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4707U - 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4707U
CN215014707U CN202120206394.1U CN202120206394U CN215014707U CN 215014707 U CN215014707 U CN 215014707U CN 202120206394 U CN202120206394 U CN 202120206394U CN 215014707 U CN215014707 U CN 215014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le body
connecting frame
ground control
control station
unmanned helico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063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威
于浩洋
陈翔
孟潇峰
黄力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Tengd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Tengd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Tengd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Tengd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063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4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4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47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地面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包括立柜组件,立柜组件的同一侧设置有若干显示器;立柜组件的一侧连接设置有朝向显示器的两个并列的操作台,两个操作台之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共用的机箱;所述的操作台的前沿处设置有用于增加驾驶员进身空间的凹型结构,凹型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操作无人机的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立柜组件处设置两组操作台,两组操作台共用立柜设置显示器,并共用一个机箱,能够减小对安装空间的需求,在地面移动车内安装操作台结构更加方便,驾驶员的驾驶姿势舒适度得到提高,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安全度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地面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代替载人飞机执行越来越多的民事、军事任务,无人机驾驶员通过设置在地面的操作台远程操控无人机,不仅能够达到类似于真实驾驶的效果,还保障了驾驶员的声明安全。
现在的无人机地面操作台,通过与无人机进行无线通信,将驾驶员的驾驶命令发送至无人机,在一定的操作距离内实现无人机的远程驾驶。一般的,无人直升机的地面远程操控配置有专门的地面移动车辆,在车辆内设置远程驾驶的操作台等设备,根据无人机的活动半径灵活设置地面移动车辆的位置,可有效增加无人直升机的作业范围。
然而,地面移动车辆的内部空间有限,在内设置操作台设备时受到极大限制,目前在地面移动车辆内设置的控制台存一般是单席位,且由于空间狭小,驾驶员在操作时身体较为局促,容易产生疲劳;且操控台面的操作结构布局比较紧凑,容易产生干涉现象,不利于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因此,现有无人机地面操作台结构存在可改进之处,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内容中提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旨在将无人机操作台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更加适宜地面移动车辆的安装和使用,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度;同时对操作台的台面操作结构布局进行优化,减少在使用的过程中的操作干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的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包括立柜组件,立柜组件的同一侧设置有若干显示器;立柜组件的一侧连接设置有朝向显示器的两个并列的操作台,两个操作台之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共用的机箱;所述的操作台的前沿处设置有用于增加驾驶员进身空间的凹型结构,凹型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操作无人机的控制机构。
上述公开的控制站台结构,通过将两个操作台并列设置,公用一个立柜组件和机箱,减小了对安装空间的需求,使得在地面移动车辆内能够安装好操作台装置,为驾驶员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在长时间的驾驶过程减少疲劳度,同时避免在驾驶过程中出现操作上相互干涉的情况。
进一步的,操作台可采用的结构多种多样,并不唯一确定,此处对操作台的结构进行优化设置,并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操作台包括台体和台体支撑,所述的台体前沿的厚度朝向台体后沿逐渐增加。这样设置台体前沿的厚度,可使增加台体下方的空间,减少驾驶员身体的局促感,方便驾驶员挪动身体。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进行机电设备的连接设置,此处对台体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台体内部中空,台体内设置有束线结构。这样设置时,可将相关操作设备的连接电缆隐藏设置在台体的内部,通过束线结构将电缆进行绑扎、引导和固定,使电缆的走向更加规整,台体内的空间布局更加规范。
进一步的,对于台体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限制,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凹型结构设置于所述台体的前沿处。这样设置时,驾驶员能够更靠近操作台进行操作,方便操作凹型结构两侧的控制机构,在操作的过程中舒适度更高,也能够提高无人机飞行过程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凹型结构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度,其可采用的结构多种多样,此处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凹型结构为从台体的前沿向台体的后沿延伸的方形凹陷。
进一步的,控制机构的线缆和连接结构等均设置在台体内,为了方便在必要时对控制机构进行检修,此处对台体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台体上还设置有维护口,维护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维护盖板。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控制机构进行安装,此处对台体进一步优化,并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台体上设置有控制安装口,所述的控制机构可拆卸地设置在控制安装口处。采用这种设置时,在控制安装口处设置用于连接的螺栓紧固结构,控制机构作为可更换和拆卸的模块,快速进行维护和检修。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立柜组件进行优化,此处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立柜组件包括柜体,柜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器的连接架,且连接架至少包括下层连接架和上层连接架,上层连接架和下层连接架的数量均大于等于二。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层连接架垂直于操作台的台面设置,所述的上层连接架的底边框与下层连接架的顶边框连接,且上层连接架朝向操作台倾斜15°设置。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提高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查看显示器的便捷度。
进一步的,对台体的结构进行优化,并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操作台的凹型结构的两侧设置有抽拉置物结构,所述的操作台内部中空,抽拉置物结构包括设置在操作台上的抽拉口,抽拉口处设置有置物槽,操作台的内部设置有与置物槽滑动配合的滑轨,置物槽沿滑轨滑入或滑出抽拉口;置物槽上还设置有与操作台配合的锁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立柜组件处设置两组操作台,两组操作台共用立柜设置显示器,并共用一个机箱,能够减小对安装空间的需求,在地面移动车内安装操作台结构更加方便,驾驶员的驾驶姿势舒适度得到提高,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安全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操作台结构的正视视角示意图。
图2为操作台结构的侧视视角示意图。
图3为操作台结构的俯视视角示意图。
图4为操作台结构去除操作机构的俯视视角示意图。
图5为操作台的后视视角示意图。
图6为操作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置物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锁止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台体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各标记的含义是:1、立柜组件;101、连接架;2、显示器;3、操作台;301、台体;301a、凹型结构;302、台体支撑;302a、立柱;302b、横脚;4、操作机构;401、安装口;5、收纳槽;6、置物槽;7、锁止结构;8、机箱;9、维护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实施例
针对现有的地面移动车内空间较为狭窄,在安装操作台后驾驶员的操作姿势较为局促,且操作机构容易发生干涉的现象,本实施例对操作台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包括立柜组件1,立柜组件1的同一侧设置有若干显示器2;立柜组件1的一侧连接设置有朝向显示器2的两个并列的操作台3,两个操作台3之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共用的机箱8;所述的操作台3的前沿处设置有用于增加驾驶员进身空间的凹型结构301a,凹型结构301a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操作无人机的控制机构。
上述公开的控制站台结构,通过将两个操作台3并列设置,公用一个立柜组件1和机箱8,减小了对安装空间的需求,使得在地面移动车辆内能够安装好操作台3装置,为驾驶员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在长时间的驾驶过程减少疲劳度,同时避免在驾驶过程中出现操作上相互干涉的情况。
操作台3可采用的结构多种多样,并不唯一确定,此处对操作台3的结构进行优化设置,并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操作台3包括台体301和台体支撑302,所述的台体301前沿的厚度朝向台体301后沿逐渐增加。这样设置台体301前沿的厚度,可使增加台体301下方的空间,减少驾驶员身体的局促感,方便驾驶员挪动身体。
优选的,所述的台体支撑302包括立柱302a和设置在立柱302a底部的横脚302b,所述的立柱302a与台体301连接固定,所述的横脚302b的两端往横脚302b中间位置有一段的厚度逐渐增加。
为了方便进行机电设备的连接设置,此处对台体301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台体301内部中空,台体301内设置有束线结构。这样设置时,可将相关操作设备的连接电缆隐藏设置在台体301 的内部,通过束线结构将电缆进行绑扎、引导和固定,使电缆的走向更加规整,台体301内的空间布局更加规范。
对于台体301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限制,本实施例采用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凹型结构301a设置于所述台体301的前沿处。这样设置时,驾驶员能够更靠近操作台3进行操作,方便操作凹型结构301a两侧的控制机构,在操作的过程中舒适度更高,也能够提高无人机飞行过程的安全性。
凹型结构301a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度,其可采用的结构多种多样,本实施例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凹型结构301a为从台体301的前沿向台体301的后沿延伸的方形凹陷。
控制机构的线缆和连接结构等均设置在台体301内,为了方便在必要时对控制机构进行检修,此处对台体301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台体301上还设置有方形的维护口9,维护口9处设置有可拆卸的维护盖板。
优选的,维护盖板采用卡扣的方式设置在维护口9处。
为了方便对控制机构进行安装,此处对台体301进一步优化,并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台体301上设置有控制安装口401,所述的控制机构可拆卸地设置在控制安装口401处。采用这种设置时,在控制安装口401处设置用于连接的螺栓紧固结构,控制机构作为可更换和拆卸的模块,快速进行维护和检修。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安装口401处设置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连接螺栓。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立柜组件1进行优化,此处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立柜组件1包括柜体,柜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器2 的连接架101,且连接架101至少包括下层连接架101和上层连接架101,上层连接架101和下层连接架101的数量均大于等于二。
优选的,所述的下层连接架101垂直于操作台3的台面设置,所述的上层连接架101的底边框与下层连接架101的顶边框连接,且上层连接架 101朝向操作台3倾斜15°设置。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提高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查看显示器2的便捷度。
对台体301的结构进行优化,本实施例采用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操作台3的凹型结构301a的两侧设置有抽拉置物结构,所述的操作台 3内部中空,抽拉置物结构包括设置在操作台3上的抽拉口,抽拉口处设置有置物槽6,操作台3的内部设置有与置物槽6滑动配合的滑轨,置物槽6 沿滑轨滑入或滑出抽拉口;置物槽6上还设置有与操作台3配合的锁止结构7。
优选的,锁止结构7包括但不限于弹簧卡舌类结构。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凹型结构301a处还设置有收纳槽5。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列举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柜组件(1),立柜组件(1)的同一侧设置有若干显示器(2);立柜组件(1)的一侧连接设置有朝向显示器(2)的两个并列的操作台(3),两个操作台(3)之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共用的机箱(8);所述的操作台(3)的前沿处设置有用于增加驾驶员进身空间的凹型结构(301a),凹型结构(301a)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操作无人机的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台(3)包括台体(301)和台体支撑(302),所述的台体(301)前沿的厚度朝向台体(301)后沿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体(301)内部中空,台体(301)内设置有束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型结构(301a)设置于所述台体(301)的前沿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型结构(301a)为从台体(301)的前沿向台体(301)的后沿延伸的方形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体(301)上还设置有维护口(9),维护口(9)处设置有可拆卸的维护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体(301)上设置有控制安装口(401),所述的控制机构可拆卸地设置在控制安装口(401)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柜组件(1)包括柜体,柜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器(2)的连接架(101),且连接架(101)至少包括下层连接架(101)和上层连接架(101),上层连接架(101)和下层连接架(101)的数量均大于等于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连接架(101)垂直于操作台(3)的台面设置,所述的上层连接架(101)的底边框与下层连接架(101)的顶边框连接,且上层连接架(101)朝向操作台(3)倾斜15°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台(3)的凹型结构(301a)的两侧设置有抽拉置物结构,所述的操作台(3)内部中空,抽拉置物结构包括设置在操作台(3)上的抽拉口,抽拉口处设置有置物槽(6),操作台(3)的内部设置有与置物槽(6)滑动配合的滑轨,置物槽(6)沿滑轨滑入或滑出抽拉口;置物槽(6)上还设置有与操作台(3)配合的锁止结构(7)。
CN202120206394.1U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 Active CN215014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6394.1U CN215014707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6394.1U CN215014707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4707U true CN215014707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52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06394.1U Active CN215014707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47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4381B2 (en) Vehicle structure
CN105752095A (zh) 一种轨道车辆跨坐式后端墙结构
DE10250605B4 (de) Fahrzeugsitzsystem zum Empfangen und Senden von Hochfrequenzsignalen
JP2013071731A5 (zh)
CN109625005B (zh) 一种无人驾驶轨道车辆司机室信号柜的安装结构
WO2016131723A1 (de) Schienenfahrzeugwagen
CN215014707U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站操控台结构
JP2019004209A (ja) 通信装置及びビークル
CN110536987B (zh) 作业车辆的罩、作业车辆的驾驶室以及作业车辆
US11370347B2 (en) Mobile cabin set, mobile cabin, and attachment for cabin
CN110240089A (zh) 具有驾驶舱和转向单元的地面搬运车
US20180009532A1 (en) Aircraft cockpit module, aircraft comprising such a module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the module in a cockpit
CN215155029U (zh) 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多用途作业车辆
CN102218996A (zh) 房车座椅及安全带装置布置结构
CN112622945B (zh) 司机室内饰结构、司机室、轨道车辆及组装方法
CN104577897A (zh) 一种车用集线器
US20220105845A1 (en) Automobile
CN219056191U (zh) 一种电动汽车中控骨架
CN202896695U (zh) 多用途汽车
CN112977625B (zh) 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多用途作业车辆及其安装方法
CN220996821U (zh) 一种车载无人机升降平台及消防车辆
CN220786129U (zh) 一种快接组合式飞机内饰件
CN212125037U (zh) 一种特种重型卡车配电箱座椅
CN214355909U (zh) 车辆
CN218957058U (zh) 一种小型车载光电装备操作控制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