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38753U - 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38753U
CN215038753U CN202120414568.3U CN202120414568U CN215038753U CN 215038753 U CN215038753 U CN 215038753U CN 202120414568 U CN202120414568 U CN 202120414568U CN 215038753 U CN215038753 U CN 215038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steel
steel bar
exposed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145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145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38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38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38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包括设置于外露钢筋下侧的垫梁,其特征在于:垫梁之上设有压在外露钢筋上的钢板;钢板两端下侧设有钢板固定器,钢板固定器上设置有强磁铁;还包括与垫梁平行设置的滑梁,滑梁的两端通过连接座与垫梁的两端固接;滑梁上设有滑块,滑块侧面设置销钉,滑块顶部设有U型钢条,所述外露钢筋的弯曲部设置于U型钢条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垫梁与钢板的结合固定外露钢筋的长度并避免钢筋歪斜;本实用新型通过U型钢条固定钢筋弯曲部,避免弯曲部弯曲方向歪斜,本实用新型能够便捷的固定出筋位置,同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跟叠合板质量。

Description

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叠合板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预制叠合板制作时,为了实现装配安装都设置有四面出筋,出筋即叠合板钢筋布置时处于模具外侧的部分。叠合板外露钢筋一般要求整齐、等长的规范布置。为满足施工、现场安装要求,有一侧出筋常常制作呈弯曲的形状,而弯曲时一般会让出筋统一呈向上弯曲的回钩形。
由于现有技术中缺少针对出筋的固定结构,钢筋在绑扎完成后,回弯部上重下轻,在地球引力作用下下坠,又由于回弯部重心不稳导致弯钩向侧倾斜,其次混凝土浇筑完振捣的时候,也会加重弯曲部向左或向右不规则歪斜的情况。
目前,叠合板生产过程中,为避免外露钢筋弯曲部随意歪斜,现行措施是采用一根粗钢筋放在外露钢筋弯折处,将外露钢筋的弯折处与这根粗钢筋用绑丝绑扎固定。此方法起到了一定的固定作用,但绑扎点为钢筋的十字交叉点,实际上无法完全避免外露钢筋自己出现转动,因此仍然会出现弯曲部歪斜的情况。绑丝的固定效果完全依赖人工控制弯曲部的位置(朝向),并且很难做到完全一致。出筋若不符合要求,后期还需要二次拆解固定钢筋,而且绑扎固定的方式要消耗大量绑丝,绑扎过程费时费力,效果还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保证叠合板外露钢筋弯曲部朝向统一且不歪斜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包括设置于外露钢筋下侧的垫梁,垫梁上设有压在外露钢筋之上的钢板;钢板两端下侧设有钢板固定器,钢板固定器上设置有强磁铁;还包括与垫梁平行设置的滑梁,滑梁的两端通过连接座与垫梁的两端固接;滑梁上设有滑块,滑块侧面设置销钉,滑块顶部设有U型钢条,U型钢条两竖筋向上延伸并夹持于所述外露钢筋弯曲部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①本实用新型通过垫梁与钢板的结合固定外露钢筋的长度并避免钢筋歪斜;②本实用新型通过U型钢条固定钢筋弯曲部,避免弯曲部弯曲方向歪斜,本实用新型能够便捷的固定出筋位置,同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跟叠合板质量。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钢板固定器与连接座固接。此结构固定器与连接座结合为一体,更方便工具的取用和操作。
还设有第一滑梁,第二滑梁两端通过伸缩连接杆与连接座相连。两组弯曲部固定结构,适用于外露钢筋为长短筋的叠合板结构。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固定出筋结构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U型钢条固定外出筋弯曲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钢板1、垫梁2、滑梁3、滑块4、U型钢5、连接座6、钢板固定器7、圆柱开关8、外露钢筋9、第二滑梁10、伸缩连接杆11、销钉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针对预制构件外露钢筋保护固定的装置,它主要分为三部分:垫梁2、钢板1和弯部固定结构。具体的,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包括设置于外露钢筋9下侧的垫梁2,垫梁2之上设有压在外露钢筋9上的钢板1;钢板1两端下侧设有钢板固定器7,钢板固定器7上设置有强磁铁;还包括与垫梁2平行设置的滑梁3,滑梁3的两端通过连接座6与垫梁2的两端固接;滑梁3上设有滑块4,滑块4侧面设置销钉12,滑块4顶部设有U型钢条5,U型钢条两竖筋向上延伸并夹持于所述外露钢筋9弯曲部两侧。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主要部件分别详细描述:
1)垫梁2可以采用木方或方钢。垫梁2长度与现场叠合板长度相同。考虑到两端外侧还要设置吸合钢板1的钢板固定器,垫梁长度应略小于钢板长。
2)钢板与木方配合压紧固定墙体一侧的外露钢筋。两端与钢板固定器强磁固接,对钢筋形成更强的压力。钢板两端制成U形口。
3)钢板固定器设置有强磁铁,钢板固定器与木方高度相同或略低。钢板固定器可以采用用磁盒,上述钢板两端设置的U形口就是为了让出磁盒中间的圆柱开关8,使用时只需将圆柱按下去,钢板就能够被强力吸合在木方上。需要拆解本工具时,将圆柱开关8用工具撬下来,依次将结构解除。
4)弯部固定结构中滑块在滑梁上移动,与各外露钢筋一一对应,滑块长度尺寸设置稍大一此起到更好的稳定效果。U型钢条两根竖筋间距不应过大,也不能设置为外露钢筋直径宽度,就允许一定的拆弯误差,U型钢恰好能使回弯部都能伸入缝隙最佳。
上述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外露钢筋由于木方的巨大摩擦阻力和钢板的压力很难转动,回弯部上、下被夹持固定,双重作用下保证外露钢筋始终保证统一向上回弯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钢板固定器与连接座固接一体。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设有第一滑梁,第二滑梁两端通过伸缩连接杆与连接座相连。
本实用新型滑梁可以采用圆钢管或方钢管。
使用时,根据现场模具的长短制定各种规格的钢筋固定装置,在钢筋绑扎完成后,把该装置木方放置于钢筋下方,调整出筋方向以及出筋长度,把其中一个钢板固定器放置在合适位置,把钢板一头差劲钢板固定器,调整钢板位置,使得钢板能跟木方全部重合,然后将钢板另一头放置在钢板固定器中,并放置固定器,来达到外露钢筋固定的目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此装置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包括设置于外露钢筋下侧的垫梁,其特征在于:垫梁上设有压在外露钢筋之上的钢板;钢板两端下侧设有钢板固定器,钢板固定器上设置有强磁铁;还包括与垫梁平行设置的滑梁,滑梁的两端通过连接座与垫梁的两端固接;滑梁上设有滑块,滑块侧面设置销钉,滑块顶部设有U型钢条,U型钢条两竖筋向上延伸并夹持于所述外露钢筋弯曲部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固定器与连接座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第一滑梁,第二滑梁两端通过伸缩连接杆与连接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滑梁为圆钢管或方钢管。
CN202120414568.3U 2021-02-25 2021-02-25 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 Active CN215038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14568.3U CN215038753U (zh) 2021-02-25 2021-02-25 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14568.3U CN215038753U (zh) 2021-02-25 2021-02-25 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38753U true CN215038753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53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14568.3U Active CN215038753U (zh) 2021-02-25 2021-02-25 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38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38753U (zh) 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器
CN112792982A (zh) 叠合板外露钢筋固定方法及其专用固定器
CN217326486U (zh) 一种混凝土空心楼盖模盒定位结构件
CN110499857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垂直出筋及回调的安装方法
CN112900715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底层组合楼板
CN215471837U (zh) 一种混凝土叠合板生产用浇筑装置
CN215716282U (zh) 一种泡沫混凝土预制墙体
CN210857752U (zh) 一种结构降板吊模用马凳筋
CN113027040A (zh) 一种梁筋安装结构及梁的施工方法
CN208438547U (zh) 一种不同梁长通用的预制箱梁钢筋绑扎模具
CN213382090U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专用的混凝土板浇筑装置
CN210195077U (zh) 一种装配式楼梯结构
CN211037826U (zh) 一种凸台模板定位系统
CN213412427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内部钢筋辅助定型设备
CN220889186U (zh) 一种建筑钢筋用的固定器
CN112681485B (zh) 一种冲渣沟u型沟槽一次成槽的模具和施工方法
CN216475909U (zh) 一种框架柱钢筋定位装置
CN211473454U (zh) 一种基于bim的剪力墙模板定位装置
CN215670544U (zh) 一种活动式预应力筋锚固装置
CN211229721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池导流墙
CN216380323U (zh) 一种新型节能预制混凝土楼梯
CN217257193U (zh) 预制构件钢筋骨架限位装置
CN217811628U (zh) 一种楼层悬挑型钢u型环预埋固定器
CN216196670U (zh) 脚踏调节器
CN212562195U (zh) 一种空心砌块墙用钢筋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