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30310U - 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30310U
CN214930310U CN201920452839.7U CN201920452839U CN214930310U CN 214930310 U CN214930310 U CN 214930310U CN 201920452839 U CN201920452839 U CN 201920452839U CN 214930310 U CN214930310 U CN 214930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inflatable
rear end
awning
end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528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30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30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属于交通工具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主充气支撑构件,主充气支撑构件上设置有一个以上气门嘴,主充气支撑构件包括前端连接构件;在前端连接构件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件,且在前端连接构件上还安装有后端悬空构件;前端连接构件与后端悬空构件分别由一个以上气柱袋组成;在前端连接构件与后端悬空构件的顶部还覆盖安装有第一防雨布。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包括电动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在内的大多数两轮车三轮车以及小型敞篷四轮车使用,能够起到防雨遮阳的效果;使其收放方便,安装步骤简单,结构多样化,支撑结构有效可靠,能够对敞篷车椅子的后部进行防雨保护,具有一定的气动性能,适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交通工具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
背景技术
如今选择机动车代步出行的人越来越多,造成道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堵车也成为家常便饭。其原因除了是一部分城市交通规划不合理外,最大的因素是有限的城市道路交通无法满足日夜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再加上机动本身车体型较大更为占用路面资源,因此为了减少交通拥堵带来的困扰以及从经济角度考虑,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车型较小出行方便且经济实惠的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或小型三轮车,但这类车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没有雨棚,下雨天无法出行,也因此需要解决这类车雨天无法出行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有很多人提出过解决方案,市面上有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产品,这其中解决问题较好的产品就是在无雨棚车上安装一个可收放的附加雨棚,但这类附加雨棚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同时又出现了另外的问题,也导致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使用不方便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这类雨棚大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安装和收放不方便,有的是安装不方便,需要专业的师傅进行安装。有的是收放不方便,收拢后占用体积较大不方便随车存放,而且多数雨棚完全采用硬质金属支架进行支撑,在发生交通事故或与行人碰擦时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也有采用充气式设计的雨棚虽然解决了安装收放不便的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充气雨棚两端是与车辆前后连接的方式,尤其是安装在摩托车和三轮车上时其前部是连接在用于转向的车头上,由于充气雨棚充一般的气量达不到支撑效果,要充较高的气压才能进行支撑,因此在进行较大幅度转向时会对驾驶人员形成一定的阻碍。而且为了达到较好的支撑效果其结构相对要复杂使用材料相对较多简单的结构达不到较好的支撑效果,为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以解决现有车用雨棚安装收放不便的问题,使用操作繁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篷,包括主充气支撑构件,主充气支撑构件上设置有一个以上气门嘴,主充气支撑构件包括前端连接构件;在前端连接构件左右两侧安装有第一连接件,且在前端连接构件上还安装有后端悬空构件;前端连接构件与后端悬空构件分别由一个以上气柱袋组成;在前端连接构件与后端悬空构件的顶部还覆盖安装有第一防雨布。
优选的,前端连接构件和后端悬空构件分别为由一个以上相互连通的直径在3至10厘米之间的气柱袋组成的框架结构。
进一步的,前端连接构件与后端悬空构件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在主充气支撑构件上的前端连接构件相邻处安装有挡风面板;在挡风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挡风面板为软质的挡风塑料布;所述挡风塑料布的顶部与第一防雨布或主充气支撑构件任一部件的前部相接,且在挡风面板上还设置有通风窗口。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至少有一个是可折叠伸缩的杆件结构,且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在主充气支撑构件上的后端悬空构件相邻处还可拆卸地安装有第二防雨布;在第二防雨布的中部位置开有通风口;沿通风口的边缘设置有气柱袋。
进一步的,在后端悬空构件上还可拆卸地安装有副充气支撑构件;第二防雨布覆盖在副充气支撑构件的顶部。
优选的,主充气支撑构件外部还套有保护套;在保护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缝;第一防雨布安装在保护外套上;在保护套上还开有充气孔,气门嘴从所述充气孔中伸出。
进一步的,在主充气支撑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透明的防风围帐,且在防风围帐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缝。
优选的,后端悬空构件与前端连接构件相接端的宽度大于后端悬空构件在所述相接端对侧的宽度。
优选的,在前端连接构件与后端充气构件的连接处可拆卸地安装有加强支撑构件;加强支撑构件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连接件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气柱袋组成的前端连接构件及后端悬空构件来形成主充气制成构件,并在前端连接构件上设置第一连接件来保证在敞篷机动、电动或自行车上的安装,同时保证后端悬空构件能够直接悬空在车辆座位的顶部以实现对于座上乘车人防雨遮阳;其主要支撑结构通过气柱袋充气来实现,使其收放更为方便,借助连接件来简化安装步骤;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多样化,支撑结构有效可靠,同时能够对敞篷车椅子的后部进行防雨保护,且具有一定的气动性能,适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的后视图;
图4是图1的B向视图;
图5是图4的后视图;
图6是图1的C向视图
图7是在主充气支撑构件上安装保护套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装置主体加设第二防雨布后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的装置主体加设副充气支撑构件后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的装置主体加设防风围帐后的示意图;
图11是前端连接构件为拱形,后端悬空构件为U形的分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3是前端连接构件为拱形,后端悬空构件为框形的分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5是主充气支撑构件为由管状气柱袋围成的框型一体式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7是前端连接构件为拱形,后端悬空构件为框形的另一种分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18是主充气支撑构件为竖向气柱袋拼接成的分体式结构的示意图;
图19是主充气支撑构件为由条板状气柱袋围成的框型一体式结构的示意图;
图20是主充气支撑构件为栅格弧面板一体式结构的示意图;
图21是主充气支撑构件为方格弧面板一体式结构的示意图;
图22是主充气支撑构件为整体弧面板一体式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充气支撑构件,11、前端连接构件,12、后端悬空构件,13、副充气支撑构件,2、气门嘴,21、充气孔,3、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4、第一防雨布,41、第二防雨布,5、通风口,51、通风窗,6、保护套,7、第一连接缝,71第二连接缝,8、挡风塑料布,9、防风围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 包括主充气支撑构件1,主充气支撑构件1上设置有一个气门嘴2,主充气支撑构件1包括前端连接构件11;在前端连接构件11左右两侧安装有第一连接件3,且在前端连接构件11上还安装有后端悬空构件12;前端连接构件11与后端悬空构件12分别由一个以上气柱袋组成;在前端连接构件11与后端悬空构件12的顶部还覆盖安装有第一防雨布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直接安装在待装机车车头左右对应两侧。
图11至图19提供了多种后端悬空构件12的结构,其中栅格或方格结构相对于框型结构能够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撑加固效果,减少其产生的变形;在前端连接构件11与后端悬空构件12为分体式结构时,气门嘴2在前端连接构件21与后端悬空构件22上均有设置;分体式的结构是为了在主充气支撑构件收到锐物冲击等外部因素而出现损坏时仅会损坏分体式结构的中的其中一个,进行维护时同样也只需要对损坏的部件进行替换即可;前端连接构件11与后端悬空构件12为一体成型结构时,此时气门嘴5的数目为一个,且气门嘴5直接设置在所述的一体成型结构上;同理在分体式结构的前端连接构件21与后端悬空构件22之间亦可以通过管道将两构件内部进行连通,使其成为彼此连通的一体结构。
前端连接构件和后端悬空构件12分别为由一个以上相互连通的直径在3至10厘米之间的气柱袋组成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相较于板块状结构能够有效降低主充气支撑构件1的重量,从而减少后部产生的重力。
前端连接构件11与后端悬空构件12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在主充气支撑构件1上的前端连接构件11相邻处安装有挡风面板8;在挡风面板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1与第一连接件3相连接。且挡风面板8为软质的挡风塑料布;所述挡风塑料布的顶部与第一防雨布1或主充气支撑构件1任一部件的前部相接,且在挡风面板8上还设置有通风窗口51。针对于自行车等在车头未设置有挡风装置的车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软质透明的挡风塑料布8为其提供挡风功能,并通过如魔术贴等连接装置将挡风塑料布8安装在主充气支撑构件1上的前端连接构件11相邻部位,同时通过第二连接件31与第一连接件3之间的配合对挡风塑料布8的两端进行固定,而在挡风塑料布8上的通风窗51则能够在不下雨的时候打开以减小风阻。
第一连接件3及第二连接件31至少有一个是可折叠伸缩的杆件结构,且第一连接件3与第二连接件3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为可折叠伸缩的杆件结构,第二连接件31为一个套杆,可伸缩的连接件能够提高装置拆卸后储存的便捷性,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的装配中,随着挡风塑料布8的规格尺寸的变化,第二连接件的大小也同样进行大小改变以满足挡风塑料布8的安装稳定性。
参考图8,在主充气支撑构件1上的后端悬空构件12相邻处还可拆卸地安装有第二防雨布41;在第二防雨布41的中部位置开有通风口5;沿通风口5的边缘设置有气柱袋。设置第二防雨布41的能够针对背部区域进行防雨,而通风口5及对应设置在其上的气柱袋能够避免在行车的过程中由于第二防雨布41结构相对密闭而在后部产生较大阻力影响行车。
参考图9,在后端悬空构件12上还可拆卸地安装有副充气支撑构件13;第二防雨布41覆盖在副充气支撑构件13的顶部。设置副充气支撑构件13的目的在于增加主充气支撑构件1的稳定性,防止后端悬空构件12向下塌陷,同时针对于已经安装有第二防雨布41的装置而言,副充气支撑构件13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相类似的,副充气支撑构件13亦可以采用绳索等装置将后端悬空构件12的尾部与机车进行固定。
参考图7,主充气支撑构件1外部还套有保护套6;在保护套6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缝7;第一防雨布4安装在保护外套6上;在保护套6上还开有充气孔21,气门嘴2从所述充气孔21中伸出。为了降低主充气支撑构件1受到尖锐物体穿刺伤害时不至于被损坏而设置了保护套6,而第一连接缝7则是为了将主充气支撑构件1放入保护套6内,以便于装卸,相应的充气孔21的设置则是为了便于通过伸出的气门嘴直接对已经套在保护套6内的主充气支撑构件1进行充放气操作。
参考图10,在主充气支撑构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透明的防风围帐9,且在防风围帐9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缝71。防风围帐9能够为电动车或摩托车提供相对封闭的行车环境,从而提高其防雨效果,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缝71为两个柔性磁条组成,能够便于上下车。
后端悬空构件12与前端连接构件11相接端的宽度大于后端悬空构件12在所述相接端对侧的宽度。后端悬空构件12的前后位置的尺寸差距能够有效地减轻在后方的重量;同时与后端悬空构件12主体的弧形面板共同构成流线型的结构,从而保证了一定的气动性能。
在前端连接构件11与后端充气构件12的连接处可拆卸地安装有加强支撑构件;加强支撑构件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连接件3上。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支撑构件9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安装在第一连接件3来保证后端悬空构件22的悬空角度,且加强支撑构件9由气柱袋组成,可以想到的的是,加强支撑构件9同样可以使用其他能够作为加固杆的装置结构以替代。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1)

1.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充气支撑构件(1),主充气支撑构件(1)上设置有一个以上气门嘴(2),主充气支撑构件(1)包括前端连接构件(11);在前端连接构件(11)左右两侧安装有第一连接件(3),且在前端连接构件(11)上还安装有后端悬空构件(12);前端连接构件(11)与后端悬空构件(12)分别由一个以上气柱袋组成;在前端连接构件(11)与后端悬空构件(12)的顶部还覆盖安装有第一防雨布(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其特征在于:前端连接构件(11)和后端悬空构件(12)分别为由一个以上相互连通的直径在3至10厘米之间的气柱袋组成的框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其特征在于:前端连接构件(11)与后端悬空构件(12)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在主充气支撑构件(1)上的前端连接构件(11)相邻处安装有挡风面板(8);在挡风面板(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1)与第一连接件(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其特征在于:挡风面板(8)为软质的挡风塑料布;所述挡风塑料布的顶部与第一防雨布(4)或主充气支撑构件(1)任一部件的前部相接,且在挡风面板(8)上还设置有通风窗口(5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3)及第二连接件(31)至少有一个是可折叠伸缩的杆件结构,且第一连接件(3)与第二连接件(3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其特征在于:在主充气支撑构件(1)上的后端悬空构件(12)相邻处还可拆卸地安装有第二防雨布(41);在第二防雨布(41)的中部位置开有通风口(5);沿通风口(5)的边缘设置有气柱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其特征在于:在后端悬空构件(12)上还可拆卸地安装有副充气支撑构件(13);第二防雨布(41)覆盖在副充气支撑构件(13)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其特征在于:主充气支撑构件(1)外部还套有保护套(6);在保护套(6)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缝(7);第一防雨布(4)安装在保护套(6)上;在保护套(6)上还开有充气孔(21),气门嘴(2)从所述充气孔(21)中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其特征在于:在主充气支撑构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透明的防风围帐(9),且在防风围帐(9)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缝(7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其特征在于:后端悬空构件(12)与前端连接构件(11)相接端的宽度大于后端悬空构件(12)在所述相接端对侧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其特征在于:在前端连接构件(11)与后端悬空构件(12)的连接处可拆卸地安装有加强支撑构件;加强支撑构件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连接件(3)上。
CN201920452839.7U 2018-11-27 2019-04-04 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 Active CN21493031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9703 2018-11-27
CN2018219597037 2018-11-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30310U true CN214930310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19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52839.7U Active CN214930310U (zh) 2018-11-27 2019-04-04 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30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86969B2 (en) Extensible frontal roof for a motorcycle
TW200628354A (en) Collapsible electric motorbike structure
CN202169979U (zh) 电动车、摩托车晴雨篷
CN105411130B (zh) 一种代步车用隐形晴雨伞
CN102126422B (zh) 可展收的汽车保护罩
CN214930310U (zh) 一种新型车用充气式雨阳棚
CN211032855U (zh) 可折叠车载雨棚、车辆
CN202783537U (zh) 单车风雨罩
CN201553243U (zh) 活动折叠式多方位电动车和摩托车遮阳挡雨篷
CN201172453Y (zh) 摩托车专用棚
CN112124465A (zh) 侧圆型防风雨两轮电动车
CN202827894U (zh) 车辆遮阳挡雨装置
CN205597347U (zh) 一种代步车用隐形晴雨伞
CN201343101Y (zh) 踏板助力车折卸式雨阳篷
CN210598294U (zh) 一种新型车用防晒雨棚
CN205801333U (zh) 一种安装稳固的折叠式遮阳棚
JP2013151269A (ja) 雨具
CN205574152U (zh) 一种稳定牢固的电动休闲车专用车棚
CN209757365U (zh) 电动车冬季包车棚
CN211167216U (zh) 一种摩托车或两轮电动车的方形车棚用不锈钢骨架及车棚
CN219055941U (zh) 一种宿营车厢用免拆装的篷布系统
CN201176118Y (zh) 便携式汽车防护篷
BE1027362B1 (nl) Cover voor open voertuigen zoals een fiets
CN218806270U (zh) 一种便携式伞棚支架
KR200462638Y1 (ko) 보호커버를 구비한 자전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