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0742U - 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0742U
CN215000742U CN202120943747.6U CN202120943747U CN215000742U CN 215000742 U CN215000742 U CN 215000742U CN 202120943747 U CN202120943747 U CN 202120943747U CN 215000742 U CN215000742 U CN 215000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bottom plate
rod
w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437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超
吴丹
王堂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ongji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ongji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ongji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ongji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437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0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0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07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包括探头和底板,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支撑管上穿设有承接杆,支撑管和承接杆均竖向设置,承接杆远离底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板,探头设置于移动板上,底板的底侧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支撑管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承接杆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环、驱动管、蜗轮、蜗杆、手轮以及导向块,固定环固定连接于支撑管,且固定环套设在承接杆上;驱动管转动连接于固定环,且驱动管与承接杆螺纹连接;蜗轮固定连接于驱动管上,蜗杆转动连接于支撑管,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手轮固定连接于蜗杆的一端,承接杆上开设有条形槽,导向块固定连接于固定环上,导向块与承接杆的条形槽滑移配合。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监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
背景技术
混凝土建筑结构表面,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建筑物产生裂缝,裂缝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必须行定期对裂缝进的观测,如果发现裂缝超过安全范围,便可及时对建筑结构进行处理。
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8059833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监理用裂缝观测仪,包括图像显示器、连接在图像显示器上的控制线、通过控制线连接在图像显示器上的探头,图像显示器上设有竖向的承接杆,承接杆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探头固定在第一滑块上,承接杆上靠近图像显示器的一端固定有微型气缸,微型气缸上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观测建筑物裂缝的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通过手持承接杆的一端,而操作人员检测完整个墙面需要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从而导致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包括探头和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上穿设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的外周面设有螺纹,所述支撑管和承接杆均竖向设置,所述承接杆远离底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探头设置于移动板上,所述底板的底侧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所述支撑管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承接杆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环、驱动管、蜗轮、蜗杆、手轮以及导向块,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于支撑管远离底板一端的端面,且固定环套设在承接杆上;所述驱动管转动连接于固定环的底侧,且驱动管与承接杆螺纹连接;所述蜗轮固定连接于驱动管上,所述蜗杆转动连接于支撑管,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手轮固定连接于蜗杆的一端,所述承接杆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导向块固定连接于固定环上,所述导向块与承接杆的条形槽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先通过推动底板带动滚轮转动至合适的位置,接着再通过转动手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驱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驱动管转动,驱动管转动过程中,由于驱动管与承接杆螺纹连接,且在导向块的限位作用下,承接杆相对支撑管不转动,从而使得驱动管能够驱动承接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承接杆移动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移动带动探头移动,从而达到便于调节探头位置的目的,不需要操作人员常时间手持承接杆,进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优选的,所述承接杆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移动板设置,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于移动板,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第一电机,使得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过程中,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使得第二齿轮能够围绕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齿轮能够带动第一电机转动,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移动板转动,进而能够通过转动移动板带动探头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共同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探头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上,所述第一支架远离第二支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第二电机,使得第二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探头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从而达到便于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探头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承接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板,便于降低承接杆脱离支撑管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推动块、制动杆、制动板以及第一弹簧,所述推动块滑动连接于底板的第一通孔,所述推动块的底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制动杆滑动连接于推动块的第一滑槽,所述制动板固定连接于推动块的底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制动杆;所述制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固定推动块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增强不需要移动底板时,底板的稳定性,先通过推动推动块移动,推动块推动第一弹簧移动,第一弹簧移动推动制动杆移动,制动杆移动推动制动板移动,从而使得制动板能够与地面相接触,接着再通过限位组件的作用下固定推动块,从而达到增强需要移动底板时,底板的稳定性的目的;同时推动块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压缩第一弹簧,能够使得制动板抵紧地面,起到增强制动板和地面接触稳定性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推动块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限位槽,多个限位槽沿竖向依次排列,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第二弹簧以及推条,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底板上的第二滑槽,所述限位块能够与任一限位槽插接配合;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块的一侧;所述推条固定连接于限位块上,且推条滑动连接块于第二通孔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动推动块移动前,先通过推动推条移动,推条移动带动限位块移动,使得限位块移动至第二滑槽内,此时第二弹簧被压缩;接着再推动推动块移动,当推动块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不再对推条施加外力作用,此时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推动限位块移动,使得限位块插接于推动块上的限位槽,从而达到固定推动块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顶侧设有斜面,且斜面从靠近第二弹簧的一侧到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动推块块竖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限位槽的侧壁与限位块的斜面相接触,在斜面的作用下,使得限位槽能够推动限位块至第二滑槽内,从而降低竖直向下推动推动块的难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移块,所述制动杆的一侧上开设有供滑移块滑移的第三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移块和第三滑槽,便于降低制动杆脱离推动块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为了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先通过推动底板带动滚轮转动至合适的位置,接着再通过转动手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驱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驱动管转动,驱动管转动过程中,由于驱动管与承接杆螺纹连接,且在导向块的限位作用下,承接杆相对支撑管不转动,从而使得驱动管能够驱动承接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承接杆移动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移动带动探头移动,从而达到便于调节探头位置的目的,不需要操作人员常时间手持承接杆,进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2.通过启动第一电机,使得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过程中,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使得第二齿轮能够围绕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齿轮能够带动第一电机转动,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移动板转动,进而能够通过转动移动板带动探头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3.通过启动第二电机,使得第二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探头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从而达到便于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探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管和固定环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移动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底板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探头;11、图像显示器;2、底板;21、滚轮;22、第一通孔;23、第二滑槽;24、第二通孔;3、支撑管;31、承接杆;311、条形槽;32;第一齿轮;33、限位板;4、移动板;41、第一电机;42、第二齿轮;43、第一支架;44、第二支架;45、转动轴;46、第二电机;5、驱动组件;51、固定环;52、驱动管;521、加固环;53、蜗轮;54、蜗杆;55、手轮;56、导向块;6、制动机构;61、推动块;611、第一滑槽;612、限位槽;613、第三滑槽;62、制动杆;63、制动板;64、第一弹簧;65、限位组件;651、限位块;652、第二弹簧;653、推条;66、滑移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如图1所示,包括探头1、图像显示器11以及底板2,底板2呈矩形板状结构,底板2的底侧转动连接有四个滚轮21,四个滚轮21均匀的分布于底板2底侧的四个拐角处,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管3,支撑管3呈圆形管状结构,支撑管3竖向设置,支撑管3内穿设有承接杆31,承接杆31竖向设置,承接杆31的外周面设置有螺纹,承接杆31远离底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板4,移动板4呈矩形板状结构,探头1设置于移动板4上方,图像显示器11固定安装于支撑管3上,图像显示器11与探头1之间电连接,支撑管3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承接杆31在竖直防方向上移动的驱动组件5。
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环51、驱动管52、蜗轮53、蜗杆54、手轮55以及导向块56,固定环51呈圆环形板状结构,固定环51套设在承接杆31上,且固定环51与承接杆31间隙配合,固定环51固定连接于支撑管3远离底板2一端的端面。驱动管52转动连接于固定环51的底侧,驱动管52套设于承接杆31上,且驱动管52与承接杆31螺纹连接。固定环51的底侧还固定连接有加固环521,加固环521套设在驱动管52上,且驱动管52转动连接于加固环521。蜗轮53固定连接于驱动管52的外周面,且蜗轮53的轴心线与驱动管52的轴心线相重合,蜗杆54位于支撑管3内,蜗杆5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管3的管壁,蜗杆54的另一端贯穿支撑管3的管壁,且位于支撑管3的外侧,蜗轮53与蜗杆54相啮合,手轮55固定连接于蜗杆54的一端,且手轮55位于支撑管3的外侧。承接杆31的外周面沿竖向开设有条形槽311,固定环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56,导向块56滑动连接于承接杆31的条形槽311。
如图1和图2所示,承接杆31靠近底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3,限位板33呈圆形板状结构,限位板33滑动连接于支撑管3的内周面。通过设置限位板33,便于降低承接杆31脱离支撑管3的可能性。
如图1和图3所示,移动板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41,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贯穿移动板4设置,且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移动板4。承接杆31远离底座一端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2,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42,第一齿轮32与第二齿轮42相啮合。移动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43和第二支架44,第一支架43和第二支架44之间设有转动轴45,转动轴45呈圆形杆状结构,转动轴45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架43和第二支架44,探头1固定连接于转动轴45上。第一支架43远离第二支架4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46,第二电机46的输出轴与转动轴45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启动第一电机41,使得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带动第二齿轮42转动,第二齿轮42转动过程中,由于第一齿轮32与第二齿轮42相啮合,使得第二齿轮42能够围绕第一齿轮32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齿轮42能够带动第一电机41转动,第一电机41转动带动移动板4转动,进而能够通过转动移动板4带动探头1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同时通过启动第二电机46,使得第二电机46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45转动,转动轴45转动带动探头1转动,从而便于使得探头1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进而达到便于增加探头1的探查角度的目的。
如图4和图5所示,底板2上设置有两组制动机构6,对应两组制动机构6在底板2上开设有两个开口均为矩形的第一通孔22,第一通孔22的贯穿底板2的上下两侧,每组制动组件包括推动块61、制动杆62、制动板63、第一弹簧64以及限位组件65,推动块61呈矩形块状结构,推动块61滑动连接于底板2上的第一通孔22,推动块61的底侧开设有开口为矩形的第一滑槽611,第一滑槽611沿竖向延伸。制动杆62呈矩形杆状结构,制动杆62滑动连接块于推动块61的第一滑槽611,制动板63呈长方形板状结构,制动板63固定连接于制动杆62的底侧。第一弹簧64位于第一滑槽611内,第一弹簧6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611的槽底,第一弹簧6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制动杆62的顶侧。
在推动推动块61移动的过程中,推动块61移动推动第一弹簧64移动,第一弹簧64移动推动制动杆62移动,制动杆62移动推动制动板63移动,从而使得制动板63能够与地面相接触,接着再通过限位组件65的作用下固定推动块61;同时推动块61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压缩第一弹簧64,能够使得制动板63抵紧地面,起到增强制动板63和地面接触稳定性的作用。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滑槽611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滑移块66,滑移块66呈矩形块状结构,对应两个滑移块66在制动块上开设有两个第三滑槽613,两个滑移块66分别滑动连接于制动块上的两个第三滑槽613。通过设置滑移块66和第三滑槽613,便于降低制动杆62脱离推动块61的可能性。
如图4和图5所示,对应每组限位组件65在第一通孔2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开口为矩形的第二滑槽23,第二滑槽2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4。在推动块61靠近第一滑槽61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限位槽612,且多个限位槽612沿竖向方向依次排列。限位组件65包括限位块651、第二弹簧652以及推条653,限位块651滑动连接于底板2上的第二滑槽23,限位块651能够与任一限位槽612插接配合。第二弹簧652位于第二滑槽23内,第二弹簧65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滑槽23的槽底,第二弹簧6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块651远离推动块61的一侧。推条653呈矩形杆状结构,推条65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块651上,推条653滑动连接于第二通孔24的侧壁。限位块651的顶侧设有斜面,且斜面从靠近第二弹簧652的一侧到远离第二弹簧652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
在推动推动块61竖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限位槽612的侧壁与限位块651的斜面相接触,在斜面的作用下,使得限位槽612能够推动限位块651至第二滑槽23内;当推动块61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在第二弹簧652的弹力作用下推动限位块651移动,使得限位块651插接于推动块61上的限位槽612,从而达到固定推动块61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的实施原理为:为了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先通过推动底板2带动滚轮21转动至合适的位置,接着再通过转动手轮55带动蜗杆54转动,蜗杆54转动驱动蜗轮53转动,蜗轮53转动带动驱动管52转动,驱动管52转动过程中,由于驱动管52与承接杆31螺纹连接,且在导向块56的限位作用下,承接杆31相对支撑管3不发生转动,从而使得驱动管52能够驱动承接杆3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承接杆31移动带动移动板4移动,移动板4移动带动探头1移动,从而达到便于调节探头1位置的目的,不需要操作人员常时间手持承接杆31,进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包括探头(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固定连接有支撑管(3),所述支撑管(3)上穿设有承接杆(31),所述承接杆(31)的外周面设有螺纹,所述支撑管(3)和承接杆(31)均竖向设置,所述承接杆(31)远离底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板(4),所述探头(1)设置于移动板(4)上,所述底板(2)的底侧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21);所述支撑管(3)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承接杆(31)移动的驱动组件(5),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环(51)、驱动管(52)、蜗轮(53)、蜗杆(54)、手轮(55)以及导向块(56),所述固定环(51)固定连接于支撑管(3)远离底板(2)一端的端面,且固定环(51)套设在承接杆(31)上;所述驱动管(52)转动连接于固定环(51)的底侧,且驱动管(52)与承接杆(31)螺纹连接;所述蜗轮(53)固定连接于驱动管(52)上,所述蜗杆(54)转动连接于支撑管(3),所述蜗轮(53)与蜗杆(54)相啮合;所述手轮(55)固定连接于蜗杆(54)的一端,所述承接杆(31)上开设有条形槽(311),所述导向块(56)固定连接于固定环(51)上,所述导向块(56)与承接杆(31)的条形槽(311)滑移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杆(31)远离底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2),所述移动板(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1),所述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贯穿移动板(4)设置,且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于移动板(4),所述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42),所述第一齿轮(32)与第二齿轮(42)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43)和第二支架(44),所述第一支架(43)和第二共同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5),所述探头(1)固定连接于转动轴(45)上,所述第一支架(43)远离第二支架(4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46),所述第二电机(46)的输出轴与转动轴(4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杆(31)远离移动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2),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制动机构(6),所述制动机构(6)包括推动块(61)、制动杆(62)、制动板(63)以及第一弹簧(64),所述推动块(61)滑动连接于底板(2)的第一通孔(22),所述推动块(61)的底侧开设有第一滑槽(611),所述制动杆(62)滑动连接于推动块(61)的第一滑槽(611),所述制动板(63)固定连接于推动块(61)的底侧,所述第一弹簧(6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611)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制动杆(62);所述制动机构(6)还包括用于固定推动块(61)的限位组件(6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3),所述第二滑槽(2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4),所述推动块(6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限位槽(612),多个限位槽(612)沿竖向依次排列,所述限位组件(65)包括限位块(651)、第二弹簧(652)以及推条(653),所述限位块(651)滑动连接于底板(2)上的第二滑槽(23),所述限位块(651)能够与任一限位槽(612)插接配合;所述第二弹簧(65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23)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块(651)的一侧;所述推条(653)固定连接于限位块(651)上,且推条(653)滑动连接块于第二通孔(24)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51)的顶侧设有斜面,且斜面从靠近第二弹簧(652)的一侧到远离第二弹簧(652)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61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移块(66),所述制动杆(62)的一侧上开设有供滑移块(66)滑移的第三滑槽(613)。
CN202120943747.6U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00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3747.6U CN215000742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3747.6U CN215000742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0742U true CN215000742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90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4374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00742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07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7428A (zh) * 2022-04-21 2022-08-05 武汉万汇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企业管理信息集成服务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7428A (zh) * 2022-04-21 2022-08-05 武汉万汇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企业管理信息集成服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16638U (zh) 一种移动式板墙安装架
CN215000742U (zh) 一种建筑监理用裂缝观测仪
CN108956269A (zh) 一种用于抗压强度检测的混凝土试块自动化传送装置
CN211922197U (zh) 一种道路工程现场施工道路压实装置
CN212246055U (zh) 一种用于汽车维修检验的升降装置
CN108301295B (zh) 一种自动化地砖拆装设备
CN215640904U (zh) 一种可移动建筑材料检测装置
CN217180355U (zh) 一种土建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装置
CN215262941U (zh) 一种建筑用多方位混凝土板硬度检测装置
CN115741775A (zh) 一种小型容器内块体精确定位安装装置
CN210155047U (zh) 一种监理用裂缝观测仪
CN215168166U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用捣实装置
CN220891693U (zh) 一种大气有害气体监测装置
CN218350019U (zh) 一种陶瓷砖抗折试验机
CN216816077U (zh) 一种交通工程检测取芯设备
CN218194816U (zh) 一种波导器检测的多规格限位平台
CN208937426U (zh) 一种渗透气压固结仪
CN221088933U (zh) 一种玻璃镀膜阴极的检修车
CN219871343U (zh) 一种建筑工程裂缝检测装置
CN220730419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毫米波雷达测试设备
CN214749529U (zh) 一种检测混凝土强度回弹仪
CN117907089B (zh) 一种建筑陶瓷变形度测试机
CN219758153U (zh) 一种建筑墙面空鼓检测装置
CN219096763U (zh) 一种结构工程用的定位装置
CN219845905U (zh) 一种多角度移动展示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