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6820U - 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6820U
CN215016820U CN202121004907.7U CN202121004907U CN215016820U CN 215016820 U CN215016820 U CN 215016820U CN 202121004907 U CN202121004907 U CN 202121004907U CN 215016820 U CN215016820 U CN 215016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weeping
floating
floating frame
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049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in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in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in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in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0490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6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6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6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扫地机器人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其包括安装于扫地机器人的机壳的安装槽内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安装有外表面带有刷毛的扫辊,扫辊与支撑框架铰接,且扫辊连接有驱动扫辊转动以使刷毛不断扫过地面的驱动件;支撑框架上还设置有浮动框架,浮动框架的一侧与支撑框架铰接,浮动框架的另一侧的安装有用于紧贴地面的刮条,浮动框架与支撑框架铰接的一端和安装有刮条的一端分别为铰接端和浮动端,浮动框架的浮动端与支撑框架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给予浮动框架的浮动端紧贴地面的作用力。本申请使得刮条能够更佳的适应地面上铺设地毯或存在斜面等不平整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扫地机器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
背景技术
作为智能家居的领跑者,扫地机器人在家居清洁、办公清洁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大,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清洁工作的重要助手。
扫地机器人通常包括带有移动轮的机壳、设置于机壳底部的滚扫机构、与滚扫机构的输送终点衔接的集尘盒,与集尘盒连接的吸气装置以及智能控制系统。其中,滚扫机构包括滚扫支架、转动连接于滚扫支架上的扫棍以及固定于滚扫支架且位于扫棍后方的刮条,集尘盒带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滚扫机构与进风口衔接,出风口处设置过滤网且出风口与吸气装置连通。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扫地机器人的整体运行,在滚扫机构的扫动以及吸气装置的吸气作用下,地面的杂物由进风口吸入集尘盒,经过过滤网的过滤,杂物留在集尘盒内,风由出风口离开集尘盒进入吸气装置进而被吹出。
刮条的作用是阻拦未被扫棍滚扫的杂物,以提高地面清洁度。然而,地面可能会铺设地毯,使得地毯与地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或者地面存在坡度,即,待清扫的地面有时并不始终都是平整的。当扫地机器人经过该类不平整的地面时,刮条存在被挤压导致变形甚至损害或者脱离地面影响清洁效果的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得刮条能够更佳的适应地面不平整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包括安装于扫地机器人的机壳的安装槽内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安装有外表面带有刷毛的扫辊,扫辊与支撑框架铰接,且扫辊连接有驱动扫辊转动以使刷毛不断扫过地面的驱动件;支撑框架上还设置有浮动框架,浮动框架的一侧与支撑框架铰接,浮动框架的另一侧的安装有用于紧贴地面的刮条,浮动框架与支撑框架铰接的一端和安装有刮条的一端分别为铰接端和浮动端,浮动框架的浮动端与支撑框架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给予浮动框架的浮动端紧贴地面的作用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扫地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刮条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紧贴地面滑动,当地面高度变高时,刮条以及浮动框架的浮动端上浮,以适应地面的变化,当地面高度变低或者恢复平整时,刮条再次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紧贴地面滑动。本申请通过浮动框架、弹性件等的设置,使得刮条在工作过程中处于一个能够时刻上下浮动的状态,由此使得刮条能够更佳的适应地面不平整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采用弹簧,弹簧的伸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浮动框架和支撑框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弹性佳,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可选的,所述支撑框架靠近浮动框架的浮动端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浮动框架的浮动端以及弹簧位于容纳槽内,浮动框架或者支撑框架上设置有容纳弹簧对应端部以对弹簧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直接置于限位槽内即可实现其作用,无需与支撑框架或浮动框架固定连接,安装更加便捷。
可选的,所述扫辊连接的驱动件采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的运行平稳,易于控制。
可选的,所述浮动框架和扫辊均位于支撑框架内,支撑框架通过弹性卡扣安装于机壳,支撑框架与机壳之间留有间隙。
由于支撑框架上安装有电机,存在震动源,容易影响机壳。本申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卡扣实现支撑框架在机壳上的安装,并在支撑框架与机壳之间设置间隙,使得支撑框架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够减小电机的震动对机壳以及其他部件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扫辊的下部位于浮动框架内,浮动框架的浮动端的上部设置有覆盖层,扫辊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挡板,挡板随扫辊转动经过覆盖层时与覆盖层的外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挡板经过覆盖层时与覆盖层的外表面抵接,由此,覆盖层、挡板、扫辊、刷毛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区域,有利于吸气装置的吸力作用的发挥。
可选的,所述覆盖层为弹性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材质能够提高覆盖层与挡板抵接时的密封性。
可选的,所述浮动框架内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横跨浮动框架的两侧并与浮动框架的对应侧固定连接,挡板上开设有让位槽以避开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能够有效加强浮动框架的结构强度,以适应浮动框架不断上下活动的工作特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浮动框架、弹性件等的设置,使得刮条在工作过程中处于一个能够时刻上下浮动的状态,由此使得刮条能够更佳的适应地面不平整的情况;
2、本申请通过在支撑框架上设置容纳浮动框架的容纳槽以及容纳弹簧的,使得弹簧无需与支撑框架或浮动框架固定连接,安装更加便捷;
3、本申请通过弹性卡扣实现支撑框架在机壳上的安装,并在支撑框架与机壳之间设置间隙,使得支撑框架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够减小电机的震动对机壳以及其他部件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扫地机器人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以体现滚扫机构在扫地机器人中的位置;
图2是滚扫机构在机壳内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滚扫机构在机壳内的另一视角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滚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隐藏支撑框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壳;11、安装槽;12、安置槽;2、支撑框架;21、扫辊;211、刷毛;212、挡板;2121、让位槽;22、容纳槽;23、弹性卡扣;3、浮动框架;31、刮条;32、覆盖层;33、限位槽;34、加强筋;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如图4所示,包括支撑框架2,支撑框架2上设置有扫辊21,支撑框架2内设置有浮动框架3,浮动框架3的底部设置有刮条31。
先对滚扫机构在扫地机器人中的位置进行介绍:如图1和图3所示,该滚扫机构整体安装于扫地机器人的机壳1底部的安装槽11内。如图2所示,从机壳1的上部来看,机壳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集尘盒的安置槽12,安置槽12的一侧设置有缺口,集尘盒的进风口位于该缺口处,而滚扫机构也在该处与集尘盒衔接并向集尘盒输送杂物。
如图3所示,机壳1底部的安装槽11的槽口呈长方形。结合图4,支撑框架2为一与安装槽11的槽口相匹配的长方形框架,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弹性卡扣23件,支撑框架2通过该两个弹性卡扣23安装于机壳1。结合图3,支撑框架2的外围与安装槽11的槽口之间留有间隙。这使得支撑框架2具有一定的缓冲性。
如图4所示,支撑框架2内安装有转动的扫辊21,扫辊21的转动轴与支撑框架2的长度一致,扫辊21的转动通过电机驱动。扫辊21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排刷毛211。每排刷毛211大致沿扫辊21的轴线方向排布,中间部分弯向远离弹性卡扣23的一侧,使得每排刷毛211呈弧形排布。
相邻两排刷毛211之间设置有一页长条状的挡板212挡板212长度方向的一侧与扫辊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与每排刷毛211的排布类似,一页挡板212的长度方向也大致沿扫辊21的轴线方向延伸,中间也向远离弹性卡扣23的一侧弯折,弯折处开设有让位槽2121。让位槽2121为由挡板212远离扫辊21的一侧向内开设的缺口槽。
结合图5,支撑框架2未设置弹性卡扣23的一侧的内部设置有一容纳槽22。容纳槽22为开口朝向支撑框架2内侧的长槽。
结合图6,支撑框架2内设置有一浮动框架3,浮动框架3为与支撑框架2相适配的长方形框架。浮动框架3的长度方向的靠近弹性卡扣23的一侧与支撑框架2铰接,铰接轴与扫辊21的轴线平行,另一侧的下部安装有用于紧贴地面的刮条31,浮动框架3与支撑框架2铰接的一端和安装有刮条31的一端分别为其铰接端和浮动端。
浮动框架3的浮动端位于支撑框架2的容纳槽22内,且该浮动端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33,限位槽33内安放有弹簧4,弹簧4的伸缩方向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槽33的底壁和容纳槽22的内上壁抵接。
浮动框架3内设置有加强筋34,加强筋34横跨浮动框架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与浮动框架3的对应侧固定连接。加强筋34的位置与挡板212上的让位槽2121的位置相对应,使得挡板212随扫辊21转动过程中能够避开加强筋34。
浮动框架3的浮动端的上部设置有覆盖层32,覆盖层32为弹性材质,例如橡胶。挡板212随扫辊21转动经过覆盖层32时与覆盖层32的外表面抵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的实施原理为:扫地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刮条31在弹簧4的作用下紧贴地面滑动,当地面高度变高时,刮条31以及浮动框架3的浮动端上浮,以适应地面的变化,当地面高度变低或者恢复平整时,刮条31再次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紧贴地面滑动。本申请通过浮动框架3、弹性件等的设置,使得刮条31在工作过程中处于一个能够时刻上下浮动的状态,由此使得刮条31能够更佳的适应地面不平整的情况。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包括安装于扫地机器人的机壳(1)的安装槽(11)内的支撑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2)上安装有外表面带有刷毛(211)的扫辊(21),扫辊(21)与支撑框架(2)铰接,且扫辊(21)连接有驱动扫辊(21)转动以使刷毛(211)不断扫过地面的驱动件;支撑框架(2)上还设置有浮动框架(3),浮动框架(3)的一侧与支撑框架(2)铰接,浮动框架(3)的另一侧的安装有用于紧贴地面的刮条(31),浮动框架(3)与支撑框架(2)铰接的一端和安装有刮条(31)的一端分别为铰接端和浮动端,浮动框架(3)的浮动端与支撑框架(2)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给予浮动框架(3)的浮动端紧贴地面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采用弹簧(4),弹簧(4)的伸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浮动框架(3)和支撑框架(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2)靠近浮动框架(3)的浮动端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22),浮动框架(3)的浮动端以及弹簧(4)位于容纳槽(22)内,浮动框架(3)或者支撑框架(2)上设置有容纳弹簧(4)对应端部以对弹簧(4)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槽(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扫辊(21)连接的驱动件采用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框架(3)和扫辊(21)均位于支撑框架(2)内,支撑框架(2)通过弹性卡扣(23)安装于机壳(1),支撑框架(2)与机壳(1)之间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扫辊(21)的下部位于浮动框架(3)内,浮动框架(3)的浮动端的上部设置有覆盖层(32),扫辊(21)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挡板(212),挡板(212)随扫辊(21)转动经过覆盖层(32)时与覆盖层(32)的外表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32)为弹性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框架(3)内设置有加强筋(34),加强筋(34)横跨浮动框架(3)的两侧并与浮动框架(3)的对应侧固定连接,挡板(212)上开设有让位槽(2121)以避开加强筋(34)。
CN202121004907.7U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 Active CN215016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4907.7U CN215016820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4907.7U CN215016820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6820U true CN215016820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99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04907.7U Active CN215016820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6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3376B (zh) 一种吸尘、洗地、烘干一体机
EP3542695B1 (en) Base station and cleaning robot system
CN201996467U (zh) 采用新型清洁模块的清洁机器人
TWI683645B (zh) 用於真空吸塵器的吸頭及操作方法
CN209574560U (zh) 一种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
CN112120605A (zh) 一种扫拖一体式扫地机
CN211381117U (zh) 一种吸尘头及清扫车
CN215016820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滚扫机构
CN215878910U (zh) 一种地垫生产用除尘装置
CN212415625U (zh) 可升降的扫地装置、扫地机器人
CN110840336B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系统及其清扫方法
KR200273894Y1 (ko) 도로청소차의 쓰레기 흡입장치
CN216417062U (zh) 一种清洁模组
CN212452410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智能扫地车
CN216615642U (zh) 一种自适应路面清扫回收装置及电动清扫车
CN209252694U (zh) 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
CN204971172U (zh) 鞋底清理装置
CN110522367A (zh) 一种塑胶地面清洁去污设备
CN212489766U (zh) 一种可清理大垃圾的扫地机
CN215165087U (zh) 一种应用在扫洗一体机上的可升降式双滚刷装置
CN215016813U (zh) 悬浮式清洁机器人
CN218606465U (zh) 履带式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9742600U (zh) 扫地机器人
CN213721755U (zh) 一种扫拖一体式扫地机
CN216821270U (zh) 一种禽类养殖清粪笼斜向清粪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No. 78 Qingyu Road, Qingx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Pin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660 Room 301, building 1, No. 11, Zhensheng Road, Qingx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Pin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