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9327U - 电暖器 - Google Patents
电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949327U CN214949327U CN202120826489.3U CN202120826489U CN214949327U CN 214949327 U CN214949327 U CN 214949327U CN 202120826489 U CN202120826489 U CN 202120826489U CN 214949327 U CN214949327 U CN 2149493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heater
- heat dissipation
- shell
- light barrier
- heating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group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36 hal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50000002367 halogen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暖器,电暖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辐射式发热组件,外壳的第一侧壁开设有散热口,辐射式发热组件安装在散热口处。电暖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挡光板,挡光板铰接在散热口的上方和/或下方,挡光板朝向散热口的表面上设置有反射面。该电暖器使用户能够自行调整加热区域,且能够实现远距离加热,同时使向上辐射的光反射到地板上从而形成地暖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暖器。
背景技术
目前辐射式电暖器主要以小太阳电暖器为主,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发热管产生高能量光,照在所需区域便能产生高温。但这种产品占地空间大,热辐射容易直接照射人体,甚至是眼睛,造成人体不舒服现象。
现有一种弧面辐射式电暖器,其利用弧面反射发热管,产生辐射加热,但该电暖器无法调整上下辐射角度,用户无法自行调整加热区域。
另外,现有的电暖器仅采用辐射方式或对流方式进行加热,加热效率低且无法根据需求选择加热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用户能够自行调整加热区域,同时使向上辐射的光反射到地板上从而形成地暖效果的电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暖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辐射式发热组件,外壳的第一侧壁开设有散热口,辐射式发热组件安装在散热口处。电暖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挡光板,挡光板铰接在散热口的上方和/或下方,挡光板朝向散热口的表面上设置有反射面。
由上述方案可见,挡光板用于限制光的照射区域,铰接在散热口上方的挡光板的反射面将向上辐射的光反射到地板上,使地板升温,从而形成地暖效果。并且可以通过对挡光板角度的调整来限制光的照射区域,进而控制加热区域。另外,通过下方挡光板的设置,用户可以通过调节该挡光板的角度,从而根据人所处位置实现对人体的直接照射,从而实现快速取暖,同时通过对挡光板角度的调整避免光照射到眼睛。同时通过上方或下方的挡光板的设置,均能够将光反射到较远的位置,从而实现远距离的加热。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挡光板铰接在所述散热口的上方,所述反射面位于所述挡光板朝下的表面上。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挡光板铰接在所述散热口的下方,所述反射面位于所述挡光板朝上的表面上。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挡光板与外壳铰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挡光板设置有沿着挡光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铰轴,外壳上与铰轴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轴孔,铰轴与轴孔过盈配合。
由此可见,通过铰轴与轴孔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挡光板角度的定位,避免挡光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关闭散热口的位置,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电暖器还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连接在所述挡光板与所述外壳之间。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电暖器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挡光板通过所述传动系统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系统并带动所述挡光板转动。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辐射式发热组件包括第一发热元件和反射罩,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安装在所述反射罩内,所述反射罩的开口朝向所述散热口设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反射罩的材料为铝合金,反射罩包括罩体和散热部,第一发热元件位于罩体内,散热部设置在罩体远离开口的一侧。
进一步的方案是,散热部包括至少一个散热翅片,多个散热翅片沿着罩体的长度方向布置。
由此可见,散热翅片能够产生少量的自然对流换热,有利于第一发热元件的散热,从而提高第一发热元件的寿命。
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所述散热翅片沿着所述罩体的长度方向均匀且平行设置
由此可见,多个散热翅片均匀布置,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影响第一发热元件的工作。
进一步的方案是,罩体的横截面呈C型,罩体的上边沿与罩体的下边沿形成开口,罩体的上边沿与外壳在散热口的上方邻接,罩体的下边沿与外壳在散热口的下方邻接。
由此可见,罩体从外壳的内侧覆盖散热口,保证被罩体的内表面反射的光线均从散热口射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发热元件为碳素发热管、卤素发热管、合金丝石英发热管或陶瓷发热管。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电暖器还包括护网,护网覆盖散热口。
由此可见,防止用户的手直接触碰高温的第一发热元件。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挡光板上与所述反射面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把手。
由此可见,便于用于通过把手调整挡光板的倾斜角度。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电暖器还包括第二发热元件,第二发热元件位于外壳内,外壳还开设有相连通的进风部和出风部。
由此可见,气流从进风部进入电暖器内,经过第二发热元件加热后,热空气从出风部送出,从而使得电暖器内部形成负压,室内空气继续通过进风部进入电暖器内。第一发热元件的设置能够实现辐射加热,第二发热元件的设置能够实现自然对流加热功能,两种加热方式可并存使用,或切换使用,互补不足,使室内靠近电暖器和远离电暖器的区域均可加热,达到理想的温热环境,提高用户舒适性,并且整机不存在运动部件,产品运转基本无噪音。
进一步的方案是,出风部位于外壳的顶壁上。进风部位于外壳的第一侧壁上,散热口位于进风部的上方,或者进风部位于外壳的第二侧壁上,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
由此可见,热气流是向上流动的,出风部位于外壳的顶壁上,便于外壳中热空气的流出。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二发热元件靠近进风部设置。
由此可见,能够更快速地将进入外壳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提高自然对流的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进风部、出风部、散热口、挡光板、辐射式发热元件和第二发热元件均沿着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
由此可见,能够提高电暖器的进风量和出风量,从而提高电暖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暖器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暖器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暖器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暖器实施例中反射罩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暖器实施例中辐射加热的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暖器实施例中自然对流加热的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电暖器包括外壳1、辐射式发热组件、挡光板3、护网4、电器盒60和第二发热元件6。辐射式发热组件和第二发热元件6均设置在外壳1内。电暖器通过安装在外壳1底部的支脚10支撑在地板上。辐射式发热组件包括反射罩2和第一发热元件5。
外壳1呈长方体状,外壳1的前侧壁11设置有散热口12和进风部13,散热口12位于进风部13的上方,外壳1的顶壁14设置有出风部15,进风部13和出风部15相连通。进风部13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条状开口,出风部15包括多个呈矩阵布置的矩形孔。第二发热元件6靠近进风部13设置,且略高于进风部13,电器盒60与第二发热元件6电连接,且电器盒60设置在第二发热元件6长度方向的一端。
挡光板3与外壳1铰接,且铰接位置位于散热口12的上方,挡光板3设置有沿着挡光板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铰轴31,外壳1上与铰轴31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轴孔(未图示),铰轴31与轴孔过盈配合,挡光板3与外壳1铰接,通过铰轴31与轴孔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挡光板3角度的定位,可以通过铰轴31与轴孔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实现,也可以额外设置增加铰轴31和轴孔之间摩擦力的轴套等部件来实现,同时还可以在铰轴31与轴孔连接的位置设置止挡凸起,防止挡光板3在重力作用下掉落。挡光板3朝下的表面设有反射面32。
反射罩2安装在散热口12处,反射罩2的开口23朝向散热口12设置,护网4覆盖散热口12。护网4为纵横编织的金属网罩,用于防止用户手直接触碰高温灯管,网格间隙控制在7毫米至10毫米。
进风部13、出风部15、散热口12、反射罩2、护网4、挡光板3、第一发热元件5和第二发热元件6均沿着外壳1的长度方向L延伸。
参见图4,反射罩2的材料为铝合金,反射罩2包括罩体21和散热部22,第一发热元件5位于罩体21内,罩体21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第一发热元件5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反射罩2长度方向的两端壁上,散热部22设置在罩体21远离开口23的一侧。散热部22包括多个均匀且平行设置的散热翅片221,多个散热翅片221沿着罩体21的长度方向布置。罩体21的横截面大致呈C型,罩体21的上边沿211与罩体21的下边沿212形成开口23,罩体21的上边沿211与外壳1在散热口12的上方邻接,罩体21的下边沿212与外壳1在散热口12的下方邻接。
第一发热元件5为碳素发热管,第二发热元件6包括电阻丝发热管61和设置在电阻丝发热管61上的散热翅片62。
当开启辐射加热模式时,如图5所示,用户打开挡光板3并调整挡光板3的角度,使得光全部照射在地板上,使地板升温,从而形成地暖效果,同时由于挡光板3的设置使得远离电暖器的区域也能够得到加热。若用户使用地毯,加热效果会更好。
当开启自然对流模式时,如图6所示,第二发热元件6工作,气流从进风部13进入电暖器内,经过第二发热元件6加热后,热空气向上流动并从出风部15送出,从而使得电暖器内部形成负压,室内空气继续通过进风部13进入电暖器内,从而使得室内形成循环的热空气流。
辐射加热模式和自然对流模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运行,加快升温。
由上可见,挡光板的反射面将向上辐射的光反射到地板上,使地板升温,从而形成地暖效果。第一发热元件的设置能够实现辐射加热,第二发热元件的设置能够实现自然对流加热功能,两种加热方式可并存使用,或切换使用,互补不足,使室内靠近电暖器和远离电暖器的区域均可加热,达到理想的温热环境,提高用户舒适性,并且整机不存在运动部件,产品运转基本无噪音。
此外,电暖器也可以设置另一个挡光板,且该挡光板铰接在散热口的下方,反射面位于挡光板朝上的表面上。这样,用户可以通过调节该挡光板的角度,从而根据人所处位置实现对人体的直接照射,从而实现快速取暖。位于散热口上方的挡光板在不使用时覆盖散热口。位于散热口下方的挡光板在不使用时位于散热口的下侧并与前侧壁大致平行设置。挡光板上与反射面相对的表面上也可以设置把手,以便于用于通过把手调整挡光板的倾斜角度。护网可以固定在反射罩上,也可以固定在壳体上并覆盖散热口。挡光板也可以通过由齿轮、齿条等组成的传动系统来驱动挡光板绕铰轴转动,传动系统连接在挡光板与外壳之间。另外也可以设置电机等驱动件,电机和挡光板通过传动系统连接,电机为传动系统提供驱动力,传动系统带动挡光板转动,从而实现对挡光板角度的自动调整,该传动系统也可以采用现有的空调中驱动导风板转动的传动系统,该传动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进风部也可以位于外壳上与前侧壁相对设置的后侧壁上。挡光板也可以与反射罩的上边沿铰接。第一发热元件也可以为卤素发热管、合金丝石英发热管或陶瓷发热管。外壳的形状、以及进风部、出风部的位置、尺寸、形状、数量等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上述改变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电暖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辐射式发热组件,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壁开设有散热口,所述辐射式发热组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口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暖器还包括至少一块挡光板,所述挡光板铰接在所述散热口的上方和/或下方,所述挡光板朝向所述散热口的表面上设置有反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光板铰接在所述散热口的上方,所述反射面位于所述挡光板朝下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光板铰接在所述散热口的下方,所述反射面位于所述挡光板朝上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光板与所述外壳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光板设置有沿着所述挡光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铰轴,所述外壳上与所述铰轴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轴孔,所述铰轴与所述轴孔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暖器还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连接在所述挡光板与所述外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暖器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挡光板通过所述传动系统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系统并带动所述挡光板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式发热组件包括第一发热元件和反射罩,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安装在所述反射罩内,所述反射罩的开口朝向所述散热口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罩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反射罩包括罩体和散热部,所述第一发热元件位于所述罩体内,所述散热部设置在所述罩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部包括至少一个散热翅片,多个所述散热翅片沿着所述罩体的长度方向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散热翅片沿着所述罩体的长度方向均匀且平行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体的横截面呈C型,所述罩体的上边沿与所述罩体的下边沿形成所述开口,所述罩体的上边沿与所述外壳在所述散热口的上方邻接,所述罩体的下边沿与所述外壳在所述散热口的下方邻接。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热元件为碳素发热管、卤素发热管、合金丝石英发热管或陶瓷发热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暖器还包括护网,所述护网覆盖所述散热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光板上与所述反射面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把手。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暖器还包括第二发热元件,所述第二发热元件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还开设有相连通的进风部和出风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部位于所述外壳的顶壁上;
所述进风部位于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壁上,所述散热口位于所述进风部的上方,或者
所述进风部位于所述外壳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热元件靠近所述进风部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部、所述出风部、所述散热口、所述挡光板、所述辐射式发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发热元件均沿着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26489.3U CN214949327U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电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26489.3U CN214949327U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电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949327U true CN214949327U (zh) | 2021-11-30 |
Family
ID=79043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826489.3U Active CN214949327U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电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949327U (zh) |
-
2021
- 2021-04-21 CN CN202120826489.3U patent/CN2149493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0012142A1 (zh) | 一种能使室内空气循环的辐射型电暖器 | |
ES2218958T3 (es) | Horno de microondas con elemento de calentamiento electrico por radiacion. | |
CN207461648U (zh) | 吹风机 | |
CN214949327U (zh) | 电暖器 | |
CN21239050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KR20150066086A (ko) | 열풍식 히팅장치 | |
JP4992539B2 (ja) | 電気ストーブの送風構造 | |
CN206682015U (zh) | 对流式冷暖灯饰吊扇 | |
KR101139897B1 (ko) | 방열 온풍기 | |
JP3112818U (ja) | アップライト式の反射送風型電気暖房装置 | |
CN105240907B (zh) | 防刺眼散热浴霸 | |
CN113970129A (zh) | 空调室内机 | |
US20110220637A1 (en) | Heater Apparatus | |
CN215723494U (zh) | 一种智能取暖器 | |
CN216619918U (zh) | 一种散热风向可调节的电陶炉 | |
CN106870420B (zh) | 对流式冷暖灯饰吊扇 | |
CN204853646U (zh) | 有远红外辐射的复合型欧式快热取暖器 | |
CN213577712U (zh) | 一种强制对流式双面发热电暖器 | |
KR101371916B1 (ko) | 콤팩트 구조의 근적외선 히터 | |
CN209840241U (zh) | 一种电暖器 | |
KR100631101B1 (ko) | 이동식 전기난방기 | |
CN219797332U (zh) | 取暖器 | |
CN219828964U (zh) | 一种速热油汀 | |
CN221858680U (zh) | 一种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 | |
JP3240993U (ja) | 電気ヒータ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