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1568U - 一种蓄热套管式烧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热套管式烧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1568U
CN215001568U CN202023172222.1U CN202023172222U CN215001568U CN 215001568 U CN215001568 U CN 215001568U CN 202023172222 U CN202023172222 U CN 202023172222U CN 215001568 U CN215001568 U CN 215001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pipeline
sleeve
pipe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722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灿
董仕宏
吴倩倩
何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ij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722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1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1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1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热套管式烧嘴,包括空气输入套管、煤气输入管道、烧嘴管道,煤气输入管道设置在空气输入套管内,空气输入套管与烧嘴管道连接并连通,煤气输入管道与烧嘴管道连通,烧嘴管道包括主管道、一端与主管道相连接的出口管,主管道的一端形成烧嘴入口,出口管的另一端形成烧嘴出口,主管道具有外壁、内壁,外壁、内壁之间形成腔室,腔室内填充有相变材料。本实用新型设计相变材料填充,利用相变潜热进行蓄热,蓄热性能优良,使得点火器不用频繁工作,延长了使用寿命,节省了燃料;点火后火焰刚度较强,点火器不需要频繁工作,节省了点火耗油,燃烧更稳定,燃料燃尽效果好,污染量小;烧嘴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密封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蓄热套管式烧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嘴,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热套管式烧嘴。
背景技术
烧嘴是工业燃烧器的俗称,在环保处理领域经常被用于固废燃烧处理时的喷燃环节。气体燃烧的方式有两种,即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与之相对应的燃烧器称为有焰烧嘴和无焰烧嘴。有焰烧嘴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套管式烧嘴、低压涡流式烧嘴、扁缝涡流式烧嘴、平焰烧嘴、火焰长度可调烧嘴和高速烧嘴等。套管式烧嘴结构通常由两个同心套管组成,煤气从内管流入烧嘴,空气从外套管流入烧嘴,混合后经点火器点火燃烧。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套管式烧嘴仅有一个或两个空气进口,空气与煤气混合不够均匀,火焰刚度不够,空气流动阻力较大,燃烧效率低,燃烧不完全;且目前蓄热或预热式烧嘴结构复杂,通常需要两个烧嘴、两个蓄热器还需要相应的控制装置,体积不够紧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热套管式烧嘴,适用于环保领域中的固体废弃物燃烧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蓄热套管式烧嘴,包括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空气输入套管、具有煤气入口和煤气出口的煤气输入管道、具有烧嘴入口和烧嘴出口的烧嘴管道,所述的煤气输入管道设置在所述的空气输入套管内,所述的空气输入套管的空气出口与所述的烧嘴管道的烧嘴入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的煤气输入管道的煤气出口与所述的烧嘴管道的烧嘴入口连通,所述的烧嘴管道包括主管道、一端与所述的主管道相连接的出口管,所述的主管道的一端形成所述的烧嘴入口,所述的出口管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的烧嘴出口,所述的主管道具有外壁、内壁,所述的外壁、内壁之间形成腔室,所述的腔室内填充有相变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烧嘴管道的出口管的周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火孔。
优选地,所述的烧嘴管道的出口管呈锥形。
优选地,所述的烧嘴管道的主管道上连接有点火器安装管,所述的点火器安装管与所述的主管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空气输入套管具有直管、一端与所述的直管相连通的多个入口管,所述的直管的一端形成插入口,所述的直管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的空气出口,所述的入口管与所述的直管相切,所述的入口管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的空气入口,所述的煤气输入管道设置在所述的直管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入口管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的入口管均布所述的直管四周,所述的入口管与所述的直管相垂直(所述的入口管与所述的直管互成直角),即采用四角切圆空气进风方式结构,空气形成四角切圆流动能够与内套筒流出的煤气充分混合均匀,燃烧完全,燃料燃尽效果好,污染量低,且点火后火焰刚度较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直管的插入口设置有第一套管连接法兰,所述的煤气输入管道的煤气入口设置有煤气连接法兰,所述的空气输入套管、煤气输入管道之间通过第一套管连接法兰、煤气连接法兰相连接;所述的直管的空气出口设置有第二套管连接法兰,所述的烧嘴管道的烧嘴入口设置有烧嘴连接法兰,所述的空气输入套管、烧嘴管道之间通过第二套管连接法兰、烧嘴连接法兰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直管、煤气输入管道、烧嘴管道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煤气输入管道的煤气出口不伸出所述的直管的空气出口。
优选地,所述的煤气输入管道的口径从所述的煤气入口至所述的煤气出口的逐渐减小,即所述的煤气入口管道呈锥形,所述的空气输入套管与煤气入口管道之间的空气成旋流状前进,流动阻力小。
优选地,所述的相变材料包括石蜡、二氧化硅,相变材料高导热系数、高密度、高比热容的安全环保无腐蚀、成本低;所述的主管道的外壁、内壁采用蓄热陶瓷材质。
优选地,所述的空气输入套管、煤气输入管道以及烧嘴管道(除主管道)采用304不锈钢材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设计相变材料填充,利用相变潜热进行蓄热,蓄热性能优良,使得点火器不用频繁工作,延长了使用寿命,节省了燃料;点火后火焰刚度较强,点火器不需要频繁工作,节省了点火耗油,燃烧更稳定,燃料燃尽效果好,污染量小;烧嘴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空气输入套管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施例中煤气输入管道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施例中烧嘴管道的主视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
1、空气输入套管;10、直管;100、插入口;101、空气出口;11、入口管;110、空气入口;120、第一套管连接法兰;121、第二套管连接法兰;2、煤气输入管道;20、煤气入口;21、煤气出口;22、煤气连接法兰;3、烧嘴管道;30、主管道;300、烧嘴入口;301、外壁;302、内壁;31、出口管;310、烧嘴出口;311、散火孔;32、相变材料;33、点火器安装管;34、烧嘴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的一种蓄热套管式烧嘴,包括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空气输入套管1、具有煤气入口20和煤气出口21的煤气输入管道2、具有烧嘴入口300和烧嘴出口310的烧嘴管道3。其中:
如图1所示:空气输入套管1具有直管10、一端与直管10相连通的多个入口管11,直管10的一端形成插入口100,直管10的另一端形成空气出口101,入口管11与直管10垂直相切,入口管11的另一端形成空气入口110。在本实施例中:入口管11设置有四个,四个入口管11均布直管10四周,即采用四角切圆空气进风方式结构。
如图2所示:煤气输入管道2的口径从煤气入口20至煤气出口21的逐渐减小,即煤气入口管道2呈锥形。
如图3所示:烧嘴管道3包括主管道30、一端与主管道30相连接的出口管31,主管道30的一端形成烧嘴入口300,出口管31的另一端形成烧嘴出口310。主管道30具有外壁301、内壁302,外壁301、内壁302之间形成腔室,腔室内填充有相变材料32,相变材料包括石蜡、二氧化硅,相变材料高导热系数、高密度、高比热容的安全环保无腐蚀、成本低。
烧嘴管道3的出口管31呈锥形,且出口管31的周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火孔311。
烧嘴管道3的主管道30上连接有点火器安装管3 3,点火器安装管33与主管道30相连通。
连接时:煤气输入管道2设置在直管10内,且煤气输入管道2的煤气出口21不伸出直管10的空气出口101,空气输入套,1的空气出口101与烧嘴管道3的烧嘴入口300连接并连通,煤气输入管道2的煤气出口21与烧嘴管道3的烧嘴入口300连通,直管10、煤气输入管道2、烧嘴管道3的中心线重合。
连接方式为:直管10的插入口100设置有第一套管连接法兰120,煤气输入管道2的煤气入口20设置有煤气连接法兰22,空气输入套管1、煤气输入管道2之间通过第一套管连接法兰120、煤气连接法兰22相连接;直管10的空气出口101设置有第二套管连接法兰121,烧嘴管道3的烧嘴入口300设置有烧嘴连接法兰34,空气输入套管1、烧嘴管道3之间通过第二套管连接法兰121、烧嘴连接法兰34相连接。
空气输入套管1、煤气输入管道2以及烧嘴管道3(除主管道)采用304不锈钢材质,烧嘴管道3的主管道30的外壁301、内壁302采用耐高温蓄热陶瓷材质。
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将制作好的本实施例用于某固废焚烧加热炉,煤气由煤气输入管道2的煤气入口20进入,空气由与直管1相切的四个入口管11进入,形成四角切圆气流与煤气混合,经点火器点火燃烧后,火焰从烧嘴出口310和散火孔311喷出。由于煤气输入管道2为锥形,因此空气流动阻力很小,四角切圆形成的气流与煤气混合十分均匀,燃烧完全,火焰刚度强,烧嘴工作时相变材料吸收热量,维持烧嘴管道3内的温度并对来流煤气和空气进行预热,避免频繁点火。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蓄热套管式烧嘴,包括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空气输入套管、具有煤气入口和煤气出口的煤气输入管道、具有烧嘴入口和烧嘴出口的烧嘴管道,所述的煤气输入管道设置在所述的空气输入套管内,所述的空气输入套管的空气出口与所述的烧嘴管道的烧嘴入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的煤气输入管道的煤气出口与所述的烧嘴管道的烧嘴入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嘴管道包括主管道、一端与所述的主管道相连接的出口管,所述的主管道的一端形成所述的烧嘴入口,所述的出口管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的烧嘴出口,所述的主管道具有外壁、内壁,所述的外壁、内壁之间形成腔室,所述的腔室内填充有相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套管式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嘴管道的出口管的周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火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套管式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嘴管道的主管道上连接有点火器安装管,所述的点火器安装管与所述的主管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套管式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输入套管具有直管、一端与所述的直管相连通的多个入口管,所述的直管的一端形成插入口,所述的直管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的空气出口,所述的入口管与所述的直管相切,所述的入口管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的空气入口,所述的煤气输入管道设置在所述的直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套管式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管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的入口管均布所述的直管四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套管式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管与所述的直管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套管式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管的插入口设置有第一套管连接法兰,所述的煤气输入管道的煤气入口设置有煤气连接法兰,所述的空气输入套管、煤气输入管道之间通过第一套管连接法兰、煤气连接法兰相连接;所述的直管的空气出口设置有第二套管连接法兰,所述的烧嘴管道的烧嘴入口设置有烧嘴连接法兰,所述的空气输入套管、烧嘴管道之间通过第二套管连接法兰、烧嘴连接法兰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套管式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管、煤气输入管道、烧嘴管道的中心线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套管式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气输入管道的口径从所述的煤气入口至所述的煤气出口的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套管式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道的外壁、内壁采用蓄热陶瓷材质。
CN202023172222.1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蓄热套管式烧嘴 Active CN215001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2222.1U CN215001568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蓄热套管式烧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2222.1U CN215001568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蓄热套管式烧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1568U true CN215001568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84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72222.1U Active CN215001568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蓄热套管式烧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1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4017A (zh) 一种水冷式燃气燃烧器
CN215001568U (zh) 一种蓄热套管式烧嘴
CN201129723Y (zh) 高效液体燃料汽化燃烧装置
CN204534588U (zh) 一种水冷式燃气燃烧器
CN101149149A (zh) 高效液体燃料汽化燃烧装置
CN2632503Y (zh) 低压燃气扁平焰低NOx预混式高效节能环保燃气燃烧器
CN208606409U (zh) 一种燃烧换热装置及热水器
CN210866373U (zh) 燃烧换热总成及sofc系统
CN208475348U (zh) 一种管式换热器结构
CN206944157U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16346256U (zh) 一种高效热能循环低氮燃烧器
CN218583150U (zh) 一种低氮燃气锅炉
CN110530021A (zh) 一种预热式燃烧盘管冷凝换热器
CN206001681U (zh) 一种多孔介质燃气锅炉
CN113803743B (zh) 一种二次燃烧装置和具有其的燃烧室和燃气轮机
CN218209562U (zh) 一种新型火盖座及燃烧器
CN212227024U (zh) 多管束双蓄热辐射管燃烧装置
CN215982532U (zh) 一种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2691749U (zh) 水煤浆燃烧器
CN220017444U (zh) 一种家用炉具的高温气化式燃烧不断火炉芯及家用炉具
CN214501209U (zh) 一种新型煤粉燃烧器
CN215930589U (zh) 一种不锈钢管固溶炉用脉冲烧嘴
CN219607066U (zh) 风冷式煤粉燃烧器
CN216667983U (zh) 一种高效加热锅炉
CN213630416U (zh) 一种混合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58, Jinrui Road, Taiping Stree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Shij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37 4th floor, 82 Jincheng Road, Taiping Stree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SH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