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5111U - 一种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65111U
CN214965111U CN202121466150.3U CN202121466150U CN214965111U CN 214965111 U CN214965111 U CN 214965111U CN 202121466150 U CN202121466150 U CN 202121466150U CN 214965111 U CN214965111 U CN 214965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air inlet
dust
outer box
inn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61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伯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oudminds Shanghai Robo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loudminds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oudminds Robo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loudminds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661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65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65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65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尘盒及清洁机器人,尘盒包括:外盒和内盒,所述外盒用于安装在清洁机器人本体,内部设有第一腔体,所述外盒上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内盒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外盒的第一腔体内,内部设置有用于收容灰尘的第二腔体,所述内盒上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内盒在所述第二进气口处活动设有挡灰片,所述挡灰片具有遮盖所述第二进气口的常规状态以及开放所述第二进气口的打开状态。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盒有效解决了现有清洁机器人尘盒漏灰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清洁机器人有多种类型,常见的包括家用圆盘式机器人以及立式、大动力的企业级中型体积的清洁机器人。对于中型体积清洁机器人而言,其主体内设置有收纳灰尘垃圾的腔体结构,称为尘盒,尘盒由于安装位置在内部,且安装方式多为螺丝紧固安装,需专门工具或专门人员辅导才能拆装,使用上多有不便。另外,现有尘盒为安装在清洁机器人内部的单腔体结构,因此密封性较差,在中型体积清洁机器人大吸力的工作模式下容易出现漏灰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尘盒及清洁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清洁机器人尘盒漏灰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尘盒,用于清洁机器人,包括:外盒和内盒,所述外盒用于安装在清洁机器人本体,内部设有第一腔体,所述外盒上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内盒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外盒的第一腔体内,内部设置有用于收容灰尘的第二腔体,所述内盒上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内盒在所述第二进气口处活动设有挡灰片,所述挡灰片具有遮盖所述第二进气口的常规状态以及开放所述第二进气口的打开状态。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挡灰片通过弹性力维持于所述常规状态,所述挡灰片受到向所述第二腔体内的压力时克服所述弹性力活动而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二进气口的边缘设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一侧与所述挡灰片密封抵接,另一侧与所述外盒的内壁密封抵接,使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密封连通。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外盒的一端设有开口用于供所述内盒插入和抽出,所述外盒在所述开口处可转动地盖设有舱门。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外盒临近所述舱门处设有固定连接部,所述舱门上设有活动连接部,所述活动连接部与所述固定连接部结合以将所述舱门锁定为盖合所述开口的状态。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内盒在朝向所述舱门的一侧设有操作部。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内盒朝向所述舱门的一侧向所述第二腔体内部凹陷并形成倾斜向上或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作为所述操作部。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外盒上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内盒的顶部镂空形成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以及上述任一方式所述的尘盒,所述尘盒安装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排尘管道连通。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机器人本体后侧的底部设有安装窗口,所述尘盒设于所述安装窗口中,且所述外盒与所述机器人本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尘盒设置为双盒体结构,外盒一方面固定在清洁机器人本体上,用于可拆取地收容内盒,另一方面可收容内盒中漏出的少部分灰尘,提供二次灰尘收容,大大提升了尘盒的防漏灰性能。与此同时,内盒的第二进气口内侧还设置有可完全遮盖第二进气口的挡灰片,从而避免灰尘从第二进气口中漏出,以提升内盒自身的防漏灰性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尘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尘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尘盒中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尘盒100,外盒110,第一进气口111,第一排气口112,内盒120,第二进气口121,第二排气口122,挡灰片123,密封胶条124,操作部125,舱门130,铰链131,弹簧搭扣132,卡勾133,清洁机器人10,机器人本体11,安装窗口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尘盒,以解决尘盒漏灰的问题。
请参阅图1,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尘盒100的整体结构。如图中所示,尘盒100包括外盒110,外盒110用于安装在清洁机器人本体,外盒110内部形成有第一腔体。
对于外盒110的结构说明,具体请参阅图2,外盒110上设有第一进气口111,在具体使用中,第一进气口111用于与清洁机器人本体的排尘管道连通,灰尘伴随空气由第一进气口111吸入尘盒100中。
此外,请继续参阅图2,尘盒100还包括内盒120,内盒120可拆卸设置于外盒110的第一腔体内,内盒120内部设有用于收容灰尘的第二腔体。
对于内盒120的结构说明,具体请参阅图3,内盒120上对应设有第二进气口121。其中,第二进气口121与上述第一进气口连通,内盒120在第二进气口121处活动设有挡灰片123,挡灰片123具有遮盖第二进气口121的常规状态以及开放第二进气口121的打开状态。
对于上述挡灰片123的具体结构,请继续参阅图3,挡灰片123可弯折设于第二进气口121的内侧,并且挡灰片123自身具有弹性恢复力,挡灰片123通过自身弹性力维持在常规状态,挡灰片123受到向内盒120第二腔体内的压力时克服自身弹性力活动从而切换至打开状态。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当中,挡灰片也可以自身不具备弹性恢复力,而是通过设置扭簧对挡灰片提供弹性力,从而使挡灰片在常规状态时对第二进气口进行遮盖。当然,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挡灰片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进气口121的外侧,并且挡灰片也可以通过电气或液压驱动的方式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尘盒设置为双盒体结构,外盒一方面固定在清洁机器人本体上,用于可拆取地收容内盒,另一方面可收容内盒中漏出的少部分灰尘,提供二次灰尘收容,大大提升了尘盒的防漏灰性能。与此同时,内盒的第二进气口内侧还设置有可完全遮盖第二进气口的挡灰片,从而避免灰尘从第二进气口中漏出,以提升内盒自身的防漏灰性能。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盒110上设有第一排气口112,第一排气口112用于与清洁机器人本体的排气管道连通,进入尘盒100的空气由第一排气口112排出,灰尘留在尘盒100当中。内盒120上设有第二排气口122,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所示的第二排气口122是由内盒120顶部镂空形成,这样设置有利于进入内盒120第二腔体的空气顺畅排出,还便于内盒120第二腔体中灰尘垃圾的倾倒以及内盒120的清洗,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排气口122也可以是开设在内盒120上的开口。第二排气口122与第一排气口112连通。
为了避免进入尘盒中的灰尘随空气从排气口抽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气口上可以设置灰尘过滤网,即不会影响空气的排出,又可以过滤灰尘,使灰尘留在尘盒当中。
请再次参阅图2,为了便于内盒120在外盒110第一腔体中的便捷拆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中所示,外盒110的一端可以设有开口,以供内盒120插入和抽出,具体地,开口可以设于外盒110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上时朝外的一侧,以便于内盒120的抽取。外盒110在该开口处可转动地盖设有舱门130,以保证外盒110内部第一腔体的密闭性。
对于上述舱门130具体结构的说明,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盒110在上述开口处可以与舱门130通过铰链131转动连接,并且外盒110在邻近舱门130处设有固定连接部,固定连接部例如可以是如图中所示的卡勾133,舱门130上设有活动连接部,活动连接部例如可以是图中所示的弹簧搭扣132,活动连接部与固定连接部结合,例如可以是弹簧搭扣132与卡勾133卡接,从而将舱门130锁定为盖合上述开口的状态。弹簧搭扣132与卡勾133的连接方式在结构上更加稳固,并且便于舱门130的解锁开启,使用者单手即可操作舱门130的开启和关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中所示仅为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动连接部与固定连接部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卡扣卡接、螺纹连接件固定连接等方式。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内盒120的抽拉,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实施方式,具体请再次参阅图2,内盒120在朝向舱门13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操作部125,设置操作部125的目的是便于使用者用手部方便快速地将内盒120从外盒110的第一腔体中抽出。
请参阅图3,对于上述操作部125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中所示,内盒120朝向舱门130的一侧向内盒120第二腔体内部凹陷并形成倾斜向上或向下的凹槽,该凹槽形成操作部125,这样设置使内盒120容置在外盒的第一腔体中时,内盒120内部的第二腔体空间可以最大化利用,从而可更多地容纳灰尘,降低内盒120拆取清洁的频率。
可以理解,在另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部125也可以由内盒120向外部凸起形成可供人体手部施力的把手结构。
请再次参阅图3,为了进一步提升内盒120的防漏灰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中所示,第二进气口121的边缘可以设有密封胶条124,密封胶条124内侧与挡灰片123密封抵接,外侧与上述外盒的内壁密封抵接,一方面使第二进气口121与外盒上的第一进气口密封连通,吸入的灰尘不会飘入外盒的第一腔体中,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挡灰片123对第二进气口121的密封遮盖效果,使内盒120的防漏灰性能显著提高。
考虑在清洁机器人工作时,内盒的第二进气口与外盒的第一进气口对准连通后才能使灰尘更有效地飘入到内盒的第二腔体中,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盒和内盒上可以设置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以实现内盒在外盒中的定位固定,具体地,定位结构可以是分别设置内盒与外盒接触位置的凸起和凹槽,通过凸起和凹槽卡接限位实现内盒在外盒中的定位固定;定位结构也可以是设置在外盒上第一进气口所在内壁的弹性卡勾,通过弹性卡勾将内盒上第二进气口所在的外壁勾住实现内盒在外盒中的定位固定。
请参阅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10,清洁机器人10包括机器人本体11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尘盒100。其中尘盒100安装于机器人本体11,且外盒110上的第一进气口与机器人本体11的排尘管道连通。
现有的清洁机器人,尤其是企业级中型清洁机器人,其尺寸较高,且重量一般在45~200kg,尘盒一般安装在机器人本体的内部,因此取出尘盒的步骤非常复杂,效率低,并且尘盒比较容易出现漏灰的现象。
为了解决尘盒拆取繁琐和漏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优选的清洁机器人实施结构,具体请再次参阅图4,机器人本体11后侧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窗口12,尘盒100设于安装窗口12中,且外盒110与机器人本体11固定连接,具体地,外盒可以在顶部通过螺纹连接件或卡接结构固定在机器人本体11后侧底部的安装窗口12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机器人通过将尘盒固定在机器人本体后侧的底部,由于高度低,因此便于使用者便捷地将内盒从外盒中取出,尤其对于应用在企业级的中大型清洁机器人来说,尘盒的拆取更加方便快捷。并且由于尘盒固定在底部,尘盒下方没有其他结构,因此在拆取内盒时,即使会不可避免地掉落一些灰尘,灰尘也会直接掉落在地上,便于清理打扫,相较于现有清洁机器人尘盒安装在内部的结构,这样设置可有效避免灰尘落入机器人本体内部造成一些部件的脏污和损坏,因此可有效延长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尘盒,用于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盒和内盒,
所述外盒用于安装在清洁机器人本体,内部设有第一腔体,所述外盒上设有第一进气口;
所述内盒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外盒的第一腔体内,内部设置有用于收容灰尘的第二腔体,所述内盒上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
所述内盒在所述第二进气口处活动设有挡灰片,所述挡灰片具有遮盖所述第二进气口的常规状态以及开放所述第二进气口的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灰片通过弹性力维持于所述常规状态,所述挡灰片受到向所述第二腔体内的压力时克服所述弹性力活动而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口的边缘设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一侧与所述挡灰片密封抵接,另一侧与所述外盒的内壁密封抵接,使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密封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的一端设有开口用于供所述内盒插入和抽出,所述外盒在所述开口处可转动地盖设有舱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临近所述舱门处设有固定连接部,所述舱门上设有活动连接部,所述活动连接部与所述固定连接部结合以将所述舱门锁定为盖合所述开口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在朝向所述舱门的一侧设有操作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朝向所述舱门的一侧向所述第二腔体内部凹陷并形成倾斜向上或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作为所述操作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上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内盒的顶部镂空形成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
9.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尘盒,所述尘盒安装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排尘管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后侧的底部设有安装窗口,所述尘盒设于所述安装窗口中,且所述外盒与所述机器人本体固定连接。
CN202121466150.3U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Active CN214965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6150.3U CN214965111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6150.3U CN214965111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65111U true CN214965111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04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6150.3U Active CN214965111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651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65111U (zh) 一种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CN214706034U (zh) 一种吸尘装置
EP1066788B1 (en) Vacuum cleaner tank assembly
CN210204623U (zh) 收纳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EP4449964A1 (en) Dust collection pile, and automatic cleaning system
CN218899335U (zh) 集尘盒以及清洁设备
KR20230039504A (ko) 휴대용 무선 집진 청소기
CN213588175U (zh) 智能清洁系统
CN211187047U (zh) 吸尘盒及吸尘器
CN209172196U (zh) 一种尘杯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14231197U (zh) 桶式吸尘器
CA2362702C (en) Debris access door
US20050188497A1 (en) Air discharge structure for a vacuum cleaner
CN220832905U (zh) 扫地机及集尘系统
CN213189368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用集尘结构及其扫地机器人
CN101332061B (zh) 具有排气盖自动开启结构的卧式吸尘器
CN221242761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智能扫地机尘盒结构
WO2023207879A1 (zh) 一种自集尘清洁系统
CN217907654U (zh) 底盘机构及洗地机
CN218458013U (zh) 一种手持式无线吸尘器
CN220494933U (zh) 清洁设备
CN211212897U (zh) 扣合式开启装置和车载吸尘器
CN221786106U (zh) 清洁设备
CN220024907U (zh) 清洁设备
CN220236797U (zh) 基站壳、基站及扫地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111 Building 8, No. 207, Zhongq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Dayu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00 second floor, building 2, no.1508, Kunya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Dalu Robo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