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82201U - 一种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82201U
CN214882201U CN202120824049.4U CN202120824049U CN214882201U CN 214882201 U CN214882201 U CN 214882201U CN 202120824049 U CN202120824049 U CN 202120824049U CN 214882201 U CN214882201 U CN 214882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thread
crochet hook
line
bottom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240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8240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82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82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82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涉及面料加工技术领域。该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包括面线针、底线拨针、底线钩针和底线套线机构,面线针竖向设置,底线拨针设置在面线针下侧,底线拨针连接有带动其往复摆动或平移的拨针驱动机构,底线钩针设置在底线拨针的一侧,底线钩针用于在面线针上的面线与底线拨针上的底线交叉时勾住底线,底线套线机构设置在底线钩针的一侧。利用底线钩针在面线针上的面线与底线拨针上的底线交叉时勾住底线,面线针带动面线向上移动后初步完成打结,然后底线套线机构将底线钩针上当前的底线套在底线钩针下一次所勾住的底线上,最终完成打结,底线与面线的打结不依赖布料输送方向,布料可以多方向进料。

Description

一种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
背景技术
缝纫机、绣花机是用于加工衣服面料、床上用品以及各种窗帘布艺的必用设备,这些设备都需要面线与底线共同完成缝制,面线就是指布料以上的线,面线是穿设在针头下端的孔上的,底线则是指放置在布料以下的线。面线与底线需要在面料下侧打结才能够完成缝制。
现有缝纫机的布料进料方向是固定的,如果更改布料的前进方向,底线就无法与面线打结,无法实现连续缝纫。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面料只能单一方向进料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包括面线针、底线拨针、底线钩针和底线套线机构,面线针竖向设置,底线拨针设置在面线针下侧,底线拨针连接有带动其往复摆动或平移的拨针驱动机构,底线钩针设置在底线拨针的一侧,底线钩针用于在面线针上的面线与底线拨针上的底线交叉时勾住底线,底线套线机构设置在底线钩针的一侧,底线套线机构用于将底线钩针上当前的底线套在底线钩针下一次所勾住的底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拨针驱动机构包括拨针驱动轴、偏心轴承和连杆机构,底线拨针通过拨针支架固定在拨针驱动轴上,偏心轴承连接有带动其偏心转动的轴,偏心轴承通过连杆机构连接拨针驱动轴。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摆动连杆和第二摆动连杆,第一摆动连杆一端与偏心轴承的外圈连接,第一摆动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摆动连杆的一端,第二摆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拨针驱动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线钩针连接有带动其往复横向移动的钩针驱动机构,底线钩针往复横向移动的方向垂直于底线拨针的摆动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的钩针驱动机构包括钩针驱动齿轮、钩针驱动连杆和钩针驱动轴,钩针驱动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钩针驱动齿轮和钩针驱动轴,钩针驱动轴水平往复滑动设置,底线钩针通过钩针支架固定连接钩针驱动轴。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线钩针的端部设有勾线针体,勾线针体水平设置,且勾线针体向远离底线拨针的方向弯曲;
底线套线机构包括底线挡杆,底线挡杆连接有带动其往复移动或摆动的挡杆驱动机构,底线钩针远离底线拨针的一侧设有底线倒钩。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线倒钩与底线钩针转动连接,底线挡杆设置在底线钩针的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挡杆驱动机构包括挡杆驱动轴、凸轮和弹簧,挡杆驱动轴转动设置,底线挡杆水平设置在一个挡杆支架上,挡杆支架水平滑动设置,凸轮固定在挡杆驱动轴上并与挡杆支架相配合,弹簧拉动挡杆支架向靠近底线钩针的一侧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挡杆支架固定在一个滑块上,滑块滑动设置在一根水平的导轨上,弹簧与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线拨针、底线钩针和底线套线机构固定在一个箱体内,箱体上侧固定有面线板,面线针穿过面线板上的针孔后插入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底线钩针在面线针上的面线与底线拨针上的底线交叉时勾住底线,面线针带动面线向上移动后初步完成打结,然后底线套线机构将底线钩针上当前的底线套在底线钩针下一次所勾住的底线上,最终完成打结,底线与面线的打结不依赖布料输送方向,布料可以多方向进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箱体内部结构右前侧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箱体内部结构左前侧角度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箱体内部结构左后侧角度的立体图;
图5为底线钩针的示意图;
图6~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线与面线打结的过程示意图;
图中:1-箱体2-面线板3-面线针4-主传动轴5-从动轴6-第一锥齿轮7-第二锥齿轮8-主动齿轮9-钩针驱动齿轮10-底线钩针11-钩针支架12-勾线针体13-底线倒钩14-底线拨针15-底线挡杆16-挡杆支架17-滑块18-导轨19-拨针支架20-拨针驱动轴21-钩针驱动轴22-偏心轴承23-第一摆动连杆24-第二摆动连杆25-钩针驱动连杆26-挡杆驱动轴27-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见图1~4,该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包括面线针3、底线拨针14、底线钩针10和底线套线机构,面线针3竖向设置,底线拨针14设置在面线针3下侧,底线拨针14连接有带动其往复摆动或平移的拨针驱动机构,底线钩针10设置在底线拨针14的一侧,底线钩针10用于在面线针3上的面线与底线拨针14上的底线交叉时勾住底线,底线套线机构设置在底线钩针10的一侧,底线套线机构用于将底线钩针10上当前的底线套在底线钩针10下一次所勾住的底线上。
底线拨针14、底线钩针10和底线套线机构固定在一个箱体1内,箱体1上侧固定有面线板2,面线针3穿过面线板2上的针孔后插入箱体1内。箱体1内设有主传动轴4和从动轴5,主传动轴4上设有主动齿轮8和第一锥齿轮6,从动轴5上设有与第一锥齿轮6啮合的第二锥齿轮7以及与主动齿轮8啮合的钩针驱动齿轮9。
底线钩针10连接有带动其往复横向移动的钩针驱动机构,底线钩针10往复横向移动的方向垂直于底线拨针14的摆动方向。底线钩针10往复移动可以将底线拨针14上的底线勾住,同时不会影响底线拨针14的往复摆动。底线钩针10将底线拨针14上的底线勾住后,面线针3向上移动,从而面线绕过底线钩针10上的底线完成初步打结。
钩针驱动机构包括钩针驱动齿轮9、钩针驱动连杆25和钩针驱动轴21,钩针驱动连杆25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钩针驱动齿轮9和钩针驱动轴21,钩针驱动轴21水平往复滑动设置,底线钩针10通过钩针支架11固定连接钩针驱动轴21。钩针驱动齿轮9旋转后通过钩针驱动连杆25带动钩针驱动轴21往复水平移动,钩针驱动轴21带动底线钩针10前后往复移动。
底线钩针10的端部设有勾线针体12,勾线针体12水平设置,且勾线针体12向远离底线拨针14的方向弯曲;底线套线机构包括底线挡杆15,底线挡杆15连接有带动其往复移动或摆动的挡杆驱动机构,底线钩针10远离底线拨针14的一侧设有底线倒钩13。底线挡杆15用于底线钩针10向前移动时将勾线针体12内的底线拨入底线倒钩13内,并在底线钩针10向后移动时将底线倒钩13内的底线从底线倒钩13内拨出并使其套在勾线针体12上的底线外侧,从而循环完成底线相互打结。底线钩针10向靠近底线拨针14的方向移动称之为向前移动,反之则为向后移动。
挡杆驱动机构包括挡杆驱动轴26、凸轮27和弹簧(图中未画出),挡杆驱动轴26与第二锥齿轮7固定连接,主传动轴4通过锥齿轮带动挡杆驱动轴26旋转,底线挡杆15水平设置在一个挡杆支架16上,挡杆支架固定16在一个滑块17上,滑块17滑动设置在一根水平的导轨18上,弹簧与滑动连接。凸轮27固定在挡杆驱动轴26上并与挡杆支架16相配合,弹簧拉动滑块17和挡杆支架16向靠近底线钩针10的一侧移动。
拨针驱动机构包括拨针驱动轴20、偏心轴承22和连杆机构,底线拨针14通过拨针支架19固定在拨针驱动轴20上,偏心轴承22连接在挡杆驱动轴26上,偏心轴承22通过连杆机构连接拨针驱动轴20。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摆动连杆23和第二摆动连杆24,第一摆动连杆23一端与偏心轴承22的外圈连接,第一摆动连杆2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摆动连杆24的一端,第二摆动连杆24的另一端与拨针驱动轴20转动连接。挡杆驱动轴26带动偏心轴座偏心旋转,偏心轴承22带动第一摆动连杆23和第二摆动连杆24摆动,最终通过拨针支架19带动底线拨针14左右来回摆动。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的底线倒钩13与底线钩针10转动连接,底线挡杆15设置在底线钩针10的上侧。底线倒钩13上的底线并不具有张力,所以底线倒钩13不会在底线钩针10前后移动时被底线拖拽至摆动,底线倒钩13的摆动是底线被底线挡杆15阻挡产生张力后拖拽产生的,具体的,当底线钩针10向前移动首次勾住底线拨针14上的底线时底线挡杆15不起作用,当底线钩针10带动底线向后移动一次后继续向前移动时,底线挡杆15向靠近底线钩针10方向移动,此时底线挡杆15就挡在了勾线针体12内底线的前侧,底线钩针10继续向前移动,底线挡杆15就使勾线针体12内的底线向后拨动底线倒钩13,底线被固定在底线倒钩13内,然后底线挡杆15向另一侧移动,勾线针体12勾住了当前底线拨针14上的底线,也就是说此时勾线针体12与底线倒钩13内都有底线。当底线钩针10向后移动时,底线挡杆15再次向靠近底线钩针10方向移动,此时底线挡杆15挡在了底线倒钩13内底线的后侧,底线钩针10向后移动的过程中底线挡杆15使底线倒钩13内的底线拖拽底线倒钩13使其向前摆动,此时底线倒钩13内的底线脱离底线倒钩13并套在勾线针体12内底线的外侧,如此往复使底线依次相互套设成结。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面线与底线的打结过程通过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其中面线为实线,底线为虚线。
参见图6,此时面线针3尚未向下移动,底线穿设在底线拨针14的针孔上,面线穿设在面线针3的针孔上,底线拨针14摆动至最右侧。
参见图7,面线针3带动面线向下移动,当面线针3移动至最低点后向上移动一定距离时,面线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个线套,这个线套能够容许底线拨针14经过。
参见图8,底线拨针14向左侧摆动,带动底线穿过面线的线套。
参见图9~10,底线钩针10向前移动,勾线针体12勾住底线拨针14上的底线,此时面线针3向上移动,然后底线拨针14向右侧摆动,面线与底线初步打结。
参见图11~12,底线钩针10向后移动一次后再次向前移动,此时底线挡杆15向靠近底线钩针10方向移动,底线挡杆15就挡在了勾线针体12内底线的前侧,底线钩针10继续向前移动,底线挡杆15使勾线针体12内的底线向后拨动底线倒钩13,底线被固定在底线倒钩13内,然后底线挡杆15向另一侧移动,此时面线针3向下移动,底线拨针14向左侧摆动带动底线再次进入面线针3的针套内,勾线针体12勾住了当前底线拨针14上的底线,也就是说此时勾线针体12与底线倒钩13内都有底线,面线针3向上移动时面线套在勾线针体12内底线的外侧。
参见图13,底线钩针10向后移动时,底线挡杆15再次向靠近底线钩针10方向移动,此时底线挡杆15挡在了底线倒钩13内底线的后侧,底线钩针10向后移动的过程中底线挡杆15使底线倒钩13内的底线拖拽底线倒钩13使其向前摆动,此时底线倒钩13内的底线脱离底线倒钩13并套在勾线针体12内底线的外侧,如此往复使底线依次相互套设成结,最终完成底线与面线打结。
本实用新型利用底线钩针10在面线针3上的面线与底线拨针14上的底线交叉时勾住底线,面线针3带动面线向上移动后初步完成打结,然后底线套线机构将底线钩针10上当前的底线套在底线钩针10下一次所勾住的底线上,最终完成打结,底线与面线的打结不依赖布料输送方向,布料可以多方向进料。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包括面线针(3)、底线拨针(14)、底线钩针(10)和底线套线机构,面线针(3)竖向设置,底线拨针(14)设置在面线针(3)下侧,底线拨针(14)连接有带动其往复摆动或平移的拨针驱动机构,底线钩针(10)设置在底线拨针(14)的一侧,底线钩针(10)用于在面线针(3)上的面线与底线拨针(14)上的底线交叉时勾住底线,底线套线机构设置在底线钩针(10)的一侧,底线套线机构用于将底线钩针(10)上当前的底线套在底线钩针(10)下一次所勾住的底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针驱动机构包括拨针驱动轴(20)、偏心轴承(22)和连杆机构,底线拨针(14)通过拨针支架(19)固定在拨针驱动轴(20)上,偏心轴承(22)连接有带动其偏心转动的轴,偏心轴承(22)通过连杆机构连接拨针驱动轴(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摆动连杆(23)和第二摆动连杆(24),第一摆动连杆(23)一端与偏心轴承(22)的外圈连接,第一摆动连杆(2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摆动连杆(24)的一端,第二摆动连杆(24)的另一端与拨针驱动轴(20)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线钩针(10)连接有带动其往复横向移动的钩针驱动机构,底线钩针(10)往复横向移动的方向垂直于底线拨针(14)的摆动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针驱动机构包括钩针驱动齿轮(9)、钩针驱动连杆(25)和钩针驱动轴(21),钩针驱动连杆(25)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钩针驱动齿轮(9)和钩针驱动轴(21),钩针驱动轴(21)水平往复滑动设置,底线钩针(10)通过钩针支架(11)固定连接钩针驱动轴(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线钩针(10)的端部设有勾线针体(12),勾线针体(12)水平设置,且勾线针体(12)向远离底线拨针(14)的方向弯曲;
底线套线机构包括底线挡杆(15),底线挡杆(15)连接有带动其往复移动或摆动的挡杆驱动机构,底线钩针(10)远离底线拨针(14)的一侧设有底线倒钩(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线倒钩(13)与底线钩针(10)转动连接,底线挡杆(15)设置在底线钩针(10)的上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杆驱动机构包括挡杆驱动轴(26)、凸轮(27)和弹簧,挡杆驱动轴(26)转动设置,底线挡杆(15)水平设置在一个挡杆支架(16)上,挡杆支架(16)水平滑动设置,凸轮(27)固定在挡杆驱动轴(26)上并与挡杆支架相配合,弹簧拉动挡杆支架(16)向靠近底线钩针(10)的一侧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杆支架(16)固定在一个滑块(17)上,滑块(17)滑动设置在一根水平的导轨(18)上,弹簧与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线拨针(14)、底线钩针(10)和底线套线机构固定在一个箱体(1)内,箱体(1)上侧固定有面线板(2),面线针(3)穿过面线板(2)上的针孔后插入箱体(1)内。
CN202120824049.4U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 Active CN214882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4049.4U CN214882201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4049.4U CN214882201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82201U true CN214882201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48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24049.4U Active CN214882201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822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55807C1 (ru) Способ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распускания ш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распускания шва и тип шва
WO2007088708A1 (ja) 1本糸錠縫化ハンドステッチ形成方法及びミシン
JP5237595B2 (ja) 1本糸錠縫化ハンドステッチミシン
US10060061B2 (en) Bobbinless sewing machine and stitch
US20150184320A1 (en) Machine and method for sewing, embroidering, quilting and/or the like
CN214882201U (zh) 一种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
CN113235237A (zh) 一种缝制方法
CN113136659A (zh) 一种可多方向进料的缝制装置
TWI518222B (zh) 平縫接縫構造和平縫機
CN1152045A (zh) 缝纫机及使用该缝纫机的缝纫方法
TW494160B (en) Sewing machine
JP6059917B2 (ja)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
JP3872487B2 (ja) 間歇ステッチ縫いミシン
GB2144156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titches an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em
US3808994A (en) Arrangement for making knotted chain stitch seam
JP3295758B2 (ja) 口付け糸付き漁網
CN2835295Y (zh) 座式双针缝袋口缝纫机
JP5086730B2 (ja) 1本糸錠縫化ハンドステッチミシン
MXPA02002843A (es)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formar un nudo ligado de una costura de punto de conducta de un hilo.
US2636461A (en) Sewing machine for making onethread machine seams
JP3962317B2 (ja) 飾りしつけ縫い方法及びミシン
JP5481624B2 (ja) 1本糸錠縫化ハンドステッチミシン
JPH043234B2 (zh)
CN211199627U (zh) 一种用于包缝机的收线机构及包缝机
JP5408645B2 (ja) 1本糸錠縫化ハンドステッチミ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