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06409U - 一种燃烧换热装置及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换热装置及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06409U
CN208606409U CN201821225784.8U CN201821225784U CN208606409U CN 208606409 U CN208606409 U CN 208606409U CN 201821225784 U CN201821225784 U CN 201821225784U CN 208606409 U CN208606409 U CN 208606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exchange device
combustion heat
pipeline
fl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257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穗江
吴鹏
吴一鹏
朱雪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acro Gas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acro Ga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acro Gas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acro Ga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257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06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06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064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s, Intake/Discharge, And Installation Of Fluid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换热装置及热水器,涉及热水器领域。燃烧换热装置,燃烧换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和燃烧器,热交换器包括第一壳体,燃烧器包括第二壳体和设置于第二壳体内的分火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第一壳体内部开设有容置空腔,容置空腔与第二壳体的内部空腔连通,用于当分火器将其内部的一次空气及燃气燃烧产生火焰喷出时,使得火焰进入容置空腔,第一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孔,用于朝向火焰通入二次空气,能够使燃料燃烧更为充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换热装置及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烧换热装置及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热水器采用燃烧器对生活用水进行加热,燃烧器处一次空气不能满足燃气的理论空气配比,需要采用二次空气进行补充,其中二次空气是从燃烧器底部分火器之间的间隙进入,从火焰的根部向上流入,由于二次空气仍然大量集中于火焰的根部,这种方式仍然会产生大量的CO和NOx,污染环境,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燃烧换热装置,其能够使燃料燃烧更为充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水器,其能够使燃料燃烧更为充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烧换热装置,所述燃烧换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和燃烧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燃烧器包括第二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分火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开设有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空腔连通,用于当所述分火器将其内部的一次空气及燃气燃烧产生火焰喷出时,使得所述火焰进入所述容置空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孔,用于朝向所述火焰通入二次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设有多个所述进风孔。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进风孔沿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周向分布。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进风孔呈细条形,一一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孔被配置为与所述火焰的焰尖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进风孔处向内凸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向着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分火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换热装置还包括流体管路,所述流体管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流体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第二管路设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环绕所述第一壳体外壁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第三管路沿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向下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包括机体和燃烧换热装置。所述燃烧换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和燃烧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燃烧器包括第二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分火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开设有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空腔连通,用于当所述分火器将其内部的一次空气及燃气燃烧产生火焰喷出时,使得所述火焰进入所述容置空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孔,用于朝向所述火焰通入二次空气。所述燃烧换热装置与所述机体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换热装置及热水器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烧换热装置及热水器,热交换器的第一壳体与燃烧器的第二壳体连接,使得第一壳体内部开设的容置空腔与第二壳体的内部空腔连通,当分火器将其内部的一次空气及燃气燃烧产生火焰喷出时,使得火焰进入容置空腔中,第一壳体的侧壁所开设的进风孔朝向火焰通入二次空气,能够使燃料燃烧更为充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燃烧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燃烧换热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燃烧换热装置的流体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热水器;11-燃烧换热装置;110-热交换器;1101-第一壳体;1102-容置空腔;1103-进风孔;1104-第一挡板;120-燃烧器;1201-第二壳体;1202-分火器;1203-内部空腔;1204-第二挡板;130-流体管路;1301-第一管路;1302-第二管路;1303-第三管路;21-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设”、“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的结构示意图。热水器1主要用于便捷快速地加热生活用水,是一种方便用户快速获得热水进行日常生活的设备。热水器1包括燃烧换热装置11和机体21。机体21的外形大致呈长方体形,且不限于长方体形。机体21主要用于持续加热生活用水,燃烧换热装置11设置于机体21内部。燃烧换热装置11通过在适宜的位置增加进风面积,用于为热水器1内部在进行燃烧供热工作时提供进一步燃烧时所需的空气,使得供给于热水器1的燃料燃烧更加充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升用户体验。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的燃烧换热装置11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的燃烧换热装置1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
燃烧换热装置11包括热交换器110和燃烧器120,热交换器110包括第一壳体1101,燃烧器120包括第二壳体1201和设置于第二壳体1201内的分火器1202,第一壳体1101与第二壳体1201连接,第一壳体1101内部开设有容置空腔1102,容置空腔1102与第二壳体1201的内部空腔1203连通,用于当分火器1202将其内部的一次空气及燃气燃烧产生火焰喷出时,使得火焰进入容置空腔1102,第一壳体1101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孔1103,用于朝向火焰通入二次空气。
燃烧换热装置11还包括流体管路130,流体管路130与第一壳体1101连接。流体管路130用于通过水流,并将燃烧换热装置11的热量传递于其中通过燃烧换热装置11内部的水流,使得水流温度提升。
第一壳体1101大致呈长方体形,且不限于长方体形,只要内部开设有容置空腔1102即可。第一壳体1101用于集中分火器1202将其内部的一次空气及燃气燃烧产生火焰喷出进入容置空腔1102而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流失严重。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1的外壁设有多个进风孔1103。需要说明地是,第一壳体1101还可以只开设一个进风孔1103,进风孔1103只需保证有足够的二次空气能够进入第一壳体1101的容置空腔1102内即可。
进一步地,多个进风孔1103沿第一壳体1101的侧壁周向分布,可以分布一圈,也可以分布多圈,本实施例中,采用仅分布一圈的设计。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多个进风孔1103呈细条形,但不限于细条形,还可以是圆形和正方形等形状,一一间隔设置于第一壳体1101的侧壁。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进风孔1103被配置为与火焰的焰尖位置相对应。在二次空气燃尽区域,因为空气量比剩余燃气燃烧当量大,所以燃烧温度低,产生氮氧化物低,也使得经一次空气燃烧后未燃尽的CO以及NOx继续燃烧,进一步降低CO和NOx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1在进风孔1103处向内凸设有第一挡板1104,第一挡板1104远离第一壳体1101的一端向着远离第二壳体1201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一挡板1104大致呈长条形,用于引导二次空气的流动,使得二次空气更容易到达火焰的焰尖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01大致呈长方体形,且不限于长方体形,只需要具有内部空腔1203即可。内部空腔1203用于容置分火器1202。
本实施例中,燃烧器120还包括第二挡板1204,第二挡板1204连接于第二壳体1201与分火器1202之间。第二挡板1204外形大致与燃烧换热装置11的截面相当,主要用于阻挡过多的空气从燃烧换热装置11的底部涌入,避免燃料在较低位置过于燃烧充分,使得焰尖位置燃料较少,温度较低,不利于将热量与燃烧换热装置11充分交换。
请参阅图4,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的燃烧换热装置11的流体管路130的结构示意图。
流体管路130包括第一管路1301、第二管路1302和第三管路1303,第二管路1302设置于容置空腔1102内,并与第一壳体1101连接,第二管路130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路1301和第三管路1303连通,第一管路1301环绕第一壳体1101外壁呈螺旋状分布,第三管路1303沿第一壳体1101的侧壁向下设置。水流从第一管路1301流入,流至设置于容置空腔1102内的第二管路1302,经过燃烧器120的分火器1202将其内部的一次空气及燃气燃烧产生火焰喷出进入容置空腔1102进行加热后,水流再经第三管路1303流出,使得用户能够快速获得热水。
需要说明地是,本实施例中,设置于容置空腔1102内的第二管路1302的外壁还设置有翅片(图中未示出),翅片为导热性较强的金属片,能够增大换热装置的换热表面积,使得流经第二管路1302的水流被快速加热。
以下介绍本实施例中的热水器1的装配过程:
将热交换器110的第一壳体1101与燃烧器120的第二壳体1201连接,将流体管路130与第一壳体1101连接,将燃烧换热装置11与机体21连接。
以下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燃烧换热装置11的工作原理:
分火器1202将其内部的一次空气及燃气燃烧产生火焰喷出时,使得火焰进入容置空腔1102,第一壳体1101的侧壁所开设的进风孔1103,用于朝向火焰通入二次空气。水流从第一管路1301流入,再流至第二管路1302,经火焰进行加热后,水流再经第三管路1303流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烧换热装置11及热水器1,热交换器110的第一壳体1101与燃烧器120的第二壳体1201连接,使得第一壳体1101内部开设的容置空腔1102与第二壳体1201的内部空腔1203连通,当分火器1202将其内部的一次空气及燃气燃烧产生火焰喷出时,使得火焰进入容置空腔1102中,第一壳体1101的侧壁所开设的进风孔1103朝向火焰通入二次空气,能够使燃料燃烧更为充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燃烧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换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和燃烧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燃烧器包括第二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分火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开设有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空腔连通,用于当所述分火器将其内部的一次空气及燃气燃烧产生火焰喷出时,使得所述火焰进入所述容置空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孔,用于朝向所述火焰通入二次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设有多个所述进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进风孔沿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周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进风孔呈细条形,一一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被配置为与所述火焰的焰尖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进风孔处向内凸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向着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分火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换热装置还包括流体管路,所述流体管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第二管路设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环绕所述第一壳体外壁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第三管路沿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向下设置。
10.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燃烧换热装置,所述燃烧换热装置与所述机体连接。
CN201821225784.8U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燃烧换热装置及热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06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5784.8U CN208606409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燃烧换热装置及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5784.8U CN208606409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燃烧换热装置及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06409U true CN208606409U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71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2578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06409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燃烧换热装置及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064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0642A (zh) * 2019-07-17 2021-01-19 张春运 一种燃气热水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0642A (zh) * 2019-07-17 2021-01-19 张春运 一种燃气热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78773U (zh) 燃气热水器
CN208606409U (zh) 一种燃烧换热装置及热水器
CN211011892U (zh) 换热装置以及燃气热水器
CN208282185U (zh) 一种带余热回收装置的炉灶
CN105823210A (zh) 一种烟气折弯循环式多水套节能采暖炉
CN107166454B (zh) 一种燃气灶可调节废热回收方法及装置
CN210772740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全预混燃气热水器
CN209013174U (zh) 一种高效甲醇锅炉
CN215570740U (zh) 一种蒸汽节能灶
CN106439940B (zh) 一种燃气灶废热回收系统
CN101922792B (zh) 圆筒形热交换器
CN219433486U (zh) 一种壁挂炉换热器及壁挂炉
CN215001568U (zh) 一种蓄热套管式烧嘴
CN110017599A (zh) 一种可快速供热的双能源热水器
CN220669486U (zh) 卧式导热油加热炉
CN216347085U (zh) 一种壁挂式低碳冷凝节能器
CN113217973A (zh) 一种蒸汽节能灶
CN210486044U (zh) 一种民用取暖炉
CN211011895U (zh) 具有零冷水功能的燃气采暖热水两用炉
CN205717884U (zh) 一种烟气折弯循环式多水套节能采暖炉
KR100570292B1 (ko) 가스보일러/급탕기의 열교환파이프 유로 구조
CN110887234B (zh) 燃烧器组件及热水器
CN219756674U (zh) 热水器结构
CN211781934U (zh) 一种低氮壁挂炉
CN219368002U (zh) 一种高效利用热水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