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7398U - 覆膜封堵器 - Google Patents

覆膜封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7398U
CN214907398U CN202023351141.8U CN202023351141U CN214907398U CN 214907398 U CN214907398 U CN 214907398U CN 202023351141 U CN202023351141 U CN 202023351141U CN 214907398 U CN214907398 U CN 214907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k
disc
occluder
covered
wa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511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顺
谢学刚
王星烨
何璐
王梓曼
向仟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Radisso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Yi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Yi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Yi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5114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7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7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7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覆膜封堵器,包括第一盘、第二盘和阻流膜,第二盘与第一盘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有腰部,阻流膜设置在第二盘的两侧的盘面,且阻流膜在腰部处通过缝合线与第二盘连接,缝合线的缝合点围绕腰部的圆周分布。如此设置,通过缝合线将阻流膜缝合在第二盘上,并且缝合点围绕腰部的圆周分布,使缝合效果更佳,阻流膜与第二盘的连接更稳固,在覆膜封堵器通过输送线缆进行运输时,即使阻流膜受到剐蹭,在缝合线的作用下,阻流膜也不会从第二盘上脱落,保证了覆膜封堵器能顺利的运输至病灶部位进行封堵手术。

Description

覆膜封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覆膜封堵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等结构心脏病,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创伤。现在已经有微创的治疗方式,有多种对应类型的心脏间隔缺损封堵器用于治疗相应的先天性心脏病,这一类封堵器一般通过导丝和导管经股静脉或股动脉送到患者心脏间隔缺损的特定位置。
目前临床所使用的结构心脏病封堵器,采用了热熔合阻流膜的方式进行制作,但是热熔合的阻流膜由于腰部的存在,使得热熔合过程中阻流膜的原料没法进入到腰部中心位置,而在封堵器工作过程中,封堵器会在输送线缆中先被拉长成网管状,进入病灶部位后恢复盘状,在输送线缆中腰部处的盘面的阻流膜容易受到刮蹭,使得阻流膜脱落造成封堵手术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覆膜封堵器,可以将位于腰部的阻流膜缝合在腰部上,在输送封堵器的过程中阻流膜不会因为受到剐蹭而脱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覆膜封堵器,包括:
第一盘;
第二盘,连接所述第一盘,所述第二盘与所述第一盘之间形成有腰部;
阻流膜,设置在所述第二盘的两侧的盘面上,所述阻流膜在所述腰部处通过缝合线连接所述第二盘,所述缝合线的缝合点围绕所述腰部的圆周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覆膜封堵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阻流膜贴合在第二盘的两侧的盘面上,通过缝合线将阻流膜缝合在第二盘上,并且缝合点围绕腰部的圆周分布,使缝合效果更佳,阻流膜与第二盘的连接更稳固,在覆膜封堵器通过输送线缆进行运输时,即使阻流膜受到剐蹭,在缝合线的作用下,阻流膜也不会从第二盘上脱落,保证了覆膜封堵器能顺利的运输至病灶部位进行封堵手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腰部是编织而成的网格结构,所述缝合线的缝合点分布在所述网格结构的交叉点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流膜通过热熔合的方式贴合在所述第二盘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缝合线设置为羊肠线、合成纤维线或纯天然胶原蛋白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合成纤维线的材料是聚乙二醇酸、聚甘醇碳酸或聚乳酸羟基乙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盘设置为编织的网盘结构,所述第二盘设置为编织的爪盘或网盘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盘设置为爪盘结构,所述第二盘包括若干支撑结构,若干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盘上,另一端呈圆周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支撑结构的末端均设置有防护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盘和所述第二盘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盘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输送线缆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覆膜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覆膜封堵器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示出的覆膜封堵器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示出的覆膜封堵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覆膜封堵器释放到心脏间隔靶位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覆膜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隐藏阻流膜)。
第一盘100,连接结构110;
第二盘200,支撑结构210,防护球211,腰部220;
阻流膜300;
缝合线400;
输送线缆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覆膜封堵器,包括第一盘100和第二盘200,第二盘200连接在第一盘100上,二者之间可以为两个独立的盘,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或者二者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编织盘,第一盘100与第二盘200均可以是编织成型的网格盘,第二盘200还可以是编织成型的爪状盘;第一盘100和第二盘200通过连接件连接时,连接件构成二者之间的腰部220,第一盘100与第二盘200一体成型时,二者之间形成一个腰部220,需要说明的是,腰部220指的是第一盘100与第二盘200之间形成的,两头粗中间细的连接部,或连接第一盘100和第二盘200的连接件,在本实施例中的腰部220指的是图3所示的连接部;还包括有阻流膜300,贴合在第二盘200两侧的盘面,贴合在第二盘200内侧的阻流膜300在腰部220处通过缝合线400与第二盘200连接,并且缝合线400的缝合点围绕腰部220呈圆周分布,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盘100和第二盘200的内侧指的是第一盘100或第二盘200位于腰部220的一侧,外侧指远离腰部220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覆膜封堵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阻流膜300贴合在第二盘200的两侧的盘面上,通过缝合线400将阻流膜300缝合在第二盘200上,并且缝合点围绕腰部220的圆周分布,使缝合效果更佳,阻流膜300与第二盘200的连接更稳固,在覆膜封堵器通过输送线缆500进行运输时,即使阻流膜300受到剐蹭,在缝合线400的作用下,阻流膜300也不会从第二盘200上脱落,保证了覆膜封堵器能顺利的运输至病灶部位进行封堵手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第一盘100与第二盘200均为编织结构并且一体成型,腰部220也同样为编织成型的网格结构,缝合线400的缝合点则分布在这些网格结构的交叉点上,并且缝合点在若干交叉点上间隔分布,在腰部220的圆周上呈圆周均匀分布,使阻流膜300缝合的各个点位受力均匀,可以有效的避免受力不均导致受力薄弱点位受到剐蹭时产生破损或脱落的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阻流膜300是通过热熔合的方式贴合在第二盘200上,采用该种方式,使阻流膜300可以充分的贴合在第二盘200的两侧的盘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缝合线400所采用的材料为可吸收线,具体可以是羊肠线、合成纤维线或纯天然胶原蛋白线,也可以采用其他对人物无害的可吸收线,合成纤维线的材料是是聚乙二醇酸、聚甘醇碳酸或聚乳酸羟基乙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6,第二盘200设置为爪盘结构,第二盘200上包括有若干支撑结构210,每个支撑结构210的一端均连接在第一盘100上,另一端呈圆周分布,每个支撑结构210均相互独立,在封堵过程中,各自独立的支撑结构210可以在各自的支撑位置根据支撑位置的结构形成适配的形状,使覆膜封堵器能更好的稳固在病灶部位,起到有效的封堵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参照图6,每个支撑结构210的末端均连接有防护球211,防护球211可以包覆住支撑结构210的末端的尖锐部分,使支撑结构210在贴合心房壁时,对心房壁起保护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在第一盘10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结构110,连接结构100设置有内螺纹,输送线缆可以与连接结构100进行螺纹连接,并将覆膜封堵器送入病灶部位。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覆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盘;
第二盘,连接所述第一盘,所述第二盘与所述第一盘之间形成有腰部;
阻流膜,设置在所述第二盘的两侧的盘面上,所述阻流膜在所述腰部处通过缝合线连接所述第二盘,所述缝合线的缝合点围绕所述腰部的圆周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是编织而成的网格结构,所述缝合线的缝合点分布在所述网格结构的交叉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覆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膜通过热熔合的方式贴合在所述第二盘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设置为羊肠线、合成纤维线或纯天然胶原蛋白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覆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纤维线的材料是聚乙二醇酸、聚甘醇碳酸或聚乳酸羟基乙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设置为编织的网盘结构,所述第二盘设置为编织的爪盘或网盘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覆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盘设置为爪盘结构,所述第二盘包括若干支撑结构,若干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盘上,另一端呈圆周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覆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结构的末端均设置有防护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和所述第二盘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输送线缆的连接结构。
CN202023351141.8U 2020-12-31 2020-12-31 覆膜封堵器 Active CN214907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1141.8U CN214907398U (zh) 2020-12-31 2020-12-31 覆膜封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1141.8U CN214907398U (zh) 2020-12-31 2020-12-31 覆膜封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7398U true CN214907398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21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51141.8U Active CN214907398U (zh) 2020-12-31 2020-12-31 覆膜封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73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7365A (zh) * 2023-11-21 2023-12-22 山东瑞安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镍的镍钛铜封堵器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7365A (zh) * 2023-11-21 2023-12-22 山东瑞安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镍的镍钛铜封堵器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7257365B (zh) * 2023-11-21 2024-02-02 山东瑞安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镍的镍钛铜封堵器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9524B (zh) 心脏闭塞装置
JP5449201B2 (ja) 目標部位を処置する医療デバイス及び関連の方法
US8617205B2 (en) Closure device
US9308311B2 (en) Arterial venous spool anchor
US20110184439A1 (en) Biological Matrix for Cardiac Repair
CN111956275A (zh) 封堵器
CN205625989U (zh) 封堵器
WO2023015601A1 (zh) 一种治疗三尖瓣返流的修复装置
CN214907398U (zh) 覆膜封堵器
CN101185582A (zh) 机械组织装置及方法
WO2018145535A1 (zh) 封堵器
CN110720958A (zh) 封堵器及封堵系统
CN111281462A (zh) 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
WO2015002625A1 (en) The occluder device for cardiovascular system
CN211583280U (zh) 包覆型封堵器
CN210494164U (zh) 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
CN212346592U (zh) 封堵器
CN110742658B (zh) 一种双侧异性可吸收封堵器
EP3932336A1 (en) Occluder with no externally protruding structure at either end
CN110680415B (zh) 包覆型封堵器
CN115212370A (zh) 分流装置及分流系统
CN219763409U (zh) 一种可穿刺的封堵器
CN210931564U (zh) 具有3d打印成型骨架结构的自由连接封堵器
CN109498075A (zh) 一种带倒刺的小型植入器械
CN219763408U (zh) 一种高腰部的心脏缺损封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a, 1st floor, building 3, No.1, Keji 7th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Guangdong 519000

Patentee after: Zhuhai Radisso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a, 1st floor, building 3, No.1, Keji 7th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Guangdong 519000

Patentee before: Zhuhai Yi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