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10110U - 一种旋转折叠助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折叠助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10110U
CN214910110U CN202023072394.1U CN202023072394U CN214910110U CN 214910110 U CN214910110 U CN 214910110U CN 202023072394 U CN202023072394 U CN 202023072394U CN 214910110 U CN214910110 U CN 214910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limiting
front frame
rotational
rea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723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东玖
张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30723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10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10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10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折叠助行车,包括前车架组件、后车架组件、扶手支撑组件;扶手支撑组件位于前车架组件的顶部;前车架组件的前端安装有前轮,后端与后车架组件连接;后车架组件的前端活动连接在前车架组件的后端,并能够在前车架组件的后端旋转,从而收合于前车架组件上;后车架组件的后端安装有后轮。后车架组件的前端通过一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前车架组件的后端,并能围绕该轴承旋转,当远离前车架组件转动时,展开并下放后轮,形成推行状态,当后车架组件靠近前车架组件转动时,收合于前车架组件上,形成收叠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折叠助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训练器材领域,涉及康复训练用助行车,具体是一种可180°旋转折叠的助行车。
背景技术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行动不便,有碍于日常生活与出行。助行车辅助老人行动与出行并提供休息。现有大多数助行车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实用性,但传统助行车折叠结构复杂,多数助行车车架自身无法折叠或折叠时需借助连接件实现,且折叠后体积大。把手虽可以调节高度,但使用形态单一,难以满足不同体态老人出行后的不同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连接件帮助实现折叠的助行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转折叠助行车,包括前车架组件、后车架组件、扶手支撑组件;
所述扶手支撑组件位于前车架组件的顶部;
所述前车架组件的前端安装有前轮,后端与后车架组件连接;
所述后车架组件的前端活动连接在前车架组件的后端,并能够在前车架组件的后端旋转,从而收合于前车架组件上;后车架组件的后端安装有后轮。
具体地,所述后车架组件的前端通过一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前车架组件的后端,并能围绕该轴承旋转,当远离前车架组件转动时,展开并下放后轮,形成推行状态,当后车架组件靠近前车架组件转动时,收合于前车架组件上,形成收叠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前车架组件的后端,或者后车架组件的前端,对应旋转的部位还设有限位件组件,当后车架组件旋转至推行状态或者收叠状态时,通过该限位件组件将后车架组件固定在相应位置。
优选地,所述前车架组件包括前车架本体,所述前车架本体的后端设有前车架斜切面;所述后车架组件包括后车架本体,所述后车架本体的后端设有后车架斜切面;
所述前车架斜切面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第一通孔,所述后车架斜切面的中部对应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第二通孔;
所述轴承套设在第一对锁螺丝上,所述第一对锁螺丝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组件包括设置于前车架斜切面上,位于第一通孔两侧的上限位孔和下限位孔;设置于后车架斜切面上,位于第二通孔一侧的第三通孔;以及活动地插接于第三通孔内的限位插销;所述限位插销的前端插接于上限位孔或下限位孔内,后端与位于第三通孔外的限位拉环连接;限位插销的中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通过一字槽外螺纹螺栓固定于第三通孔内;当向外拉动限位拉环时,带动限位插销前端从上限位孔或下限位孔内退出,并使得弹簧压缩变形,此时后车架本体能够围绕轴承转动;当释放限位拉环时,在弹簧的弹力下,限位插销被重新顶入上限位孔或下限位孔内,从而将后车架本体进行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外部,嵌入有一环形的旋转轨道,所述第二通孔的前端设有相契合的第一旋转限位销,所述旋转轨道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一旋转限位销旋转角度的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后车架本体的后端内部套接有用于安装后轮的后插件,所述后插件通过紧固螺栓与后车架本体后端固定;所述后插件的底部通过一旋转座安装后轮;所述后轮固定于旋转座的侧面。
具体地,所述后插件的底部为一平台面,其中心处设有旋转轴孔,所述旋转座中心设有旋转通孔,通过一贯穿于旋转通孔和旋转轴孔的紧固螺栓转动地连接在后插件的底部平台面上,所述紧固螺栓位于旋转座的一端,套设有插接弹簧;所述平台面上设有第二旋转限位销,旋转座顶部设有相应的旋转限位孔,当下拉旋转座,使第二旋转限位销移出旋转限位孔时,此时后轮能够通过旋转座在后车架本体的内外侧水平转动。
具体地,所述扶手支撑组件包括扶手旋转调节座、扶手旋转限位按键、支撑手推管、握把、制动握柄;所述扶手旋转调节座中心设有转动通孔,支撑手推管中心设有转动轴孔,通过一穿过转动通孔、转动轴孔的第二对锁螺丝将扶手旋转调节座与支撑手推管转动连接;所述扶手旋转限位按键的限位轴穿过扶手旋转调节座的限位通孔与扶手旋转调节座套合在一起,并与第二对锁螺丝中部设置的限位穿孔的一侧契合;按压扶手旋转限位按键,限位轴弹出限位穿孔,此时支撑手推管能够沿着第二对锁螺丝轴向旋转,松开扶手旋转限位按键,限位轴弹入限位穿孔,从而将支撑手推管固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两侧前车架组件之间的折叠组件,其由柔性坐垫、十字交叉支架、提拉件组成,十字交叉支架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下端两侧分别连接在两侧前车架组件上,柔性坐垫安装在十字交叉支架上方;提拉件与十字交叉支架连接,通过拉动提拉件,带动十字交叉支架实现收折。
有益效果:
该折叠助行车能够实现后车架的180°旋转收叠,折叠时将后轮水平旋转至内侧。拉动限位拉环,使后车架组件绕对锁螺丝轴向上旋转180°,实现后车架组件的折叠。拉动提拉件,使两侧车架向中间收合,完成整车折叠;能够使助行车折叠后体积缩小,助行车完全折叠后节省存放空间,更具有便携性;此外扶手支撑杆组件不仅可以调节上下高度,按动扶手旋转限位按键,便可以轻松实现把手前后方向不同使用形态的切换,满足不同体态特征老年人出行的不同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该旋转折叠助行车的整体展开图。
图2是该旋转折叠助行车的前后车架旋转结构示意图。
图3是该旋转折叠助行车的后车架旋转状态图。
图4是该旋转折叠助行车的后轮旋转结构示意图。
图5是该旋转折叠助行车的扶手支撑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6是该旋转折叠助行车的扶手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该旋转折叠助行车的后车架收叠状态图。
图8是该旋转折叠助行车的整体折叠状态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
1前车架组件;11前车架本体;12前车架斜切面;13第一通孔;14旋转轨道;15上限位孔;16下限位孔;17第一对锁螺丝;18扶手高度调节件;19万向轮叉;110前轮;111伸缩套杆;112轴承;2后车架组件;21后车架本体;22后车架斜切面;23第二通孔;24第一旋转限位销;25第三通孔;26限位插销;27弹簧;28一字槽外螺纹螺栓;29限位拉环;210旋转座;211平台面;212旋转轴孔;213旋转通孔;214紧固螺栓;215第二旋转限位销;216旋转限位孔;217插接弹簧;218后轮;219后插件;3扶手支撑组件;31扶手旋转调节座;32扶手旋转限位按键;33支撑手推管;34握把;35制动握柄;36转动通孔;37转动轴孔;38第二对锁螺丝;39限位穿孔;310限位通孔;4折叠组件;41柔性坐垫;42十字交叉支架;43提拉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该旋转折叠助行车包括前车架组件1、后车架组件2、扶手支撑组件3以及折叠组件4。前车架组件1包括前车架本体11,后车架组件2包括后车架本体21。前车架本体11与后车架本体21组装形成连接的人字形车架,前车架本体11与后车架本体21之间设有对锁螺丝17连接与支撑,前车架本体11上端套有伸缩套杆111,通过扶手高度调节件18进行高度调节。伸缩套杆111顶端设有扶手旋转调节座31,扶手旋转调节座31下端通过螺钉固定在伸缩套杆111上。扶手旋转调节座31上端设有支撑手推管33。前车架本体11的下端设有通过万向轮叉19固定的行走前轮11,为了方便生产加工,后车架本体21的下端设有后插件219通过紧固螺栓与后车架本体21固定连接,后插件219的下端设有通过旋转座210安装后轮218。
如图2和图3所示,后车架组件2的前端通过一轴承112可转动的安装在前车架组件1的后端,并能围绕该轴承112旋转,当远离前车架组件1转动时,展开并下放后轮218,形成推行状态,当后车架组件2靠近前车架组件1转动时,收合于前车架组件1上,形成收叠状态。
前车架组件1的后端,或者后车架组件2的前端,对应旋转的部位还设有限位件组件,当后车架组件2旋转至推行状态或者收叠状态时,通过该限位件组件将后车架组件2固定在相应位置。
前车架组件1包括前车架本体11,所述前车架本体11的后端设有前车架斜切面12;所述后车架组件2包括后车架本体21,所述后车架本体21的后端设有后车架斜切面22。
前车架斜切面12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轴承112的第一通孔13,所述后车架斜切面22的中部对应设有用于安装轴承112的第二通孔23。
轴承112套设在第一对锁螺丝17上,所述第一对锁螺丝1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23内。
限位件组件包括设置于前车架斜切面12上,位于第一通孔13两侧的上限位孔15和下限位孔16;设置于后车架斜切面22上,位于第二通孔23一侧的第三通孔25;以及活动地插接于第三通孔25内的限位插销26;所述限位插销26的前端插接于上限位孔15或下限位孔16内,后端与位于第三通孔25外的限位拉环29连接;限位插销26的中部套接有弹簧27,所述弹簧27通过一字槽外螺纹螺栓28固定于第三通孔25内;当向外拉动限位拉环29时,带动限位插销26前端从上限位孔15或下限位孔16内退出,并使得弹簧27压缩变形,此时后车架本体21能够围绕轴承112转动;当释放限位拉环29时,在弹簧27的弹力下,限位插销26被重新顶入上限位孔15或下限位孔16内,从而将后车架本体21进行固定。
如图2所示,第一通孔13外部,嵌入有一环形的旋转轨道14,所述第二通孔23的前端设有相契合的第一旋转限位销24,所述旋转轨道14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一旋转限位销24旋转角度的限位块,以保证后车架在旋转时沿顺时针方向向上运动。
如图4所示,后车架本体21的后端内部套接有用于安装后轮218的后插件219,所述后插件219通过紧固螺栓与后车架本体21后端固定;所述后插件219的底部通过一旋转座210安装后轮218;所述后轮218固定于旋转座210的侧面。
后插件219的底部为一平台面211,其中心处设有旋转轴孔212,所述旋转座210中心设有旋转通孔213,通过一贯穿于旋转通孔213和旋转轴孔212的紧固螺栓214转动地连接在后插件219的底部平台面211上,所述紧固螺栓214位于旋转座210的一端,套设有插接弹簧217;所述平台面211上设有第二旋转限位销215,旋转座210顶部设有相应的旋转限位孔216,当下拉旋转座210,使第二旋转限位销215移出旋转限位孔216时,此时后轮218能够通过旋转座210在后车架本体21的内外侧水平转动。
如图5和图6所示,扶手支撑组件3包括扶手旋转调节座31、扶手旋转限位按键32、支撑手推管33、握把34、制动握柄35;所述扶手旋转调节座31中心设有转动通孔36,支撑手推管33中心设有转动轴孔37,通过一穿过转动通孔36、转动轴孔37的第二对锁螺丝38将扶手旋转调节座31与支撑手推管33转动连接;所述扶手旋转限位按键32的限位轴穿过扶手旋转调节座31的限位通孔310与扶手旋转调节座31套合在一起,并与第二对锁螺丝38中部设置的限位穿孔39的一侧契合;按压扶手旋转限位按键32,限位轴弹出限位穿孔39,此时支撑手推管33能够沿着第二对锁螺丝38轴向旋转,松开扶手旋转限位按键32,限位轴弹入限位穿孔39,从而将支撑手推管33固定。
如图1所示,折叠组件4其由柔性坐垫41、十字交叉支架42、提拉件43组成,十字交叉支架42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下端两侧分别连接在两侧前车架组件1上,柔性坐垫41安装在十字交叉支架42上方;提拉件43与十字交叉支架42连接,通过拉动提拉件43,带动十字交叉支架42实现收折。
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需求进行折叠,正常使用状态下,后轮218处于后车架本体21的外侧,如果直接将后车架组件2绕着第一对锁螺丝17的轴向顺时针旋转180°,后轮218在旋转结束后位置处于后车架本体21内侧,此时后轮218会与前车架本体11上端相互干扰。所以在需要折叠时:先将后轮218从后车架本体21的外侧水平旋转至后内侧。拉动限位拉环29,将后车架组件2绕着对锁螺丝17的轴向及沿着旋转轨道14顺时针旋向上转动180°进行折叠。折叠后的后轮218位于前车架本体11上端的外侧并与于前车架外侧处于水平关系,两者并不干扰,如图7所示。拉动提拉件43完成折叠套件4的提拉件43,整车折叠结束,如图8所示。推行状态整车尺寸约为700mm*650mm*800mm,通过后车架组件2旋转折叠后,整车长度由700mm缩小至370mm。整车折叠后其包装尺寸约为370mm*290mm*870mm,折叠后更具有便携性,适宜老人外出携带,可以放置于机动车后备箱内出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折叠助行车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旋转折叠助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组件(1)、后车架组件(2)、扶手支撑组件(3);
所述扶手支撑组件(3)位于前车架组件(1)的顶部;
所述前车架组件(1)的前端安装有前轮(110),后端与后车架组件(2)连接;
所述后车架组件(2)的前端活动连接在前车架组件(1)的后端,并能够在前车架组件(1)的后端旋转,从而收合于前车架组件(1)上;后车架组件(2)的后端安装有后轮(2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折叠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组件(2)的前端通过一轴承(112)可转动的安装在前车架组件(1)的后端,并能围绕该轴承(112)旋转,当远离前车架组件(1)转动时,展开并下放后轮(218),形成推行状态,当后车架组件(2)靠近前车架组件(1)转动时,收合于前车架组件(1)上,形成收叠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折叠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组件(1)的后端或者后车架组件(2)的前端,对应旋转的部位还设有限位件组件,当后车架组件(2)旋转至推行状态或者收叠状态时,通过该限位件组件将后车架组件(2)固定在相应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折叠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组件(1)包括前车架本体(11),所述前车架本体(11)的后端设有前车架斜切面(12);所述后车架组件(2)包括后车架本体(21),所述后车架本体(21)的后端设有后车架斜切面(22);
所述前车架斜切面(12)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轴承(112)的第一通孔(13),所述后车架斜切面(22)的中部对应设有用于安装轴承(112)的第二通孔(23);
所述轴承(112)套设在第一对锁螺丝(17)上,所述第一对锁螺丝(1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2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折叠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组件包括设置于前车架斜切面(12)上,位于第一通孔(13)两侧的上限位孔(15)和下限位孔(16);设置于后车架斜切面(22)上,位于第二通孔(23)一侧的第三通孔(25);以及活动地插接于第三通孔(25)内的限位插销(26);所述限位插销(26)的前端插接于上限位孔(15)或下限位孔(16)内,后端与位于第三通孔(25)外的限位拉环(29)连接;限位插销(26)的中部套接有弹簧(27),所述弹簧(27)通过一字槽外螺纹螺栓(28)固定于第三通孔(25)内;当向外拉动限位拉环(29)时,带动限位插销(26)前端从上限位孔(15)或下限位孔(16)内退出,并使得弹簧(27)压缩变形,此时后车架本体(21)能够围绕轴承(112)转动;当释放限位拉环(29)时,在弹簧(27)的弹力下,限位插销(26)被重新顶入上限位孔(15)或下限位孔(16)内,从而将后车架本体(21)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折叠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3)外部,嵌入有一环形的旋转轨道(14),所述第二通孔(23)的前端设有相契合的第一旋转限位销(24),所述旋转轨道(14)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一旋转限位销(24)旋转角度的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折叠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本体(21)的后端内部套接有用于安装后轮(218)的后插件(219),所述后插件(219)通过紧固螺栓与后车架本体(21)后端固定;所述后插件(219)的底部通过一旋转座(210)安装后轮(218);所述后轮(218)固定于旋转座(210)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折叠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插件(219)的底部为一平台面(211),其中心处设有旋转轴孔(212),所述旋转座(210)中心设有旋转通孔(213),通过一贯穿于旋转通孔(213)和旋转轴孔(212)的紧固螺栓(214)转动地连接在后插件(219)的底部平台面(211)上,所述紧固螺栓(214)位于旋转座(210)的一端,套设有插接弹簧(217);所述平台面(211)上设有第二旋转限位销(215),旋转座(210)顶部设有相应的旋转限位孔(216),当下拉旋转座(210),使第二旋转限位销(215)移出旋转限位孔(216)时,此时后轮(218)能够通过旋转座(210)在后车架本体(21)的内外侧水平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折叠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撑组件(3)包括扶手旋转调节座(31)、扶手旋转限位按键(32)、支撑手推管(33)、握把(34)、制动握柄(35);所述扶手旋转调节座(31)中心设有转动通孔(36),支撑手推管(33)中心设有转动轴孔(37),通过一穿过转动通孔(36)、转动轴孔(37)的第二对锁螺丝(38)将扶手旋转调节座(31)与支撑手推管(33)转动连接;所述扶手旋转限位按键(32)的限位轴穿过扶手旋转调节座(31)的限位通孔(310)与扶手旋转调节座(31)套合在一起,并与第二对锁螺丝(38)中部设置的限位穿孔(39)的一侧契合;按压扶手旋转限位按键(32),限位轴弹出限位穿孔(39),此时支撑手推管(33)能够沿着第二对锁螺丝(38)轴向旋转,松开扶手旋转限位按键(32),限位轴弹入限位穿孔(39),从而将支撑手推管(33)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折叠助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两侧前车架组件(1)之间的折叠组件(4),其由柔性坐垫(41)、十字交叉支架(42)、提拉件(43)组成,十字交叉支架(42)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下端两侧分别连接在两侧前车架组件(1)上,柔性坐垫(41)安装在十字交叉支架(42)上方;提拉件(43)与十字交叉支架(42)连接,通过拉动提拉件(43),带动十字交叉支架(42)实现收折。
CN202023072394.1U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旋转折叠助行车 Active CN214910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2394.1U CN214910110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旋转折叠助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2394.1U CN214910110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旋转折叠助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10110U true CN214910110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14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72394.1U Active CN214910110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旋转折叠助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10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4002389A2 (en) Attachment means for attaching a wheelchair to a motorized apparatus
CN107128416B (zh) 多功能折叠三轮电动车
CN200991368Y (zh) 轮椅
CN2925443Y (zh) 避震型轮椅
CN218141292U (zh) 一种车辆踏板
CN214910110U (zh) 一种旋转折叠助行车
CN112158287A (zh) 一种电动代步车
CN203372336U (zh) 一种箱式折叠电动车
CN110934695A (zh) 中置驱动电动轮椅
CN207078264U (zh) 一种车轮折叠机构及滑板车
CN207060269U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
CN107031768B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
CN113562196B (zh) 应用于载人月球车的高折展比应急返回装置
WO2021208573A1 (zh) 可折叠轮椅
CN205574030U (zh) 一种单手收折的婴儿手推车
CN211075935U (zh) 一种用于山地的小轮车
CN206231516U (zh) 双前轮电动三轮车
CN210707758U (zh) 一种坐骑式电动独轮车
CN106394759A (zh) 一种避震滑板车
CN206155671U (zh) 双前轮三轮车车架及双前轮三轮车
CN207060252U (zh) 一种脚踏板摆动机构及滑板车
CN215154970U (zh) 一种具有转动限位结构的卡丁车
CN211633974U (zh) 中置驱动电动轮椅
CN202115658U (zh) 折叠自行车
CN107140091B (zh) 一种车轮折叠机构及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