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70831U - 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70831U
CN214970831U CN202120360535.5U CN202120360535U CN214970831U CN 214970831 U CN214970831 U CN 214970831U CN 202120360535 U CN202120360535 U CN 202120360535U CN 214970831 U CN214970831 U CN 214970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pipe
head end
right radial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05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亚
陈荣华
曹洁
宣井岗
朱旭成
李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filed Critical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Priority to CN2021203605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70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70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708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反折部、导管远端、隆起部和导管头端,所述导管主体上的远段设置有弧形弯曲体部成角,所述反折部为反弧形,所述反折部位于体部成角的末端,所述导管远端位于反折部的末端,所述隆起部设置在导管远端上,所述隆起部为反弧形,所述导管头端为渐细结构,所述导管头端位于导管远端的末端上,所述导管头端成角向外侧弯曲且较短,弯曲角度为α的反向弧形,且α为120°~160°。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大幅提高超选择插管成功率的目的,同时医源性脑栓塞并发症率大大降低,使导管头端进入左颈总动脉内部完成造影的路径大大缩短,同时能够更加便于导管头端的快速进入,减少了kink现象,从而提高了造影的操作便利性以及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
背景技术
造影检查为有创检查,可动态显示血管及其分支情况,有效评估侧支循环情况。目前,由于脑血管造影导管均是根据经股动脉途径设计、加之操作习惯等原因,多数医生仍偏向于采用经股动脉途径完成脑血管造影术,但经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存在以下弊端: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如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腹膜后血肿等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在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中;患者完成造影术后需长时间平卧,痛苦较大;创伤较大,患者恢复缓慢等。与经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相比,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可有效减少穿刺点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并发症的发生,且患者完成脑血管造影术后不需卧床制动,较为舒适。
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多采用西蒙系列导管,西蒙系列导管为反弧形导管,其远侧段由3个弯曲构成,第一弯曲延长线为135°角,直径约为2cm,弧度约为75°;第二弯曲延长线为360°角,直径约为2cm,弧度约为180°;第三弯曲延长线为160°角,由于其是为Ⅱ型、Ⅲ型或bovine型主动脉弓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所研发,因此,当经右桡动脉途径使导管在主动脉弓呈袢后,导管对左椎动脉、左颈总动脉的超选择插管成功率较低。国内学者研制的“经桡动脉全脑血管内造影导管”(公告号:CN203829453U,公告日:2014.09.17;公告号:CN204181994U,公告日:2015.03.04)结构及使用方法与西蒙系列导管类似,导管头端弧形管段有增加血管内膜损伤或斑块脱落发生的风险,手术操作方式仍旧按照经股动脉途径的顺序实施,未能结合经右桡动脉途径的解剖学特点,因此仍然没有解决导管对于左椎动脉、左颈总动脉的超选择插管的难题。
而且现有的造影导管,医生在手术时,导管主体在前后动时,也会产生左右旋转运动,这样会使导管成绊,导管的两支纠缠绞成麻花状,形成kink现象,一旦形成kink现象,需要耗费更多手术时间来去除导丝,增加手术风险。
因此,急需研制新型专用造影导管,用于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手术中,通过改变导管结构及头端形状,进而降低操作的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尤其是左椎动脉、左颈总动脉的超选择插管成功率,以防止遗漏重要病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达到了大幅提高超选择插管成功率的目的,同时医源性脑栓塞并发症率大大降低,使导管头端进入左颈总动脉内部完成造影的路径大大缩短,同时能够更加便于导管头端的快速进入,减少kink现象,从而提高了造影的操作便利性以及成功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反折部、导管远端、隆起部和导管头端,所述导管主体上的远段设置有弧形弯曲体部成角,所述反折部为反弧形,所述反折部位于体部成角的末端,所述导管远端位于反折部的末端,所述隆起部设置在导管远端上,所述隆起部为反弧形,所述导管头端为渐细结构,所述导管头端位于导管远端的末端上,所述导管头端成角向外侧弯曲且较短,弯曲角度为α的反向弧形,且α为120°~160°。
所述导管主体、反折部、导管远端、隆起部和导管头端均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
所述导管主体的尾端设置有尾端接头,所述尾端接头与通用三通接头适配。
所述导管主体为医用高分子材料结构,且最外层为超滑涂层处理。
所述导管主体管壁具有相对应的圆润凸起。
所述反折部两端的间距L在1-1.5cm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导管头端为渐细结构,减少了对血管壁的刺激和损伤,降低了医源性脑栓塞的风险;同时导管头端成角向外侧弯曲且较短,满足了超选择插管的灵活性,提高了导管呈袢后的操控性能,并且能够与左颈总动脉契合,使导管头端进入左颈总动脉内部完成造影的路径大大缩短,同时能够更加便于导管头端的快速进入,从而提高了造影的操作便利性以及成功率。
2、本实用新型由于隆起部的设置,通过隆起部的设置成弧形直径较小的110°反弧形,在导管头端进入左颈总动脉内部进行造影时,隆起部能够卡在左锁骨下动脉的入口部分,以此能够对导管头端的进入长度进行限制,同时对左颈总动脉的内壁形成有效保护作用,避免对血管壁造成刺激和损伤现象的发生。
3、本实用新型通过反折部为弧形直径较小的360°反弧形,使得经右桡动脉途径时,导管在主动脉弓内呈袢更加容易,降低了导管的成形难度;而且反折部管壁内镶嵌钢丝,使得经桡动脉途径扭控已经呈袢的导管时,力矩扭转更加便捷,防止导管变形或缠绕。
4、导管主体方便前后动,而左右相对难动,减少旋转的可能,不产生额外的扭力,使导管成绊后,导管的两支不纠缠绞成麻花状,形成kink现象,一旦形成kink现象,需要耗费更多手术时间来去除导丝,增加手术风险。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管最外层经超滑涂层处理,降低了与血管内壁的摩擦系数,进一步减少了医源性脑栓塞的风险;并且改变了手术顺序,从以往最难选择性插管的左椎动脉开始造影,通过不断后撤导管,导管头端自行弹跳,完成其他各血管造影,大幅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管的一种操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管的另一种操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管的又一种操作示意图。
图中:1、导管主体;2、体部成角;3、反折部;4、导管远端;5、隆起部;6、导管头端;7、尾端接头;8、圆润凸起;9、升主动脉;10、主动脉弓;11、左锁骨下动脉;12、左颈总动脉;13、头臂干;14、右颈总动脉;15、右锁骨下动脉;16、右椎动脉;17、左椎动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包括导管主体1、反折部3、导管远端4、隆起部5和导管头端6,所述导管主体1上的远段设置有弧形弯曲体部成角2,所述反折部3为反弧形,所述反折部3位于体部成角2的末端,所述导管远端4位于反折部3的末端,所述隆起部5设置在导管远端4上,所述隆起部5为反弧形,所述导管头端6为渐细结构,所述导管头端6位于导管远端4的末端上,所述导管头端6成角向外侧弯曲且较短,弯曲角度为α的反向弧形,且α为120°~160°。
本实用新型导管头端6为渐细结构,减少了对血管壁的刺激和损伤,降低了医源性脑栓塞的风险;同时导管头端6成角向外侧弯曲且较短,满足了超选择插管的灵活性,提高了导管呈袢后的操控性能,并且能够与左颈总动脉12契合,使导管头端6进入左颈总动脉12内部完成造影的路径大大缩短,同时能够更加便于导管头端6的快速进入,从而提高了造影的操作便利性以及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由于隆起部5的设置,通过隆起部5的设置成弧形直径较小的110°反弧形,在导管头端6进入左颈总动脉12内部进行造影时,隆起部5能够卡在左锁骨下动脉11的入口部分,以此能够对导管头端6的进入长度进行限制,同时对左颈总动脉12的内壁形成有效保护作用,避免对血管壁造成刺激和损伤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通过反折部3为弧形直径较小的360°反弧形,使得经右桡动脉途径时,导管在主动脉弓内呈袢更加容易,降低了导管的成形难度;而且反折部3管壁内镶嵌钢丝,使得经桡动脉途径扭控已经呈袢的导管时,力矩扭转更加便捷,防止导管变形或缠绕。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管最外层经超滑涂层处理,降低了与血管内壁的摩擦系数,进一步减少了医源性脑栓塞的风险;并且改变了手术顺序,从以往最难选择性插管的左椎动脉开始造影,通过不断后撤导管,导管头端自行弹跳,完成其他各血管造影,大幅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导管主体1、反折部3、导管远端4、隆起部5和导管头端6均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导管主体1的尾端设置有尾端接头7,尾端接头7与通用三通接头适配,导管主体1为医用高分子材料结构,且最外层为超滑涂层处理,导管主体1管壁具有相对应的圆润凸起8,且圆润凸起8设置为2个分别位于导管主体1管壁相对应处,让导管主体方便前后动,而左右相对难动,减少旋转的可能,不产生额外的扭力,使导管成绊后,导管的两支不纠缠绞成麻花状,形成kink现象,一旦形成kink现象,需要耗费更多手术时间来去除导丝,增加手术风险。反折部3两端的间距在1-1.5cm之间。
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应用于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时,如图3所示,先经右锁骨下动脉15选择进入右椎动脉16完成造影,再使用导丝将导管推送至主动脉弓10内,拔除导丝后反折部3恢复原始形状,此时呈袢位于升主动脉9内,导管头端6位于主动脉弓10内,推送导管进入左锁骨下动脉11,再按照箭头指示将导管头端送入左椎动脉17,完成造影后,后撤导管,使导管头端6弹跳进入左颈总动脉12内,完成造影后使导管头端6弹入头臂干13内,此时再回拉导管使导管头端6按照箭头方向前进,完成右颈总动脉14造影,通过双侧颈总动脉、椎动脉造影观察脑血管情况,手术完毕后,送入导丝后并推送导管后反折部3自然伸直,导管及导丝从右桡动脉共同移出体外,完成手术,本实用新型依据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的解剖学特点,设计出更符合该途径要求的专用造影导管,在大量的临床实际应用中,大幅提高了超选择插管的成功率,医源性脑栓塞并发症率大大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包括导管主体(1)、反折部(3)、导管远端(4)、隆起部(5)和导管头端(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1)上的远段设置有弧形弯曲体部成角(2),所述反折部(3)为反弧形,所述反折部(3)位于体部成角(2)的末端,所述导管远端(4)位于反折部(3)的末端,所述隆起部(5)设置在导管远端(4)上,所述隆起部(5)为反弧形,所述导管头端(6)为渐细结构,所述导管头端(6)位于导管远端(4)的末端上,所述导管头端(6)成角向外侧弯曲且较短,弯曲角度为α的反向弧形,且α为120°~1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1)、反折部(3)、导管远端(4)、隆起部(5)和导管头端(6)均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1)的尾端设置有尾端接头(7),所述尾端接头(7)与通用三通接头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1)为医用高分子材料结构,且最外层为超滑涂层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1)管壁具有相对应的圆润凸起(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折部(3)两端的间距L在1-1.5cm之间。
CN202120360535.5U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 Active CN214970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0535.5U CN214970831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0535.5U CN214970831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70831U true CN214970831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46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0535.5U Active CN214970831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708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66230A (en) Catheter sheath introducer with strain relief
US6595982B2 (en) Tubular medical device
US5776079A (en) Retrograde-antegrade catheterization guide wire
CN101933821B (zh) 一种微导管
CN103861195A (zh) 经桡动脉介入超滑导丝
JPH11500939A (ja) ブレイドレスガイドカテーテル
CN215961743U (zh) 导引导管
JPH1080490A (ja) 多層遠位カテーテルセクション
JPH02295566A (ja) バルーン付カテーテル
US20050228364A1 (en) Tunneler device
CN214679633U (zh) 一种多节段硬度介入导管
CN112472955A (zh) 一种多节段硬度介入导管及其编制方法
CN104689457A (zh) 导线
CN214807716U (zh) 经右桡动脉脑血管介入治疗指引导管
CN215741278U (zh) 一种球囊导引导管
CN214970831U (zh) 一种经右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
CN104740747A (zh) 一种超声引导下动脉导管经皮介入治疗引导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2245761A (zh) 经右桡动脉ⅲ型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导管
CN102580223B (zh) 一种输尿管支架管和应用了该支架管的输尿管支架装置
WO2015015203A1 (en) Medical guide wire
JPH0329669A (ja) 医療用カテーテル
CN211798167U (zh) 一种高性能导引导管
CN114904121A (zh) 一种医用导入管及其导引导管装置和桡动脉入路导管系统
CN204798587U (zh) 一种超声引导下动脉导管经皮介入治疗引导系统
CN208525634U (zh) 一种脑血管造影术中预成型导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