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8044U - 触头机构、开关装置及旋转开关 - Google Patents

触头机构、开关装置及旋转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8044U
CN215008044U CN202120554011.XU CN202120554011U CN215008044U CN 215008044 U CN215008044 U CN 215008044U CN 202120554011 U CN202120554011 U CN 202120554011U CN 215008044 U CN215008044 U CN 215008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group
fixed contact
moving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540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鸿健
徐大胜
秦治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540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8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8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8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头机构,其动触头机构包括触头支持以及动触头组,静触头组包括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动触头组一端与第一静触头一端转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静触头配合,动触头组在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所述动触头组的转动轴线位于平面P‑P上,动触头组与第一静触头之间的夹角为180°时,动触头组位于平面P‑P上;所述动触头组位于断开位置时,动触头组的所述另一端位于平面P‑P一侧;所述动触头组位于闭合位置时,动触头组的所述另一端位于平面P‑P另一侧;所述触头机构占用空间小且开距大。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触头机构的开关装置以及一种包括所述开关装置的旋转开关,二者结构紧凑且分断性能好。

Description

触头机构、开关装置及旋转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头机构、一种包括所述触头机构的开关装置以及一种包括所述开关装置的旋转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旋转开关,例如隔离开关、断路器等,其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机构和静触头组,动触头机构包括同转轴的触头支持和动触头组,静触头组包括分别设置在动触头机构两侧的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动触头组一端与第一静触头转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静触头闭合或断开;现有旋转开关多存在以下问题:
1、所述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均为平板形结构,动触头(或触头支持)的转轴位于穿过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厚度中心位置的平面上,而且动触头(或触头支持)的转轴均位于旋转开关的壳体的中心位置,导致在允许最小开距确定的情况下,无法小型化旋转开关的壳体;
2、现有旋转开关灭弧性能较差,动触头组和第二静触头分断产生电弧不能很快进入灭弧室内被熄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触头机构,占用空间小且开距大;还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其包括所述触头机构,其结构紧凑且分断性能好;还提供一种旋转开关,其包括所述开关装置,其结构紧凑分断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触头机构,其包括动触头机构和静触头组;所述动触头机构包括枢转设置的触头支持以及至少一组设置在触头支持上的动触头组,静触头组包括分别位于动触头机构两侧的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动触头组一端与第一静触头一端转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静触头配合,动触头组在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所述动触头组的转动轴线位于平面P-P上,动触头组与第一静触头之间的夹角为180°时,动触头组位于平面P-P上;所述动触头组位于断开位置时,动触头组与第二静触头配合的所述另一端位于平面P-P一侧;所述动触头组位于闭合位置时,动触头组与第二静触头配合的所述另一端位于平面P-P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静触头为直板结构,第一静触头位于平面P-P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静触头包括折弯相连的第二静触头接线板和第二静触头接触板,以及设置在第二静触头接触板上的第二静触点;所述第二静触头接线板位于平面P-P上,第二静触头接触板向平面P-P一侧折弯;所述动触头组位于闭合位置时,动触头组的所述另一端和第二静触点位于平面P-P同一侧;所述动触头组位于断开位置时,动触头组的所述另一端和第二静触点分别位于平面P-P两侧。
优选的,所述动触头组与第二静触头闭合时,动触头组与第二静触头的夹角α为171-179°。
优选的,组所述动触头组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动触头,动触头组与第二静触头闭合时,每个第二静触头的第二静触点均插置在两个动触头之间。
优选的,所述触头支持与动触头组的转动轴线重合。
一种开关装置,其包括所述的触头机构。
优选的,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装置壳体和灭弧室,触头机构和灭弧室分别设置在装置壳体内,灭弧室设置在第二静触头一侧,灭弧室和第二静触头位于动触头机构同一侧;所述动触头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触头支持上的挡弧件,挡弧件位于触头支持和灭弧室之间,动触头组的所述另一端穿过挡弧件与第二静触头配合,所述挡弧件为产气式挡弧件,挡弧件包括挡弧件侧壁;所述动触头组与第二静触头断开后,挡弧件侧壁与灭弧室的入口相对。
优选的,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散热片组,装置壳体上设有与散热片组配合的散热孔,散热片组与第一静触头并排设置在开关装置一端,第二静触头和灭弧室并排设置在开关装置的另一端,动触头机构设置在开关装置中部,且位于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之间。
一种旋转开关,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的开关装置;所述旋转开关还包括与开关装置驱动配合的操作机构,操作机构驱动动触头机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触头机构,其动触头组与第二静触头配合的一端,在动触头组和第二静触头闭合或断开时,分别位于平面P-P两侧,有利于提高动触头组和第二静触头的开距,而且有利于装置壳体的小型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开关装置,其包括所述触头机构,使开关装置的结构更紧凑而且分断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旋转开关,其包括所述开关装置,其结构紧凑且分断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关装置的投影结构示意图,动触头组和第二静触头处于闭合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动触头组和第二静触头处于闭合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开关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动触头组和第二静触头处于闭合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开关装置的投影结构示意图,动触头组和第二静触头处于断开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开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动触头组和第二静触头处于断开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开关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动触头组和第二静触头处于断开状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动触头组和静触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动触头组和第二静触头处于闭合状态;
图9是本实用新型动触头组和静触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动触头组和第二静触头处于断开状态;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动触头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动触头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1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触头机构、包括所述触头机构的开关装置以及包括所述开关装置的旋转开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触头机构、包括所述触头机构的开关装置以及包括所述开关装置的旋转开关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旋转开关,其包括驱动配合的操作机构1A和至少一个开关装置1B,每个开关装置1B包括装置壳体1以及分别设置在装置壳体1内的动触头机构3、静触头组和灭弧室4,动触头机构3包括枢转设置在装置壳体1内的触头支持30以及至少一组设置在触头支持30上的动触头组32,静触头组包括第二静触头21;所述操作机构1A驱动动触头机构3转动,使动触头组32与第二静触头21闭合或断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旋转开关优选为隔离开关,开关装置1B为隔离室,多个隔离室并排设置,操作机构1A设置在隔离开关一端且与隔离室并排设置,各隔离室的动触头机构3联动设置且与操作机构1A驱动配合。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旋转开关还包括与触头支持30同轴设置的联动件1C,相邻隔离室的两个触头支持30之间通过联动件1C联动。进一步的,所述触头支持30的端部设有与联动件1C配合的驱动孔。当然,本实用新型旋转开关还可不设置联动件1C,而是相邻触头支持30之间通过传动结构配合以实现联动,例如,在相邻两个触头支持30中,一个触头支持30的一端设有凹槽,另一个触头支持30一端设有凸起,凸起与凹槽配合,以实现相邻触头支持30的联动。
需要指出的,各所述开关装置1B的动触头机构3还可以通过多根联动轴实现联动设置,例如相邻触头支持30之间通过至少两根联动轴相连,每根联动轴的两端分别插置在两个触头支持30内;或者,各所述开关装置1B的动触头机构3可以通过贯穿各触头支持30的一根或多根联动轴实现联动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开关还可以为断路器,开关装置1B为断路极,各断路极并排设置,操作机构1A跨设在其中一个断路极上方,各断路极的动触头机构3联动设置且与操作机构1A驱动配合。需要指出的,所述断路极指的是包括可以切断电路的触头机构的一极电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旋转开关优选为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其操作机构1A均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对操作机构1A的结构进行展开描述。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触头机构、包括所述触头机构的开关装置以及包括所述开关装置的旋转开关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旋转开关为隔离开关,其包括驱动配合的操作机构1A和至少一个开关装置1B,开关装置1B为隔离室,包括装置壳体1以及分别设置在装置壳体1内的动触头机构3、静触头组和灭弧室4,动触头机构3包括枢转设置在装置壳体1内的触头支持30以及至少一组插置在触头支持30上的动触头组32,静触头组包括第二静触头21;所述操作机构1A驱动动触头机构3转动,使动触头组32和第二静触头21闭合或断开。
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旋转开关包括联动件1C,联动件1C与触头支持30同轴设置,开关装置1B的个数≥1,本实施例旋转开关为三相开关,则包括3个开关装置1B,相邻开关装置1B之间通过联动件1C联动设置。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联动件1C为横截面为多边形的柱形件。需要指出的,本实用新型旋转开关的开关装置的个数依据实际需求而调整,其可以是两相开关,则开关装置1B的个数为2;或者,本实用新型旋转开关还可以用于接通或断开单相电路,则开关装置的个数为1;或者,本实用新型旋转开关还可以应用于三相四线方式的电路,则开关装置1B的个数为4。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改进点,如图2-7所示,所述动触头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触头支持30上的挡弧件31,挡弧件31位于触头支持30和灭弧室4之间,动触头组32一端穿过挡弧件32后与第二静触头21配合,挡弧件31包括挡弧件侧壁310;所述动触头组32与第二静触头21断开后,挡弧件侧壁310与灭弧室4的入口相对,挡弧件侧壁310从第二静触头21处向动触头组32与第二静触头21配合的一端延伸(如图5所示,也即是挡弧件侧壁310一端紧邻第二静触头21,另一端紧邻动触头组32与第二静触头21配合的一端,使挡弧件侧壁310正对灭弧室4入口),阻挡电弧向触头支持30一侧流动。所述动触头组32和第二静触头21断开产生的电弧能在挡弧件侧壁310的作用下,迅速进入灭弧室4内被熄灭,缩短灭弧时间,避免或显著降低动触头组32和第二静触头被烧损的情况,而且挡弧件侧壁310能阻挡电弧向触头支持30方向移动,保护了触头支持30内部的结构。
优选的,如图2-7和10所示,所述挡弧件31突出设置在触头支持30一侧,所述挡弧件31向灭弧室4所在方向突出,动触头组32一端穿过挡弧件32后与第二静触头21配合,挡弧件31和动触头组32随触头支持30转动,动触头组32一端往复摆动与第二静触头21接触或断开,灭弧室4与动触头组32和第二静触头21相对设置,用于熄灭动触头组32和第二静触头21断开时产生的电弧,在触头支持30与灭弧室4之间具有动触头组32一端摆动的通道,在动触头组32一端与第二静触头21断开时,所述挡弧件31的挡弧件侧壁310与灭弧室4相对,遮挡所述通道。
如图2所示,动触头组32一端与第二静触头21接触合闸时,挡弧件侧壁310转动到与第二静触头21相对的位置,此时灭弧室4与触头支持30之间的通道连通。如图5所示,动触头组32一端与第二静触头21断开分闸时,挡弧件侧壁310转动到与灭弧室4的入口相对的位置,沿动静触头打开时的形成的间隙延伸,阻挡灭弧室4与触头支持30之间通道,阻挡动触头组32与第二静触头21分断时产生的电弧向触头支持30一侧流动。
具体的,如图5所示方向,所述动触头组32的下端穿过挡弧件31后与第二静触头21配合,动触头组32与第二静触头21断开后,挡弧件侧壁310位于灭弧室4的入口正上方,挡弧件侧壁310从第二静触头21向动触头组32下端延伸。
优选的,所述挡弧件31是由产气材料(例如聚甲醛或尼龙66等现有材料)制成的产气式挡弧件,挡弧件31与触头支持30卡接,在动触头组32和第二静触头21分断产生的电弧作用,会产生气体,进一步加快电弧向灭弧室移动的速度。
优选的,如图4、5所示,所述装置壳体1在触头支持30和灭弧室4之间设有与挡弧件31配合的分隔结构,挡弧件31位于分隔结构远离灭弧室4的一侧,所述分隔结构上形成有用于动触头组32摆动的通道,动触头组32的一端穿过所述通道伸到灭弧室4的入口处,在动触头组32一端与第二静触头21断开后,所述挡弧件侧壁310遮挡所述通道。所述挡弧件侧壁310、第二静触头21、装置壳体1和灭弧室4围成了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动触头组32和第二静触头21断开后,产生的电弧使该空间内的气压上升,有利于将电弧快速推入灭弧室4内,从而更快的灭弧,提高开关装置的灭弧性能。
优选的,所述挡弧件侧壁310为圆弧形侧壁,所述分隔结构靠近触头支持30一侧侧壁为与挡弧件侧壁310的圆弧形分隔侧壁。
优选的,如图4、5所示,所述分隔结构包括沿装置壳体1厚度方向凸起设置在装置壳体1侧壁内侧的第一挡筋12,以及凸起设置在装置壳体1底壁内侧的第二挡筋11,第一挡筋12和第二挡筋11围成所述的通道。本实施例中分隔结构设有两个第一挡筋12,第二静触头21设在一个第一挡筋12上,第二挡筋11的一端与另一个第一挡筋12相连,第二挡筋11的延伸到第二静触头21处,挡弧件侧壁310在两个第一挡筋12之间摆动。具体的,如图6和7所示,所述装置壳体1包括相对配合的两个半壳体上,两个第二挡筋11分别设置在装置壳体1的相对配合的两个半壳体上,第一挡筋12也分成两段,分别设置在两个半壳体上;两个所述第二挡筋11的一端分别与一个第一挡筋12的两端相连,另一端至少延伸到第二静触头21处,也可以延伸到另一个第一挡筋12处。如图5所示,所述动触头组32与第二静触头21断开后,挡弧件侧壁310一端与第二静触头21相邻,另一端与装置壳体1的另一个第一挡筋12配合,挡弧件侧壁310的圆弧形侧边则与第二挡筋11配合,遮挡所述通道,防止电弧向触头支持30一侧流动。
如图11所示,为所述触头支持30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触头支持30为柱形结构,其中部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动触头通道302,动触头组32插置在动触头通道302内。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所述触头支持30两端分别设有支持转轴301,支持转轴301分别转动插置在装置壳体1的支持轴孔内,支持转轴301中部设有与联动件1C配合的支持连接孔3010。
优选的,如图11所示,所述触头支持30的柱身上还设有多个支持散热孔303,各支持散热孔303分别与动触头通道302连通。
如图10和11所示,为所述挡弧件31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挡弧件31是由产气材料制成的产气式挡弧件,其包括挡弧件主体,挡弧件主体设有供动触头组32穿过的挡弧件孔结构,挡弧件主体靠近灭弧室4的一侧设有挡弧件侧壁310。
优选的,所述挡弧件孔结构为一个整体开孔(图中未示出),供动触头组32穿过;或者,如图11所示,所述挡弧件孔结构包括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的动触头孔312。优选的,各动触头孔312之间设有隔挡筋,动触头组32的动触头320各通过一个动触头孔312穿过挡弧件31。
优选的,如图11所示,所述挡弧件31与触头支持30卡接安装,所述挡弧件主体另一侧设有挡弧件卡脚311,挡弧件卡脚311插置在动触头通道302内与触头支持30限位配合,以使挡弧件31与触头支持30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挡弧件主体另一侧设有至少两组挡弧件卡脚311,每组挡弧件卡脚311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挡弧件卡脚311,每个挡弧件卡脚311的自由端均设有卡勾,同一组的两个挡弧件卡脚311的卡勾朝向相反方向。
优选的,如图11所示,所述挡弧件主体包括主体第一部313和主体第二部314,主体第二部314设置在主体第一部313一端且位于主体第一部的该端中部,主体第二部314的宽度小于主体第一部313的宽度,使主体第二部314与主体第一部313的连接处两侧均形成一个直角缺口。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壳体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散热孔,挡弧件31的直角缺口使上端的散热孔和下端的散热孔更好的连通,即保证了开关装置结构紧凑的同时,而且实现了上端的散热孔和下端的散热孔之间的连通,在装置壳体1内形成气流通道,尤其是开关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会按照图2所示方向安装,下方的冷空气会由下端的散热孔进入装置壳体1内,经过直角缺口经由上端的散热孔排出,有利于开关装置的散热。另外,所述直角缺口与装置壳体1的第二挡筋11配合,也不会使电弧通过直角缺口。
优选的,如图2-7所示,所述灭弧室4包括多块辐射状分布的灭弧栅片,灭弧室4的入口宽度小于灭弧室4的出口宽度。
优选的,如图2、7所示,所述装置壳体1设有排气孔10,与灭弧室4的出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孔10和灭弧室4的出口相对设置,有利于灭弧室4产生的气体高效排出装置壳体1。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静触头21、挡弧件31、第一挡筋12、第二挡筋11和装置壳体1配合,将灭弧室4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电弧熄灭的同时,电弧产生的高温和挡弧件31产生的气体均会使该空间内气压上升,加速电弧进入灭弧室4的速度,而且加快了气体通过排气孔10排出速度。
优选的,如图8和9所示,所述静触头组还包括第一静触头20,第一静触头20和第二静触头21分别位于动触头机构3的两侧,动触头组32一端与第一静触头20一端转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静触头21闭合或断开,所述触头支持30与动触头组32的转动轴线重合。当然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动触头组32也可以不与第一静触头20转动连接,而是与随触头支持30转动与第一静触头20闭合或断开配合,此时可以在触头支持30朝向第一静触头20的一侧也设置一个挡弧件31。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改进点,如图8和9所示,所述静触头组还包括第一静触头20,第一静触头20和第二静触头21分别位于动触头机构3的两侧,动触头组32一端与第一静触头20一端转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静触头21配合,动触头组32在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所述触头支持30与动触头组32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动触头组32的转动轴线位于平面P-P上,动触头组32与第一静触头20之间的夹角为180°时,动触头组32位于平面P-P上;所述动触头组32位于断开位置时,动触头组32的所述另一端(与第二静触头21配合的一端)位于平面P-P一侧;所述动触头组32位于闭合位置时,动触头组32的所述另一端(与第二静触头21配合的一端)位于平面P-P另一侧。所述动触头组32与第二静触头21配合的一端,在动触头组32和第二静触头21闭合或断开时,分别位于平面P-P两侧,有利于提高动触头组32和第二静触头21的开距,而且有利于装置壳体1的小型化设计。
具体的,如图8和9所示方向,所述动触头组32上端与第一静触头20下端相连,动触头组32下端与第二静触头21上端闭合或断开;所述动触头组32位于闭合位置时,动触头组32下端位于平面P-P左侧;所述动触头组32位于断开位置时,动触头组32下端位于平面右侧。
优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动触头组32和第二静触头21闭合时,动触头组32与第二静触头21的夹角α为171-179°。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夹角α为172°,有利于提高动触头组32和第二静触头21的开距,又无需扩大现有装置壳体1的空间,有利于小型化设计。
优选的,如图8和9所示,所述第一静触头20为直板结构,第一静触头20位于平面P-P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静触头20的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均平行于平面P-P。具体的,所述平面P-P在第一静触头20的厚度方向上位于第一静触头20中部。需要指出的,所述第一静触头20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一种,例如第一静触头20也可以是多个直板部分折弯相连式的形状,第一静触头20与动触头组32相连的直板部分位于平面P-P上,动触头组32与第二静触头21的夹角α指的是,第一静触头20与动触头组32转动连接的该直板部分与动触头组32的夹角α,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因此,所述平面P-P是一个由第一静触头20形成且使动触头组32的转动轴线位于其上的平面。
优选的,如图8和9所示,所述第二静触头21包括折弯相连的第二静触头接线板210和第二静触头接触板211,以及设置在第二静触头接触板211上的第二静触点212;所述第二静触头接线板210位于平面P-P上,第二静触头接触板211向平面P-P一侧折弯;所述动触头组32位于闭合位置时,动触头组32的所述另一端和第二静触点212位于平面P-P同一侧;所述动触头组32位于断开位置时,动触头组32的所述另一端和第二静触点212分别位于平面P-P两侧。具体的,如图8和9所示方向,所述第二静触头21通过第二静触头接线板210与外部电路相连(图中未示出),第一静触头20伸出壳体外的一端用于与外部电路相连(图中未示出),第二静触头接线板210和第一静触头20伸出壳体外的一端均位于位于平面P-P上,以符合接线要求,第二静触点212和第二静触头接线板210分别与第二静触头接触板211两端相连,第二静触头接线板210与直板结构的第一静触头20平行(或者,第二静触头接线板210与第一静触头20的与动触头组32相连的直板部分平行);所述平面P-P在第二静触头接线板210的厚度方向上位于第二静触头接线板210中部,第二静触头接触板211向平面P-P左侧折弯倾斜设置;所述动触头32位于闭合位置时,动触头组32下端和第二静触点212均位于平面P-P左侧;所述动触头组32位于断开位置时,动触头组32下端和第二静触点212分别位于平面P-P右侧和左侧。
优选的,如图8和9所示,所述第一静触头20为直板结构,其厚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第二静触头接线板210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平齐。
优选的,如图10和11所示,每组所述动触头组32均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动触头320;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静触头21与动触头组32闭合时,第二静触点212插置在动触头组32的两个动触头320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机构3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两组动触头组32;如图4和7所示,所述第二静触头21包括并排间隔设置在第二静触头接触板211上的两个第二静触点212,分别与两个动触头组32配合。所述触头机构中,第二静触头21通过多个第二动触点212与多个动触头组32配合,有利于改善触头机构的导电性能,使触头机构可以承载更大的电流。
优选的,如图2-7所示,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散热片组5,装置壳体1上设有与散热片组5配合的散热孔,散热片组5与第一静触头20并排设置在开关装置一端,第二静触头21和灭弧室4并排设置在开关装置的另一端,动触头机构3设置在开关装置中部,且位于第一静触头20和第二静触头21之间。所述散热片组5和散热孔配合,有利于降低开关装置内的温升。
优选的,如图1-7所示,所述装置壳体1还设有导轨组,装置壳体1一对侧壁外侧上各设有一组导轨组,每组导轨组包括两个背向设置的导轨,用于将开关装置安装到轨道支架(例如配电箱或控制柜内的轨道支架)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头机构,其包括动触头机构(3)和静触头组;所述动触头机构(3)包括枢转设置的触头支持(30)以及至少一组设置在触头支持(30)上的动触头组(32),静触头组包括分别位于动触头机构(3)两侧的第一静触头(20)和第二静触头(21),动触头组(32)一端与第一静触头(20)一端转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静触头(21)配合,动触头组(32)在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32)的转动轴线位于平面P-P上,动触头组(32)与第一静触头(20)之间的夹角为180°时,动触头组(32)位于平面P-P上;所述动触头组(32)位于断开位置时,动触头组(32)与第二静触头(21)配合的所述另一端位于平面P-P一侧;所述动触头组(32)位于闭合位置时,动触头组(32)与第二静触头(21)配合的所述另一端位于平面P-P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触头(20)为直板结构,第一静触头(20)位于平面P-P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静触头(21)包括折弯相连的第二静触头接线板(210)和第二静触头接触板(211),以及设置在第二静触头接触板(211)上的第二静触点(212);所述第二静触头接线板(210)位于平面P-P上,第二静触头接触板(211)向平面P-P一侧折弯;所述动触头组(32)位于闭合位置时,动触头组(32)的所述另一端和第二静触点(212)位于平面P-P同一侧;所述动触头组(32)位于断开位置时,动触头组(32)的所述另一端和第二静触点(212)分别位于平面P-P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32)与第二静触头(21)闭合时,动触头组(32)与第二静触头(21)的夹角α为171-17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动触头组(32)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动触头(320),动触头组(32)与第二静触头(21)闭合时,每个第二静触头(21)的第二静触点(212)均插置在两个动触头(32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持(30)与动触头组(32)的转动轴线重合。
7.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触头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装置壳体(1)和灭弧室(4),触头机构和灭弧室(4)分别设置在装置壳体(1)内,灭弧室(4)设置在第二静触头(21)一侧,灭弧室(4)和第二静触头(21)位于动触头机构(3)同一侧;所述动触头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触头支持(30)上的挡弧件(31),挡弧件(31)位于触头支持(30)和灭弧室(4)之间,动触头组(32)的所述另一端穿过挡弧件(31)与第二静触头(21)配合,所述挡弧件(31)为产气式挡弧件,挡弧件(31)包括挡弧件侧壁(310);所述动触头组(32)与第二静触头(21)断开后,挡弧件侧壁(310)与灭弧室(4)的入口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散热片组(5),装置壳体(1)上设有与散热片组(5)配合的散热孔,散热片组(5)与第一静触头(20)并排设置在开关装置一端,第二静触头(21)和灭弧室(4)并排设置在开关装置的另一端,动触头机构(3)设置在开关装置中部,且位于第一静触头(20)和第二静触头(21)之间。
10.一种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所述旋转开关还包括与开关装置驱动配合的操作机构(1A),操作机构(1A)驱动动触头机构(3)转动。
CN202120554011.XU 2021-03-17 2021-03-17 触头机构、开关装置及旋转开关 Active CN215008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4011.XU CN215008044U (zh) 2021-03-17 2021-03-17 触头机构、开关装置及旋转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4011.XU CN215008044U (zh) 2021-03-17 2021-03-17 触头机构、开关装置及旋转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8044U true CN215008044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56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54011.XU Active CN215008044U (zh) 2021-03-17 2021-03-17 触头机构、开关装置及旋转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80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93977B (zh) 一种优化的断路器布局结构
EP3561837B1 (en) An electrical switch
HU223295B1 (hu) Kisfeszültségű megszakító
WO2024007845A1 (zh) 灭弧机构
CN214956603U (zh) 开关装置及旋转开关
RU2538785C2 (ru) Однополюсный размыкающий блок, содержащий поворотный контактный мост, коммута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одержащее такой блок, а также прерыватель цепи, содержащий та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17061975U (zh) 一种气吹脱扣机构和塑壳断路器
CN219226094U (zh) 断路器
CN215008044U (zh) 触头机构、开关装置及旋转开关
CN117877937A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单极模块和断路器
CN212874402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
KR100764067B1 (ko) 가스절연부하개폐기용 차단기
CN217933522U (zh) 一种开关单元、隔离开关及供电系统
CN217933521U (zh) 一种开关单元、隔离开关及供电系统
CN218769370U (zh) 灭弧机构
CN115188615A (zh) 一种开关单元、隔离开关及供电系统
KR100760660B1 (ko) 부하개폐기의 소호부
CN210129478U (zh) 一种断路器灭弧室散热结构
US20240203680A1 (en) Air-blowing tripping mechanism and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CN107591276B (zh) 一种设有燃弧空间的旋转式隔离开关触头模块
CN113936977A (zh) 一种双断点塑壳断路器的分断单元
CN221282024U (zh) 一种灭弧装置及自动转换开关
CN112885675B (zh) 一种模块化单断点触头灭弧装置
CN217061882U (zh) 旋转式隔离开关
WO1999014776A1 (en) Current limiting circuit breaker with current commu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