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20607U - 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20607U
CN214920607U CN202120204978.5U CN202120204978U CN214920607U CN 214920607 U CN214920607 U CN 214920607U CN 202120204978 U CN202120204978 U CN 202120204978U CN 214920607 U CN214920607 U CN 214920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clamping jaws
arcs
bearing
circular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049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维涛
刘志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gun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gun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gun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gun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049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20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20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20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pping On Spind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爪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包括卡盘本体,卡盘本体上均匀分布有三个三角卡爪,三个三角卡爪卡紧轴承的一面在同一个圆上,三个三角卡爪远离卡盘本体的一面分别连接有圆弧卡爪,每两个相邻的圆弧卡爪之间的距离相同,三个圆弧卡爪的外圆弧在同一个圆上,三个圆弧卡爪的内圆弧在同一个圆上,圆弧卡爪在外圆弧和内圆弧之间开设有中圆弧,内圆弧的厚度加上中圆弧的厚度和外圆弧的厚度相同,三个圆弧卡爪的中圆弧在同一个圆上,在实际使用时通过三个圆弧卡爪的中圆弧面夹紧轴承,增加了卡爪与轴承的接触面积,可以避免轴承加工时卡爪会使壁厚较薄的轴承发生形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爪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轴承在生产加工时常通过三角卡爪固定在机床上。然而由于应用领域不同,轴承的种类众多,当轴承的壁厚较薄时,由于三角卡爪与轴承的节接触面较少,三角卡爪在夹紧轴承时会使轴承产生形变,影响产品质量。另外由于每台机床安装的夹爪都是有要求的,对于一些定制但数量较少的轴承订单,如果根据定制要求单独购买一个与机床相匹配的圆弧夹爪,会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了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三角卡爪在夹紧壁厚较薄的轴承时会使轴承产生形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包括卡盘本体,卡盘本体上均匀分布有三个三角卡爪,三个三角卡爪的内侧面在同一个圆上,三个三角卡爪远离卡盘本体的一面分别连接有圆弧卡爪,每两个相邻的圆弧卡爪之间的距离相同,三个圆弧卡爪的外圆弧在同一个圆上,三个圆弧卡爪的内圆弧在同一个圆上,圆弧卡爪在外圆弧和内圆弧之间开设有中圆弧,内圆弧的厚度加上中圆弧的厚度和外圆弧的厚度相同,三个圆弧卡爪的中圆弧在同一个圆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圆弧卡爪在三角卡爪上的部分在三角卡爪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这样当三个圆弧卡爪夹紧轴承时,由于圆弧卡爪的内弧面没有互相接触,轴承在转动时三个圆弧卡爪不会发生碰撞,进而轴承加工时圆弧卡爪的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三角卡爪与圆弧卡爪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三角卡爪和圆弧卡爪的连接部分从内向外开设有第一固定螺孔和第二固定螺孔,第一固定螺孔和第二固定螺孔内分别安装有螺接件,螺接件将三角卡爪和圆弧卡爪固定在卡盘本体上。螺接件可以采用螺栓。
更进一步地,第一固定螺孔在内圆弧和中圆弧之间,所述第二固定螺孔在中圆弧和外圆弧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使用时,通过三个圆弧卡爪的中圆弧面夹紧轴承,增加了卡爪与轴承的接触面积,可以避免轴承加工时卡爪会使壁厚较薄的轴承发生形变,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不用额外定制匹配机床的卡爪,只需在三角卡爪上安装圆弧卡爪,然后将三个圆弧卡的中圆弧面加工到能夹紧轴承即可,对于轴承生产厂家而言以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中:1、卡盘本体,2、三角卡爪,3、圆弧卡爪,4、螺接件,5、第一固定螺孔,6、第二固定螺孔,30、内圆弧,31、中圆弧,32、外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包括卡盘本体1,卡盘本体1上均匀分布有三个三角卡爪2,三个三角卡爪2卡紧轴承的一面在同一个圆上,三个三角卡爪2远离卡盘本体1的一面分别连接有圆弧卡爪3,每两个相邻的圆弧卡爪3之间的距离相同,三个圆弧卡爪3的外圆弧32在同一个圆上,三个圆弧卡爪3的内圆弧30在同一个圆上,圆弧卡爪3在外圆弧32和内圆弧30之间开设有中圆弧31,内圆弧30的厚度加上中圆弧31的厚度和外圆弧32的厚度相同,三个圆弧卡爪3的中圆弧31在同一个圆上。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圆弧卡爪3在三角卡爪2上的部分在三角卡爪2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这样当三个圆弧卡爪3夹紧轴承时,由于圆弧卡爪3的内弧面没有互相接触,轴承在转动时三个圆弧卡爪3不会发生碰撞,进而轴承加工时圆弧卡爪3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三角卡爪2与圆弧卡爪3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三角卡爪2和圆弧卡爪3的连接部分从内向外开设有第一固定螺孔5和第二固定螺孔6,第一固定螺孔5和第二固定螺孔6内分别安装有螺接件4,螺接件4将三角卡爪2和圆弧卡爪3固定在卡盘本体1上。螺接件4可以采用螺栓。
更进一步地,第一固定螺孔5在内圆弧30和中圆弧31之间,第二固定螺孔6在中圆弧31和外圆弧32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圆弧卡爪3在夹紧轴承时圆弧卡爪3不会出现晃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通过三个圆弧卡爪3的中圆弧面夹紧轴承,增加了卡爪与轴承的接触面积,可以避免轴承加工时卡爪会使壁厚较薄的轴承发生形变,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不用额外定制匹配机床的卡爪,只需在三角卡爪2上安装圆弧卡爪3,然后将三个圆弧卡爪3的中圆弧面加工到能夹紧轴承即可,对于轴承生产厂家而言以节约生产成本。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盘本体,所述卡盘本体上均匀分布有三个三角卡爪,三个三角卡爪的内侧面在同一个圆上,三个所述三角卡爪远离所述卡盘本体的一面分别连接有圆弧卡爪,每两个相邻的圆弧卡爪之间的距离相同,三个所述圆弧卡爪的外圆弧在同一个圆上,三个所述圆弧卡爪的内圆弧在同一个圆上,所述圆弧卡爪在外圆弧和内圆弧之间开设有中圆弧,所述内圆弧的厚度加上中圆弧的厚度和外圆弧的厚度相同,三个圆弧卡爪的中圆弧在同一个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卡爪在所述三角卡爪上的部分在三角卡爪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卡爪与圆弧卡爪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卡爪和圆弧卡爪的连接部分从内向外开设有第一固定螺孔和第二固定螺孔,所述第一固定螺孔和第二固定螺孔内分别安装有螺接件,所述螺接件将三角卡爪和圆弧卡爪固定在所述卡盘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螺孔在内圆弧和中圆弧之间,所述第二固定螺孔在中圆弧和外圆弧之间。
CN202120204978.5U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 Active CN214920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4978.5U CN214920607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4978.5U CN214920607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20607U true CN214920607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8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04978.5U Active CN214920607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206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4569B (zh) 用于分瓣式组合芯模的加工夹具及其加工方法
CN201329512Y (zh) 曲轴车削夹具
CN214920607U (zh) 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卡爪结构
CN204843657U (zh) 板类零件上孔及内环槽的车加工夹具
CN210818512U (zh) 一种平衡悬架横梁机加夹具
CN106346088A (zh) 双联齿轮定位及定心夹具
CN207239712U (zh) 一种结合齿坯斜面夹具
CN213497738U (zh) 非标薄壁轴承衬套高效加工工装组件
CN206010533U (zh) 一种十字头导杆长度定位夹具
CN109877612B (zh) 一种薄壁异形零件的加工工装
CN207615682U (zh) 弹簧式卡盘装置
CN207873710U (zh) 一种两孔定位精加工夹具
CN220144797U (zh) 一种车加工多角度弯管模锻接头用工装
CN219402355U (zh) 一种车加工直角模锻接头用工装
CN206215714U (zh) 一种t形钢弯曲工装
CN110355587B (zh) 一种加工焊接型支杆的工装夹具及方法
CN216540905U (zh) 一种用于加工簿壁零件的新三爪
CN217071535U (zh) 一种推杆加工工装
CN214292126U (zh) 一种弯头类零件端头加工的通用夹具
CN212599892U (zh) 薄板冲焊件自为基准的定位夹紧装置
CN214816681U (zh) 一种用于变量头直槽插削加工的夹具
CN215239318U (zh) 一种薄壁套筒类工件专用胎具组件
CN208697243U (zh) 一种压盖多工位锁紧夹具
CN216990938U (zh) 轴承体圆柱面钻孔加工工装
CN209520643U (zh) 一种应用于薄壁套类零件加工使用的新型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