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8517U - 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8517U
CN215018517U CN202120138586.3U CN202120138586U CN215018517U CN 215018517 U CN215018517 U CN 215018517U CN 202120138586 U CN202120138586 U CN 202120138586U CN 215018517 U CN215018517 U CN 215018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lamp
clamping
intervention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385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1385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8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8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85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有介入导管,且介入导管的内底部固定有内介入钳管,所述内介入钳管的内部开设有输送管。本实用新型内介入钳管内部输送管的设置,通过输送管与负压管连通,再配合外部的抽吸装置进行使用,使得装置在对残留重块夹取完成之后能够利用负压进行抽取,避免装置频繁的拔插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实用性更高,介入导管外部定位套管、限位环、球型槽、球珠、通孔组成的定位机构的设置,利用定位机构限定在创口位置处,避免在介入导管角度变换的过程中对创口位置处造成二次损伤,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残留肿块专用夹,特别是涉及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乳腺纤维腺瘤是好发于青年女性的乳腺良性肿瘤,其恶变率约为0.12%~0.30%,乳腺肿块切除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传统手术方式术后瘢痕明显、影响美观,不仅造成患者较大的心理阴影,甚至受到患者抵触而延误疾病的及时诊治,超声引导下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在国内的应用与发展已长达十余年,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术式损伤乳房外观的缺陷,但该术式仅依据超声评估而非直视下判断病变是否完全切除,更易导致肿瘤残留,为此需要通过夹取器械进行夹取;
但现有的夹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在对肿瘤块夹取的过程中需要频繁的对夹子进行取出,且在查找的过程中夹子会出现晃动,都会对患者的伤口处造成二次损伤,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夹取过程中会造成二次创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有介入导管,且介入导管的内底部固定有内介入钳管,所述内介入钳管的内部开设有输送管,所述内介入钳管远离介入导管的一端固定有夹取下钳,所述内介入钳管靠近夹取下钳的一端铰接有夹取上钳,所述内介入钳管靠近夹取下钳的一端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夹取上钳的端部连接有牵引丝,所述牵引丝与定位柱的顶部贴合,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安装有负压管,所述负压管与输送管导通,所述连接管远离介入导管的一端固定有前手柄,且前手柄上铰接有后手柄,所述后手柄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牵引丝固定连接,所述介入导管上套设有定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套管、限位环和球珠,所述定位套管套设在介入导管的外部,所述定位套管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环,所述定位套管的内部开设有球型槽,所述球型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球珠,所述球珠的内部开设有与介入导管配合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介入导管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生理盐水排放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生理盐水排放管导通。
优选的:所述介入导管的内顶部安装有LED微型灯光摄像头,且LED微型灯光摄像头上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远离LED微型灯光摄像头的一端贯穿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前手柄与后手柄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前手柄与后手柄的内侧皆设置有防滑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内介入钳管内部输送管的设置,通过输送管与负压管连通,再配合外部的抽吸装置进行使用,使得装置在对残留重块夹取完成之后能够利用负压进行抽取,避免装置频繁的拔插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实用性更高,介入导管外部定位套管、限位环、球型槽、球珠、通孔组成的定位机构的设置,利用定位机构限定在创口位置处,避免在介入导管角度变换的过程中对创口位置处造成二次损伤,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介入导管内部生理盐水排放管的设置,配合连接头进行使用,能够方便对生理盐水进行注入以及吸取,方便通过生理盐水对比成像技术对肿块的位置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舒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端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连接管;2、介入导管;3、内介入钳管;4、输送管;5、夹取下钳;6、夹取上钳;7、定位柱;8、牵引丝;9、LED微型灯光摄像头;10、连接线;11、负压管;12、前手柄;13、后手柄;14、复位弹簧;15、固定块;16、定位套管;17、限位环;18、球型槽;19、球珠;20、通孔;21、生理盐水排放管;22、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包括连接管1,连接管1的一端固定有介入导管2,且介入导管2的内底部固定有内介入钳管3,内介入钳管3的内部开设有输送管4,内介入钳管3远离介入导管2的一端固定有夹取下钳5,内介入钳管3靠近夹取下钳5的一端铰接有夹取上钳6,内介入钳管3靠近夹取下钳5的一端固定有定位柱7,夹取上钳6的端部连接有牵引丝8,牵引丝8与定位柱7的顶部贴合,连接管1的底部安装有负压管11,负压管11与输送管4导通,连接管1远离介入导管2的一端固定有前手柄12,且前手柄12上铰接有后手柄13,后手柄13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与牵引丝8固定连接,介入导管2上套设有定位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套管16、限位环17和球珠19,定位套管16套设在介入导管2的外部,定位套管16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环17,定位套管16的内部开设有球型槽18,球型槽18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球珠19,球珠19的内部开设有与介入导管2配合的通孔20,将定位套管16插入到创口处,并通过限位环17对定位套管16进行定位,介入导管2从通孔20的内部插入到患者的体内,在介入导管2角度调节的过程中,控制球珠19在球型槽18的内部进行转动,避免介入导管2触碰到创口。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介入导管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生理盐水排放管21,连接管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头22,连接头22与生理盐水排放管21导通,利用生理盐水排放管21将盐水输送至残腔的内部,通过生理盐水对比成像技术对残余肿块进行查找,生理盐水对比成像技术是指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时,通过生理盐水回填残腔,利用生理盐水与正常乳腺组织、残留病灶组织的造影回声差异,发现残留病灶组织并进一步于术中完整、可靠切除病灶的操作技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介入导管2的内顶部安装有LED微型灯光摄像头9,且LED微型灯光摄像头9上设置有连接线10,连接线10远离LED微型灯光摄像头9的一端贯穿连接管1,通过LED微型灯光摄像头9对患者体内的肿块进行观测,并通过外部观测设备对影像进行观测,方便对肿块进行查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前手柄12与后手柄1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4,方便对手柄进行复位,便于对组织进行夹取。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前手柄12与后手柄13的内侧皆设置有防滑凸起,确保了装置手持的稳定性。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的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1:将定位套管16插入到创口处,并通过限位环17对定位套管16进行定位,介入导管2从通孔20的内部插入到患者的体内;
步骤2:将连接线10与外部播放设备连接,通过LED微型灯光摄像头9对患者体内的肿块进行观测,并通过外部观测设备对影像进行观测,对肿块进行查找,或者,通过连接头22与生理盐水排放管21将生理盐水注入到残腔的内部,通过生理盐水对比成像技术对残余肿块进行查找,准确定位残余肿块的位置;
步骤3:肿块查找到之后,通过夹取下钳5与夹取上钳6将肿块从组织上脱离,然后将负压管11与外部的负压抽取装置连通,利用付负压吸取将肿块吸入到输送管4的内部,直接输送到体外;
步骤4:肿块消除完成之后,将装置取出,对创口进行缝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的一端固定有介入导管(2),且介入导管(2)的内底部固定有内介入钳管(3),所述内介入钳管(3)的内部开设有输送管(4),所述内介入钳管(3)远离介入导管(2)的一端固定有夹取下钳(5),所述内介入钳管(3)靠近夹取下钳(5)的一端铰接有夹取上钳(6),所述内介入钳管(3)靠近夹取下钳(5)的一端固定有定位柱(7),所述夹取上钳(6)的端部连接有牵引丝(8),所述牵引丝(8)与定位柱(7)的顶部贴合,所述连接管(1)的底部安装有负压管(11),所述负压管(11)与输送管(4)导通,所述连接管(1)远离介入导管(2)的一端固定有前手柄(12),且前手柄(12)上铰接有后手柄(13),所述后手柄(13)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与牵引丝(8)固定连接,所述介入导管(2)上套设有定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套管(16)、限位环(17)和球珠(19),所述定位套管(16)套设在介入导管(2)的外部,所述定位套管(16)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环(17),所述定位套管(16)的内部开设有球型槽(18),所述球型槽(18)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球珠(19),所述球珠(19)的内部开设有与介入导管(2)配合的通孔(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导管(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生理盐水排放管(21),所述连接管(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头(22),所述连接头(22)与生理盐水排放管(21)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导管(2)的内顶部安装有LED微型灯光摄像头(9),且LED微型灯光摄像头(9)上设置有连接线(10),所述连接线(10)远离LED微型灯光摄像头(9)的一端贯穿连接管(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手柄(12)与后手柄(1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手柄(12)与后手柄(13)的内侧皆设置有防滑凸起。
CN202120138586.3U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18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8586.3U CN215018517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8586.3U CN215018517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8517U true CN215018517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51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3858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18517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8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2123A (zh) 心包进入装置
AU705178B2 (en) Endometrial tissue curette and method
JP2006043412A (ja) 子宮頸部細胞採取装置
ES2273715T3 (es) Aparato para obtener muestras biologicas.
CN215018517U (zh) 一种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手术中夹取残留肿块专用夹
CN112603249B (zh) 一种便携式带球囊扩张的多腔道电子肛肠镜
CN208274781U (zh) 一种潜行伤口或窦道可视化清创系统
CN103271755B (zh) 一种多功能肾穿刺针
CN206120556U (zh) 一种眼科用多功能手术刀
CN207520442U (zh) 鼻窦扩张系统
CN105411518A (zh) 一种适用于光动力治疗的阴道窥器
CN210871737U (zh) 子宫腔采样器
CN204581368U (zh) 一种显微神经牵开器
CN208524981U (zh)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的手术刀
CN209172432U (zh) 肌瘤钻保护套
CN209644867U (zh) 一种舒适型一体化扩阴器
CN218899614U (zh) 一种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多功能分离装置
CN201211180Y (zh) 肛门镜
CN109998602A (zh) 一种消化道肿瘤活检组织专用取样器
CN209548077U (zh) 一种便携式液氮治疗仪
CN217311303U (zh) 医用多功能可拆卸式金属吸引头
CN205107595U (zh) 一种阴囊内腔诊断与电切手术一体镜
CN205758622U (zh) 一种眼袋手术拉钩
CN221014024U (zh) 一种吸引器
CN213046814U (zh) 一种妇产科临床用阴道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