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4832U - 曲轴组件、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曲轴组件、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4832U
CN214944832U CN202121214869.8U CN202121214869U CN214944832U CN 214944832 U CN214944832 U CN 214944832U CN 202121214869 U CN202121214869 U CN 202121214869U CN 214944832 U CN214944832 U CN 214944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oil
eccentric shaft
oil groov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148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148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4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4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4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曲轴组件、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曲轴组件包括曲轴和连杆,曲轴包括主轴、平衡块和偏心轴,偏心轴安装于主轴的一端,主轴设有主轴油槽,偏心轴设有与主轴油槽连通的泵油通道,泵油通道的出口贯通偏心轴的端部,连杆包括套接于偏心轴的连杆连接端,偏心轴的外侧壁设有连通泵油通道的泄油孔,连杆连接端设有与偏心轴和平衡块之间的间隙连通的连杆油槽,偏心轴旋转时,泄油孔能够与连杆油槽连通或错开。且两者连通时,润滑油能通过泄油孔、连杆油槽,以及连杆连接端与平衡块之间的间隙流出,而无法进入缸孔,从而能减少整个运转周期内泵送至缸孔处的润滑油,避免高速运转工况下出现过量泵油。

Description

曲轴组件、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曲轴组件、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变频压缩机是以某种控制方式或手段使其转速在一定范围内连续调节,从而能够连续改变输出能量的压缩机,相对定转速压缩机而言,变频压缩机能够平稳的在低转速、低能耗的工况下运转,具有工作效率高、运转平稳、能耗低的优势,广泛的应用于冰箱及空调等电器中。
一般地,压缩机需要设置润滑油供给系统,润滑油供给系统用于引导润滑油流入或流出曲轴,从而润滑压缩机的各个摩擦副,确保曲轴等活动部件灵活运转。对于变频压缩机而言,其润滑油供给系统需要满足压缩低频及高频两种运转状态下的润滑油供给,近年来压缩机的发展趋于低频化,为了保证压缩机在低转速下能够供给足量的润滑油,常需要润滑油供给系统具有较强的泵油能力,比如使用泵油扬程较大的油泵等。然而,对于此类变频压缩机而言,由于其润滑油供给系统的上油能力强,当压缩机在高频高转速下运转时,润滑油供给系统会出现过量泵油的情况,这样,高频状态下压缩机润滑油过量供给,压缩机的吐油量增加,会导致压缩机的入力效率(压缩机理论所需的输入功率与实际的输入功率之比称为入力效率) 增大,从而使得润滑油供给系统出现泵油不连续的情况,影响润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轴组件、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频压缩机的润滑油供给系统在高频工况下易过量泵油使压缩机的入力效率增大,导致润滑油供给系统泵油不连续,影响润滑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前述目的,基于压缩机需要设置润滑油供给系统,同时,由于变频压缩机具有高频和低频两种运行工况,为满足低频工况下润滑油的足量供给,需提高润滑油供给系统的泵油能力,而在高频工况下,为了避免出现过量泵油,则又必须降低润滑油供给系统的高频供油量,确保压缩机在高频运转时泵油量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适中的范围内。基于此,发明人对高频工况下润滑油的上油量进行研究,设计了各种可在高频工况下稳定供油的润滑油供给系统,并对各个系统分别进行了试验,基于试验结果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曲轴组件,包括曲轴和连杆,曲轴包括主轴、平衡块和偏心轴,偏心轴通过平衡块偏心安装于主轴的一端,主轴设置有主轴油槽,偏心轴内设置有延伸至主轴并与主轴油槽连通的泵油通道,泵油通道的出口延伸至贯通偏心轴背离主轴的端部,连杆包括套接于偏心轴的连杆连接端,偏心轴的外侧壁设置有连通泵油通道的泄油孔,连杆连接端的内侧壁设置有连杆油槽,连杆连接端和平衡块之间具有间隙,连杆油槽与该间隙连通,偏心轴相对连杆连接端转动时,泄油孔能够转动至与连杆油槽连通或者错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油孔设置于偏心轴朝向平衡块的下端部,且位于偏心轴远离主轴中心线的侧部,连杆油槽设置于连杆连接端朝向平衡块的下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还包括与连杆连接端相对设置的连杆驱动端,以及两端分别与连接连杆连接端和连杆驱动端连接的杆体,连杆油槽设置于连杆连接端背离连杆驱动端的侧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油槽为设置于连杆连接端的内侧壁朝向平衡块的底部的缺口,且沿连杆连接端的内侧壁的周向,连杆油槽的长度与连杆连接端的内侧壁周长的比值为1:2~4: 5。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连杆连接端的内侧壁的周向,连杆油槽的长度与连杆连接端的内侧壁周长的比值为3:4,且连杆油槽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点和连杆连接端底部中心的连线与杆体的夹角为0°~90°,连杆油槽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点和连杆连接端底部中心的连线与杆体的夹角为0°~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油孔为沿偏心轴的外侧壁的周向设置的条形孔,泄油孔的长度与偏心轴的外侧壁的周长的比值为1:10~1:8。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油孔的宽度为0.5mm~1.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块朝向偏心轴的顶部还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与连杆油槽连通,平衡块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平衡块的顶部和底部的漏油孔,漏油孔连通容纳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为绕偏心轴设置的弧形槽或者环形槽,平衡块上设置有两个漏油孔,且两漏油孔分别位于偏心轴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偏心轴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偏心油槽,偏心油槽的一端与泄油孔连通,偏心油槽的另一端螺旋延伸至偏心轴背离平衡块的上端部且不超出连杆连接端;偏心油槽的螺旋方向与偏心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曲轴组件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组件,通过在偏心轴上开设泄油孔,在连杆的连杆连接端设置连杆油槽,其中,泄油孔与偏心轴的泵油通道连通,连杆油槽与偏心轴和平衡块之间的间隙连通,当偏心轴旋转时,泄油孔能够转动至与连杆油槽连通或者错开。偏心轴旋转过程中,进入泵油通道内的润滑油能够通过泄油孔流出,其中,当偏心轴旋转至泄油孔与连杆油槽错开时,从泄油孔流出的润滑油受到连杆连接端的内侧壁的阻碍而无法大量甩出,此时仅有极少部分的润滑油进入连杆连接端的内侧壁与偏心轴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内,用以润滑连杆连接端和偏心轴。而当偏心轴旋转至泄油孔与连杆油槽连通时,从泄油孔流出的润滑油进一步流入连杆油槽,并从连杆连接端与平衡块之间的间隙流出,此时,从泄油孔流出的润滑油无法流向气缸的缸孔。如此便能够减少曲轴整个运转周期内泵送至缸孔处的润滑油,从而避免曲轴在高速运转工况下出现过量泵油,从而确保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组件的变频压缩机在保证缸孔润滑的基础上,减少吐油量,实现高频工况下的连续稳定供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频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曲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压缩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压缩机,通过使用上述曲轴组件,使得压缩机在高频及低频工况下均能够实现连续稳定供油,缸孔得以有效润滑,且在高频工况下,亦不会出现过量泵油的情况,从而使得压缩机的运行更加稳定、高效。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变频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设备,由于使用了上述变频压缩机,使得制冷设备在低频及高频工况下均能够平稳运行,制冷设备的运行稳定度提升,制冷效果提升,运行耗能更低,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曲轴组件的泄油孔与连杆油槽连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曲轴组件的泄油孔与连杆油槽错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曲轴组件的曲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曲轴组件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连杆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8为图1所示的曲轴组件的俯视图;
图9为图1所示的曲轴组件的曲轴的平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为:
10、曲轴;11、主轴;111、主轴油槽;112、第一油孔;113、第二油孔;12、偏心轴;121、泵油通道;122、泄油孔;123、偏心油槽;13、平衡块;131、容纳槽;132、漏油孔; 20、连杆;21、连杆连接端;211、连杆油槽;22、连杆驱动端;23、杆体;231、连杆油道; 30、活塞;40、缸孔;50、曲轴箱;6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9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简化描述,而不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故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一般地,常用的压缩机通常包括壳体、曲轴箱、曲轴、油泵、连杆、气缸、活塞及驱动电机等,壳体底部设置有存储有润滑油的油池,曲轴包括与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主轴、连接于主轴一端的平衡块(又称曲柄),以及通过平衡块偏心连接于主轴的一端的偏心轴,曲轴的内部一般设置有润滑油供给系统(简称供油系统),油泵安装在主轴远离偏心轴的另一端的底部,且油泵的泵油出口与曲轴内部的供油系统连通。气缸设置在曲轴箱内,活塞设置于气缸的缸孔处,曲轴安装在曲轴箱内,连杆连接曲轴的偏心轴和活塞。压缩机工作时,驱动电机曲轴旋转,曲轴通过连杆驱动活塞在缸孔内做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压缩进行气缸内的制冷剂,与此同时,壳体底部的润滑油能够通过润滑油供油系统输送并引到压缩机的各个摩擦副处进行润滑,从而减小压缩机内各零部件间运转时的摩擦损耗,同时润滑油还具有一定的冷却降温的作用,因此,曲轴的上油量对压缩机的正常运转有着重要影响。
对于变频压缩机而言,其能够根据工作的需要连续通过改变运转速度来调节输出的驱动能量,转速越低,功耗越小,因此变频压缩机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相关技术中,基于压缩机的低频化发展,现有的变频压缩机的润滑油供给系统一般具有较强的泵油能力,比如使用泵油扬程较大的油泵等,以确保在低频工况下能够供给足量的润滑油;而当压缩机在高频高转速下运转时,由于润滑油供给系统的上油能力强,高速运转工况下润滑油供给系统过量泵油,使压缩机在高频状态下吐油量增加,压缩机的入力效率增大,从而导致润滑油供给系统出现泵油不连续的情况,影响润滑效果,变频压缩机在高转速下的运行工况不良。
基于压缩机需要设置润滑油供给系统,同时,由于变频压缩机具有高频和低频两种运行工况,为满足低频工况下润滑油的足量供给,需提高润滑油供给系统的泵油能力,而在高频工况下,为了避免出现过量泵油,则又必须降低润滑油供给系统的高频供油量,确保压缩机在高频运转时泵油量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适中的范围内。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变频压缩机得曲轴组件进行了优化设计,改善了润滑油供给系统在高转速下润滑油的上油量,提供了可在低频和高频工况下稳定连续供油的润滑油供给系统。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组件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6所示。其中,图1和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曲轴组件在两种转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分结构为透视结构,以便显示润滑油的流动路径,图 1中泄油孔122与连杆油槽211连通,图3中泄油孔122与连杆油槽211错开;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曲轴组件的曲轴10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曲轴组件的连杆2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所示为偏心轴12的旋转方向。
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曲轴组件,曲轴组件包括曲轴10。曲轴10包括主轴11、偏心轴12和平衡块13,主轴11与外部的驱动部件驱动连接、偏心轴12通过平衡块13安装于主轴11一端,并相对主轴11的中心线(如图3中线R所示) 偏心设置,主轴11设有与油泵(图未示)出口连通的吸油内腔(图未示),主轴11的外侧壁上设有主轴油槽111,偏心轴12内设置有泵油通道121,泵油通道121延伸至主轴11内并与主轴油槽111连通。
具体地,如图5所示,主轴11上设置有第一油孔112和第二油孔113,主轴油槽111通过第一油孔112与吸油内腔连通,通过第二油孔113与泵油通道121连通,泵油通道121 背离主轴11的一端延伸至贯穿偏心轴12背离平衡块13的端部,并形成泵油通道121的出口。
这样,曲轴10旋转时,油泵向吸油内腔泵送润滑油,进入吸油内腔的润滑油通过第一油孔112进入主轴油槽111,沿主轴油槽111移动并通过第二油孔113流入泵油通道121内,进入泵油通道121的润滑油再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泵油通道121的通道壁向上运动至从泵油通道121的出口甩出,从而使润滑油达到压缩机内部的各个运转部件进行润滑,确保使用本实施例的曲轴组件的压缩机的各个运转部件均能够正常运转,并对各零部件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
如图1~4以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曲轴组件还包括连杆20,连杆20包括套接于偏心轴12的连杆连接端21,偏心轴12的外侧壁设置有连通泵油通道121的泄油孔122,连杆连接端21的内侧壁设置有连杆油槽211,连杆连接端21和平衡块13之间具有间隙,连杆油槽211与该间隙连通,且当偏心轴12相对连杆连接端21转动时,泄油孔122能够转动至与连杆油槽211连通或者错开。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杆油槽211的尺寸大于泄油孔122的尺寸,沿偏心轴12的径向,泄油孔122的孔口上边缘的高度低于或者等于连杆油槽211的槽口上边缘的高度,以保证在偏心轴12旋转时,泄油孔122能够转动至全部位于连杆油槽211内,从而与连杆油槽211连通,如图1和图2所示;泄油孔122也能够转动至全部位于连杆油槽211外,从而与连杆油槽211错开,如图3和图4所示。
基于此,在偏心轴12旋转的过程中,进入泵油通道121内的润滑油能够通过泄油孔122 流出,当偏心轴12旋转至泄油孔122与连杆油槽211连通时,从泄油孔122流出的润滑油进一步流入连杆油槽211,并从连杆连接端21与平衡块13之间的间隙流出,此时,从泄油孔122流出的润滑油无法流向气缸的缸孔40,便能够减少曲轴10整个运转周期内泵送至缸孔40处的润滑油,从而避免曲轴10在高速运转工况下出现过量泵油,从而确保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组件的变频压缩机在保证缸孔40润滑的基础上,减少吐油量,实现高频工况下的连续稳定供油。而当偏心轴12旋转至泄油孔122与连杆油槽211错开时,从泄油孔122 流出的润滑油受到连杆连接端21的内侧壁的阻碍而无法大量甩出,此时仅有极少部分的润滑油进入连杆连接端21与偏心轴12间的间隙内,用以润滑连杆连接端21和偏心轴12。如此,通过设置泄油孔122与连杆油槽211,还能够增加连杆连接端21与偏心轴12间的润滑。
此外,当偏心轴12旋转至泄油孔122与连杆油槽211连通时,从连杆连接端21与平衡块13之间的间隙流出的润滑油由于无法被甩向壳体等部件,故而能够减少因润滑油液滴撞击壳体等部件破碎而形成的油雾的量,从而减少冷媒中携带的润滑油的量,减少使用本实施例的曲轴组件的压缩机的排油量。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5和图6,泄油孔122设置于偏心轴12朝向平衡块13的下端部,且位于偏心轴12远离主轴11中心线的侧部(具体地,由于偏心轴12相对于主轴11偏心设置,因此,在偏心轴12的相对的两侧部中,有一侧部靠近主轴11的中心线,而另一侧部侧远离主轴的中心线),连杆油槽211 设置于连杆连接端21朝向平衡块13的下端部。在偏心轴12旋转过程中,偏心轴12上离主轴11中心线越远的位置受到的离心力越大,如此,将泄油孔122设置在偏心轴12远离主轴 11中心线的位置处,能够增大从泄油孔122流出的润滑油的量。而将泄油孔122设置于偏心轴12的下端部分,将连杆油槽211设置于连杆连接端21的下端部分,润滑油能以较短的距离流动至从连杆连接端21和平衡块13之间的间隙流出,避免润滑油在泄油孔122及连杆油槽211内拥堵,而导致润滑油在泄油孔122与连杆油槽211连通时仍然无法连续的泄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偏心轴12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偏心油槽123,偏心油槽123的一端与泄油孔122连通,偏心油槽123的另一端螺旋延伸至偏心轴12背离平衡块13的上端部,从泄油孔122流出的润滑油能够流入偏心油槽123内,从而增加进入偏心轴12与连杆连接端21的间隙内的润滑油的量,随偏心轴12的转动更好的润滑偏心轴12与连杆连接端21。此外,偏心油槽123螺旋延伸至偏心轴12的上端部不超出连杆连接端21,即润滑油被连杆连接端21限制在偏心轴12与连杆连接端21的间隙内,而无法通过偏心油槽123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偏心油槽123的螺旋方向与偏心轴12的旋转方向相反,比如,如图5所示,偏心轴12顺时针转动时,偏心油槽123逆时针螺旋设置。这样,当润滑油进入偏心油槽123后,确保润滑油能够在连杆连接端21的内侧壁的粘性力,以及连杆连接端21的内侧壁与偏心轴12的外侧壁的摩擦力的作用下,沿偏心油槽123螺旋上升,从而充分润滑偏心轴12及连杆连接端2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连杆20还包括与连杆连接端21相对设置并与活塞30连接的连杆驱动端22,及两端分别与连杆连接端21和连杆驱动端22连接的杆体23。杆体23内设置有连杆油道231,连杆油道231的两端分别贯通连杆连接端21的内侧壁和连杆驱动端22的内侧壁,且在偏心轴12旋转过程中,偏心油槽123能够转动至与连杆油道231的第一端连通,如此,从泄油孔122流出的润滑油便可通过偏心油槽123进入连杆油道231并流动至连杆驱动端22的内侧壁处,从而润滑连杆驱动端22和套接于内的活塞30 销。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泄油孔122为沿偏心轴12的外侧壁的周向设置的条形孔,由于润滑油从泄油孔122的出流时,会受偏心轴12的离心力和其自身重力的影响,因此,润滑油的出流集中在泄油孔122朝向平衡块13的底部,如此,将泄油孔 122设置呈条形状的长孔,有助于增大通过泄油孔122流出的润滑油的量,使泄油孔122的整个孔口均能够用于出油。
此外,设置泄油孔122的长度与偏心轴12的外侧壁的周长的比值为1:10~1:8,即合理设置泄油孔122的长度尺寸,保证润滑油的泄出量,在具体实施例中,泄油孔122的长度可以为偏心轴12外侧壁周长的0.1、0.11、0.115、0.118、0.12、0.122或者0.125倍等,具体设计时,可以根据偏心轴12的尺寸大小,以及需要通过泄油孔122泄出的润滑油的量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本实施例种,如图5所示,沿偏心轴12的轴向,泄油孔122的宽度为0.5mm~1.5mm,即合理设置泄油孔122的宽度,以保证润滑油的顺畅出流。在具体实施例中,泄油孔122的宽度可以为0.5mm、0.6mm、0.8mm、1.0mm、1.2mm或者1.5mm等。具体设计时,可以根据偏心轴12的尺寸大小、泄油孔122的长度大小,以及需要通过泄油孔122泄出的润滑油的量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连杆油槽211设置于连杆连接端21背离连杆驱动端22的侧部,即泄油孔122于背离连杆驱动端22的一侧与连杆油槽211连通,而于朝向连杆驱动端22的一侧与连杆油槽211错开,如图1和图3所示。这样,由于泄油孔 122设置于偏心轴12远离主轴11中心线的一侧,当泄油孔122与连杆油槽211连通时,偏心轴12远离主轴11中心线的一侧背离连杆驱动端22,即背离气缸的缸孔40,如图1和图2 所示,此时,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润滑油通过泄油孔122和连杆油槽211泄出,而仅有少量甚至几乎没有润滑油能够从泵油通道121的出口甩向缸孔40。反之,当泄油孔122与连杆油槽211错开时,偏心轴12远离主轴11中心线的一侧移动至朝向连杆驱动端22,即朝向气缸的缸孔40,如图3和图4所示,此时,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润滑油通过泵油通道121的出口甩出,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缸孔40,从而确保在泄油孔122与连杆油槽211错开时,能够有足量的润滑油从泵油通道121的出口甩出并进入缸孔40润滑缸孔4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连杆油槽211为设置于连杆连接端21朝向平衡块13的底部的缺口,即连杆油槽211实际为凹设于连杆连接端21内侧壁的底部的凹口,并且,沿连杆连接端21的内侧壁的周向,连杆油槽211的长度与连杆连接端21的内侧壁周长的比值为1:2~4:5,即连杆连接端21内侧壁1/2至4/5的位置处设置为连杆油槽211,这样,在偏心轴12的旋转过程中,泄油孔122有1/2至4/5的时间与连杆油槽211连通,而另外的时间则与连杆油槽211错开。如此,在偏心轴12的一个旋转周期内,通过设置连杆油槽211 的长度尺寸,即可控制泄油孔122与连杆油槽211的连通时间的长短,从而控制通过泄油孔 122泄露的润滑油的量,从而将从泵油通道121的出口流出并甩向缸孔40的润滑油的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过量供油,或者供油不足。实际生产时,可以根据压缩机在高频及低频工况下需要的润滑油量,来设计连杆油槽211的长度,从而保证压缩机在各个工况下均足量供油。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连杆油槽211的长度可以为连杆连接端21的内侧壁的周长的0.5、0.55、0.6、0.65、0.7、0.75或者0.8倍等。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计泄油孔122和连杆油槽211的尺寸,只要将泄油孔122的尺寸设置的足够大,并将连杆油槽211与泄油孔122的连通时间设置的足够大,即可以实现润滑油供给的两种极端状态。一种状态是,在泄油孔122与连杆油槽211错开的阶段,润滑油受到连杆20连接段的内侧壁的阻碍,无法顺利的从泄油孔122流出,此时,进入泵油通道121内的润滑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持续不断的全部通过泵油通道121的出口甩向缸孔40,用以润滑缸孔40;另一种状态是,在泄油孔122与连杆油槽211连通的阶段内,进入泵油通道121的润滑油能够持续不断的全部通过泄油孔122流出,此时,没有润滑油能够运动至通过泵油通道121的出口甩出,即无润滑油进入缸孔40,此时缸孔40的润滑依靠前一种状态下进入缸孔40的润滑油实现。
比如,在一具体地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对具体实施例中连杆油槽211和泄油孔122的尺寸大小进行说明。其中,图7为本实施例的曲轴组件的连杆20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图8为本实施例的曲轴组件的俯视图。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连杆油槽211的长度与连杆连接端21的内侧壁周长的比值为3:4。并且,使连杆油槽21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点(连杆油槽211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中心位置处)和连杆连接端21底部中心的连线(如图5中线L1所示)与杆体23(具体为如图7中线L2所示的杆体23的中线)的夹角α1为0°~90°,并使连杆油槽211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点(连杆油槽211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的中心位置处)和连杆连接端21底部中心的连线(如图7中线L3所示)与杆体23的夹角α2为0°~90°。即连杆油槽21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点和连杆连接端21底部中心的连线(如图7中线L1所示),与连杆油槽211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点和连杆连接端21底部中心的连线(如图7中线L3所示)之间的夹角β为90°,连杆连接端 21未设置连杆油槽211的部分占连杆连接端21的内侧壁的周长的1/4。
如此,当偏心轴12旋转至泄油孔122与连杆油槽211错开时,即泄油孔122移动至杆体23两侧0°~90°的范围内(如图7中夹角β所示范围内)时,润滑油全部通过泵油通道121的出口甩出至缸孔40,该区域对应为泵油通道121的出油区域,如图8中两虚线L4和L5限定的区域W。而当偏心轴12旋转至泄油孔122与连杆油槽211连通时,润滑油全部通过泄油孔122和连杆油槽211泄出,此时,没有润滑油从泵油通道121的出口甩出,即在该范围内泵油通道121不出油,该区域对应为泵油通道121的不出油区域,如图8中除区域W以外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理论上,图8中出油区域W的角度值应与图7 中夹角β的值相等,但是,当润滑油从通过泵油通道121的出口甩出时,润滑油会在偏心轴 12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偏向杆体23移动,从而使真正排出润滑油的出油区域W的角度值略小于理论夹角β的值。
在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夹角α1可以为0°、30°、44°、60°、75°、80°或者90°等,上述的夹角α2可以为0°、30°、45°、60°、75°、80°或者90°等,上述夹角的设计可以根据偏心轴12的旋转方向,以及旋转速度进行选择。比如,当偏心轴12顺时针旋转时,从泵油道通121的出口甩出的润滑油会受到顺时针方向的离心力的作用,且偏心轴12的旋转速度越快,润滑油甩出时受到的离心力越大,甩出后越能偏向杆体23移动,这样,当偏心轴12的旋转速度较快时,可以使连杆连接端21的未设置连杆油槽的部分整体位于杆体23 的右上方,即使上述的夹角α1为90°,夹角α2为0°,如图7中(b)所示;反之,当偏心轴12逆时针旋转时,从泵油道通121的出口甩出的润滑油受到逆时针方向的离心力的作用,偏心轴12的旋转速度较快时,可以使连杆连接端21的未设置连杆油槽的部分整体位于杆体 23的左下方,即使上述的夹角α1为0°,夹角α2为90°,如图7中(c)所示;而随着偏心轴12的旋转速度的减小,润滑油甩出后受到的离心力减小,此时,可以通过调整α1和α2的角度值,以确保较低转速下润滑油仍然能够甩向缸孔40,如图7中(a)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和图9,其中,图9为本实施例的曲轴组件的曲轴10的平衡块13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平衡块13朝向偏心轴12的顶部还设置有容纳槽131,容纳槽131与连杆油槽211连通,即容纳槽131位于连杆油槽211的正下方,平衡块13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漏油孔132,漏油孔132贯通平衡块13的顶部和底部,并连通容纳槽131。如此,从泄油孔122流出的润滑油进入连杆油槽211后,能够进一步下落至容纳槽131内,并通过漏油孔132流出至于套接在主轴11外部的轴承60接触,从而润滑轴承60。如此,在平衡块13上设置容纳槽131和漏油孔132,用于引导进入连杆油槽211内的润滑油部分流动至与轴承60 接触,从而润滑轴承60,从而使使用本实施例的曲轴组件的压缩机在保证缸孔40润滑的前提下,还能增加对轴承60的润滑,降低轴承60出的摩擦和噪音,提高主轴11的转动顺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9所示,容纳槽131为绕偏心轴12设置的弧形槽,或者环形槽,平衡块13上设置有两个漏油孔132,且两漏油孔132分别位于偏心轴12的两侧。即进入容纳槽131的润滑油够通过两漏油孔132流出至轴承60处,从而实现对轴承60的多点润滑,轴承60润滑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9所示,漏油孔132为条形孔,条形孔的一长边与容纳槽131 的侧边相连,润滑油从漏油孔132的长边流入,并且,沿偏心轴12的径向,漏油孔132的宽度为0.5mm~1.5mm,确保提供适量的润滑油润滑轴承60。在具体地实施例中,漏油孔132的宽度可以为0.5mm、0.8mm、1.0mm、1.2mm或者1.5mm等,设计时,可以根据轴承60 所需的润滑油的量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可以理解地,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漏油孔132也可以为圆孔,此时,将漏油孔132 设置于容纳槽131的槽底,使进入容纳槽131的润滑油直接从槽底通过漏油孔132流出。此时,可以设置漏油孔132的直径为0.5mm~1.5mm,具体可以为0.5mm、0.8mm、1.0mm、1.2mm或者1.5mm等。
本实用新型上述各实施例的曲轴组件,其能够减少曲轴10整个运转周期内泵送至缸孔 40处的润滑油,从而避免曲轴10在高速运转工况下出现过量泵油,从而确保使用各实施例的曲轴组件的变频压缩机在保证缸孔40润滑的基础上,减少吐油量,实现高频工况下的连续稳定供油,确保变频压缩机在高频及低频工况下均能够高效可靠运行,变频压缩机变频运行更加稳定,更加能够节省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变频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曲轴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压缩机,通过使用上述的各实施例的曲轴组件,使得压缩机在高频及低频工况下均能够实现连续稳定供油,缸孔得以有效润滑,且在高频工况下,亦不会出现过量泵油的情况,从而使得压缩机的运行更加稳定、高效。
可以理解地,该变频压缩机还具有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曲轴组件的其他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其包括上述的变频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由于使用了上述各实施例的变频压缩机,使得制冷设备在低频及高频工况下均能够平稳运行,制冷设备的运行稳定度提升,制冷效果提升,运行耗能更低,使用寿命延长。
可以理解地,制冷设备还具有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压缩机的其他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制冷设备可以为冰箱、空调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曲轴组件,包括曲轴和连杆,所述曲轴包括主轴、平衡块和偏心轴,所述偏心轴通过所述平衡块偏心安装于所述主轴的一端,所述主轴设置有主轴油槽,所述偏心轴内设置有延伸至所述主轴并与所述主轴油槽连通的泵油通道,所述泵油通道的出口延伸至贯通所述偏心轴背离所述主轴的端部,所述连杆包括套接于所述偏心轴的连杆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的外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泵油通道的泄油孔,所述连杆连接端的内侧壁设置有连杆油槽,所述连杆连接端和所述平衡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杆油槽与所述间隙连通;所述偏心轴相对所述连杆连接端转动时,所述泄油孔能够转动至与所述连杆油槽连通或者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孔设置于所述偏心轴朝向所述平衡块的下端部,且位于所述偏心轴远离所述主轴中心线的侧部,所述连杆油槽设置于所述连杆连接端朝向所述平衡块的下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还包括与所述连杆连接端相对设置的连杆驱动端,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杆连接端和所述连杆驱动端连接的杆体,所述连杆油槽设置于所述连杆连接端背离所述连杆驱动端的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油槽为设置于所述连杆连接端的内侧壁朝向所述平衡块的底部的缺口,且沿所述连杆连接端的内侧壁的周向,所述连杆油槽的长度与所述连杆连接端的内侧壁周长的比值为1:2~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杆连接端的内侧壁的周向,所述连杆油槽的长度与所述连杆连接端的内侧壁周长的比值为3:4,且所述连杆油槽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点和所述连杆连接端底部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杆体的夹角为0°~90°,所述连杆油槽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点和所述连杆连接端底部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杆体的夹角为0°~9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孔为沿所述偏心轴的外侧壁的周向设置的条形孔,所述泄油孔的长度与所述偏心轴的外侧壁的周长的比值为1:10~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孔的宽度为0.5mm~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朝向所述偏心轴的顶部还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连杆油槽连通,所述平衡块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所述平衡块的顶部和底部的漏油孔,所述漏油孔连通所述容纳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为绕所述偏心轴设置的弧形槽或者环形槽,所述平衡块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漏油孔,且两所述漏油孔分别位于所述偏心轴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偏心油槽,所述偏心油槽的一端与所述泄油孔连通,所述偏心油槽的另一端螺旋延伸至所述偏心轴背离所述平衡块的上端部且不超出所述连杆连接端;所述偏心油槽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偏心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11.一种变频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曲轴组件。
12.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频压缩机。
CN202121214869.8U 2021-06-01 2021-06-01 曲轴组件、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14944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4869.8U CN214944832U (zh) 2021-06-01 2021-06-01 曲轴组件、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4869.8U CN214944832U (zh) 2021-06-01 2021-06-01 曲轴组件、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4832U true CN214944832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57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14869.8U Active CN214944832U (zh) 2021-06-01 2021-06-01 曲轴组件、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48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12896A (en) Lubricating system for rotary horizontal crankshaft hermetic compressor
JP7029002B2 (ja) クランク軸アセンブリ、圧縮機、及び冷凍機器
CN214944832U (zh) 曲轴组件、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07111430U (zh) 曲轴、滚动转子式微型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CN214577618U (zh) 曲轴、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4533435U (zh) 曲轴、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4741941U (zh) 曲轴、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US20230184242A1 (en) Crankshaft, inverter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JP6498405B2 (ja) 圧縮機
CN214196667U (zh) 一种曲轴、压缩机以及电器
CN115434890A (zh) 曲轴组件、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4577616U (zh)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2412799A (zh) 一种曲轴、压缩机、压缩机的供油方法以及电器
WO2020083310A1 (zh) 旋转机械的供油机构以及旋转机械
CN114992091B (zh)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冰箱
CN115199507A (zh) 曲轴、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4577620U (zh) 泵油结构、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5199506A (zh) 曲轴、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5199505A (zh) 曲轴、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2392727B (zh) 油路结构、曲轴、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8953564U (zh) 一种曲轴组件及包括该曲轴组件的压缩机、空调器
CN220890445U (zh) 泵油装置及压缩机
CN217582496U (zh) 旋转机械
CN215213836U (zh)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8030610U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