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42126U - 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42126U
CN215042126U CN202121650571.1U CN202121650571U CN215042126U CN 215042126 U CN215042126 U CN 215042126U CN 202121650571 U CN202121650571 U CN 202121650571U CN 215042126 U CN215042126 U CN 215042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unting groove
charging pile
charging
new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505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ongj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ongj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ongj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Hongj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505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42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42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42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包括:停车板、充电桩、安装槽;所述充电桩设置在停车板上侧的右端,且充电桩与停车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安装槽位于充电桩左侧的下方,且安装槽与充电桩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安装槽内的下方,且固定板的下方与安装槽之间铰接;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固定板上侧的左右两方,且导轨与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在导轨的上端,且限位块与导轨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充电方式全面,停车定位以及有效防护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续航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与传统的汽油车一样,新能源汽车也需要定期进行电力的补给,因此需要在路边或停车场处建设新能源续航站为其进行续航。
但是目前常见新能源汽车续航站内充电桩的充电方式较为单一,不仅降低了充电效率,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缺少对充电车辆进行停车定位的机构,不便于新手司机的使用。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常见新能源汽车续航站内充电桩的充电方式较为单一,不仅降低了充电效率,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缺少对充电车辆进行停车定位的机构,不便于新手司机使用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包括:停车板、充电桩、安装槽、固定板、导轨、限位块、安装板、滑套、限位槽、把手、充电板、限位板、滚轮、箱门、反光镜、照明灯、挡车杆;所述充电桩设置在停车板上侧的右端,且充电桩与停车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安装槽位于充电桩左侧的下方,且安装槽与充电桩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安装槽内的下方,且固定板的下方与安装槽之间铰接;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固定板上侧的左右两方,且导轨与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在导轨的上端,且限位块与导轨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安装板设置在导轨的中间,且安装板与导轨通过滑套相连接;所述滑套分别位于安装板左右两侧的下方,且滑套与安装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限位槽分别位于安装板左右两侧的上方,且限位槽与安装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把手设置在安装板上侧的中间,且把手与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充电板设置在安装板的后侧,且充电板与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安装槽内上方的中间,且限位板与安装槽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滚轮呈矩形排列的方式在安装板的前侧设置有四处,且滚轮与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箱门设置在安装槽的前侧,且箱门的左方与安装槽通过合页相连接;所述反光镜设置在充电桩前侧的中间,且反光镜与充电桩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照明灯呈矩形排列的方式在充电桩前侧的下方设置有四处,且照明灯与充电桩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挡车杆设置在停车板上侧的右方,且挡车杆与停车板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所述停车板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且停车板的上侧呈矩阵排列的方式设有多处圆形的通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所述限位块由长方形的块体结构和俯视呈T形的杆状结构组成,且限位块与限位槽之间滑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所述滑套为圆管状结构,且滑套与导轨之间滑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所述限位板为弓形的板状结构,且限位板与把手之间卡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所述反光镜呈倾斜状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所述挡车杆为侧视呈门字形的杆状结构,且挡车杆外侧的中间设有一处圆管状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通过在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无线充电板,使充电桩具备有线和无线两种充电方式,从而使该装置起到充电方式全面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通过在充电桩的前侧设置倾斜的反光镜,并在挡车杆的中间设置标记,可以让司机准确的将车辆停驻在停车板的中间,以便进行充电操作,从而使该装置起到停车定位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通过在充电板的下方设置折叠机构,当装置闲置时可以将其隐藏至安装槽的内部,以进行良好的保护,同时通过在停车板的表面设置多处圆形的通孔,可以保证停车板表面的干燥,以防汽车发生打滑,从而使该装置起到有效防护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充电方式全面,停车定位以及有效防护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块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停车板1、充电桩2、安装槽3、固定板4、导轨5、限位块6、安装板7、滑套8、限位槽9、把手10、充电板11、限位板12、滚轮13、箱门14、反光镜15、照明灯16、挡车杆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包括:停车板1、充电桩2、安装槽3、固定板4、导轨5、限位块6、安装板7、滑套8、限位槽9、把手10、充电板11、限位板12、滚轮13、箱门14、反光镜15、照明灯16、挡车杆17;充电桩2设置在停车板1上侧的右端,且充电桩2与停车板1为一体式结构;安装槽3位于充电桩2左侧的下方,且安装槽3与充电桩2为一体式结构;固定板4设置在安装槽3内的下方,且固定板4的下方与安装槽3之间铰接;导轨5分别设置在固定板4上侧的左右两方,且导轨5与固定板4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限位块6设置在导轨5的上端,且限位块6与导轨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安装板7设置在导轨5的中间,且安装板7与导轨5通过滑套8相连接;滑套8分别位于安装板7左右两侧的下方,且滑套8与安装板7为一体式结构;限位槽9分别位于安装板7左右两侧的上方,且限位槽9与安装板7为一体式结构;把手10设置在安装板7上侧的中间,且把手10与安装板7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充电板11设置在安装板7的后侧,且充电板11与安装板7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限位板12设置在安装槽3内上方的中间,且限位板12与安装槽3之间转动连接;滚轮13呈矩形排列的方式在安装板7的前侧设置有四处,且滚轮13与安装板7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箱门14设置在安装槽3的前侧,且箱门14的左方与安装槽3通过合页相连接;反光镜15设置在充电桩2前侧的中间,且反光镜15与充电桩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照明灯16呈矩形排列的方式在充电桩2前侧的下方设置有四处,且照明灯16与充电桩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挡车杆17设置在停车板1上侧的右方,且挡车杆17与停车板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具体的,停车板1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且停车板1的上侧呈矩阵排列的方式设有多处圆形的通孔。
具体的,限位块6由长方形的块体结构和俯视呈T形的杆状结构组成,且限位块6与限位槽9之间滑动连接。
具体的,滑套8为圆管状结构,且滑套8与导轨5之间滑动连接。
具体的,限位板12为弓形的板状结构,且限位板12与把手10之间卡接。
具体的,反光镜15呈倾斜状设置。
具体的,挡车杆17为侧视呈门字形的杆状结构,且挡车杆17外侧的中间设有一处圆管状结构。
具体实施步骤:
当车辆进入续航站时,首先利用反光镜15对地面的反射和挡车杆17中间的标记将车辆停驻在停车板1上侧的中间位置,然后根据车辆的类型选用合适的充电方式,当需要无线充电时,首先打开箱门14,并旋转限位板12,然后利用把手10将安装板7向外旋转,最后利用导轨5与轴套8和安装板7与限位块6的滑动将充电板11推至车辆的底部,即可启动充电桩的对应机构,进行充电操作,待车辆充满后,反向操作以上步骤,将充电板11隐藏至安装槽3的内部即可。
综上所述:该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通过在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无线充电板,使充电桩具备有线和无线两种充电方式,从而使该装置起到充电方式全面的作用;通过在充电桩的前侧设置倾斜的反光镜,并在挡车杆的中间设置标记,可以让司机准确的将车辆停驻在停车板的中间,以便进行充电操作,从而使该装置起到停车定位的作用;通过在充电板的下方设置折叠机构,当装置闲置时可以将其隐藏至安装槽的内部,以进行良好的保护,同时通过在停车板的表面设置多处圆形的通孔,可以保证停车板表面的干燥,以防汽车发生打滑,从而使该装置起到有效防护的作用,有效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包括:停车板(1)、充电桩(2)、安装槽(3)、固定板(4)、导轨(5)、限位块(6)、安装板(7)、滑套(8)、限位槽(9)、把手(10)、充电板(11)、限位板(12)、滚轮(13)、箱门(14)、反光镜(15)、照明灯(16)、挡车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2)设置在停车板(1)上侧的右端,且充电桩(2)与停车板(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安装槽(3)位于充电桩(2)左侧的下方,且安装槽(3)与充电桩(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板(4)设置在安装槽(3)内的下方,且固定板(4)的下方与安装槽(3)之间铰接;所述导轨(5)分别设置在固定板(4)上侧的左右两方,且导轨(5)与固定板(4)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限位块(6)设置在导轨(5)的上端,且限位块(6)与导轨(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安装板(7)设置在导轨(5)的中间,且安装板(7)与导轨(5)通过滑套(8)相连接;所述滑套(8)分别位于安装板(7)左右两侧的下方,且滑套(8)与安装板(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限位槽(9)分别位于安装板(7)左右两侧的上方,且限位槽(9)与安装板(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把手(10)设置在安装板(7)上侧的中间,且把手(10)与安装板(7)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充电板(11)设置在安装板(7)的后侧,且充电板(11)与安装板(7)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限位板(12)设置在安装槽(3)内上方的中间,且限位板(12)与安装槽(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滚轮(13)呈矩形排列的方式在安装板(7)的前侧设置有四处,且滚轮(13)与安装板(7)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箱门(14)设置在安装槽(3)的前侧,且箱门(14)的左方与安装槽(3)通过合页相连接;所述反光镜(15)设置在充电桩(2)前侧的中间,且反光镜(15)与充电桩(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照明灯(16)呈矩形排列的方式在充电桩(2)前侧的下方设置有四处,且照明灯(16)与充电桩(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挡车杆(17)设置在停车板(1)上侧的右方,且挡车杆(17)与停车板(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板(1)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且停车板(1)的上侧呈矩阵排列的方式设有多处圆形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由长方形的块体结构和俯视呈T形的杆状结构组成,且限位块(6)与限位槽(9)之间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8)为圆管状结构,且滑套(8)与导轨(5)之间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2)为弓形的板状结构,且限位板(12)与把手(10)之间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15)呈倾斜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车杆(17)为侧视呈门字形的杆状结构,且挡车杆(17)外侧的中间设有一处圆管状结构。
CN202121650571.1U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 Active CN215042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0571.1U CN215042126U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0571.1U CN215042126U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42126U true CN215042126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22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50571.1U Active CN215042126U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421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PI0419167B1 (pt) sistema de transporte público elétrico, método para operação de um sistema de transporte público elétrico e método para carregamento de um conjunto de baterias em estojo utilizado em um sistema de transporte público elétrico
WO2012113167A1 (zh) 基于高速公路的轿车运载系统
CN201516809U (zh) 超级电容电动汽车
CN215042126U (zh) 一种具有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续航站
CN102447291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以及为充电装置供电的道路
CN208602460U (zh) 车辆定位装置
CN204876730U (zh) 倾斜式密集停车平台
Fabbri et al. An innovative system for a clean and sustainable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in smart cities
CN101938159B (zh) 电动汽车道路行驶充电系统
CN206870883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路边立体充电桩
CN201989691U (zh) 基于高速公路区间的行驶轿车集中运载系统
Babones China could be the world’s first all electric vehicle ecosystem
CN202935179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及提供电力的路面
CN104742753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混合动力轿车
CN110696629A (zh) 一种交替更换电池方便快捷不受里程限制的纯电动汽车
CN218316283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N210319488U (zh) 一种交通工程建设用照明灯
CN208950408U (zh) 一种载车板导向装置
CN207944754U (zh) 自行车停放装置
CN217415525U (zh) 运行于停车库给电动车充电的可移动自动充电装置
CN220114475U (zh) 一种包含双充电枪的汽车充电桩
CN106114279A (zh) 隐藏式防水电动车充电桩
CN201419651Y (zh) 双模双层太阳能旅游观光客车
CN218877197U (zh) 一种换电站车轮归中变距机构
Horn et al. Roadmap to the electric car econom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