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39181U - 可水平开启的浮桥 - Google Patents

可水平开启的浮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39181U
CN214939181U CN202120846074.2U CN202120846074U CN214939181U CN 214939181 U CN214939181 U CN 214939181U CN 202120846074 U CN202120846074 U CN 202120846074U CN 214939181 U CN214939181 U CN 214939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section
movable
floating
ponto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460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运动
张凯
曲春升
刘波
李铭
俞欣
胡云天
王新磊
王雨至
符超然
孙海云
余天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460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39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39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39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浮桥对称设置,且所述浮桥一侧依次包括固定栈桥段、过渡跨桥段和可动浮桥段;所述固定栈桥段通过桥墩固定,一端通过桥台与河岸连接;所述过渡跨桥段连接于所述固定栈桥段与所述可动浮桥段之间;所述可动浮桥段的端部设置端部固定架,并在端部与所述过渡跨桥段衔接,并通过锚固组件固定,并通过驱动装置开启或闭合所述可动浮桥段;且相对设置的可动浮桥段之间设有中间跳板,所述中间跳板转动连接于任意一个所述可动浮桥段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和维护成本低、适应性较强,且能满足通航水域的多次开启或者闭合的要求。

Description

可水平开启的浮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运浮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水平开启的浮桥。
背景技术
浮桥,即用船体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主要用于常规人行或应急抢险。
常规的浮桥为固定式浮桥,阻断了河道通航。当船舶需要通航时,对固定式浮桥反复进行拆装,费时费力。并且该固定式浮桥多为复合材料作成的浮体结构,虽然耐腐蚀性好、价格便宜,但是自重轻,稳定性差,不利于在水文条件较差的工况环境下使用。
应急浮桥,虽然架设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但是在需要通航的水域难以满足定期、多次开启的要求。
为此,本实用新型亟需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且能方便开启的浮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水平开启的浮桥,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拆装不便,难以满足通航水域定期多次开启的要求,工况环境适应性差的缺陷,实现结构简单、运行和维护成本低、适应性较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浮桥的组成结构对称设置,且所述浮桥一侧的组成结构依次包括固定栈桥段、过渡跨桥段和可动浮桥段;
其中,所述固定栈桥段通过桥墩固定,一端通过桥台与河岸连接;
其中,所述过渡跨桥段连接于所述固定栈桥段与所述可动浮桥段之间;所述可动浮桥段的端部设置端部固定架,并在端部与所述过渡跨桥段衔接,通过锚固组件固定,并通过驱动装置开启或闭合所述可动浮桥段;
而且相对设置的可动浮桥段之间设有中间跳板,所述中间跳板转动连接于任意一个所述可动浮桥段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可动浮桥段与所述过渡跨桥段之间设有浮平台,所述端部固定架连接于所述浮平台的两侧;
其中,所述浮平台底部设有若干个浮箱,所述可动浮桥段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浮平台,所述过渡跨桥段搭接于所述浮平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端部固定架为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多个管桩。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浮平台可沿所述端部固定架的轴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浮桥段相对的端面上均设置有缓冲垫;且所述可动浮桥段的底部设有浮箱或船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中间跳板一端与卷扬机相接,所述卷扬机固定于所述可动浮桥段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中间跳板通过销轴与所述可动浮桥段连接,并通过钢丝绳与所述卷扬机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锚固组件包括锚碇和锚缆,所述锚缆一端固定于所述锚碇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可动浮桥段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驱动装置为外挂动力马达或独立设置的专用船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所述外挂动力马达或专用船舶均位于所述可动浮桥段的自由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可开启浮桥,能够使用较小的驱动力实现较宽的开启口,以使吨位较大的大型船舶通过;同时结构简单、建造速度快、运行和维护成本低,适应性较强。
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的可开启浮桥开启时,通过动力系统在垂直水平面的方向拉起浮体,需要克服浮体自身的重力,以及浮体的浮力,进而需要较大的驱动力,以使驱动装置的设计要求较高;同时,对浮体(也即本实用新型中的可动浮桥段)的长度有限制,因为浮体长度越长开启成本较高,因此无法满足较长长度的浮体开启。
相比而言,本实用新型由于可动浮桥段是浮在水面上,水平开启时仅需提供水平方向的驱动力即可,无需克服可动浮桥段自身的重力和浮力,进而所需要的驱动力较小,驱动装置的设计因此较为简单,布设安装较为方便。主要是能实现较长长度的可动浮桥段的开启,确保浮桥开启的开口较宽,以便于吨位较大的大型船舶通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的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固定栈桥段; 20:过渡跨桥段; 30:可动浮桥段;
40:中间跳板; 50:桥台; 60:锚固组件;
61:锚碇; 62:锚缆; 70:端部固定架;
80:驱动装置; 90:浮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并未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多用于应急抢险,以及人行、公路、铁路使用。浮桥架设在内河、湖泊和近海的工况环境中。
在本实用新型中,浮桥的组成结构对称设置,浮桥的一侧的组成结构依次包括固定栈桥段10、过渡跨桥段20和可动浮桥段30;浮桥中具体的固定栈桥段10、过渡跨桥段20和可动浮桥段30等结构的长度无需完全对称,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即可。
其中,固定栈桥段10通过桥墩固定在水平面上,且一端通过桥台50衔接固定于岸边,固定栈桥段10的底面始终高于水平面,用于吃水浅的内河口,通过固定栈桥段10使浮桥伸出河岸/海岸,满足浮桥对吃水深度的要求。
其中,过渡跨桥段20连接于固定栈桥段10和可动浮桥段30之间,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涨潮时海平面上升,落潮时海平面下降导致的固定栈桥段10与可动浮桥段30之间的高度差过大,进而导致整个浮桥的坡度变化明显。
另外,可动浮桥段30通过端部固定架70与过渡跨桥段20衔接,且可动浮桥段30通过锚固组件60固定,并通过驱动装置80控制可动浮桥段30的开启和闭合,实现浮桥在水平面上的水平开启。
具体的,可动浮桥段与过渡跨桥段之间设有浮平台90,端部固定架连接于浮平台90的两侧;其中,浮平台90底部设有若干个浮箱,可动浮桥段一端转动连接于浮平台90上,具体是可以通过绳索将可动浮桥段连接于浮平台90上,以使可动浮桥段绕浮平台90转动;过渡跨桥段搭接于浮平台90上,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过渡跨桥段与浮平台90之间的连接。
也可以将浮平台90理解为可动浮桥段里面的一部分,相当于可动浮桥段包括浮平台90和可动浮桥体(图中未标号),浮平台90主要起连接作用,可动浮桥体用于打开或者闭合,进而实现浮桥的水平开启。
除此而外,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可动浮桥段30之间设有中间跳板40,中间跳板40转动连接在其中任意一个可动浮桥段30上,能够实现相对设置的两个可动浮桥段30的自动分离。
可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可开启浮桥,能够使用较小的驱动力实现较宽的开启口,以使吨位较大的大型船舶通过;同时结构简单、建造速度快、运行和维护成本低,适应性较强。
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的可开启浮桥在开启时,通过动力系统在垂直水平面的方向拉起浮体。
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现有技术中的可开启浮桥在垂直方向拉起时需要克服浮体自身的重力,以及浮体的浮力,进而需要较大的驱动力,以使驱动装置80的设计要求较高;同时,对浮体(也即本实用新型中的可动浮桥段30)的长度有限制,因为浮体长度越长开启成本较高,因此无法满足较长长度的浮体开启,也即浮桥开口较小,能够从该浮桥穿过的船舶有限。
相比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由于可动浮桥段30是浮在水面上,水平开启时仅需提供水平方向的驱动力即可,无需克服可动浮桥段30自身的重力和浮力,进而所需要的驱动力较小,驱动装置80的设计因此较为简单,布设安装较为方便。主要是能实现较长长度的可动浮桥段30的开启,确保浮桥开启的开口较宽,以便于吨位较大的大型船舶通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中间跳板4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可动浮桥段30上,中间跳板40的另一端与卷扬机连接,卷扬机固定安装在可动浮桥段30上,通过卷扬机控制实现中间跳板40的抬起或者落下,进而实现可水平开启的浮桥的搭建与拆卸工作。
具体的,中间跳板40一端与可动浮桥段30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采用销轴连接;卷扬机通过钢丝绳与中间跳板40的另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浮桥在中间跳板40处断开,使相对的两个可动浮桥段30之间存在避让间隙,便于可动浮桥段30水平开启或者关闭。当位于可动浮桥段30上的中间跳板40抬起后,驱动装置80控制可动浮桥段30开启,船舶从水平开启的浮桥中间通过;当位于可动浮桥段30上的中间跳板40落下时,浮桥可满足人员通行。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相对的两个可动浮桥段30之间发生碰撞,在可动浮桥段30相对的端面均设置有缓冲垫(图中未示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端部固定架70可以为多个管桩,相当于垂直水平面设置的水泥管柱,用于承载浮平台90以及可动浮桥段30的拉力以及剪切力,同时限制浮平台90以及可动浮桥段30在水平面上的平动位移,为可动浮桥段30开启奠定基础。
其中,端部固定架70根据实际应用中,所受力的大小进行具体设定。在浮平台90上设置有与端部固定架70结构相匹配的抱紧箍(图中未示出),能够使浮平台90沿端部固定架70的轴向进行位移,以便于浮平台90根据水平面的高低适应性的调整在端部固定架70上的位置。
与此同时,过渡跨桥段20一端直接搭接在浮平台90上,过渡跨桥段20的另一端与固定栈桥段10铰接,以使过渡跨桥段20可以沿着与固定栈桥段10铰接的位置实现小范围的旋转,适应浮平台90根据水平面的高低进行的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锚固组件60包括锚碇61和锚缆62,锚缆62一端固定于锚碇61上,另一端固定于可动浮桥段30的相应部位。其中,锚碇61和锚缆62均位于水中,并且锚缆62缠绕设置,需要开启可动浮桥段30的时候,事先将锚缆62松开,从而使锚缆62随着可动浮桥段30同步移动保持在可动浮桥段30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80设置有两种,第一种驱动可动浮桥段30开启的形式可以为带有外挂动力马达的船墩,船墩位于可动浮桥段30远离端部固定架70的一端,船墩围绕端部固定架70呈弧形路线在水面上移动,使可动浮桥段30完全打开。
第二种驱动可动浮桥段30开启的形式可以是在浮桥以外采用专用船舶推拉可动浮桥段30,进而实现可动浮桥段30的开启后者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浮桥开启时,需要事先将中间跳板40抬起,再将锚固组件60中的锚缆62松开,然后再通过船墩或者专用船舶推开可动浮桥段3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桥的组成结构对称设置,且所述浮桥一侧的组成结构依次包括固定栈桥段、过渡跨桥段和可动浮桥段;
其中,所述固定栈桥段通过桥墩固定,一端通过桥台与河岸连接;
其中,所述过渡跨桥段连接于所述固定栈桥段与所述可动浮桥段之间;所述可动浮桥段的端部设置端部固定架,并在端部与所述过渡跨桥段衔接,通过锚固组件固定,并通过驱动装置开启或闭合所述可动浮桥段;
而且相对设置的可动浮桥段之间设有中间跳板,所述中间跳板转动连接于任意一个所述可动浮桥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浮桥段与所述过渡跨桥段之间设有浮平台,所述端部固定架连接于所述浮平台的两侧;
其中,所述浮平台底部设有若干个浮箱,所述可动浮桥段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浮平台,所述过渡跨桥段搭接于所述浮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固定架为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多个管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平台可沿所述端部固定架的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浮桥段相对的端面上均设置有缓冲垫;且所述可动浮桥段的底部设有浮箱或船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跳板一端与卷扬机相接,所述卷扬机固定于所述可动浮桥段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跳板通过销轴与所述可动浮桥段连接,并通过钢丝绳与所述卷扬机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组件包括锚碇和锚缆,所述锚缆一端固定于所述锚碇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可动浮桥段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外挂动力马达或独立设置的专用船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水平开启的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动力马达或专用船舶均位于所述可动浮桥段的自由端。
CN202120846074.2U 2021-04-23 2021-04-23 可水平开启的浮桥 Active CN214939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6074.2U CN214939181U (zh) 2021-04-23 2021-04-23 可水平开启的浮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6074.2U CN214939181U (zh) 2021-04-23 2021-04-23 可水平开启的浮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39181U true CN214939181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66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46074.2U Active CN214939181U (zh) 2021-04-23 2021-04-23 可水平开启的浮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39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6740B1 (en) Underwater traffic tunnel
CA2546588C (en) Articulated false seabed
US4003473A (en) Combined marine ramp transfer and mooring system
CN113235394A (zh) 可水平开启的浮桥
WO2003091092A1 (fr) Procede de reduction de la puissance de la houle due au vent exercee sur une plateforme a site de fixation a la surface de l'eau et plateforme associee
CN214939181U (zh) 可水平开启的浮桥
CN203095441U (zh) 滩涂组合式浮吊
US7600946B2 (en) Mooring arrangement provided with floating mobile systems for moving booms
CN101487228A (zh) 浮式通岸装置
CN201358438Y (zh) 浮式通岸装置
CN202164066U (zh) 一种大型物件的吊装装置
CN214613878U (zh) 一种可折叠的半浮动式码头
CN217870049U (zh) 一种桥梁施工钢围堰下沉装置
CN215289910U (zh) 一种用于大水位差区域的水陆衔接系统
KR102610707B1 (ko) 수상 부유식 도개교
CN217128120U (zh) 一种适用于通航孔控流的装置
CN212375795U (zh) 一种水下地锚式游艇码头的结构
CN214607976U (zh) 一种水上吊装设备
CN210258748U (zh) 船舶固定系统
CN220924468U (zh) 一种湖泊用浮坞
CN203391972U (zh) 简易搭设式海上浮体之间连接跳板
CN216339336U (zh) 一种浮漂式船舶拦截装置
CN200957882Y (zh) 包含升降假首的大吨位直达运输船舶
CN106477002A (zh) 一种人工浮岛
JP2923167B2 (ja) 運河式港湾施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