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5437U -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5437U
CN214905437U CN202120422560.1U CN202120422560U CN214905437U CN 214905437 U CN214905437 U CN 214905437U CN 202120422560 U CN202120422560 U CN 202120422560U CN 214905437 U CN214905437 U CN 214905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display device
fixed
symmetricall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225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敬友
张强
罗世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Time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Time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Time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Time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225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5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5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5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所述防护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推送机构,所述定位滑轨的内侧卡合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的上方设置有建筑模型,所述支承底座的内侧贯穿卡合有传动主轴,所述传动主轴的两端对称固定有升降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推送机构内横向减震弹簧与纵向减震弹簧的配套组合,取代了传统硬性支撑推送的形式,能够降低外界横向以及纵向产生的振动冲击,进而确保建筑模型平稳的推送携带,且在建筑模型展示过程中,通过传动电机带动升降齿轮在升降齿条上的升降转动,在定位滑轨与支承板的定位卡合下,能够对建筑模型进行主动升降展示处理,进而提高展示装置的灵活展示性。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同时在建筑设计建设之前,建筑人员会事先对建筑模型进行微缩设计,以便于更好的展示建筑样式。
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建筑设计用的模型展示装置存在着一些缺点,传统的展示装置结构较为单一,对于模型的保护能力不足,极易导致模型在输送过程中出现结构松动、散架的形式,且在展示过程,灵活调节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包括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推送机构,且防护壳体的上方对称连接有封闭门,所述防护壳体的内壁位于两侧位置处对称固定有定位滑轨,且防护壳体的内壁位于中部位置处对称固定有升降齿条,所述定位滑轨的内侧卡合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的上方设置有建筑模型,且支承板的下方位于中部位置处固定有支承底座,所述支承底座的内侧贯穿卡合有传动主轴,且支承底座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固定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主轴的两端对称固定有升降齿轮;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设置在防护壳体下方的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下方位于四个边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推送滚轮,且支撑底板的上方位于前后两侧位置处对称固定有水平卡座,所述水平卡座的内侧固定有水平滑杆,所述水平滑杆的两端对称套接有横向减震弹簧,且水平滑杆的外侧对称套接有定位卡套,所述定位卡套的顶端固定有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的上方对称贯穿卡合有纵向滑杆,所述纵向滑杆的外侧套接有纵向减震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卡套的外径与水平卡座的内径相适配,且定位卡套通过横向减震弹簧与水平卡座弹性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纵向滑杆的数量不少于三组,且纵向滑杆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所述纵向滑杆的外径与纵向减震弹簧的内径相适配,且纵向滑杆通过纵向减震弹簧与定位支架弹性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主轴的中部固定有传动齿轮A,所述传动电机的端部固定有传动齿轮B,所述传动电机与传动主轴通过传动齿轮B和传动齿轮A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承板的四个边角对称设置有定位卡块,且支承板通过定位卡块与定位滑轨卡合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齿条的齿牙与升降齿轮的齿牙相互啮合,且升降齿条的长度与定位滑轨的长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推送机构内横向减震弹簧与纵向减震弹簧的配套组合,取代了传统硬性支撑推送的形式,能够降低外界横向以及纵向产生的振动冲击,进而确保建筑模型平稳的推送携带,且在建筑模型展示过程中,通过传动电机带动升降齿轮在升降齿条上的升降转动,在定位滑轨与支承板的定位卡合下,能够对建筑模型进行主动升降展示处理,进而提高展示装置的灵活展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中升降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中推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壳体;2、封闭门;3、水平卡座;4、支撑底板;5、推送滚轮;6、横向减震弹簧;7、定位卡套;8、水平滑杆;9、定位支架;10、纵向滑杆;11、纵向减震弹簧;12、定位滑轨;13、建筑模型;14、支承板;15、定位卡块;16、传动主轴;17、支承底座;18、传动齿轮A;19、传动齿轮B;20、传动电机;21、升降齿条;22、升降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包括防护壳体1,防护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推送机构,推送机构包括设置在防护壳体1下方的支撑底板4,支撑底板4的下方位于四个边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推送滚轮5,且支撑底板4的上方位于前后两侧位置处对称固定有水平卡座3,水平卡座3的内侧固定有水平滑杆8,水平滑杆8的两端对称套接有横向减震弹簧6,且水平滑杆8的外侧对称套接有定位卡套7,定位卡套7的外径与水平卡座3的内径相适配,且定位卡套7通过横向减震弹簧6与水平卡座3弹性卡合,在对展示装置推送移动过程中,当展示装置受到外界横向振动冲击时,振动产生的横向冲击传递至定位卡套7上,进而在横向减震弹簧6对定位卡套7的弹性支撑下,使定位卡套7在水平卡座3内弹性滑动,降低横向振动冲击对防护壳体1内建筑模型13产生的横向冲击。
定位卡套7的顶端固定有定位支架9,定位支架9的上方对称贯穿卡合有纵向滑杆10,纵向滑杆10的外侧套接有纵向减震弹簧11,纵向滑杆10的数量不少于三组,且纵向滑杆10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纵向滑杆10的外径与纵向减震弹簧11的内径相适配,且纵向滑杆10通过纵向减震弹簧11与定位支架9弹性卡合,在对展示装置推送移动过程中,当展示装置受到外界纵向振动冲击时,振动产生的纵向冲击传递至纵向滑杆10上,进而在纵向减震弹簧11对纵向滑杆10的弹性支撑下,使纵向滑杆10在定位支架9内弹性滑动,降低纵向振动冲击对防护壳体1内建筑模型13产生的纵向冲击。
防护壳体1的上方对称连接有封闭门2,防护壳体1的内壁位于两侧位置处对称固定有定位滑轨12,且防护壳体1的内壁位于中部位置处对称固定有升降齿条21,定位滑轨12的内侧卡合有支承板14,支承板14的上方设置有建筑模型13,且支承板14的下方位于中部位置处固定有支承底座17,支承底座17的内侧贯穿卡合有传动主轴16,且支承底座17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固定有传动电机20,传动主轴16的两端对称固定有升降齿轮22,传动主轴16的中部固定有传动齿轮A18,传动电机20的端部固定有传动齿轮B19,传动电机20与传动主轴16通过传动齿轮B19和传动齿轮A18转动连接,支承板14的四个边角对称设置有定位卡块15,且支承板14通过定位卡块15与定位滑轨12卡合滑动,在对建筑模型13进行展示时,工作人员将封闭门2对称打开,进而传动电机20工作,带动传动齿轮B19转动,通过传动齿轮B19和传动齿轮A18的配套组合,带动传动主轴16转动,同步的带动升降齿条21转动,进而在支承板14与定位滑轨12的配套卡合下,带动升降齿轮22在升降齿条21上升降转动,将建筑模型13从防护壳体1内推出,进行展示,升降齿条21的齿牙与升降齿轮22的齿牙相互啮合,且升降齿条21的长度与定位滑轨12的长度相同,在建筑模型13展示过程中,通过传动电机20带动升降齿轮22在升降齿条21上的升降转动,在定位滑轨12与支承板14的定位卡合下,能够对建筑模型13进行主动升降展示处理,提高展示装置的灵活展示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对展示装置推送移动过程中,当展示装置受到外界横向振动冲击时,振动产生的横向冲击传递至定位卡套7上,进而在横向减震弹簧6对定位卡套7的弹性支撑下,使定位卡套7在水平卡座3内弹性滑动,降低横向振动冲击对防护壳体1内建筑模型13产生的横向冲击,同步的当展示装置受到外界纵向振动冲击时,振动产生的纵向冲击传递至纵向滑杆10上,进而在纵向减震弹簧11对纵向滑杆10的弹性支撑下,使纵向滑杆10在定位支架9内弹性滑动,降低纵向振动冲击对防护壳体1内建筑模型13产生的纵向冲击,进一步的在对建筑模型13进行展示时,工作人员将封闭门2对称打开,进而传动电机20工作,带动传动齿轮B19转动,通过传动齿轮B19和传动齿轮A18的配套组合,带动传动主轴16转动,同步的带动升降齿条21转动,进而在支承板14与定位滑轨12的配套卡合下,带动升降齿轮22在升降齿条21上升降转动,将建筑模型13从防护壳体1内推出,进行展示。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包括防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推送机构,且防护壳体(1)的上方对称连接有封闭门(2),所述防护壳体(1)的内壁位于两侧位置处对称固定有定位滑轨(12),且防护壳体(1)的内壁位于中部位置处对称固定有升降齿条(21),所述定位滑轨(12)的内侧卡合有支承板(14),所述支承板(14)的上方设置有建筑模型(13),且支承板(14)的下方位于中部位置处固定有支承底座(17),所述支承底座(17)的内侧贯穿卡合有传动主轴(16),且支承底座(17)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固定有传动电机(20),所述传动主轴(16)的两端对称固定有升降齿轮(22);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设置在防护壳体(1)下方的支撑底板(4),所述支撑底板(4)的下方位于四个边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推送滚轮(5),且支撑底板(4)的上方位于前后两侧位置处对称固定有水平卡座(3),所述水平卡座(3)的内侧固定有水平滑杆(8),所述水平滑杆(8)的两端对称套接有横向减震弹簧(6),且水平滑杆(8)的外侧对称套接有定位卡套(7),所述定位卡套(7)的顶端固定有定位支架(9),所述定位支架(9)的上方对称贯穿卡合有纵向滑杆(10),所述纵向滑杆(10)的外侧套接有纵向减震弹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套(7)的外径与水平卡座(3)的内径相适配,且定位卡套(7)通过横向减震弹簧(6)与水平卡座(3)弹性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滑杆(10)的数量不少于三组,且纵向滑杆(10)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所述纵向滑杆(10)的外径与纵向减震弹簧(11)的内径相适配,且纵向滑杆(10)通过纵向减震弹簧(11)与定位支架(9)弹性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主轴(16)的中部固定有传动齿轮A(18),所述传动电机(20)的端部固定有传动齿轮B(19),所述传动电机(20)与传动主轴(16)通过传动齿轮B(19)和传动齿轮A(18)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14)的四个边角对称设置有定位卡块(15),且支承板(14)通过定位卡块(15)与定位滑轨(12)卡合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齿条(21)的齿牙与升降齿轮(22)的齿牙相互啮合,且升降齿条(21)的长度与定位滑轨(12)的长度相同。
CN202120422560.1U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 Active CN214905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2560.1U CN214905437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2560.1U CN214905437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5437U true CN214905437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99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22560.1U Active CN214905437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54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07308U (zh) 一种物流货物仓储用货物摆放机构
CN214369084U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模拟装置
CN21256518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测绘用支撑装置
CN214905437U (zh)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
CN208621345U (zh) 一种新型地质勘察取土器
CN112767816A (zh) 一种建筑设计模型多维度教学展示设备
CN204161194U (zh) 自动翻缸车
CN215985768U (zh) 一种岩心白光扫描采集仪器
CN205125729U (zh) 移动式折叠电动展架
CN105133892B (zh) 带张紧调节的自行车库输送台升降机构
CN110840171B (zh) 一种具有升降和旋转功能的展台
CN114468537A (zh) 一种多功能基础护理实训室操作台柜
CN210367982U (zh) 一种飞靶升降装置及pth生产线
CN211865097U (zh) 一种物理实验用升降台
CN210955826U (zh) 一种可移动的城市规划用建筑模型演示架
CN207294614U (zh) 中空玻璃生产系统
CN219489464U (zh) 动力升降台
CN214671245U (zh) 一种护理教学用演示台
CN21866841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调式脚手架本体
CN214734123U (zh) 一种高精度伺服传动升降装置
CN211877859U (zh) 防护服静电衰减性能测试仪
CN215573019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防护型测量装置
CN220979198U (zh) 一种汽车门机
CN219203333U (zh) 电池架
CN220509602U (zh) 一种海底隧道沉管技术演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