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58972U - 一种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58972U
CN214958972U CN202121034603.5U CN202121034603U CN214958972U CN 214958972 U CN214958972 U CN 214958972U CN 202121034603 U CN202121034603 U CN 202121034603U CN 214958972 U CN214958972 U CN 214958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fuel pump
connecting piece
coil
brush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346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雪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heng Efi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he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he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he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346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58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58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58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组件,其包括电枢冲片、绝缘座及线圈,所述电枢冲片设置有多个且层叠设置,且所述电枢冲片固定于所述绝缘座,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绝缘座上;转子组件,其包括转轴和叶轮,所述转轴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定子组件对应的磁体;插片,其与所述线圈电性连接;以及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插片连接,所述连接片包括第一臂及第二臂,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形成一第一槽部,所述线圈的端部插入所述第一槽部,所述绝缘座上设置有插接孔,所述连接片插入所述插接孔,且迫使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夹紧所述线圈的端部。

Description

一种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
背景技术
燃油泵是一种汽车配件。是电喷汽车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之一,位于车辆油箱内部,燃油泵在启动和发动机运转时工作。现有技术中的燃油泵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电枢冲片、铁芯绝缘套和插片。现有技术中的燃油泵具有以下缺点:插片与线圈连接时,插片上需设置引脚,从而将线圈的一端绕设于引脚,但线圈的这种连接方式容易使线圈与引脚脱离,结构可靠性一般,且安装效率较低;插片与绝缘座的连接较为不便,连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组件,其包括电枢冲片、绝缘座及线圈,所述电枢冲片设置有多个且层叠设置,且所述电枢冲片固定于所述绝缘座,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绝缘座上;
转子组件,其包括转轴和叶轮,所述转轴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定子组件对应的磁体;
插片,其与所述线圈电性连接;以及
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插片连接,所述连接片包括第一臂及第二臂,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形成一第一槽部,所述线圈的端部插入所述第一槽部,所述绝缘座上设置有插接孔,所述连接片插入所述插接孔,且迫使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夹紧所述线圈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绝缘座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插接孔的开口方向上的一侧敞口设置,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槽部对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连接片包括第三臂及第四臂,所述第三臂及所述第四臂之间形成第二槽部,所述插片的端部插入所述第二槽部,从而与所述连接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槽部与所述开口对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三臂及所述第四臂压迫于所述插片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端盖组件,所述插片具有多个,且所述插片与所述端盖组件固定为一体,所述插片的端部露于所述端盖组件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的外侧设置导向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槽部的开口侧呈喇叭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槽部的开口侧呈喇叭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连接片的两侧设置齿部,所述齿部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连接片的侧部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连接片的侧部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一条或多条优点或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时,先将线圈的端部插入第一槽部,然后将连接片插入插接孔,此时,第一臂和第二臂可夹紧线圈,确保线圈与连接片形成电性连接,上述的线圈与连接片的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提高安装效率,并且线圈与连接片无脱离风险,结构可靠性更高;插片与连接片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其安装方便,可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的去掉外壳及端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连接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的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包括定子组件1、转子组件2、插片3和连接片4。
本实施例中的定子组件1,其包括电枢冲片11、绝缘座12及线圈13,所述电枢冲片11设置有多个且层叠设置,且所述电枢冲片11固定于所述绝缘座12。本实施例中,电枢冲片11可套设于绝缘座12,也可通过注塑的方式,于绝缘座12连接为一体。所述线圈13绕设于所述绝缘座12上。本实施例中的电枢冲片11可以是硅钢片,其通过冲压直接形成。
本实施例中的转子组件2,其包括转轴21和叶轮22,所述转轴21与所述叶轮22连接,所述转轴21上设置有与所述定子组件1对应的磁体23,转轴21转动时带动叶轮22转动。本实施例中的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插片3,其与所述线圈13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片4与所述插片3连接,所述连接片4包括第一臂41及第二臂42,所述第一臂41与所述第二臂42之间形成一第一槽部401,所述线圈13的端部插入所述第一槽部401,所述绝缘座12上设置有插接孔121,所述连接片4插入所述插接孔121,且迫使所述第一臂41及所述第二臂42夹紧所述线圈13的端部。安装时,先将线圈13的端部插入第一槽部401,然后将连接片4插入插接孔121,此时,第一臂41和第二臂42可夹紧线圈13,确保线圈13与连接片4形成电性连接。上述的线圈13与连接片4的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提高安装效率,并且线圈13与连接片4无脱离风险,结构可靠性更高。
本实施例所述绝缘座12上设置有开口122,所述开口122在所述插接孔121的开口方向上的一侧敞口设置,所述开口122与所述第一槽部401对应。开口122的设置,可用于避让线圈13,防止线圈13在插接孔121内被拉断或脱出。
本实施例所述连接片4包括第三臂43及第四臂44,所述第三臂43及所述第四臂44之间形成第二槽部402,所述插片3的端部插入所述第二槽部402,从而与所述连接片4连接。安装时,可先将连接片4插入插接孔121,再将插片3的端部插入第二槽部402以进行连接和固定。插片3与连接片4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其安装方便,可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第二槽部402与所述开口122对应。插片3的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可容置于所述开口122中,从而可设置插片3具有更大的宽度,以便于连接,及提高插片3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所述第三臂43及所述第四臂44压迫于所述插片3的端部。以此,一方面可确保插片3与连接片4的连接强度,使得两者不易分离,另一方面可确保两者之间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还包括端盖组件5,所述插片3具有多个,且所述插片3与所述端盖组件5固定为一体,所述插片3的端部露于所述端盖组件5的外部。本实施例中的端盖组件5可与插片3通过注塑的方式固定为一体。以此,多组插片3可同时插入多组连接片4的第二槽部402,以提升安装效率。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臂41及所述第二臂42的外侧设置导向部403。具体的,第一臂41的外侧及第二臂42的外侧分别设置导向斜面,以使连接片4更易插入插接孔121,以进一步方便安装。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槽部401的开口侧呈喇叭状。以此,可方便线圈13的端部通过该开口而插入到第一槽部401的底部。
本实施例所述第二槽部402的开口侧呈喇叭状。以此,可方便插片3插入到第二槽部402,另一方面,由于多组插片3需同时插入多组连接片4的第二槽部402,开口呈喇叭状可降低对装配精度的要求,可通过开口处的喇叭状而实现初步定位。
本实施例所述连接片4的两侧设置齿部45,所述齿部45包括第一表面451与第二表面452,所述第一表面451与连接片4的侧部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表面452与所述连接片4的侧部的夹角。第一表面451起到导向作用,而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451处形成的尖角,可防止连接片4从插接孔121脱出。
本实施例还包括后盖组件6,后盖组件6设置于燃油泵相对盖体组件5的另一侧,且后盖组件6覆盖与叶轮22外。
本实施例还包括外壳7,定子组件1和转子组件2形成泵体,外壳7设置于泵体外,且构成燃油泵的径向上的外侧面。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组件,其包括电枢冲片、绝缘座及线圈,所述电枢冲片设置有多个且层叠设置,且所述电枢冲片固定于所述绝缘座,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绝缘座上;
转子组件,其包括转轴和叶轮,所述转轴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定子组件对应的磁体;
插片,其与所述线圈电性连接;以及
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插片连接,所述连接片包括第一臂及第二臂,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形成一第一槽部,所述线圈的端部插入所述第一槽部,所述绝缘座上设置有插接孔,所述连接片插入所述插接孔,且迫使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夹紧所述线圈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插接孔的开口方向上的一侧敞口设置,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槽部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包括第三臂及第四臂,所述第三臂及所述第四臂之间形成第二槽部,所述插片的端部插入所述第二槽部,从而与所述连接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部与所述开口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臂及所述第四臂压迫于所述插片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组件,所述插片具有多个,且所述插片与所述端盖组件固定为一体,所述插片的端部露于所述端盖组件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的外侧设置导向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部的开口侧呈喇叭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部的开口侧呈喇叭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的两侧设置齿部,所述齿部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连接片的侧部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连接片的侧部的夹角。
CN202121034603.5U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 Active CN214958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34603.5U CN214958972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34603.5U CN214958972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58972U true CN214958972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60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34603.5U Active CN214958972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58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53916B1 (ko) 터미널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JP5185676B2 (ja) ブラシホルダ及びブラシホルダの製造方法
CN214958972U (zh) 一种无刷直流汽车燃油泵
CN215300146U (zh) 电机及家用电器
CN210041578U (zh) 一种内置控制器的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电机
CN212486235U (zh) 一种直流无刷定子组件及无刷电机
CN215009882U (zh) 一种插针电动马达
CN215860580U (zh) 一种无刷燃油泵
CN209805624U (zh) 一种电机装配防绕组漆包线断线的插针及电机
CN210985779U (zh) 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电机定子组件及电机
CN217036881U (zh) 一种内绕电机的布线和出线结构
CN218301058U (zh) 一种用于电机的绝缘组件、定子及电机
CN215452625U (zh) 马达及电动泵
CN115084891B (zh) 流体驱动装置
CN210578152U (zh) 一种控制器总成与电机三相的组合连接结构
CN216872992U (zh) 马达及电动泵
CN210578058U (zh) 一种马达
CN214788162U (zh) 电动冷却水泵
CN212751952U (zh) 一种步进电机定子组件
JP2013110817A (ja) 端子台
CN212392791U (zh) 一种步进电机
CN214205193U (zh) 车窗驱动装置、电机及其定子组件
CN217643096U (zh) 一种直插式步进电机及线圈转接器
CN213817399U (zh) 一种具有电容元件的电机端盖组件及直流微电机
CN219549220U (zh) 一种泵用导向件及水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68, Tanghe Road, Si county, Suzhou, Anhui 234300

Patentee after: Anhui Zhongheng EFI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234300 meters to the northwest corner of the intersection of Tanghe road and Chishan road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of Sixian Development Zone, Sixian County, S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Zhonghe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