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80625U - 一种滤芯及净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滤芯及净水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880625U CN214880625U CN202120350449.6U CN202120350449U CN214880625U CN 214880625 U CN214880625 U CN 214880625U CN 202120350449 U CN202120350449 U CN 202120350449U CN 214880625 U CN214880625 U CN 2148806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
- filter assembly
- water inlet
- filtering
-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8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102000010637 Aquaporins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108010063290 Aquaporins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1 chl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0 chlo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ZAMOUSCENKQFHK-UHFFFAOYSA-N chlorine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l] ZAMOUSCENKQFH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 nother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710010905 PY01155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10 char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5 pre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芯及净水设备。滤芯,包括:桶身,所述桶身开设有前置进水口、前置出水口、原水进口和纯水出口;前置过滤组件,所述前置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桶身内,且其位于所述前置进水口和所述前置出水口连通形成的前置过滤通道内;中间过滤组件,所述中间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桶身内,且所述中间过滤组件的过滤进水的一侧与所述原水进口连通;后置过滤组件,所述后置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桶身内,且所述后置过滤组件的过滤进水的一侧与所述中间过滤组件的过滤出水的一侧连通,所述后置过滤组件的过滤出水的一侧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净水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滤芯及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净水设备,为了改善水质,大多数设备都是多级过滤,多级过滤通常需要设置多支滤芯,而多支滤芯就意味着集成度低、设备占用空间比较大,且单支滤芯的过滤效果差。随着生活的改善,人们不再满足于功能,对于设备的外形、尺寸也越来越重视。
大多数配备多支滤芯的净水设备,占用空间都较大,而每年换下的滤芯更是海量,这样不仅会增加成本的投入,更会造成后期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集成度高、过滤效果好的滤芯及净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包括:
桶身,所述桶身开设有前置进水口、前置出水口、原水进口和纯水出口;
前置过滤组件,所述前置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桶身内,且其位于所述前置进水口和所述前置出水口连通形成的前置过滤通道内;
中间过滤组件,所述中间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桶身内,且所述中间过滤组件的过滤进水的一侧与所述原水进口连通;
后置过滤组件,所述后置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桶身内,且所述后置过滤组件的过滤进水的一侧与所述中间过滤组件的过滤出水的一侧连通,所述后置过滤组件的过滤出水的一侧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滤芯通过在桶身内集成前置过滤组件、中间过滤组件和后置过滤组件,通过一个滤芯即能实现三级过滤,提高过滤效果的同时缩小体积,在同等过滤效果的前提下,其更轻、更小、成本更低,使设备更加轻巧、便捷,降低净水设备的成本,且能减少滤芯对环境的污染,绿色环保。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及所述后置过滤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桶身的前部,所述中间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桶身的后部。如此设置,将前置过滤组件、中间过滤组件和后置过滤组件巧妙地集成在所述桶身内,最大程度利用所述桶身的内部空间,缩小整体体积,减少占用外部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棉和前置炭棒,所述过滤棉套设于所述前置炭棒周缘,所述过滤棉与所述桶身的内壁之间形成前置进水通道,所述前置进水通道与所述前置进水口连通;
所述桶身前部的中部设置有前置壁,所述前置炭棒套设于所述前置壁上,且所述前置炭棒与所述前置壁之间形成前置出水通道,所述前置出水通道与所述前置出水口连通。
待过滤的水首先经过所述过滤棉,并渗透进所述前置炭棒过滤,渗进去的水沿所述前置壁流向前置出水口流出,完成在所述前置过滤组件的一级过滤,初步滤除泥沙、悬浮物等杂质,并吸附余氯。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桶身前部的中部还设置有中壁,所述中壁位于所述前置壁内,所述中壁与所述前置壁之间形成前原水进水通道,所述前原水进水通道与所述原水进口连通;
所述中间过滤组件包括中间过滤外壳和过滤膜;所述过滤膜设置于中间过滤外壳内,且所述过滤膜与所述中间过滤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后原水进水通道,所述后原水进水通道与所述前原水进水通道共同形成原水进水通道;
所述中间过滤组件还包括中间过滤中心管,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设置于所述过滤膜的中部,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开设有多个开孔,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内的通道形成所述中间过滤组件的过滤出水的一侧,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内的通道与所述后置过滤组件的过滤进水的一侧连通。
经过一级过滤后的水经过增压泵后,从所述原水进口再次进入,水在所述前置壁与所述中壁之间的前原水进水通道流动,并进入后原水进水通道内部,从所述过滤膜后部进入,进入所述过滤膜的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携带细菌病毒的废水,另一部分是渗进过滤膜中心内的纯水,纯水从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往所述后置过滤组件的过滤进水的一侧流动,实现二级过滤,滤除掉水中的细菌、病毒。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置过滤组件包括后置外壳、后置炭棒和后置中心管;
所述后置外壳设置于所述桶身前部的中部,且所述后置外壳位于所述中壁内,所述后置炭棒设置于所述后置外壳内,所述后置中心管设置于所述后置炭棒的中部;
所述后置外壳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后置炭棒与所述后置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通道形成所述后置过滤组件的过滤进水的一侧,所述后置中心管内的通道形成所述后置过滤组件的过滤出水的一侧,所述后置中心管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
二级过滤后的水进入所述后置外壳,水在压力的作用下渗入所述后置炭棒,并从所述后置中心管内部流向纯水出口,进而流出滤芯,完成三级过滤。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桶身上还开设有废水出口;
所述中壁与所述后置外壳之间的通道形成废水通道,所述废水通道连通于所述过滤膜端部的废水出水侧和所述废水出口之间。
设置的所述废水通道及所述废水出口,可以及时将所述中间过滤组件过滤得到的废水及时排出。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置进水口、所述前置出水口、所述原水进口、所述纯水出口和所述废水出口均设置于所述桶身的前端。如此设置,使得滤芯的集成性更高,且方便生产组装,便于日常的维护和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过滤组件还包括水路转换件,所述水路转换件设置于所述中间过滤外壳内,且所述水路转换件位于所述过滤膜端部的废水出水侧,所述水路转换件与所述废水通道连通。携带细菌、病毒的废水经过水路转换件收集,并将废水引入所述废水通道内,及时排出,防止废水在所述中间过滤组件内积聚。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桶身的后端敞口,所述敞口上设置有桶盖。将所述桶盖拆开后可直接对所述桶身的所述前置过滤组件、所述中间过滤组件和所述后置过滤组件进行拆装维护,便于进行更换,操作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净水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滤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及净水设备通过在桶身内集成前置过滤组件、中间过滤组件和后置过滤组件,通过一个滤芯即能实现三级过滤,提高过滤效果的同时缩小体积,在同等过滤效果的前提下,其更轻、更小、成本更低,使设备更加轻巧、便捷,降低净水设备的成本,且能减少滤芯对环境的污染,绿色环保。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及净水设备具有结构简单、集成度高、过滤效果好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滤芯优选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滤芯优选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滤芯优选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后置过滤组件优选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其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请参阅图1-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滤芯优选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滤芯优选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滤芯优选结构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包括桶身1、前置过滤组件2、中间过滤组件3和后置过滤组件4。
所述桶身1开设有前置进水口101、前置出水口102、原水进口103和纯水出口104。
所述前置过滤组件2设置于所述桶身1内,且其位于所述前置进水口101和所述前置出水口102连通形成的前置过滤通道内。
所述中间过滤组件3设置于所述桶身1内,且所述中间过滤组件3的过滤进水的一侧与所述原水进口103连通。
所述后置过滤组件4设置于所述桶身1内,且所述后置过滤组件4的过滤进水的一侧与所述中间过滤组件3的过滤出水的一侧连通,所述后置过滤组件4的过滤出水的一侧与所述纯水出口104连通。
通过在桶身1内集成前置过滤组件2、中间过滤组件3和后置过滤组件4,通过一个滤芯即能实现三级过滤,提高过滤效果的同时缩小体积,在同等过滤效果的前提下,其更轻、更小、成本更低,使设备更加轻巧、便捷,降低净水设备的成本,且能减少滤芯对环境的污染,绿色环保。
具体地,所述前置过滤组件2及所述后置过滤组件4均设置于所述桶身1的前部,所述中间过滤组件3设置于所述桶身1的后部。如此设置,将前置过滤组件2、中间过滤组件3和后置过滤组件4巧妙地集成在所述桶身1内,最大程度利用所述桶身1的内部空间,缩小整体体积,减少占用外部空间。
优选地,所述前置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棉21和前置炭棒22,所述过滤棉21套设于所述前置炭棒22周缘,所述过滤棉21与所述桶身1的内壁之间形成前置进水通道201,所述前置进水通道201与所述前置进水口101连通。
所述桶身1前部的中部设置有前置壁11,所述前置炭棒22套设于所述前置壁11上,且所述前置炭棒22与所述前置壁11之间形成前置出水通道202,所述前置出水通道202与所述前置出水口102连通。
待过滤的水首先经过所述过滤棉21,并渗透进所述前置炭棒22过滤,渗进去的水沿所述前置壁11流向前置出水口102流出,完成在所述前置过滤组件2的一级过滤,初步滤除泥沙、悬浮物等杂质,并吸附余氯。
本实施例的前置过滤组件2还包括端盖23,所述端盖23呈圆环形,所述端盖23盖设于所述过滤棉21及所述前置炭棒22的端部。
进一步,所述桶身1前部的中部还设置有中壁12,所述中壁12位于所述前置壁11内,所述中壁12与所述前置壁11之间形成前原水进水通道203,所述前原水进水通道203与所述原水进口103连通。
所述中间过滤组件3包括中间过滤外壳31和过滤膜32;所述过滤膜32设置于中间过滤外壳31内,且所述过滤膜32与所述中间过滤外壳31的内壁之间形成后原水进水通道204,所述后原水进水通道204与所述前原水进水通道203共同形成原水进水通道205。
所述中间过滤组件3还包括中间过滤中心管33,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33设置于所述过滤膜32的中部,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33开设有多个开孔,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33内的通道形成所述中间过滤组件3的过滤出水的一侧,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33内的通道与所述后置过滤组件4的过滤进水的一侧连通。
经过一级过滤后的水经过增压泵后,从所述原水进口103再次进入,水在所述前置壁11与所述中壁12之间的前原水进水通道203流动,并进入后原水进水通道204内部,从所述过滤膜32后部进入,进入所述过滤膜32的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携带细菌病毒的废水,另一部分是渗进过滤膜32中心内的纯水,纯水从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33往所述后置过滤组件4的过滤进水的一侧流动,实现二级过滤,滤除掉水中的细菌、病毒。
本实施例的所述中间过滤外壳31优选地包括外壳主体311和外壳盖312,所述外壳主体311的一端封闭,其另一端开口并朝向所述后置过滤组件4所在的一侧,所述外壳盖312盖设于所述另一端的开口处。
进一步,所述外壳主体311的另一端的开口边缘的横截面设置为楔形,所述外壳盖312的边缘设置横截面为楔形的楔形槽,所述外壳盖312通过所述楔形槽安装固定,方便拆装维护。
所述外壳盖312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供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33穿过。且所述外壳盖312沿所述通孔向前凸出形成凸起环,所述凸起环嵌设于所述前置壁11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过滤棉21为折叠PP棉,所述过滤膜32为RO膜。折叠PP棉的杂质过滤效果好,RO膜具有良好的反渗透性。
进一步,请参阅图4,图4是后置过滤组件优选结构的剖视图。
所述后置过滤组件4包括后置外壳41、后置炭棒42和后置中心管43。
所述后置外壳41设置于所述桶身1前部的中部,且所述后置外壳41位于所述中壁12内,所述后置炭棒42设置于所述后置外壳41内,所述后置中心管43设置于所述后置炭棒42的中部。
所述后置外壳41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33的一端连通,所述后置炭棒42与所述后置外壳41的内壁之间的通道形成所述后置过滤组件4的过滤进水的一侧,所述后置中心管43内的通道形成所述后置过滤组件4的过滤出水的一侧,所述后置中心管43与所述纯水出口104连通。
二级过滤后的水进入所述后置外壳41,水在压力的作用下渗入所述后置炭棒42,并从所述后置中心管43内部流向纯水出口104,进而流出滤芯,完成三级过滤。
优选地,所述后置外壳41的所述一端设置有中空的凸起管411,所述凸起管411与所述后置外壳41内部空腔连通,所述凸起管411嵌设于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33的所述一端内。
所述后置炭棒42与所述后置中心管43的端部设置有安装盖45,所述安装盖45具有限位槽和限位孔,所述限位槽为圆环形,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限位槽的中心。
所述后置炭棒42的端部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后置中心管43的端部嵌设于所述限位孔内,且所述后置中心管43通过所述限位孔、所述凸起管411与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33连通。
本实施例的所述后置过滤组件还优选地包括连通头44,所述连通头44设置有通孔,所述连通头44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后置炭棒42的另一端部并与所述后置外壳41的端部密封可拆卸连接,所述连通头44的另一端与所述纯水出口104连通。
优选地,所述连通头44包括安装部441和延长部442,所述安装部441和所述延长部442的中部均设置有通孔并连通,所述安装部441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一端开口。
所述安装部441具有嵌入头,所述嵌入头嵌设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一端开口内。所述嵌入头周向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压紧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一端开口的内壁上。
所述延长部442沿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周向的限位凸起。
本实施例的所述后置外壳41为圆筒状;所述凸起管411的轴线与后置外壳41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所述桶身1上还开设有废水出口105。
所述中壁12与所述后置外壳41之间的通道形成废水通道206,所述废水通道206连通于所述过滤膜32端部的废水出水侧和所述废水出口105之间。
设置的所述废水通道206及所述废水出口105,可以及时将所述中间过滤组件3过滤得到的废水及时排出。
优选地,所述前置进水口101、所述前置出水口102、所述原水进口103、所述纯水出口104和所述废水出口105均设置于所述桶身1的前端。如此设置,使得滤芯的集成性更高,且方便生产组装,便于日常的维护和操作。
进一步,所述中间过滤组件3还包括水路转换件34,所述水路转换件34设置于所述中间过滤外壳31内,且所述水路转换件34位于所述过滤膜32端部的废水出水侧,所述水路转换件34与所述废水通道206连通。携带细菌、病毒的废水经过水路转换件34收集,并将废水引入所述废水通道206内,及时排出,防止废水在所述中间过滤组件3内积聚。
所述水路转换件34优选地设置为Z字形,且其中间的边与两侧边均垂直设置,其中间的边紧贴设置于所述过滤膜32的端部,其中一个侧边紧贴于所述过滤膜32的侧面,另一个侧边延伸到所述中壁12的内壁内并紧贴设置。
进一步,所述水路转换件34的中间的边与延伸到所述中壁12的内壁内的所述另一个侧边的连接处设置有台阶,该台阶用于将废水引入所述废水通道206内。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所述桶身1优选地设置为圆筒状,且所述桶身1的后端敞口,所述敞口上设置有桶盖13。将所述桶盖13拆开后可直接对所述桶身1的所述前置过滤组件2、所述中间过滤组件3和所述后置过滤组件4进行拆装维护,便于进行更换,操作非常方便。
进一步,本实施例优选地将所述桶身1的后端边缘的横截面设置为楔形,并在所述桶盖13的边缘设置横截面为楔形的楔形槽,将所述桶盖13与所述桶身1的后端通过楔形槽卡接固定,拆装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净水设备,包括所述的滤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及净水设备通过在桶身内集成前置过滤组件、中间过滤组件和后置过滤组件,通过一个滤芯即能实现三级过滤,提高过滤效果的同时缩小体积,在同等过滤效果的前提下,其更轻、更小、成本更低,使设备更加轻巧、便捷,降低净水设备的成本,且能减少滤芯对环境的污染,绿色环保。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及净水设备具有结构简单、集成度高、过滤效果好等特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桶身,所述桶身开设有前置进水口、前置出水口、原水进口和纯水出口;
前置过滤组件,所述前置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桶身内,且其位于所述前置进水口和所述前置出水口连通形成的前置过滤通道内;
中间过滤组件,所述中间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桶身内,且所述中间过滤组件的过滤进水的一侧与所述原水进口连通;
后置过滤组件,所述后置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桶身内,且所述后置过滤组件的过滤进水的一侧与所述中间过滤组件的过滤出水的一侧连通,所述后置过滤组件的过滤出水的一侧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及所述后置过滤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桶身的前部,所述中间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桶身的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棉和前置炭棒,所述过滤棉套设于所述前置炭棒周缘,所述过滤棉与所述桶身的内壁之间形成前置进水通道,所述前置进水通道与所述前置进水口连通;
所述桶身前部的中部设置有前置壁,所述前置炭棒套设于所述前置壁上,且所述前置炭棒与所述前置壁之间形成前置出水通道,所述前置出水通道与所述前置出水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前部的中部还设置有中壁,所述中壁位于所述前置壁内,所述中壁与所述前置壁之间形成前原水进水通道,所述前原水进水通道与所述原水进口连通;
所述中间过滤组件包括中间过滤外壳和过滤膜;所述过滤膜设置于中间过滤外壳内,且所述过滤膜与所述中间过滤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后原水进水通道,所述后原水进水通道与所述前原水进水通道共同形成原水进水通道;
所述中间过滤组件还包括中间过滤中心管,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设置于所述过滤膜的中部,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开设有多个开孔,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内的通道形成所述中间过滤组件的过滤出水的一侧,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内的通道与所述后置过滤组件的过滤进水的一侧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过滤组件包括后置外壳、后置炭棒和后置中心管;
所述后置外壳设置于所述桶身前部的中部,且所述后置外壳位于所述中壁内,所述后置炭棒设置于所述后置外壳内,所述后置中心管设置于所述后置炭棒的中部;
所述后置外壳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过滤中心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后置炭棒与所述后置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通道形成所述后置过滤组件的过滤进水的一侧,所述后置中心管内的通道形成所述后置过滤组件的过滤出水的一侧,所述后置中心管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上还开设有废水出口;
所述中壁与所述后置外壳之间的通道形成废水通道,所述废水通道连通于所述过滤膜端部的废水出水侧和所述废水出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进水口、所述前置出水口、所述原水进口、所述纯水出口和所述废水出口均设置于所述桶身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任一项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过滤组件还包括水路转换件,所述水路转换件设置于所述中间过滤外壳内,且所述水路转换件位于所述过滤膜端部的废水出水侧,所述水路转换件与所述废水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的后端敞口,所述敞口上设置有桶盖。
10.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滤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50449.6U CN214880625U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一种滤芯及净水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50449.6U CN214880625U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一种滤芯及净水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880625U true CN214880625U (zh) | 2021-11-26 |
Family
ID=78858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50449.6U Active CN214880625U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一种滤芯及净水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880625U (zh) |
-
2021
- 2021-02-07 CN CN202120350449.6U patent/CN2148806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091725U (zh) |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 |
CN211770594U (zh) | 一种多级集成式复合滤芯 | |
CN214880625U (zh) | 一种滤芯及净水设备 | |
CN214360617U (zh) | 一种复合滤芯 | |
CN211871582U (zh) | 一种纯水机及其复合滤芯 | |
CN209906496U (zh) | 一种一体复合滤芯 | |
CN209934478U (zh) | 一种中空纤维膜滤芯 | |
CN110040860B (zh) | 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 | |
CN211799303U (zh) | 滤芯盖及其集成滤芯 | |
CN214486007U (zh) | 一种滤芯壳体组件 | |
CN204752428U (zh) | 一种环聚式过滤净水器 | |
CN216273374U (zh) | 一种净水机复合滤芯 | |
CN210367221U (zh) |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 |
CN109368826A (zh) | 一种整合多种滤芯的复合滤芯 | |
CN216073278U (zh) | 一种过滤装置 | |
CN215667437U (zh) | 一种净水机滤芯 | |
CN216737785U (zh) | 集成式复合滤芯以及净水机 | |
CN212222600U (zh) | 一种四合一复合滤芯 | |
CN211946384U (zh) | 一种超滤膜过滤装置 | |
CN216259542U (zh) | 一种复合过滤器、净水机 | |
CN211896325U (zh) | 一体式净水设备 | |
CN210367219U (zh) |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 |
CN214327329U (zh) | 一种复合滤芯及净水装置 | |
CN110694330A (zh) |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 |
CN219596105U (zh) | 一种可进行多级过滤的净水器滤芯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