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20417U - 一种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20417U
CN214920417U CN202121160102.1U CN202121160102U CN214920417U CN 214920417 U CN214920417 U CN 214920417U CN 202121160102 U CN202121160102 U CN 202121160102U CN 214920417 U CN214920417 U CN 214920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ylinder
lower die
mol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601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正元
邢振兴
刘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hua Jin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Jinfe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hua Jin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Jinfe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hua Jin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Jinfe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hua Jin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601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20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20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20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包括下模机构、上模机构、侧模机构、液压系统、电控装置和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机构设置在机台底座的中部,所述上模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模机构的正上方,所述侧模机构为两开模结构,所述上模机构的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侧模机构,所述上模机构的上部一侧设有所述液压系统,所述上模机构的上部另一侧设有所述电控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侧模机构采用两开模结构,简化了侧模机构的机械和控制系统的复杂度,将液压系统安装在上模机构上部的一侧,使设备的所有部件都安装在一个机架上,便于整台设备搬运和现场安装调试,尽量降低设备成本,满足低成本客户的市场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自行车的整体式铸造铝合金车轮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参与企业众多,市场竞争激烈,导致车轮的产品售价较低,利润率不高,需要在各个环节都要注意控制成本,其中设备投资是一块就大的成本,而铸造设备是其中比较关键的一环,关系到铸造质量合格率、生产效率和投资成本,因此,一款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铸造机是很关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包括下模机构、上模机构、侧模机构、液压系统、电控装置和冷却系统,下模机构设置在机台底座的中部,上模机构设置在下模机构的正上方,侧模机构为两开模结构,上模机构的支撑架的两侧的支撑立柱上分别设有侧模机构,侧模机构对称的设置在下模机构的两侧上方,上模机构的上部一侧设有液压系统,液压系统通过管路驱动下模机构的下模油缸、上模机构的上模油缸及侧模机构的侧模油缸,上模机构的上部另一侧设有电控装置,电控装置通过电连接控制液压系统和冷却系统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下模机构可安装铸造模具的下模,上模机构可安装铸造模具的上模,侧模机构可安装铸造模具的侧模,侧模机构采用两开模结构,简化了侧模机构的机械和控制系统的复杂度,将液压系统安装在上模机构上部的一侧,减少铸造机的设备占用空间,使设备的所有部件都安装在一个机架上,便于整台设备搬运和现场安装调试,已包含了铸造机必需的基本功能模块,并尽量降低设备成本,满足低成本客户的市场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下模机构还包括下模台板和脱模盘,下模台板安装在机台底座的上端面,下模油缸的活塞杆与脱模盘连接,脱模盘穿设在下模台板的中心孔内,下模油缸吊挂在下模台板的中心孔周围的下方。
上述实施例中,下模油缸吊挂在下模台板的中心孔周围,脱模盘的下端连接在下模油缸的活塞杆上,下模台板的中心孔内设有脱模盘,脱模盘可在孔内上下升降,脱模盘可与铸造模具的脱模板连接后可通过顶针将铸件顶出下模的模具型腔,便于操作员取出铸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下模机构还包括油缸调节板和脱模吊螺钉,下模油缸固定在油缸调节板上,油缸调节板通过脱模吊螺钉可调节高度的吊挂在下模台板的中心孔周围的下方。
上述实施例中,下模油缸先固定在油缸调节板上,油缸调节板再通过脱模吊螺钉根据模具实际的脱模版高度来调节下模油缸距离下模台板的吊挂高度,以满足不同模具脱模的需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模机构还包括升降导柱架、导套组和导套固定板,导套组的下端安装在支撑架的顶板上,导套组的上端与导套固定板连接成一体,上模油缸垂直的连接支撑架的顶板与升降导柱架的顶板,升降导柱架的底板可连接铸造模具的上模。
上述实施例中,上模机构的支撑架的支撑立柱安装在下模台板的四个角上,支撑架的顶板上垂直设置了四根导套组成的导套组,四根导套组的顶端通过导套固定板连接成一体,加强了导套组的结构强度,且导套组具有一定的高度,升降导柱架穿设在导套组内,导柱在导套内的接触面积较多,保障了导柱升降的稳定性,避免升降时升降导柱架的抖动及偏斜等问题,升降导柱架的底板为连接铸造模具的上模的固定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侧模机构还包括侧模安装板、侧模导套座和侧模导柱架,侧模导柱架穿设在侧模导套座内,侧模导套座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两侧的支撑立柱上,侧模安装板安装在侧模导柱架的内侧端,侧模安装板可安装铸造模具的侧模,侧模导套座的上部设有防护盖板。
上述实施例中,铸造机只有两个侧模机构,侧模机构的侧模导套座固定在支撑架的两侧的支撑立柱上,不需占用下模台板,可减小下模台板的尺寸及用料,同时也减少了铸造机的占地空间,侧模导柱架水平向穿设在侧模导套座内,侧模导柱架的内侧端则为安装铸造模具的侧模的固定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侧模导柱架的导柱的外端设有螺纹,侧模导柱架的导柱外端的固定板通过螺母组可调节的固定在导柱上。
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可安装不同大小的铸造模具,侧模导柱架的导柱的外端设置为螺纹结构,通过螺母组来固定安装导柱外端的固定板,固定板与侧模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侧模油缸的活塞杆长度不变,通过改变固定板在侧模导柱架的导柱螺纹段上的固定位置,可以改变侧模导柱架的导柱伸入侧模导柱架的支撑立柱的长度,进而改变侧模安装板的初始位置,以满足不同大小的模具的安装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液压系统还包括液压附件、动力原件和控制元件,液压附件的油箱安装在升降导柱架一侧的支撑架的顶板上,动力原件的电机安装在油箱的顶部,动力原件的油泵的吸油管与油箱连通,油泵的出油管连通控制原件,控制原件的第一电磁阀组控制上模油缸运动,控制原件的第二电磁阀组控制侧模油缸运动,控制原件的第三电磁阀组控制下模油缸运动,控制原件的电磁溢流阀通过回油管连通油箱。
上述实施例中,液压附件安装在升降导柱架一侧的支撑架的顶板上,动力原件安装在液压附件的顶部,不影响液压系统工作且解决了液压附件的安装空间问题,使整台设备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搬运及安装整台设备更方便,动力原件的油泵从液压附件的油箱中吸油并泵入控制元件中,控制元件中的第一电磁阀组控制上模油缸的运动,实现铸造模具的上下开合模运动,控制原件的第二电磁阀组控制侧模油缸的运动,实现两个侧模油缸的运动,实现两开是的侧模的开合模运动,控制原件的第三电磁阀组控制下模油缸的运动,实现铸造模具的脱模盘的升降,进而实现脱模顶针的伸缩,实现铸件的脱模与顶针的复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控装置可进行全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功能切换来控制液压系统的运动,包括控制下模机构的下模油缸的活塞杆伸缩、控制上模机构的上模油缸的活塞杆伸缩及控制侧模机构的侧模油缸的活塞杆伸缩。
上述实施例中,电控装置可进行全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功能切换来控制液压系统的运动,全自动控制时,铸造机的运动顺序可为下模油缸缩回--顶针复位--上模油缸伸出--上模合模--两侧模油缸伸出--侧模合模--等待浇铸--浇铸完成后气动冷却--冷却结束后上模油缸缩回--上模开模--两侧模油缸缩回--两个侧模打开--下模油缸伸出--顶针将铸件顶出下模型腔--人工取走铸件完成一个铸造周期,手动控制则需要人工一直按住控制相应的功能按钮实现单个油缸的运动,单个功能按钮包括上模上升按钮、上模下降按钮、左侧模向右按钮、左侧模向左按钮、右侧模向右按钮、右侧模向左按钮、下模上升按钮、下模下降按钮、冷却开启/关闭/调整屏幕按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的示意图;
图2出示了图1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
其中,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下模机构1、机台底座11、下模油缸12、下模台板13、脱模盘14、油缸调节板15、脱模吊螺钉16、上模机构2、支撑架21、上模油缸22、升降导柱架23、导套组24、导套固定板25、侧模机构3、侧模油缸31、侧模安装板32、侧模导套座33、侧模导柱架34、防护盖板35、螺纹341、固定板342、液压系统4、液压附件41、油箱411、动力原件42、电机421、油泵422、吸油管423、控制元件43、第一电磁阀组431、第二电磁阀组432、第三电磁阀组433、电磁溢流阀434、回油管435、电控装置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包括下模机构1、上模机构2、侧模机构3、液压系统4、电控装置5和冷却系统,下模机构1设置在机台底座11的中部,上模机构2设置在下模机构1的正上方,侧模机构3为两开模结构,上模机构2的支撑架21的两侧的支撑立柱上分别设有侧模机构3,侧模机构3对称的设置在下模机构1的两侧上方,上模机构2的上部一侧设有液压系统4,液压系统4通过管路驱动下模机构1的下模油缸12、上模机构2的上模油缸22及侧模机构3的侧模油缸31,上模机构2的上部另一侧设有电控装置5,电控装置5通过电连接控制液压系统4和冷却系统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下模机构1可安装铸造模具的下模,上模机构2可安装铸造模具的上模,侧模机构3可安装铸造模具的侧模,侧模机构3采用两开模结构,简化了侧模机构3的机械和控制系统的复杂度,将液压系统4安装在上模机构2上部的一侧,减少铸造机的设备占用空间,使设备的所有部件都安装在一个机架上,便于整台设备搬运和现场安装调试,已包含了铸造机必需的基本功能模块,并尽量降低设备成本,满足低成本客户的市场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下模机构1还包括下模台板13和脱模盘14,下模台板13安装在机台底座11的上端面,下模油缸12的活塞杆与脱模盘14连接,脱模盘14穿设在下模台板13的中心孔内,下模油缸12吊挂在下模台板13的中心孔周围的下方。
上述实施例中,下模油缸12吊挂在下模台板13的中心孔周围,脱模盘14的下端连接在下模油缸12的活塞杆上,下模台板13的中心孔内设有脱模盘14,脱模盘14可在孔内上下升降,脱模盘14可与铸造模具的脱模板连接后可通过顶针将铸件顶出下模的模具型腔,便于操作员取出铸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下模机构1还包括油缸调节板15和脱模吊螺钉16,下模油缸12固定在油缸调节板15上,油缸调节板15通过脱模吊螺钉16可调节高度的吊挂在下模台板13的中心孔周围的下方。
上述实施例中,下模油缸12先固定在油缸调节板15上,油缸调节板15再通过脱模吊螺钉16根据模具实际的脱模版高度来调节下模油缸12距离下模台板13的吊挂高度,以满足不同模具脱模的需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模机构2还包括升降导柱架23、导套组24和导套固定板34225,导套组24的下端安装在支撑架21的顶板上,导套组24的上端与导套固定板34225连接成一体,上模油缸22垂直的连接支撑架21的顶板与升降导柱架23的顶板,升降导柱架23的底板可连接铸造模具的上模。
上述实施例中,上模机构2的支撑架21的支撑立柱安装在下模台板13的四个角上,支撑架21的顶板上垂直设置了四根导套组24成的导套组24,四根导套组24的顶端通过导套固定板34225连接成一体,加强了导套组24的结构强度,且导套组24具有一定的高度,升降导柱架23穿设在导套组24内,导柱在导套内的接触面积较多,保障了导柱升降的稳定性,避免升降时升降导柱架23的抖动及偏斜等问题,升降导柱架23的底板为连接铸造模具的上模的固定板34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侧模机构3还包括侧模安装板32、侧模导套座33和侧模导柱架34,侧模导柱架34穿设在侧模导套座33内,侧模导套座33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1的两侧的支撑立柱上,侧模安装板32安装在侧模导柱架34的内侧端,侧模安装板32可安装铸造模具的侧模,侧模导套座33的上部设有防护盖板35。
上述实施例中,铸造机只有两个侧模机构3,侧模机构3的侧模导套座33固定在支撑架21的两侧的支撑立柱上,不需占用下模台板13,可减小下模台板13的尺寸及用料,同时也减少了铸造机的占地空间,侧模导柱架34水平向穿设在侧模导套座33内,侧模导柱架34的内侧端则为安装铸造模具的侧模的固定板34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侧模导柱架34的导柱的外端设有螺纹341,侧模导柱架34的导柱外端的固定板342通过螺母组可调节的固定在导柱上。
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可安装不同大小的铸造模具,侧模导柱架34的导柱的外端设置为螺纹341结构,通过螺母组来固定安装导柱外端的固定板342,固定板342与侧模油缸3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侧模油缸31的活塞杆长度不变,通过改变固定板342在侧模导柱架34的导柱螺纹341段上的固定位置,可以改变侧模导柱架34的导柱伸入侧模导柱架34的支撑立柱的长度,进而改变侧模安装板32的初始位置,以满足不同大小的模具的安装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液压系统4还包括液压附件41、动力原件42和控制元件43,液压附件41的油箱411安装在升降导柱架23一侧的支撑架21的顶板上,动力原件42的电机421安装在油箱411的顶部,动力原件42的油泵422的吸油管423与油箱411连通,油泵422的出油管连通控制原件,控制原件的第一电磁阀组431控制上模油缸22运动,控制原件的第二电磁阀组433控制侧模油缸31运动,控制原件的第三电磁阀组432控制下模油缸12运动,控制原件的电磁溢流阀434通过回油管435连通油箱411。
上述实施例中,液压附件41安装在升降导柱架23一侧的支撑架21的顶板上,动力原件42安装在液压附件41的顶部,不影响液压系统4工作且解决了液压附件41的安装空间问题,使整台设备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搬运及安装整台设备更方便,动力原件42的油泵422从液压附件41的油箱411中吸油并泵入控制元件43中,控制元件43中的第一电磁阀组431控制上模油缸22的运动,实现铸造模具的上下开合模运动,控制原件的第二电磁阀组433控制侧模油缸31的运动,实现两个侧模油缸31的运动,实现两开是的侧模的开合模运动,控制原件的第三电磁阀组432控制下模油缸12的运动,实现铸造模具的脱模盘14的升降,进而实现脱模顶针的伸缩,实现铸件的脱模与顶针的复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控装置5可进行全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功能切换来控制液压系统4的运动,包括控制下模机构1的下模油缸12的活塞杆伸缩、控制上模机构2的上模油缸22的活塞杆伸缩及控制侧模机构3的侧模油缸31的活塞杆伸缩。
上述实施例中,电控装置5可进行全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功能切换来控制液压系统4的运动,全自动控制时,铸造机的运动顺序可为下模油缸12缩回--顶针复位--上模油缸22伸出--上模合模--两侧模油缸31伸出--侧模合模--等待浇铸--浇铸完成后气动冷却--冷却结束后上模油缸22缩回--上模开模--两侧模油缸31缩回--两个侧模打开--下模油缸12伸出--顶针将铸件顶出下模型腔--人工取走铸件完成一个铸造周期,手动控制则需要人工一直按住控制相应的功能按钮实现单个油缸的运动,单个功能按钮包括上模上升按钮、上模下降按钮、左侧模向右按钮、左侧模向左按钮、右侧模向右按钮、右侧模向左按钮、下模上升按钮、下模下降按钮、冷却开启/关闭/调整屏幕按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包括下模机构(1)、上模机构(2)、侧模机构(3)、液压系统(4)、电控装置(5)和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机构(1)设置在机台底座(11)的中部,所述上模机构(2)设置在所述下模机构(1)的正上方,所述侧模机构(3)为两开模结构,所述上模机构(2)的支撑架(21)的两侧的支撑立柱上分别设有所述侧模机构(3),所述侧模机构(3)对称的设置在所述下模机构(1)的两侧上方,所述上模机构(2)的上部一侧设有所述液压系统(4),所述液压系统(4)通过管路驱动所述下模机构(1)的下模油缸(12)、所述上模机构(2)的上模油缸(22)及所述侧模机构(3)的侧模油缸(31),所述上模机构(2)的上部另一侧设有所述电控装置(5),所述电控装置(5)通过电连接控制所述液压系统(4)和所述冷却系统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机构(1)还包括下模台板(13)和脱模盘(14),所述下模台板(13)安装在所述机台底座(11)的上端面,所述下模油缸(12)的活塞杆与所述脱模盘(14)连接,所述脱模盘(14)穿设在所述下模台板(13)的中心孔内,所述下模油缸(12)吊挂在所述下模台板(13)的中心孔周围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机构(1)还包括油缸调节板(15)和脱模吊螺钉(16),所述下模油缸(12)固定在所述油缸调节板(15)上,所述油缸调节板(15)通过脱模吊螺钉(16)可调节高度的吊挂在所述下模台板(13)的中心孔周围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机构(2)还包括升降导柱架(23)、导套组(24)和导套固定板(342)(25),所述导套组(24)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1)的顶板上,所述导套组(24)的上端与所述导套固定板(342)(25)连接成一体,所述上模油缸(22)垂直的连接所述支撑架(21)的顶板与所述升降导柱架(23)的顶板,所述升降导柱架(23)的底板可连接铸造模具的上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机构(3)还包括侧模安装板(32)、侧模导套座(33)和侧模导柱架(34),所述侧模导柱架(34)穿设在所述侧模导套座(33)内,所述侧模导套座(33)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1)的两侧的支撑立柱上,所述侧模安装板(32)安装在所述侧模导柱架(34)的内侧端,所述侧模安装板(32)可安装铸造模具的侧模,所述侧模导套座(33)的上部设有防护盖板(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导柱架(34)的导柱的外端设有螺纹(341),所述侧模导柱架(34)的导柱外端的固定板(342)通过螺母组可调节的固定在导柱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4)还包括液压附件(41)、动力原件(42)和控制元件(43),所述液压附件(41)的油箱(411)安装在所述升降导柱架(23)一侧的所述支撑架(21)的顶板上,所述动力原件(42)的电机(421)安装在所述油箱(411)的顶部,所述动力原件(42)的油泵(422)的吸油管(423)与油箱(411)连通,所述油泵(422)的出油管连通所述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的第一电磁阀组(431)控制所述上模油缸(22)运动,所述控制元件的第二电磁阀组(433)控制所述侧模油缸(31)运动,所述控制元件的第三电磁阀组(432)控制下模油缸(12)运动,所述控制元件的电磁溢流阀(434)通过回油管(435)连通所述油箱(4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5)可进行全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功能切换来控制所述液压系统(4)的运动,包括控制所述下模机构(1)的下模油缸(12)的活塞杆伸缩、控制所述上模机构(2)的上模油缸(22)的活塞杆伸缩及控制所述侧模机构(3)的侧模油缸(31)的活塞杆伸缩。
CN202121160102.1U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 Active CN214920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60102.1U CN214920417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60102.1U CN214920417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20417U true CN214920417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59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60102.1U Active CN214920417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20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2961B (zh) 上下铸型造型装置及造型生产线
CN102764874B (zh) 一种双工位低压铸造机
CN101530900A (zh) 立式压铸机
CN214920417U (zh) 一种小型轮毂重力铸造机
CN112605363B (zh) 一种具有辅助推料机构的铝压铸成型模具
WO2001078921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ompression pour sable de fonderie
CN203076538U (zh) 射芯机
CN201072967Y (zh) 紧压茶自动组合模
CN112705680A (zh) 一种二次顶出压铸模具
CN201677006U (zh) 铸型造型装置
CN212042615U (zh) 一种低压铸造装置的固定结构
CN205673546U (zh) 全自动汽车刹车盘毛坯制作专机
CN203470843U (zh) 液压升降漏模机
CN213530722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钢模压铸模具
CN206912224U (zh) 一种半自动锡液浇铸脱模装置
CN212488412U (zh) 糕饼机
CN215095187U (zh) 一种自动升降型安全平台
CN215614885U (zh) 一种用于砂模成型的设备
CN220681517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轮胎模具
CN220049084U (zh) 一种模具外表面油污清洗机
CN220387827U (zh) 一种轴承座铸造模具
CN219093566U (zh) 一种用于砂芯起模的翻转起模机
CN219171490U (zh) 一种塑料配件生产用注塑机上料装置
CN220612225U (zh) 一种粘土砂造型机底部射砂射砂箱随动装置
CN21555020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模具开模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