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1891U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001891U CN215001891U CN202023228934.0U CN202023228934U CN215001891U CN 215001891 U CN215001891 U CN 215001891U CN 202023228934 U CN202023228934 U CN 202023228934U CN 215001891 U CN215001891 U CN 2150018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conditioner
- air outlet
- shielding portion
- wind defl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3385 Intellectualis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306 function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空调,包括:壳体和挡风板。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挡风板与壳体活动连接,且其可在以下任意两个或多个位置中切换:遮挡进风口的第一位置;遮挡出风口的第二位置;与壳体之间限定出引流通道的第三位置。在本申请中,能通过设置与空调壳体活动连接的挡风板,控制挡风板活动到不同的位置,使其具有防尘、阻流以及引流的两种或多种作用,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根据用户的需求控制挡风板活动到不同的位置即可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简化了空调的结构,降低了空调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空调已经满足不了使用者的要求,空调开始向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其中对空调防尘、防止空调风直吹以及增加空调吹风温度舒适性等功能是本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相关技术中存在采用在机身上设置防尘装置对空调防尘,在出风口处设置挡流结构防止空调风直吹以及在机身上设置引流结构进行引流使空调出风混合提高出风舒适性的技术方案。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空调结构过于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以简化空调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包括:壳体和挡风板。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挡风板与壳体活动连接,且其可在以下任意两个或多个位置中切换:遮挡进风口的第一位置;遮挡出风口的第二位置;与壳体之间限定出引流通道的第三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与空调壳体活动连接的挡风板,控制挡风板活动到不同的位置,使其具有防尘、阻流以及引流的两种或多种作用,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根据用户的需求控制挡风板活动到不同的位置即可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简化了空调的结构,降低了空调的生产成本。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挡风板位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挡风板位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挡风板位于第三位置的正视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挡风板位于第三位置的侧视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预设距离L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挡风板与出风口平行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挡风板与出风口之间具有预设角度a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遮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遮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挡风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101、进风口;102、出风口;103、引流通道;200、挡风板;201、安装部;202、遮挡部;300、分流口;400、挂钩;500、集尘槽;600、弧形凸起;700、驱动装置;701、电机;702、限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包括:壳体100和挡风板200。壳体100,包括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挡风板200与壳体100活动连接,且其可在以下任意两个或多个位置中切换:遮挡进风口101的第一位置;遮挡出风口102的第二位置;与壳体100之间限定出引流通道103的第三位置。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能通过设置与空调壳体100活动连接的挡风板200,控制挡风板200活动到不同的位置,使其具有防尘、阻流以及引流的两种或多种作用,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根据用户的需求控制挡风板200活动到不同的位置即可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简化了空调的结构,降低了空调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挡风板200包括:安装部201和遮挡部202。安装部201与壳体100活动连接;遮挡部202与安装部201连接。这样,通过安装部201将挡风板200活动的安装在壳体100上,由于安装部201与壳体100之间活动连接,通过控制安装部201转动,进而控制遮挡部202转动,使遮挡部202分别转动到不同位置,利用遮挡部202可遮挡进风口101防尘、遮挡出风口102挡风防直吹或与壳体100之间限定出引流通道103引流,从而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调节遮挡部202活动到不同位置即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遮挡部20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这样,使遮挡部202朝向和背向壳体100的侧面均为长方形侧面,由于现阶段的挂式空调的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均为长条形结构,在遮挡部202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防止落尘,提高了挡风板200的防尘效果,在遮挡部202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阻流,提高了挡风板200的防直吹效果。
可选地,安装部20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其宽度和遮挡部202的宽度相同。这样,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经遮挡部202阻流的气流不易沿着安装部201与遮挡部202的连接处向遮挡部202的左右两侧分流,提高了气流的稳定性。
可选地,安装部201设有两个,且分别与遮挡部202的短边所在的两端连接形成U形结构。这样,通过设置两个安装部201分别与遮挡部202在水平方向上的两端连接使挡风板200整体形成U形结构,然后将两个安装部201分别安装在空调的壳体100横向上的两端,使挡风板200整体在切换位置时稳定性更高,U形结构的挡风板200便于围绕挂式空调室内机进行安装,安装后的挡风板200能够以安装部201与壳体100连接处为圆心进行圆周运动,便于挡风板200的调节和位置切换。
可选地,遮挡部20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进风口101的宽度,且其长度大于或等于进风口101的长度。这样,使遮挡部202朝向壳体100的一侧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进风口101的面积,在遮挡部202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遮挡部202在垂直于进风口101的方向上能够完全遮挡进风口101,防止落尘直接落入进风口101内,提高了挡风板200的防尘效果。
可选地,遮挡部20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出风口102的宽度,且其长度大于或等于出风口102的长度。这样,使遮挡部202朝向壳体100的一侧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出风口102的面积,在遮挡部202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遮挡部202在垂直于出风口102的方向上能够完全遮挡出风口102,进而使出风口102吹出的气流能够被遮挡部202阻挡改变流向,从而有效防止空调出风直吹用户给用户带来不适,提高了用的体验。
可选地,进风口101为规则的几何形状,且其长度是指在遮挡部202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进风口101在其所在的平面上沿遮挡部202的长度方向上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其宽度是指进风口101在其所在的平面上沿遮挡部202的宽度方向上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这样,使进风口101无论处于何种几何形状,在遮挡部202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遮挡部202均能在垂直于进风口101方向上完全遮挡进风口101,防止落尘直接落入进风口101内,提高了挡风板200的防尘效果。
可选地,出风口102为规则的几何形状,且其长度是指在遮挡部202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出风口102在其所在的平面上沿遮挡部202的长度方向上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其宽度是指出风口102在其所在的平面上沿遮挡部202的宽度方向上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这样,使出风口102无论处于何种几何形状,在遮挡部202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遮挡部202均能在垂直于出风口102方向上完全遮挡出风口102,进而使出风口102吹出的气流能够被遮挡部202阻挡改变流向,从而有效防止空调出风直吹用户给用户带来不适,提高了用的体验。
结合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其与进风口101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这样,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挡风板200的遮挡部202在垂直于进风口101的方向上将进风口101完全遮挡,因此在挡风板200与进风口101之间设置第一预设距离,使挡风板200远离进风口101,且与进风口101之间形成进气通道,外界气流通过进气通道进入进风口101内,从而在保证了进风口101的进风量的同时有效的防止落尘直接落入进风口101内,提高了挡风板200的防尘效果。
可选地,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遮挡部202与进风口101之间平行。这样,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挡风板200的遮挡部202与进风口101平行,使遮挡部202能够在垂直于进风口101的方向上将进风口101完全遮挡的同时还能降低遮挡部202的面积,提高了挡风板200防尘效果的同时降低挡风板200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遮挡部202与进风口101之间平行是指遮挡部202所在的平面与进风口101所在的平面之间平行。这样,使得挡风板200在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遮挡部202所在的平面与进风口101所在的平面的之间平行,从而使得遮挡部202与进风口101之间平行,使遮挡部202能够在垂直于进风口101的方向上将进风口101完全遮挡的同时还能降低遮挡部202的面积,提高了挡风板200防尘效果的同时降低挡风板200的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的,第一预设距离是指遮挡部202所在的平面与进风口101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距离。
如图7所示,距离L即为挡风板200与进风口101之间的第一预设距离。
可选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进风口101的宽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进风口101的宽度。这样,使挡风板200在位于第一位置遮挡进风口101的情况下,不影响进风口101的进风量,由于挡风板200的遮挡部20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挂式空调机的进风口101也大都为长条形设置,因此在第一预设距离小于进风口101的宽度的二分之一的情况下,遮挡部202与进风口101之间形成的进风通道的流通面积小于进风口101的流通面积,此时的进风量会小于进风口101原来的进风量,降低空调的进风效率,在第一预设距离大于进风口101的宽度的情况下,遮挡部202与进风口101之间形成的进风通道的流通面积远大于进风口101的流通面积,此时遮挡部202与进风口101之间的缝隙较大,落尘会通过较大的缝隙进入进风口101内,降低遮挡部202的防尘效果,因此在第一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进风口101的宽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进风口101的宽度的情况下,遮挡部202与进风口101之间形成的进风通道的流通面积适合进风,遮挡部202与进风口101之间的缝隙宽度适中,在不影响空调进风效率的同时提高遮挡部202的防尘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挡风板200的防尘效果。
可选地,第一预设距离为进风口101宽度的三分之二。这样,在第一预设距离为进风口101宽度的三分之二的情况下,遮挡部202与进风口101之间形成的进风通道的流通面积略大于进风口101的流通面积,外界气流通过形成于遮挡部202和进风口101两侧的进风通道进风,进风方向发生改变,因此进风通道的流通面积略大于进风口101的流通面积,使外界气流能够更流畅的进入空调内,此时空调的原有进风量不会改变,且遮挡部202与进风口101之间的缝隙宽度适中,进一步提高了遮挡部202的防尘效果。
结合图8-9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其与出风口102之间平行或具有预设角度。这样,在挡风板200与出风口102之间平行的情况下,出风口102的气流垂直吹响挡风板200朝向壳体100的侧面,在挡风板200的阻挡下向挡风板200的上下两侧扩散,使被阻挡的气流均匀的扩散,提高了出风效果,在挡风板200与出风口102之间具有预设角度的情况下,使出风口102的出风方向与遮挡部202的垂线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出风口102的出风不会垂直吹向遮挡部202朝向壳体100的一侧面,降低了气流的压力损失,从而在防止空调气流直吹用户的同时降低气流压力的损失,提高了送风距离。
可以理解的,预设角度是指遮挡部202所在的平面与出风口102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的角度。
如图9所示,角度a即为挡风板200与出风口102之间的预设角度。
可选地,预设角度大于或等于10度,且小于或等于30度。这样,在预设角度小于10度的情况下,遮挡部202与出风口102之间的角度较小,出风口102的出风方向与遮挡部202朝向壳体100的一侧面趋于垂直,出风气流被遮挡部202阻挡改变流向后压力损失较大,在预设角度大于30度的情况下,遮挡部202与出风口102之间的角度较大,出风口102的出风方向与遮挡部202朝向壳体100的一侧面之间具有较大的倾斜度,出风气流被遮挡部202阻挡后气流依然具有吹向用户的可能,降低了遮挡部202的防直吹效果,因此在预设角度大于或等于10度,且小于或等于30度的情况下,遮挡部202与出风口102之间的角度适中,出风气流被遮挡部202阻挡后改变流向,流向改变后的气流不会吹向用户,且流向改变后的气流的压力损失较小,从而使挡风板200在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出风气流直吹用户给用户带来不适的同时降低气流的压力损失。
可选地,预设角度为20度。这样,在预设角度为20度的情况下,遮挡部202与出风口102之间的角度适中,出风气流能够更好的被遮挡部202阻挡后改变流向,且流向改变后的气流压力损失较小,流向改变后的气流不会吹向用户,从而使挡风板200在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出风气流直吹用户给用户带来不适的同时降低气流的压力损失。
可选地,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其与出风口102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这样,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挡风板200的遮挡部202在垂直于出风口102的方向上将出风口102完全遮挡,因此在挡风板200与出风口102之间设置第二预设距离,使遮挡部202远离出风口102,且与出风口102之间形成出风通道,空调内的换热气流通过出风通道吹出扩散到室内,从而在保证了出风口102的出风量的同时有效对出风气流进行阻挡使其改变流向,提高了挡风板200防直吹的效果。
可选地,第二预设距离是指遮挡部202与出风口102之间的距离。这样,使遮挡部202远离出风口102,在遮挡部202与出风口102之间形成出风通道,空调内的换热气流通过出风通道吹出扩散到室内,从而在保证了出风口102的出风量的同时有效对出风气流进行阻挡使其改变流向,提高了挡风板200防直吹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二位置,且挡风板200与出风口102之间具有预设角度的情况下,第二预设距离为遮挡部202与出风口102之间最近距离和最远距离的平均值。
可选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出风口102的宽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出风口102的宽度。这样,使挡风板200在位于第二位置遮挡出风口102的情况下,不影响出风口102的出风量,进而保证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率,由于挡风板200的遮挡部20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挂式空调机的进风口101也大都为长条形设置,因此在第二预设距离小于出风口102的宽度的二分之一的情况下,遮挡部202与出风口102之间形成的出风通道的流通面积小于出风口102的流通面积,降低了出风口102的出风量,进而降低了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率,在第二预设距离大于出风口102的宽度的情况下,遮挡部202距离出风口102较远,出风口102吹出的气流需要流动较远的距离才能被遮挡部202阻挡改变流向,降低了遮挡部202的阻流效果,因此在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出风口102的宽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出风口102的宽度的情况下,遮挡部202与出风口102之间形成的出风通道的流通面积略大于出风口102的流通面积,遮挡部202与出风口102之间的距离适中,从而在不影响出风口102的出风量的同时,使遮挡部202能够有效阻挡出风气流防止气流直吹用户,提高了挡风板200的防直吹效果。
可选地,第二预设距离为出风口102宽度的三分之二。这样,使遮挡部202与出风口102之间形成的出风通道的流通面积略大于出风口102的流通面积,保证了出风口102的出风量,且遮挡部202与出风口102之间的距离适中,从而在不影响出风口102的出风量的同时,提高了挡风板200的防直吹效果。
可选地,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引流通道103的流通面积小于或等于出风口102的流通面积的二分之一。这样,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挡风板200位于壳体100的下端,挡风板200的遮挡部202与壳体100之间限定出引流通道103,由于引流通道103靠近出风口102,在出风口102的出风气流的带动下在引流通道103的一侧形成负压,从而使室内气流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引流通道103引流然后与出风口102吹出的气流混合,混合后的气流更加温和,用户的体验较好,在引流通道103的流通面积大于出风口102的流通面积的二分之一的情况下,引流量大于出风口102的出风量的二分之一,出风气流与引流气流混合后温度变化较大,影响了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率,因此在引流通道103的流通面积小于或等于出风口102流通面积的二分之一的情况下,引流通道103的引流量小于或等于出风口102出风量的二分之一,此时出风气流与引流气流混合后温度的变化适中,气流更加温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引流通道103的流通面积为出风口102的流通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样,在引流通道103的流通面积为出风口102的流通面积的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引流通道103相较于出风口102较狭窄,在负压的作用下提高了引流效果,此时的引流量大致为出风口102出风量的三分之一,出风气流与引流气流混合后温度的变化适中,气流更加温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结合图10-11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挡风板200上设有多个分流口300。这样,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出风口102吹出的气流被挡风板200阻挡改变流向,部分气流可通过多个格栅状分流口300向室内扩散,气流并非全部被挡风板200阻挡改变流向,且分流后的气流流速较低,用户的风感较弱,且在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下,还能减少冷气流直吹挡风板200内侧壁导致挡风板200内侧壁结霜结露的现象,在防止气流直吹用户的同时降低了气流的压力损失,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多个分流口300均为格栅状,且均匀的设置于遮挡部202上。这样,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遮挡部202在垂直于出风口102的方向上将出风口102完全遮挡,此时出风口102吹出的气流被遮挡部202阻挡改变流向,部分气流可通过均匀设置于遮挡部202上的格栅状分流口300向室内扩散,气流扩散比较均匀,且分流后的气流流速较低,用户的风感较弱,在防止气流直吹用户的同时降低了气流的压力损失,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遮挡部202背向壳体100的一侧面均匀的设置多个挂钩400。这样,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的情况下,可将潮湿的衣物挂置在挂钩400上,利用空调出风带动周围气流流动,使潮湿的衣物加速风干,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遮挡部202背向壳体100的一侧面设置有集尘槽500。这样,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一位置遮挡进风口101的情况下,进风口101上方的落尘会掉落在遮挡部202背向壳体100的一侧面上,掉落的尘土被集尘槽500收集,不易再次掉落,提高了挡风板200的防尘效果。
可选地,挡风板200朝向壳体100的一侧面设有弧形凸起600。这样,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出风口102吹出的气流直接吹向挡风板200朝向壳体100的一侧面,并被其阻挡改变流向,因此在挡风板200朝向壳体100的一侧面设有弧形凸起600,使从出风口102吹来的气流与弧形凸起600碰撞后更容易改变流向,且改变流向后的气流压力损失较小,提高了挡风板200的阻流效果,在挡风板200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挡风板200朝向壳体100的一侧面与壳体100的外壁之间限定出引流通道103,因此在挡风板200朝向壳体100的一侧面设置弧形凸起600,使被引流的气流在流经引流通道103的过程中动压转化为静压,经引流通道103流出的气流流速提高,进而提高引流气流与空调出风气流的混合效果,提高了挡风板200的防直吹和引流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弧形凸起600设置于遮挡部202朝向壳体100的一侧面,且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至遮挡部202的两端。这样,使弧形凸起600贯通遮挡部202朝向壳体100的一侧面,在遮挡部202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提高阻流效果,在遮挡部202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提高引流效果。
结合图12-13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该空调还包括:驱动装置700。驱动装置700与挡风板200连接,被配置为驱动挡风板200切换位置。这样,通过驱动装置700可驱动挡风板200在多个位置中任意切换,根据用户的需求控制挡风板200活动到不同的位置即可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简化了空调的结构,降低了空调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驱动装置700包括:电机701和限位开关702。电机701与壳体100连接,其输出轴与安装部201连接;限位开关702设置于电机701上,被配置为控制电机701在挡风板200对应的位置停止。这样,通过电机701来驱动挡风板200转动,在不同位置之间切换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通过限位开关702在挡风板200活动到相应位置时控制电机701停止,使挡风板200稳定的停止在挡风板200相应的位置上,提高了挡风板200的稳定性。
可选地,壳体100沿遮挡部202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两端,驱动装置700设有两个,且其中一个设置于壳体100的一端,另一个设置于壳体100的另一端。这样,由于挡风板200为U形板状结构,因此在壳体100沿遮挡部20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驱动装置700,分别与设置在遮挡部202两端的安装部201连接,利用两个驱动装置700同时驱动挡风板200运动切换位置,进一步提高了挡风板200驱动时的稳定性。
可选地,电机701为齿轮电机。这样,齿轮电机能够对挡风板200进行低速驱动,使挡风板200的驱动更加稳定。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
挡风板,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且其可在以下任意两个或多个位置中切换:
遮挡所述进风口的第一位置;
遮挡所述出风口的第二位置;
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引流通道的第三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风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其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进风口的宽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所述进风口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风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具有预设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风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平行或具有第二预设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风板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引流通道的流通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出风口的流通面积的二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上设有多个分流口。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面设有弧形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装置,与所述挡风板连接,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挡风板切换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28934.0U CN215001891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28934.0U CN215001891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空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001891U true CN215001891U (zh) | 2021-12-03 |
Family
ID=79141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228934.0U Active CN215001891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001891U (zh) |
-
2020
- 2020-12-28 CN CN202023228934.0U patent/CN2150018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87987B (zh) |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
CN206037245U (zh) | 空调器及其空调室内机 | |
CN216693750U (zh) | 壁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0657495B (zh) | 空调内机 | |
CN213272867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1041162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210399435U (zh) |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 |
CN215001891U (zh) | 空调 | |
CN207962903U (zh) | 用于柜机的空气处理模块和柜机 | |
CN216716381U (zh) | 送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5062650U (zh) | 一种全热交换器 | |
CN211575266U (zh) |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0951575U (zh) |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 |
CN209386421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744180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11811053A (zh) |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 |
CN221375783U (zh) | 吹风换气装置 | |
CN213777923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6011040U (zh) | 导风面板及空调器 | |
CN21815449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3577780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5951573U (zh) | 空调挂机 | |
CN216744631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768547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3777918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