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9420U - 移动空调 - Google Patents

移动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9420U
CN214949420U CN202121098700.0U CN202121098700U CN214949420U CN 214949420 U CN214949420 U CN 214949420U CN 202121098700 U CN202121098700 U CN 202121098700U CN 214949420 U CN214949420 U CN 214949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level
pin
chassis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987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旭东
麦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987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9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9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94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空调,移动空调包括:底盘、压缩机、冷凝器、打水组件、下部风扇电机、控制器和多个水位检测部,底盘具有集水槽;冷凝器与集水槽相对设置;打水组件与底盘固定,打水组件的叶轮伸入集水槽内;下部风扇电机安装在底盘上,且位于冷凝器的一侧;多个水位检测部用于在水位处于不同高度时被触发,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在收到信号后控制打水电机、下部风扇电机的转速。由此,采用上述水位开关,通过不同的水位检测部在不同水位时被触发,既具有传统磁簧式高、低水位开关的功能,又可以通过引脚来检测空间狭小的集水槽的水位,从而可以控制打水电机的运行,此外水位开关整体体积较小、节约底盘内的空间。

Description

移动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移动空调为提高制冷过程中冷凝器的换热效率,通常使用打水电机带动叶轮将底盘集水槽内的冷凝水打在冷凝器的翅片上。冷凝水的水位采用带浮球的磁簧式水位开关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到的水位信息控制风扇电机和压缩机的运行状况。但由于带浮球的磁簧式水位开关体积较大,只能设置于离集水槽较远的底盘水池内,无法及时检测到集水槽的液位。因此,带浮球的磁簧式水位开关通常设置高水位开关和低水位开关来控制风扇电机和压缩机的运行,无法控制打水电机的运行,使打水电机只能跟据压缩机的启停来运行,造成能源浪费。
现有的移动空调的磁簧式水位开关体积较大,只能设置于离集水槽较远的底盘水池内,无法及时检测到集水槽的液位,因此只能控制风扇电机和压缩机的运行,无法控制打水电机的运行,致使当压缩机启动时打水电机便开始空转运行,直至集水槽内在冷凝水达到一定高度,叶轮才能够触及到冷凝水并真正的具有打水效果,该阶段将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空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包括:底盘、压缩机、冷凝器、打水组件、下部风扇电机、控制器和多个水位检测部,所述底盘具有集水槽;所述压缩机安装在底盘上;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底盘固定,且所述冷凝器与所述集水槽相对设置;所述打水组件与所述底盘固定,所述打水组件包括打水电机和叶轮,所述叶轮伸入所述集水槽内;所述下部风扇电机安装在底盘上,且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一侧;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所述打水电机、所述下部风扇电机电连接;多个所述水位检测部用于在水位处于不同高度时被触发,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收到信号后控制所述打水电机、所述下部风扇电机的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水位检测部集成为一体,且位于同一水位开关,所述水位开关与所述底盘固定,所述水位开关包括开关主体以及多个引脚,最低的一个引脚与其余的各个引脚一一对应地形成多个所述水位检测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设有水池,所述水池与所述集水槽并排设置且两者相互连通,一部分引脚位于所述集水槽内,另一部分引脚位于所述水池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内设有安装凸台、用于支撑冷凝器的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所述安装凸台共同限定出至少一个集水槽,所述水池和至所述集水槽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凸台的两侧,所述安装凸台开设有连通少一个所述集水槽与所述水池的连通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位开关固定在所述安装凸台的朝向于所述水池的一侧,所述一部分引脚穿过所述连通通道以伸入到所述集水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主体与所述安装凸台固定,且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脚的个数为四个且分别为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所述第一引脚的高度≥所述第二引脚的高度>所述第三引脚的高度>所述第四引脚的高度,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形成第一水位检测部,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三引脚形成第二水位检测部,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四引脚形成第三水位检测部;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位于所述集水槽内,所述第三引脚和所述第四引脚位于所述水池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均与所述开关主体的底端连接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段、水平段、第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穿过所述连通通道,所述第二竖直段位于所述集水槽内;所述第三引脚、所述第四引脚与所述开关主体的底端连接,且沿竖直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部风扇电机位于冷凝器的一侧,且与所述水池相对,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位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水位控制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水位控制策略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空调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空调的底盘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空调的水位开关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底盘10,集水槽11,水池12,安装凸台13,流通通道131,支撑隔板14,
压缩机20,
打水组件30,打水电机31,叶轮32,
下部风扇电机40,
水位开关50,开关主体51,第一引脚52,第二引脚53,第三引脚54,第四引脚55,螺钉孔56,
蒸发器60,冷凝器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及其水位控制方法。
如图1、2、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空调的水位控制方法包括:
S1、开机启动;
S2、控制压缩机20按照常规模式运行,下部风扇电机40按照常规转速运行;
S3、检测并判断底盘10内的水位高度;
S31、如果底盘10内的水位未达到叶轮32高度,控制打水电机31不启动。换言之,当移动空调进入制冷模式后,压缩机20和风扇系统进入正常运行状态,打水电机31暂不启动,防止叶轮32空转浪费能源。
S32、如果底盘10内的水位达到叶轮32最低处所处的第一水位,控制打水电机31启动并以第一转速运行,下部风扇电机40按照常规转速运行。具体而言,移动空调的水位开关50可以具有四个引脚,且第一引脚52与第二引脚53构成第一水位检测部,第一引脚52与第三引脚54构成第二水位检测部,第一引脚52与第四引脚55构成第三水位检测部。随着移动空调的连续运行,蒸发器60所产生的冷凝水经接水盘流入底盘10,集水槽11内的水位随着冷凝水的增加而升高。当水位上升并触及电极式水位开关50的第一、第二引脚53时,水的导电性使得电极式水位开关50的第一、第二引脚53之间导通,第一水位开关50触发。打水电机31启动,并以第一转速运行,叶轮32开始打水。
S33、如果底盘10内的水位达到第二水位,控制打水电机31按照第二转速运行,下部风扇电机40按照低于常规转速的低转速运行。由于打水的作用,冷凝水在打到两侧冷凝器70翅片上后蒸发吸热,因此冷凝水的产生与消耗的之间存在动态平衡。若环境湿度较大时,产生冷凝水的速率大于消耗冷凝水的速率,底盘10内冷凝水水位将继续升高。当水位上升至第二水位时,电极式水位开关50的第三引脚54与第一引脚52之间导通,第二水位检测部触发。此时打水电机31转速提高至第二转速,下部风扇电机40切换为低速运行,从而提高打水效果并降低整机运行负荷,减少冷凝水的产生速率。
S34、如果底盘10内的水位达到第三水位,显示满水,控制压缩机20、打水电机31、上、下部风扇电机40均停止运行;其中,第一水位的高度<第二水位的高度<第三水位的高度,第一转速<第二转速。
具体而言,若冷凝水的消耗速率依然小于冷凝水的产生速率,第二水位检测部将保持触发状态,底盘10内冷凝水水位将会继续上升,当水位上升至第三水位时,电极式水位开关50的第四引脚55与第一引脚52之间导通,第三水位检测部触发。此时压缩机20、打水电机31、上、下部风扇电机40全部停止运行,并显示满水代码提示满水。
由此,通过检测底盘10内的水位变化,来控制打水电机31的转速、下部风扇电机40的转速,以根据水位相应调节防止打水电机31空转造成能源浪费,节约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4、检测到水位达到第二水位后,每隔预设时间检测底盘10内的水位是否低于第二水位,如果低于第二水位,则保持打水电机31按照第二转速运行、下部风扇电机40按照低转速运行,直至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打水电机31切换到第一转速运行、下部风扇电机40恢复常规转速运行。
具体而言,保持打水电机31在第二转速状态和下部风扇电机40低速状态继续运行。若冷凝水的消耗速率大于冷凝水的产生速率,底盘10内冷凝水水位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将会下降,当水位下降至低于第二水位时,第二水位检测部将重新断开,此时依然保持打水电机31第二转速状态和下部风扇电机40低速状态运行,直至第二水位检测部的断开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T1时,打水电机31恢复第一转速运行,下部风扇电机40恢复正常运行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位开关50设于底盘10内,用于检测水位高度;当水位达到第一水位时,第一水位检测部被触发;当水位达到第二水位时,第二水位检测部被触发,当水位低于第二水位时,第二水位开关50断开,持续时间为第二水位检测部的断开时间;当水位达到第三水位时,第三水位检测部被触发。
相应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移动空调进入制冷模式后,压缩机20和风扇系统进入正常运行状态,打水电机31暂不启动,防止叶轮32空转浪费能源。当电极式水位开关50检测到集水槽11水位达到第一水位时,启动打水电机31,按第一转速运行并带动叶轮32开始打水。当第一水位检测部保持触发状态,且电极式水位开关50检测到底盘10水位达到第二水位时,提高打水电机31转速至第二转速,下部风扇电机40切换为低速运行,此时保持压缩机20和上部风扇电机正常运行。保持打水电机31第二转速状态且下部风扇电机40低速状态继续运行,若第二水位检测部重新断开,且第二水位检测部断开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T1时,打水电机31恢复第一转速运行,下部风扇电机40恢复正常运行转速。
若第二水位检测部依然保持触发状态,则保持打水电机31在第二转速状态且下部风扇电机40在低速状态继续运行。
当第二水位检测部保持触发状态,且电极式水位开关50检测到底盘10水位达到第三水位时,压缩机20、打水电机31、上部风扇电机、下部风扇电机40全部停止运行,并显示满水代码提示满水。
对于变频式移动空调,在第二水位检测部触发后除了将打水电机31转速提高至第二转速,下部风扇电机40切换为低转速,也可以适当改变压缩机20的运行频率,从而进一步减缓冷凝水的产生,防止移动空调满水。
为避免因水位波动导致水位开关50被频繁触发和断开,可设置相应的响应时间阈值,只有当各水位开关50触发或断开时间大于设定的响应时间阈值时才进行相应的动作。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包括:底盘10、压缩机20、冷凝器70、打水组件30、下部风扇电机40、控制器和多个水位检测部。
底盘10具有集水槽11;压缩机20安装在底盘10上;冷凝器70与底盘10固定,且冷凝器70与集水槽11相对设置;打水组件30与底盘10固定,打水组件30包括打水电机31和叶轮32,叶轮32伸入集水槽11内;下部风扇电机40安装在底盘10上,且位于冷凝器70的一侧;控制器与压缩机20、打水电机31、下部风扇电机40电连接;多个水位检测部用于在水位处于不同高度时被触发,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在收到信号后控制打水电机31、下部风扇电机40的转速。
由此,采用上述水位开关50,通过不同的水位检测部在不同水位时被触发,既具有传统磁簧式高、低水位开关50的功能,又可以通过引脚来检测空间狭小的集水槽11的水位,从而可以控制打水电机31的运行,此外水位开关50整体体积较小、节约底盘10内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水位检测部集成为一体,且位于同一水位开关50,水位开关50与底盘10固定,水位开关50包括开关主体51以及多个引脚,最低的一个引脚与其余的各个引脚一一对应地形成多个水位检测部。
这样,通过电极式水位开关50的引脚距底盘10的高度来检测水位,采用一体化的电极式水位开关50进行水位检测,通过多个引脚可组合构成多个水位检测部,引脚可检测底盘10内的水位,从而可控制打水电机31、压缩机20、风扇电机的运行来控制冷凝水的产生速度及防止底盘10溢水。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底盘10设有水池12,水池12与集水槽11并排设置且两者相互连通,一部分引脚位于集水槽11内,另一部分引脚位于水池12内。由此,集水槽11内的水能够流向水池12,以避免集水槽11出现溢水、存水过多的现象。
进一步地,底盘10内设有安装凸台13、用于支撑冷凝器70的支撑隔板14,支撑隔板14、安装凸台13共同限定出至少一个集水槽11,水池12和集水槽11分别位于安装凸台13的两侧,安装凸台13开设有连通少一个集水槽11与水池12的连通通道。如图5所示,冷凝器70正下方的底盘10设置有支撑隔板14,两支撑隔板14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集水槽11。冷凝水在集水槽11内累积一定高度后通过集水槽11与水池12之间的连通通道流入水池12。由此,集水槽11内的水通过连通通道流向安装凸台13。
可选地,水位开关50固定在安装凸台13的朝向于水池12的一侧,一部分引脚穿过连通通道以伸入到集水槽11内。这样,流通通道131能够为引脚的布置提供足够空间,使水位开关50在底盘10上布置地更紧凑合理。
具体而言,开关主体51与安装凸台13固定,且设置在连通通道的一端。换言之,水位开关50安装于连通通道的出口处的水池12上方,采用侧边螺钉穿过开关主体51的螺钉孔56进行固定。由此,在合理布置的同时,水位开关50能够对水位进行更精准的检测。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引脚的个数为四个且分别为第一引脚52、第二引脚53、第三引脚54、第四引脚55,第一引脚52的高度≥第二引脚53的高度>第三引脚54的高度>第四引脚55的高度,第一引脚52与第二引脚53形成第一水位检测部,第一引脚52与第三引脚54形成第二水位检测部,第一引脚52与第四引脚55形成第三水位检测部;第一引脚52和第二引脚53位于集水槽11内,第三引脚54和第四引脚55位于水池12内。
具体地,电极式水位开关50的第一、第二引脚53穿过集水槽11与底盘10水池12之间的冷凝水通道置于集水槽11上方,并使得第一、第二引脚53最低处与叶轮32最低处平齐,第二引脚53与第一引脚52形成第一水位开关50。电极式水位开关50的第三引脚54置于底盘10水池12上方,第三引脚54最低处距底盘10的距离可参考传统磁簧式低水位开关50动作水位距底盘10的距离进行设置,第三引脚54与第一引脚52形成第二水位开关50。电极式水位开关50的第四引脚55置于底盘10水池12上方,第四引脚55最低处距底盘10的距离可参考传统磁簧式高水位开关50动作水位距底盘10的距离进行设置,第四引脚55与第一引脚52形成第三水位开关50,该水位开关50用于检测满水水位。
当集水槽11内水位未达到叶轮32高度时,水位开关50不触发,打水电机31不启动,从而防止打水电机31空转而浪费能源。当集水槽11内水位达到第一水位即叶轮32最低处时,第一水位开关50触发,打水电机31启动并以第一转速运行。当水位继续上升至第二水位时,第二水位开关50触发,此时提高打水电机31转速至第二转速,增强打水效果,并将下部风扇电机40切换为低转速,降低系统负荷,减缓或防止水位继续上升。若水位继续上升达到第三水位时,第三水位开关50触发,压缩机20、打水电机31、上、下部风扇电机40均停止运行,系统显示满水。
在需要提高移动空调水位控制精度时,可适当增加电极式水位开关50的引脚数量,从而相应增加水位开关50的数量。
电极式的水位开关50各引脚距底盘10或集水槽11的距离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旨在节约能耗并提高用户体验。
在空间允许以及电极式水位开关50安装位置离集水槽11较近的条件下,第一和第二引脚53亦可设计成与第三、第四引脚55相同的非折弯直引脚。具体而言,第一引脚52、第二引脚53均与开关主体51的底端连接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段、水平段、第二竖直段,水平段穿过连通通道,第二竖直段位于集水槽11内;第三引脚54、第四引脚55与开关主体51的底端连接,且沿竖直方向延伸。
电极式的水位开关50在底盘10上的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可根据移动空调底盘10布置、风扇系统和压缩机20系统的位置进行优化选择。电极式水位开关50的多根引脚可根据需要设计成单排布置或多排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部风扇电机40位于冷凝器70的一侧,且与水池12相对,压缩机20位于冷凝器70的另一侧。由此,下部风扇电机40、压缩机20等在底盘10上布置地更紧凑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具有集水槽;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安装在底盘上;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底盘固定,且所述冷凝器与所述集水槽相对设置;
打水组件,所述打水组件与所述底盘固定,所述打水组件包括打水电机和叶轮,所述叶轮伸入所述集水槽内;
下部风扇电机,所述下部风扇电机安装在底盘上,且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一侧;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所述打水电机、所述下部风扇电机电连接;和
多个水位检测部,多个所述水位检测部用于在水位处于不同高度时被触发,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收到信号后控制所述打水电机、所述下部风扇电机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位检测部集成为一体,且位于同一水位开关,所述水位开关与所述底盘固定,所述水位开关包括开关主体以及多个引脚,最低的一个引脚与其余的各个引脚一一对应地形成多个所述水位检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设有水池,所述水池与所述集水槽并排设置且两者相互连通,一部分引脚位于所述集水槽内,另一部分引脚位于所述水池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内设有安装凸台、用于支撑冷凝器的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所述安装凸台共同限定出至少一个集水槽,所述水池和至所述集水槽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凸台的两侧,所述安装凸台开设有连通少一个所述集水槽与所述水池的连通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开关固定在所述安装凸台的朝向于所述水池的一侧,所述一部分引脚穿过所述连通通道以伸入到所述集水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主体与所述安装凸台固定,且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的个数为四个且分别为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所述第一引脚的高度≥所述第二引脚的高度>所述第三引脚的高度>所述第四引脚的高度,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形成第一水位检测部,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三引脚形成第二水位检测部,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四引脚形成第三水位检测部;
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位于所述集水槽内,所述第三引脚和所述第四引脚位于所述水池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均与所述开关主体的底端连接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段、水平段、第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穿过所述连通通道,所述第二竖直段位于所述集水槽内;
所述第三引脚、所述第四引脚与所述开关主体的底端连接,且沿竖直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风扇电机位于冷凝器的一侧,且与所述水池相对,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另一侧。
CN202121098700.0U 2021-05-20 2021-05-20 移动空调 Active CN214949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8700.0U CN214949420U (zh) 2021-05-20 2021-05-20 移动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8700.0U CN214949420U (zh) 2021-05-20 2021-05-20 移动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9420U true CN214949420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58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98700.0U Active CN214949420U (zh) 2021-05-20 2021-05-20 移动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94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86005A (zh) * 2023-03-24 2023-05-09 创维空调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可利用冷凝水散热的移动空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86005A (zh) * 2023-03-24 2023-05-09 创维空调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可利用冷凝水散热的移动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9145B (zh) 移动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KR101387790B1 (ko) 냉장고용 제빙 어셈블리 및 제빙 어셈블리의 수위 감지방법
CN214949420U (zh) 移动空调
SG189656A1 (en) Cooling system and cooling method
CN112032963A (zh) 移动空调控制方法和具有其的移动空调
JP2002333160A (ja) 水冷式空気調和装置
CN115234988A (zh) 移动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5234989A (zh) 移动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1666022B (zh) 洗衣干燥机
CN212746720U (zh) 天花式空调器
CN110173765A (zh) 空气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34990A (zh) 移动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28753B (zh) 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2484247A (zh) 一种厨房空调的冷凝水处理方法及其厨房空调
CN112013609B (zh) 具有自动化霜功能的风冷式机组及具有该机组的展示柜
CN214501469U (zh) 移动空调器
JPH08226662A (ja) 空気調和機のドレンポンプ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12710078B (zh) 布水装置、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5264744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CN217004708U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20892410U (zh) 底板结构及移动空调
CN113864916B (zh) 冷风扇及旋转布液控制方法
CN215809236U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架式精密空调
CN220818020U (zh) 一种新风空调冷凝水水位检测结构及空调机组
CN220227147U (zh) 用于水泵的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