金属压条,所述金属压条与第二防水层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的底部分别延长设置至底板表面,所述第一防水层朝向侧墙的一面设置有附加防水层,所述附加防水层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附加防水层分别设置于第一防水层顶部和底部。
优选的,所述底板包括挑檐部和主体部,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底部分别延长至挑檐部表面,所述排水槽位于挑檐部上方,所述挑檐部和主体部的交接阴角部位设置为弧状体。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顶部设置有网状结构,所述排水槽内部安装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插接有一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依次穿过第一防水层、保温层、第二防水层和填土层。
优选的,所述三通接头周向侧壁设置有遇水膨胀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侧墙与底部的连接处插设有止水钢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和附加防水层的材质为聚氨酯防水涂料,所述第二防水层为自粘防水卷材。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XPS保温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保温层内部设置疏水通道,并在保温层底端开设与疏水通道连通的排水槽,若保温层中有水汽,可及时通过疏水通道汇至排水槽内,考虑到水汽可能通过保温层达到第一防水层表面,因此在保温层内部设置透汽膜,从而降低第一防水层表面水压力,使得保温层既可以有疏水通道,又不影响保温层分别与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之间的粘接效果。
2.通过将第一防水层和和第二防水层的顶部分别延长设置至顶板顶面,并利用水泥钉进行固定,以进一步加强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自身的稳定性,减少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因自重而发生位移的现象。
3.通过将排水槽设置在挑檐部上方,排水槽内部安装有三通接头,以达到排水槽内部水快速排出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侧墙的防水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俯视状态下保温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侧墙;11、止水钢板;2、底板;21、挑檐部;211、弧状体;22、主体部;3、顶板;4、第一防水层;41、附加防水层;5、保温层;51、疏水通道;52、排水槽;521、网状结构;53、透汽膜;6、第二防水层;7、回填土层;8、水泥钉;81、金属压条;82、密封胶条;9、三通接头;91、排水管;92、遇水膨胀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侧墙1、底板2和顶板3,底板2包括挑檐部21和主体部22,侧墙1底端连接于主体部22顶端,侧墙1顶端与顶板3相连接,侧墙1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水层4、保温层5、第二防水层6和回填土层7,其中,本申请中的第一防水层4最优选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延伸性好,拉伸强度和粘接强度高的特点,在低温环境下,在聚氨酯防水涂料中加入速干剂,增加其粘结性,第二防水层6最优选为自粘防水卷材,第二防水层6可直接铺设在保温层5表面,使得施工过程无需找平层,本申请中的保温层5最有选为XPS保温板;保温层5内部开设有多组竖直的疏水通道51,多组竖直的疏水通道51沿水平方向排列设置于保温层5内,保温层5底端开设有与输水管道连通的排水槽52,排水槽52位于挑檐部21上方。
参照图1和图3,保温层5内部每相邻的两组疏水通道51的间距为200-300mm,且保温层5的厚度大于3cm,疏水通道51的宽度尺寸为保温层5厚度尺寸的三分之一,若保温层5中有水汽,疏水通道51内的水汽可及时汇至排水槽52内;保温层5内部夹层有一层透汽膜53,本申请中的透汽膜53采用闪针法工艺,透汽膜53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减少对流,提升建筑节能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保温层5内部水汽的扩散,使得保温层5保持较为干燥的状态。
参照图1和图4,第一防水层4和第二防水层6的顶部分别延长设置至顶板3顶面,顶板3顶面设置有水泥钉8,水泥钉8依次穿过第二防水层6和第一防水层4,以对第二防水层6和第一防水层4起到固定的作用,水泥钉8的钉帽部设置有金属压条81,金属压条81与第二防水层6之间粘接有密封胶条82,以对第一防水层4和第二防水层6的钉眼进行密封。
参照图1和图2,第一防水层4和第二防水层6的底部分别延长设置至挑檐部21表面,第一防水层4朝向侧墙1的一面设置有附加防水层41,附加防水层41的材质最优选为聚氨酯防水材料,附加防水层41设置有两组,两组附加防水层41分别设置于第一防水层4顶部和底部,附加防水层41对结构的阴角、施工缝隙等防水薄弱的部位进行补强,以加强整体结构的防水性;挑檐部21和主体部22的交接阴角部位设置为弧状体211,减少涂料堆积而开裂的现象。
参照图2,排水槽52顶部铺设有网状结构521,排水槽52内部安装有三通接头9,三通接头9插接有一排水管91,排水管91依次穿过第一防水层4、保温层5、第二防水层6和填土层,第一防水层4、保温层5、第二防水层6和填土层插设排水管91的部位分别做好密封工作,三通接头9周向侧壁设置有遇水膨胀密封圈92,即三通接头9与排水槽52槽壁接触的周向侧壁设置有遇水膨胀密封圈92,三通接头9插接排水管91的周向侧壁设置有遇水膨胀密封圈92,以减少流经三通接头9的水发生泄露的现象。
参照图,侧墙1与主体部22的连接处插设有止水钢板11,即止水钢板11位于侧墙1与主体部22的连接缝隙处,因为底板2与侧墙1分别浇注而成,因此底板2的主体部22与侧墙1之间容易出现冷缝,止水钢板11的设置减少了渗漏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的实施原理:
通过采用材质为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第一防水层4,与侧墙1的粘结强度可达1Mpa以上,可以减少因第一防水层4与侧墙1由于粘接强度不足而出现第一防水层4脱落的现象,通过在保温层5内部开设疏水通道51,并且保温层5底端开设与疏水通道51连通的排水槽52,若保温层5中有水汽,可及时通过疏水通道51汇至下部排水槽52,第二防水层6选用自粘防水卷材,可粘接在保温层5上,不用设置找平层的同时也对保温层5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本申请中的防水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侧墙1、第一防水层4、带有疏水通道51的保温层5、第二防水层6和填土层,在侧墙1做到了防排水一体化,从而提高了防水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包括侧墙(1)、底板(2)和顶板(3),所述侧墙(1)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底板(2)和顶板(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1)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水层(4)、保温层(5)、第二防水层(6)和回填土层(7),所述保温层(5)内部开设有多组竖直的疏水通道(51),所述保温层(5)底端开设有排水槽(52),所述疏水通道(51)与排水槽(52)相连通,所述保温层(5)内部设置有透汽膜(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疏水通道(51)的间距为200-300mm,所述保温层(5)的厚度大于3cm,所述疏水通道(51)的宽度尺寸为保温层(5)厚度尺寸的三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4)和第二防水层(6)的顶部分别延长设置至顶板(3)顶面,所述顶板(3)顶面设置有水泥钉(8),所述水泥钉(8)依次穿过第二防水层(6)和第一防水层(4),所述水泥钉(8)的钉帽部设置有金属压条(81),所述金属压条(81)与第二防水层(6)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8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4)和第二防水层(6)的底部分别延长设置至底板(2)表面,所述第一防水层(4)朝向侧墙(1)的一面设置有附加防水层(41),所述附加防水层(41)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附加防水层(41)分别设置于第一防水层(4)顶部和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包括挑檐部(21)和主体部(22),所述第一防水层(4)和第二防水层(6)底部分别延长至挑檐部(21)表面,所述排水槽(52)位于挑檐部(21)上方,所述挑檐部(21)和主体部(22)的交接阴角部位设置为弧状体(2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52)顶部设置有网状结构(521),所述排水槽(52)内部安装有三通接头(9),所述三通接头(9)插接有一排水管(91),所述排水管(91)依次穿过第一防水层(4)、保温层(5)、第二防水层(6)和填土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接头(9)周向侧壁设置有遇水膨胀密封圈(9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1)与底板(2)的连接处插设有止水钢板(1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4)和附加防水层(41)的材质为聚氨酯防水涂料,所述第二防水层(6)为自粘防水卷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5)为XPS保温板。
CN202320996895.3U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Active CN220565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6895.3U CN220565287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6895.3U CN220565287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5287U true CN220565287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100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96895.3U Active CN220565287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52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0098C (zh) 一种保温防水屋面引气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821503A (zh) 楼地面或屋面变形缝防漏水构造
CN103615068B (zh) 钢框绝热外墙板
CN112376620A (zh) 地下建筑结构侧墙逆做施工缝防水处理方法
CN112160445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竖向拼接缝及其施工方法
CN207469478U (zh) 装配式一体化墙体的拼接缝防水节点结构
CN220565287U (zh) 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CN109797875A (zh) 一种低能耗节能建筑体系
CN218405896U (zh) 一种基于纤维增强水泥板的双层防水外墙体结构
CN217537610U (zh) 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
CN105863085A (zh) 一种外墙板防水节点
CN212689251U (zh) 一种保温波形瓦坡屋面与山墙连接节点结构
CN113006155B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系统及防水工艺
CN211817147U (zh) 超低能耗轻型木结构建筑的墙体与地基的连接结构
CN212866667U (zh) 一种侧入式预制雨水斗安装结构
CN208803496U (zh) 一种汽车坡道与地下室主体交接缝节点结构
CN111236497B (zh) 一种隔墙与内保温外墙连接结构
CN211080616U (zh) 一种预制盖板下的屋面伸缩缝结构
CN208830496U (zh) 三元防水结构建筑
KR101466644B1 (ko) 건축물의 옥상바닥 시공방법
CN206319644U (zh) 加建层墙体和加建层屋顶的连接结构
CN112411903A (zh) 用于降低屋面冷桥现象的异形组合伸缩缝盖板及安装方法
CN216616295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室内防水结构
CN215054624U (zh) 一种被动式建筑平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CN210563031U (zh) 一种被动房屋面的防水保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