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38945U - 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938945U CN214938945U CN202120357767.5U CN202120357767U CN214938945U CN 214938945 U CN214938945 U CN 214938945U CN 202120357767 U CN202120357767 U CN 202120357767U CN 214938945 U CN214938945 U CN 2149389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rmeable
- force
- force unloading
- sand
- spo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其包括沿地表向地底方向依次设置的地面渗透层、沙土渗透层和砂石渗透层,地面渗透层包括若干紧密排列的透水砖,透水砖连接有卸力件,卸力件穿入沙土渗透层并与沙土渗透层连接。本申请具有提高海绵路面的承载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向海绵一样能够进行自我旱涝调节以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或环境变化产生的不良影响。海绵城市是一个整体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包括自然水体或人工水系、绿地、花园、路面、地下管网、泵站等,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至各水系内。
海绵式路面是收集雨水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海绵城市的首个关键点。为了实现雨水快速渗透至路面下的排水管道内,一般会采用透水砖进行路面铺设,同时配合透水沙、透水石形成的透水基层进行建设。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透水砖、透水沙和透水石等透水材料为了实现快速透水的功能而具有多孔的结构,该多孔结构导致海绵路面的承载力和强度大大降低,尽管目前对透水砖等透水材料的制作工艺具有突破性的进步,使得透水材料的强度得到提高,但仍难以解决海绵路面承载力不足而无法广泛应用于机动车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海绵路面的承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其拥有较高的承载力并能应用于机动车道。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沿地表向地底方向依次包括地面渗透层、沙土渗透层和砂石渗透层,所述地面渗透层包括若干紧密排列的透水砖,所述透水砖连接有卸力件,所述卸力件穿入所述沙土渗透层并与所述沙土渗透层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砖受到的压力通过卸力件传导至沙土渗透层内,使得地面渗透层的承载力得到了提高,有效降低了地面渗透层下陷至沙土渗透层的概率,进而使得本申请公开的海绵式路面能应用于重量较大的机动车行驶用的机动车道。
可选的,所述卸力件贯穿所述沙土渗透层并与所述砂石渗透层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卸力件与位于更深处的砂石渗透层连接能进一步提高卸力件对透水砖的卸力效果,进而进一步提高地面渗透层的承载力。同时,贯穿沙土渗透层设置的卸力件对沙土渗透层具有加固效果,能提高沙土渗透层对地面渗透层的承载力,从而再次进一步提高了地面渗透层的承载力。
可选的,所述卸力件包括若干卸力柱,所述卸力柱呈竖直设置,所述卸力柱与所述透水砖连接,所述卸力柱与所述砂石渗透层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砖通过多根卸力柱将压力传导至砂石渗透层内,同时也借助多根卸力柱固定连接于沙土渗透层和砂石渗透层,从而降低了透水砖发生横向偏移的概率,提高了地面渗透层的抗变形能力。
可选的,所述卸力件还包括卸力座,所述卸力柱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卸力座,所述卸力座埋设于所述砂石渗透层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卸力座的设置不仅降低了每根卸力柱单独承受的压力,提高卸力柱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提高卸力件在砂石渗透层内连接的稳定性,进而增强卸力件的抗变形能力。
可选的,所述透水砖开设有若干卸力槽,所述卸力件还包括用于插接于所述卸力槽内的卸力插头,所述卸力插头固定连接于所述卸力柱远离所述卸力座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卸力插头与卸力槽的设置使得透水砖与卸力件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当透水砖发生损坏时,可避免将地面渗透层、沙土渗透层和砂石渗透层重新进行铺设,可改为更换损坏的透水砖进行地面渗透层的修复,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道路养护的成本。
可选的,所述卸力槽和所述卸力插头均呈圆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圆形设置的卸力槽与卸力插头能减少卸力插头在卸力槽内滑动时与透水砖发生碰撞的强度,从而降低卸力插头发生损坏的概率,延长卸力插头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卸力插头的直径大于所述卸力柱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直径的卸力插头与透水砖具有更强的连接稳定性,从而降低透水砖发生横向偏移变形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卸力插头朝向所述卸力柱的一面于所述沙土渗透层朝向所述透水砖的一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卸力件通过卸力插头搭接于沙土渗透层的顶面,不仅提高了卸力件在沙土渗透层内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透水砖形成的地面渗透层与沙土渗透层连接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透水砖通过卸力件将顶面受到的压力传导至地下的沙土渗透层,从而降低透水砖受到的压力,即提高了地面渗透层的承载能力,使得本申请公开的海绵式路面能应用于机动车道;
2.卸力座的设置不仅提高了卸力件的卸力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卸力件与砂石渗透层的连接稳定性;
3.卸力插头与卸力槽的设置实现了透水砖的可拆卸更换,从而降低了地面渗透层的养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透水砖和卸力件的连接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地面渗透层;11、透水砖;111、卸力槽;2、沙土渗透层;3、砂石渗透层;4、卸力件;41、卸力座;42、卸力柱;43、卸力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参照图1,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包括地面渗透层1、沙土渗透层2、砂石渗透层3和卸力件4,地面渗透层1、沙土渗透层2和砂石渗透层3沿地表向地底方向依次设置,卸力件4连接于地面渗透层1、沙土渗透层2和砂石渗透层3之间。
参照图1,地面渗透层1由若干透水砖11紧密排列组成,沙土渗透层2由透水沙铺设填充形成,砂石渗透层3由透水砂石铺设填充形成。由地面渗透层1、沙土渗透层2和砂石渗透层3组成海绵式的可渗透路面,使得落在地面渗透层1顶面的雨水能通过地面渗透层1、沙土渗透层2和砂石渗透层3快速向地底渗透,最后进入埋设于低下的雨水管道内,从而实现减少路面表面积水,提高路面含水量,降低热岛效应等效果。
参照图1和图2,透水砖11呈方形设置,透水砖11的底面开设有若干卸力槽111,卸力件4通过卸力槽111与透水砖11连接。卸力槽111应在透水砖11的底面均匀分布设置,使得透水砖11的受力均匀。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卸力槽111设置有四个,卸力槽111呈圆形设置,四个卸力槽111分设于透水砖11底部的四角。
参照图2,卸力件4包括卸力座41、若干卸力柱42和若干卸力插头43。卸力柱42与卸力插头43的数量相同,且卸力插头43与卸力槽111的数量相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卸力柱42、卸力槽111设置有四个,且卸力柱42、卸力槽111和卸力插头43一一对应。
参照图2,具体的,卸力座41呈圆形设置,卸力座41埋设于砂石渗透层3内,卸力座41呈水平设置。四个卸力柱42均固定连接于卸力座41的顶面,且四个卸力柱42均匀分布于卸力座41的顶面。
参照图1和图2,卸力柱42呈竖直设置,卸力柱42贯穿沙土渗透层2,具体的,卸力柱42较低的一端位于砂石渗透层3内,另一端位于地面渗透层1内。卸力柱42较低的一端与卸力座41固定连接,卸力柱42较高的一端与对应的卸力插头43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卸力柱42、卸力座41和卸力插头43可利用混凝土浇筑成型,当然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卸力柱42可与卸力座41和卸力插头43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卸力柱42、卸力座41和卸力插头43为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使得卸力柱42、卸力座41和卸力插头43具有较强的连接稳定性和强度。
参照图1和图2,卸力插头43呈圆形设置,卸力插头43与对应的卸力槽111插接配合,卸力插头43与卸力柱42同轴设置,卸力插头43的直径大于卸力柱42的直径。当卸力座41准确安装至对应位置时,卸力插头43的底面与透水砖11的顶面抵接,使得卸力柱42能在卸力座41和卸力插头43的作用下紧紧固定于沙土渗透层2内并对沙土渗透层2进行加固。当卸力插头43与对应的卸力槽111插接配合时,卸力插头43插入透水砖11四分之一内,此时透水砖11的透水性能较好,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强度。
进行本申请路面的施工步骤如下:先铺一层透水砂石,然后对透水砂石进行场平,接着根据透水砖11的排列位置对应放置卸力件4,使得卸力座41的底面抵接于透水砂石的顶面形成砂石渗透层3。继续铺设透水砂石至透水砂石没过卸力座41。换用透水沙铺设至砂石渗透层3上直至透水沙与卸力插头43的底面齐平,此时透水沙形成沙土渗透层2。最后根据卸力插头43的位置将透水砖11准确安装至卸力插头43上,使得透水砖11形成地面渗透层1,从而完成路面的施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的实施原理为:雨滴落至透水砖11的顶面后被多孔设置的透水砖11吸收并进行逐层渗透,实现路面吸水的效果。当有机动车在透水砖11顶面行驶通过时,透水砖11受到的压力依次通过卸力插头43、卸力柱42和卸力座41传导至沙土渗透层2和砂石渗透层3内,实现对透水砖11的保护效果,从而变相提高了海绵路面的承载力。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沿地表向地底方向依次包括地面渗透层(1)、沙土渗透层(2)和砂石渗透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渗透层(1)包括若干紧密排列的透水砖(11),所述透水砖(11)连接有卸力件(4),所述卸力件(4)穿入所述沙土渗透层(2)并与所述沙土渗透层(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件(4)贯穿所述沙土渗透层(2)并与所述砂石渗透层(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件(4)包括若干卸力柱(42),所述卸力柱(42)呈竖直设置,所述卸力柱(42)与所述透水砖(11)连接,所述卸力柱(42)与所述砂石渗透层(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件(4)还包括卸力座(41),所述卸力柱(42)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卸力座(41),所述卸力座(41)埋设于所述砂石渗透层(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11)开设有若干卸力槽(111),所述卸力件(4)还包括用于插接于所述卸力槽(111)内的卸力插头(43),所述卸力插头(43)固定连接于所述卸力柱(42)远离所述卸力座(41)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槽(111)和所述卸力插头(43)均呈圆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插头(43)的直径大于所述卸力柱(42)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插头(43)朝向所述卸力柱(42)的一面于所述沙土渗透层(2)朝向所述透水砖(11)的一面抵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57767.5U CN214938945U (zh) | 2021-02-06 | 2021-02-06 | 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57767.5U CN214938945U (zh) | 2021-02-06 | 2021-02-06 | 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938945U true CN214938945U (zh) | 2021-11-30 |
Family
ID=79121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57767.5U Active CN214938945U (zh) | 2021-02-06 | 2021-02-06 | 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938945U (zh) |
-
2021
- 2021-02-06 CN CN202120357767.5U patent/CN2149389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74499U (zh) | 一种用于处理河道岸边雨水排水的生态多维滞留系统 | |
CN211596246U (zh) |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 |
CN110700038A (zh) | 抵抗荷载、含排水功能的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市政路面 | |
CN107386048A (zh) | 适用于北方的地热融雪、降噪截污的雨水收集生态路面 | |
CN103981785A (zh) | 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 | |
CN106917522A (zh) |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室外停车位系统 | |
CN110158650A (zh) | 一种设置防水和排水体系的地下结构 | |
CN211815260U (zh) | 一种便于恢复透水性能的透水铺装 | |
CN105484132B (zh) | 一种新型透水人行道铺装的施工方法 | |
CN108342943B (zh) |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路基的海绵城市透水铺装路面 | |
CN202265891U (zh) | 一种渗透式雨水排水管 | |
CN214938945U (zh) | 一种海绵式可渗透路面 | |
CN203866664U (zh) | 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 | |
CN207469190U (zh) | 一种高效排水的渗渠结构 | |
CN215670013U (zh) | 巩固型地下水扑满储水设备构造 | |
CN205529776U (zh) | 一种路面不透水道路的渗水结构 | |
CN212895759U (zh) | 一种沉降支撑型广场透水铺装结构 | |
CN213507874U (zh) | 一种防滑型步道石 | |
CN212053981U (zh) | 一种室外停车坪 | |
CN210597267U (zh) | 一种具有抗浮防渗、过滤功能的排水结构 | |
CN210288015U (zh) |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人行道 | |
CN210636259U (zh) |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 |
CN206503044U (zh) | 一种复合型抗压路基 | |
CN111749073A (zh) | 一种基于既有道路基层透水改造技术 | |
CN207469023U (zh) | 适用于北方的地热融雪、降噪截污的雨水收集生态路面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