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8662U - 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968662U CN214968662U CN202121040761.1U CN202121040761U CN214968662U CN 214968662 U CN214968662 U CN 214968662U CN 202121040761 U CN202121040761 U CN 202121040761U CN 214968662 U CN214968662 U CN 2149686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plate
- rod
- walking
- walking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包括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所述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均为倒U型结构,且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内部的中间位置均安装有挡板,所述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的顶部均设有调节扶手机构,所述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一侧的内部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折叠杆和两个支撑机构,通过设置的调节扶手机构,能够根据患者的身高对握把和软垫的高度进行调节,并通过设置的移动板与支撑板,提高对连接板的支撑效果,通过软垫对手臂进行支撑,通过握把方便患者握持,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
背景技术
对脑血管病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如脑卒中患者中、晚期常见的肌张力异常、运动控制障碍、肌力弱和软组织挛缩等引起的下肢功能障碍,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如不能有效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将引起腿部肌肉废用性萎缩。
目前在患者康复过程中通常采用助行架对患者下肢进行训练,而现有的助行架不能够调节手臂支撑的高度,对于不同身高的患者来说,适用性较差,且助行架不能够折叠,在不使用时占地面积较大,收纳麻烦,并且在患者长时间训练感到劳累时,无法满足患者休息的要求,功能较为单一,因此需要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包括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所述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均为倒U型结构,且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内部的中间位置均安装有挡板,所述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的顶部均设有调节扶手机构,所述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一侧的内部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折叠杆和两个支撑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调节扶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顶部中间位置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螺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螺纹杆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靠近折叠杆的一侧固安装有握把,所述连接板顶部另一侧安装有软垫,所述连接板底部的两侧与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的顶部之间均设有支撑板和移动板,所述支撑板底部与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壁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移动板顶部与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外侧壁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块,所述移动板与支撑板之间通过滑块和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折叠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近的一端通过铰接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远离铰接轴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助行架外侧壁上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设在第二助行架外侧壁上且与连接座位置对应的连接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套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助行架外侧壁上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底部和靠近连接座的端面均为开口状,所述矩形框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中间位置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贯穿套筒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移动杆另一端贯穿矩形框侧壁并延伸至矩形框的内部,所述移动杆外侧位于套筒内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板,所述固定环板靠近拉板的一侧与套筒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套设在移动杆的外侧,所述移动杆的直径小于插孔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挡板的外侧壁底端均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安装有辅助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挡板的内侧壁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设有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所述第一座板一端与第一助行架上的限位板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座板另一端的底部开设有嵌入槽,所述第二座板一端与第二助行架上的限位板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座板另一端的底部设有与嵌入槽配合使用的嵌入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调节扶手机构,能够根据患者的身高对握把和软垫的高度进行调节,并通过设置的移动板与支撑板,提高对连接板的支撑效果,通过软垫对手臂进行支撑,通过握把方便患者握持,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折叠杆将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在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折叠收纳时,折叠杆能够进行折叠,减小整体的占地面积,便于存储收纳,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在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展开使用时,对第一助行架和第二助行架形成支撑,提高整体助行架的稳固性,在折叠时,支撑机构能够解除固定支撑,方便折叠。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将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调至水平位置,使得嵌入块卡入嵌入槽内,即可使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形成一整块的平板,且通过限位板提高对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的支撑效果,方便患者座在平板上进行休息,避免长时间锻炼造成患者的不适。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固定杆和辅助万向轮对助行架的侧面进行辅助支撑,提高助行架行走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扶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助行架;2、第二助行架;3、万向轮;4、挡板;5、固定杆;6、辅助万向轮;7、调节扶手机构;701、螺纹套;702、螺纹杆;703、旋钮;704、连接板;705、握把;706、软垫;707、支撑板;708、移动板;709、滑槽;710、滑块;8、折叠杆;801、第一连接杆;802、第二连接杆;803、铰接轴;804、转轴;9、支撑机构;901、连接座;902、支撑杆;903、插孔;904、连接套;9041、矩形框;9042、套筒;9043、移动杆;9044、拉板;9045、固定环板;9046、复位弹簧;10、限位板;11、第一座板;1101、嵌入槽;12、第二座板;1201、嵌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包括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均为倒U型结构,且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万向轮3,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内部的中间位置均安装有挡板4,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的顶部均设有调节扶手机构7,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一侧的内部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折叠杆8和两个支撑机构9。
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2,调节扶手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顶部中间位置的螺纹套701,螺纹套701内螺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702,螺纹杆702底端固定连接有旋钮703,螺纹杆702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板704,连接板704顶部靠近折叠杆8的一侧固安装有握把705,连接板704顶部另一侧安装有软垫706,连接板704底部的两侧与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的顶部之间均设有支撑板707和移动板708,支撑板707底部与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固定连接,支撑板707的内侧壁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709,移动板708顶部与连接板704底部固定连接,移动板708的外侧壁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块710,移动板708与支撑板707之间通过滑块710和滑槽709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调节扶手机构7便于根据患者的身高对握把705和软垫706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软垫706能够对手臂进行支撑,通过握把705方便患者握持,使用方便,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转动旋钮703带动螺纹杆702在螺纹套701内转动,从而调节连接板704的高度,通过设置的移动板708与支撑板707滑动连接,能够随着连接板704的高度变化调节移动板708与支撑板707的整体高度,提高对连接板704的支撑效果。
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3,折叠杆8包括第一连接杆801和第二连接杆802,第一连接杆801和第二连接杆802相近的一端通过铰接轴803活动连接,第一连接杆801和第二连接杆802远离铰接轴803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通过转轴804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折叠杆8将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在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折叠收纳时,第一连接杆801和第二连接杆802同样能够通过铰接轴803进行折叠,减小整体的占地面积,便于存储收纳。
实施例,请参照图1、4和5,支撑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助行架1外侧壁上的连接座901,连接座901内活动连接有支撑杆902,支撑杆902远离连接座901的一端开设有插孔903,支撑机构9还包括设在第二助行架2外侧壁上且与连接座901位置对应的连接套904,连接套904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助行架2外侧壁上的矩形框9041,矩形框9041的底部和靠近连接座901的端面均为开口状,矩形框904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套筒9042,套筒9042的内部中间位置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移动杆9043,移动杆9043一端贯穿套筒9042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拉板9044,移动杆9043另一端贯穿矩形框9041侧壁并延伸至矩形框9041的内部,移动杆9043外侧位于套筒9042内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板9045,固定环板9045靠近拉板9044的一侧与套筒9042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9046,且复位弹簧9046套设在移动杆9043的外侧,移动杆9043的直径小于插孔903的直径,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9在助行架展开使用时,通过向外侧拉动拉板9044带动移动杆9043移动,使移动杆9043退回套筒9042内,同时固定环板9045移动压缩复位弹簧9046,再将支撑杆902旋转转动到矩形框9041内,松开拉板9044,移动杆9043在复位弹簧9046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原位,使得移动杆9043插接在支撑杆902上的插孔903内,将移动杆9043位置固定,对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形成支撑,提高整体助行架的稳固性,在助行架折叠收缩时,再次通过向外侧拉动拉板9044即可使移动杆9043脱离插孔903,从而解除对移动杆9043的固定,方便折叠。
实施例,请参照图1,两个挡板4的外侧壁底端均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固定杆5,固定杆5的底部安装有辅助万向轮6,通过设置的固定杆5和辅助万向轮6对助行架的侧面进行辅助支撑,提高助行架行走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6,两个挡板4的内侧壁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两个限位板10之间设有第一座板11和第二座板12,第一座板11一端与第一助行架1上的限位板10顶部活动连接,第一座板11另一端的底部开设有嵌入槽1101,第二座板12一端与第二助行架2上的限位板10顶部活动连接,第二座板12另一端的底部设有与嵌入槽1101配合使用的嵌入块1201,通过将第一座板11和第二座板12调至水平位置,使得嵌入块1201卡入嵌入槽1101内,即可使第一座板11和第二座板12形成一整块的平板,且通过限位板10提高对第一座板11和第二座板12的支撑效果,方便患者座在平板上进行休息,避免长时间锻炼造成患者的不适,在不使用时,将第一座板11和第二座板12调至垂直位置即可,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根据患者的身高对握把705和软垫706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转动旋钮703带动螺纹杆702在螺纹套701内转动,从而调节连接板704的高度,通过设置的移动板708与支撑板707滑动连接,能够随着连接板704的高度变化调节移动板708与支撑板707的整体高度,提高对连接板704的支撑效果,通过软垫706能够对手臂进行支撑,通过握把705方便患者握持,然后将便于患者推动助行架行走进行下肢训练,通过设置的固定杆5和辅助万向轮6对助行架的侧面进行辅助支撑,提高助行架行走时的稳定性,在患者长时间锻炼产生疲惫时,将第一座板11和第二座板12调至水平位置,使得嵌入块1201卡入嵌入槽1101内,即可使第一座板11和第二座板12形成一整块的平板,且通过限位板10提高对第一座板11和第二座板12的支撑效果,方便患者座在平板上进行休息,在助行架不使用时,通过向外侧拉动拉板9044使移动杆9043脱离插孔903,从而解除对移动杆9043的固定,解除对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之间的支撑,并通过第一连接杆801和第二连接杆802能够通过铰接轴803进行折叠,从而使得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能够折叠,减小整体的占地面积,便于存储收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包括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均为倒U型结构,且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万向轮(3),所述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内部的中间位置均安装有挡板(4),所述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的顶部均设有调节扶手机构(7),所述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一侧的内部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折叠杆(8)和两个支撑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扶手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顶部中间位置的螺纹套(701),所述螺纹套(701)内螺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702),所述螺纹杆(702)底端固定连接有旋钮(703),所述螺纹杆(702)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板(704),所述连接板(704)顶部靠近折叠杆(8)的一侧固安装有握把(705),所述连接板(704)顶部另一侧安装有软垫(706),所述连接板(704)底部的两侧与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的顶部之间均设有支撑板(707)和移动板(708),所述支撑板(707)底部与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707)的内侧壁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709),所述移动板(708)顶部与连接板(70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708)的外侧壁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块(710),所述移动板(708)与支撑板(707)之间通过滑块(710)和滑槽(709)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杆(8)包括第一连接杆(801)和第二连接杆(802),所述第一连接杆(801)和第二连接杆(802)相近的一端通过铰接轴(80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801)和第二连接杆(802)远离铰接轴(803)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助行架(1)和第二助行架(2)通过转轴(804)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助行架(1)外侧壁上的连接座(901),所述连接座(901)内活动连接有支撑杆(902),所述支撑杆(902)远离连接座(901)的一端开设有插孔(903),所述支撑机构(9)还包括设在第二助行架(2)外侧壁上且与连接座(901)位置对应的连接套(9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904)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助行架(2)外侧壁上的矩形框(9041),所述矩形框(9041)的底部和靠近连接座(901)的端面均为开口状,所述矩形框(904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套筒(9042),所述套筒(9042)的内部中间位置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移动杆(9043),所述移动杆(9043)一端贯穿套筒(9042)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拉板(9044),所述移动杆(9043)另一端贯穿矩形框(9041)侧壁并延伸至矩形框(9041)的内部,所述移动杆(9043)外侧位于套筒(9042)内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板(9045),所述固定环板(9045)靠近拉板(9044)的一侧与套筒(9042)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9046),且复位弹簧(9046)套设在移动杆(9043)的外侧,所述移动杆(9043)的直径小于插孔(903)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4)的外侧壁底端均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底部安装有辅助万向轮(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4)的内侧壁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两个所述限位板(10)之间设有第一座板(11)和第二座板(12),所述第一座板(11)一端与第一助行架(1)上的限位板(10)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座板(11)另一端的底部开设有嵌入槽(1101),所述第二座板(12)一端与第二助行架(2)上的限位板(10)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座板(12)另一端的底部设有与嵌入槽(1101)配合使用的嵌入块(120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040761.1U CN214968662U (zh) | 2021-05-14 | 2021-05-14 | 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040761.1U CN214968662U (zh) | 2021-05-14 | 2021-05-14 | 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968662U true CN214968662U (zh) | 2021-12-03 |
Family
ID=79135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04076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68662U (zh) | 2021-05-14 | 2021-05-14 | 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968662U (zh) |
-
2021
- 2021-05-14 CN CN202121040761.1U patent/CN21496866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934780U (zh) | 一种可对小腿进行往复屈伸锻炼的康复护理用训练座椅 | |
CN208598671U (zh) | 一种腿部复健用辅助轮椅 | |
CN110916979A (zh) | 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椅 | |
CN114983763A (zh) | 一种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用训练按摩装置 | |
CN112263444A (zh) | 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护理器 | |
CN214968662U (zh) | 一种康复医疗下肢训练助行架 | |
CN114903739A (zh) | 用于中医肩关节上举辅助康复装置 | |
CN210009298U (zh) | 一种复合式神经内科下肢麻木恢复系统 | |
CN215020731U (zh) | 一种具有矫正功能的下肢康复轮椅 | |
CN221490621U (zh) | 一种训练椅 | |
CN212973299U (zh) | 一种骨科护理康复装置 | |
CN116763561B (zh) | 一种用于下肢训练的康复训练床 | |
CN220695516U (zh) | 一种骨科康复行走辅助装置 | |
CN219681597U (zh) | 一种上肢康复锻炼机器人 | |
CN219110094U (zh) | 一种全折助行器 | |
CN109846665A (zh) | 一种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器材 | |
CN221470836U (zh) | 一种武术教学用多功能韧带训练装置 | |
CN114028168B (zh) | 一种强直患者辅助康复装置 | |
CN208244027U (zh) | 健身助力器 | |
CN210989266U (zh) | 一种通用护脊床具托架总成 | |
CN216702902U (zh) | 一种老年科临床按摩康复装置 | |
CN216777392U (zh) | 一种多功能保健锻炼轮椅 | |
CN213218736U (zh) | 一种可收纳的康复运动辅助座椅 | |
CN219440579U (zh) | 一种骨质疏松患者康复治疗装置 | |
CN214858869U (zh) | 上肢康复辅助运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